| 1 |
|
哲学源于对话 |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俊的文选合集。全书分“中、西、马哲学对话”“法国哲学漫谈”“致敬导师”“道喜哲门”“品书评书”等五部分,所收入者,有作者过去20多年间一些关于中、西、马哲学的述评,有关于法国哲学的对话、漫谈,有序跋和书评,有对导师的回忆,有对学界前辈的祝贺,还有接受记者的访谈等。对话是讨论哲学最好的方式,对话使思想交锋、智慧碰撞,没有对话就没有哲学,可以说哲学源于对话。 |
冯俊著 |
商务印书馆 |
B-53 |
88 |
0 |
荐购
|
| 2 |
|
终极真理论 |
本书是一部探寻宇宙奥秘、论述宇宙本原、追究终极真理,进而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著作。本书推断,推动宇宙产生的第一推动力就是“平衡”。“平衡”就是宇宙的本原,就是人类苦苦追寻的终极真理。本书消弥了哲学史的三大纷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内因论与外因论之争,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本书还解答了哲学史上的八大悬疑:①宇宙的运行规律是什么?②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皆有生有灭?③高更三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④人脑的运行规律是什么?⑤精神的起源及其本质是什么?⑥人的本性是什么?⑦人生意义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人生?⑧人类为什么普遍追求真善美? |
李健著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B0 |
88 |
0 |
荐购
|
| 3 |
|
语言的计算:双柱体 |
本书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新颖的文本,是雅克·德里达首次尝试分成两列来书写。《语言的计算》则让孔狄亚克面对自己。如果左栏提供了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论诠释,即孔狄亚克的《写作的艺术》,那么右栏则不断地徘徊,不断地离题谈论弗洛伊德和其他的思想家,以寻找那种逃离哲学的书写乐趣。因此,通过两列来阅读孔狄亚克,同时如副标题所标明的,同时使用“两种风格”(Distyle)对其进行阅读,这是德里达文集中非常独特的杰作,是解构主义写作中最漂亮的实验之一。 |
(法)雅克·德里达著 |
商务印书馆 |
B0 |
35 |
0 |
荐购
|
| 4 |
|
马克思机器论研究 |
本书以马克思的原始文献和前人研究为基本依据,首先在前言部分论述了研究马克思机器论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六章,全面系统阐述了马克思机器论的历史生成、核心范畴、发展理路、前沿反思、理论重构和当代旨归。最后在结语部分探讨了如何走出人机共存的历史迷思,既为继续发掘马克思机器论的当代价值提供基本理论依据,也为人们科学认识机器的本质、科学处理人与机器的关系等,创造更加美好的机器文明、社会文明与人类文明提供思想借鉴。 |
赵泽林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0-0 |
128 |
0 |
荐购
|
| 5 |
|
人类世的宇宙论:泛心论、万物有灵论与后人类主义的局限 |
本书探讨的是经典哲学问题:物质与心灵,或者说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问题。作者阿恩·约翰·维特勒森看来,这个经典问题在人类世的时代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面对人类与自然的决裂、物种的灭绝,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迫切。维特勒森认为哲学理论从笛卡尔开始就误解了物质世界,或者广泛的自然世界,而忽视了物质世界具有的意识维度,从此在人类的实践上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
(挪)阿恩·约翰·维特勒森著 |
商务印书馆 |
B016.8 |
98 |
0 |
荐购
|
| 6 |
|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
本书稿分为九个章节,可概括为三个部分:一、在导论中,书稿总括了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整体设计;二、在第一至四章,阐述《存在与时间》第一部分的写作内容,包括人的世界、语言、真理、人的日常生活等;第五至八章,论述了海德格尔的自我修正,涉及海氏对时间、历史的论述。书稿较原书更为简洁明了,是理解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工具书。 |
(英)S.马尔霍尔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B086 |
