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 |
|
航天概论 |
本书从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的角度介绍了航天基本原理与航天系统的基本知识, 使读者能够把握航天系统的基本概念, 理解航天系统的基本原理, 了解航天系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初步建立对航天系统的整体认识。 |
马志昊主编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V4 |
93 |
0 |
荐购
|
| 2002 |
|
浮体式卫星动力学与敏捷控制 |
本书分为6章, 前3章主要介绍浮体式航天器的总体概念及其敏捷控制理论, 后3章介绍浮体式航天器敏捷控制相关的单机以及仿真和试验系统研究情况。本书内容叙述深入浅出, 详尽全面, 大部分内容是作者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 既有理论研究结果, 又结合工程试验验证情况, 可为广大航天工作者提供参考。 |
赵艳彬, 李峥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V412.4 |
118 |
0 |
荐购
|
| 2003 |
|
航天器微振动测量、辨识与控制 |
本书聚焦高精度航天器的在轨微振动测量、辨识和控制问题, 着重对微振动的影响、频域特征认知以及靶向控制方法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微振动对高精度航天器的影响, 将微振动按频带划分为低频和高频, 论述了其对卫星指向和成像的影响。然后, 对影响卫星指向的低频微振动测量与辨识方法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 通过被动、半主动及主动控制方法详细介绍了低频振动控制。随后, 结合工程实例, 重点论述了典型高频振源的控制方法。在对微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法进行论述后, 给出了微振动的地面验证和在轨测试方法及实例。 |
周徐斌, 刘兴天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V414.3 |
156 |
0 |
荐购
|
| 2004 |
|
脉冲感应推力器技术 |
本书共7章, 系统介绍了脉冲感应推力器所涉及的脉冲感应放电系统、脉冲气体团喷注系统、推力器工作过程测试技术与实验研究结果、推力器工作过程数值仿真技术等内容。脉冲感应推力器作为一种新型大功率空间电推进装置, 具备工质适应范围广、推力比冲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在未来空间核电推进系统、吸气式电推进系统等方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本书全面探讨脉冲感应推力器的原理、设计及其在未来航天领域中的潜在应用, 为国内外少有的关于脉冲感应推力器的系统性专著, 可为同类推力器的研究、设计、测试和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
郭大伟, 唐雅娟, 车碧轩等著 |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V514 |
58 |
0 |
荐购
|
| 2005 |
|
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状况及流域空间数据解译丛书 |
本书包含3本分册, 分册分别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地表水水环境状况及流域空间数据解译。丛书展示了云南省516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点位的长时间序列的水质状况、主要干支流沿程水质空间变化形势, 以及断面/点位所控制的流域范围内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两污治理等情况。 |
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143 |
378 |
0 |
荐购
|
| 2006 |
|
水生态建设与水环境治理保护研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水生态的概述; 水生态建设的阐述; 推进水生态建设的战略对策; 水环境污染治理基础知识; 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非点源污水与水体修复; 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
徐红梅, 孟向松, 付心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X143 |
58 |
0 |
荐购
|
| 2007 |
|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理论与实践 |
本书为推进“三水统筹”系统治理研究, 将多年研究加以梳理和提炼, 以新时期“三水统筹”的理论与实践为核心, 总结了相关的基本原理与理论概念, 探究新时期三水协同治理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实践基础, 并提出了展望的政策建议, 完成了专著。这是一部思考和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为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增添底色的集体作品。 |
王东, 赵越, 马乐宽, 徐敏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143 |
179 |
0 |
荐购
|
| 2008 |
|
黑龙江省水生态系统保护研究 |
本书立足于黑龙江省东北寒区河流特点和水生态现状, 以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原则, 分析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 分析典型河流天然水化学特征、地表水水质状况, 提出改善河流水环境的措施; 采用不同方法分析典型河流生态流量, 提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