88 |
0 |
荐购
|
| 7 |
|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理论批判研究 |
本书对不同理论家的文化政治理论展开研究,同时重视不同文化理论家之间的理论联系、突破和变异的关系。在进行个案研究时,重点从不同理论家的话语建构中发掘其对文化、政治与意识形态、话语、生活、身份等问题的理论思考。 |
李艳丰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089.1 |
128 |
0 |
荐购
|
| 8 |
|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 |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典哲学中起主导作用,且意义较深奥难解、历代歧义较多的60组概念范畴,以条目形式呈现。每则条例皆引证原始文献,详述历代各家对其理解发挥,循名责实。是一部体例独特、便于查阅的中国哲学基本理论著作。本书是张岱年先生研思探索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体系之总结性专著,学术影响力非凡。这次出版的英文版由权威译者翻译,内容忠于原著。 |
张岱年著 |
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B2 |
178 |
0 |
荐购
|
| 9 |
|
中国古代思想家 |
本书以时代为主线,选取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思想家,在介绍其人生故事的同时,对他们的思想理论进行细致分析,力求全面呈现这些思想家的风采与气度。 |
李燕,罗日明主编 |
海豚出版社 |
B2 |
39.8 |
0 |
荐购
|
| 10 |
|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
本书主要讲解中国哲学史的史料来源与运用。课程分为16讲,大致包含四个部分:一、通过传统目录学的讲解,说明传统中国的知识系统及演化,然后按照经传、诸子、史籍、文集的顺序,进入庞杂的知识传统内部;二、佛教和道教的哲学史史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不可绕过的一环;三、宋代以后受佛道影响而衍生出的中国哲学,在史料形式上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四、对于研读中国哲学来说,传统书籍编刻里的类书和丛书同样具有史料价值,当然还包括出土文献以及域外新见史料。 |
何俊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B2 |
108 |
0 |
荐购
|
| 11 |
|
融摄与会通:唐宋人物思想研究 |
本书立足于文本,包括正史、文集、方志、书信等丰富史料,紧扣人物思想,特别是对目前学界研究较薄弱的方面,展开对晚唐至南宋时期的杜光庭、陈抟、范仲淹、谯定、陈楠和张栻等著名人物思想内涵的专题深入研究。他们或为著名道教学者,或为朝中名臣、贤相、教育家、思想家。既有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又有北宋新儒学的开创者、政治家、教育家范仲淹,还有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张栻。 |
毛丽娅著 |
人民出版社 |
B215 |
66 |
0 |
荐购
|
| 12 |
|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周代是中国思想史的奠基时代。借用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的用语,这是一个诞生了许多辉煌思想的“轴心文明”时代。周代思想界的重要特征,是以“人本”取代了殷商以前思想界的“神本”,以“人道”取代殷商以前热衷的“神道”,带来了人对自身本性、作用、地位的全面自觉,呈现出智慧、理性对神学蒙昧的“袪弊”与“启蒙”。 |
祁志祥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B220.5 |
160 |
0 |
荐购
|
| 13 |
|
日讲易经解义:全白话本 |
古代帝王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经筵与日讲两种。经筵,即帝王为讲经特设的御前讲席,在宋代正式制度化。经筵之外,尚有日讲,也称小经筵、小讲,通常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清朝的康熙皇帝尤重日讲。三藩之乱期间,政务繁重,大臣们请求隔日进讲,康熙仍坚持每日进讲,以免荒疏学问。为了不流于形式,徒有虚名,康熙皇帝会亲自圈定进讲者名单,任何人不得推诿。在他的督导下,日讲持续了十六年,历代帝王,无出其右。本书共三册,以解万经之首之易经中的义理为纲领,糅合了其他儒家经典,综合了历代诸家注疏,不涉及宗教与迷信。 |
舒涵著 |
华龄出版社 |
B221.5 |
188 |
0 |
荐购
|
| 14 |
|
论语传习 |
本书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原典内容,按照当代人的理解习惯进行了重新编排,整合为学习、圣贤、天下、道德等24个专题,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时令规律,关照现代人生命成长节奏。全书设经典听诵、读诵抄写、学后感悟等板块,简述专题大意,放置原文音频二维码,加注汉语拼音,方便读者读诵和抄写,记录对经典的理解与生活体悟。本书用听、说、读、写立体化形式,将孔子思想进行聚焦式、集中化呈现,让读者轻松学习《论语》,掌握孔子的思想精髓。 |
曲阜孔子书院编 |
山东友谊出版社有限公司 |
B222.25 |
98 |
0 |
荐购
|
| 15 |
|
新编仪礼图之名物图 |
本书是一部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儒学经书,但由于时代悬隔、文字艰涩,《仪礼》所载制度难解,器物难明,普通读者不易亲近。该书是作者汲取近三十年学术研究成果,在尊重借鉴前人图谱的基础上,所著《新编仪礼图之方位图》五卷本的延续,分为《宫室卷》《礼服卷》《礼器卷》三卷。其内容为《仪礼》书中涉及的宫室、礼服与礼器,所选图谱为五代至清历代礼学研究家所绘之图,每卷后还附有相关礼图列表,以供读者做进一步的查询。该书是普通读者了解《仪礼》的工具书。 |
买靳著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B222.25 |
40 |
0 |
荐购
|
| 16 |
|
逍遥树下:庄子注疏通义:内篇 |
本书结合历代庄子注家的权威解读,尤其是西晋玄学家郭象《庄子注》和唐初道学家成玄英《庄子疏》,逐一串讲《庄子》原文。本书作为讲座课程读本,总体解析《庄子》微妙结构,深度辨析《庄子》各篇思想主旨,精细还原《庄子》寓言文本语境,为读者跟随《庄子》原文走进庄子的“无何有之乡”作穿越时空的思想导航。 |
刘建华著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B223.52 |
88 |
0 |
荐购
|
| 17 |
|
冯契讲金岳霖哲学 |
本书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1、“金岳霖《知识论》讲课提纲”与“金岳霖《论道》讲演录”,这部分内容集中展现了冯契对金岳霖在知识论领域的深入分析和讲解。2、“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是冯契评价金岳霖如何将经验应用于哲学思考。3、“金岳霖先生在认识论上的贡献”与“忆金岳霖先生以及他对超名言之域问题的探讨”,回顾金岳霖在认识论上的贡献,探讨他对哲学中超越语言表述领域的见解。 |
冯契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B261.5 |
69.8 |
0 |
荐购
|
| 18 |
|
迈向“外部”:柄谷行人的思想历程 |
本书对柄谷行人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关于柄谷行人思想的系统论述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本书以柄谷重大的思想转折为线索,勾勒柄谷在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文艺批评家的身份亮相日本文坛一直到2000年代建立自身哲学体系的几十年间经历的思想变化。通过考察柄谷行人的思想,作者也向我们展现了日本战后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当代思想的状况。 |
王钦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B313.5 |
75 |
0 |
荐购
|
| 19 |
|
欧陆分野:海德格尔与卡西尔在达沃斯 |
这是一本哲学思想史著作,详细描绘了1929年春天,马丁·海德格尔和恩斯特·卡西尔在瑞士达沃斯进行的公开对话。这次对话改变了欧陆哲学的面貌,同时这两位欧洲最重要的思想家交流了哲学史上一些最紧迫的问题:人类的有限性是什么?客观性是什么?文化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在过去的八十年里,达沃斯的这次交流具有寓意深远的意义。作者以历史和哲学的方式重新审视了这次对话,分析了对话的起源和后果,揭示它实质上是关于人类意义的哲学分歧。 |
(美)彼得·戈登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B5 |
108 |
0 |
荐购
|
| 20 |
|
哲学诠释学通俗小史:从泰勒斯到伽达默尔 |
本书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理论视角回望千年的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即“真理如何可能”与“理解如何可能”这两个问题,通俗来说就是如何理解“真理”和实现“真理”。 |
戎川著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B5-49 |
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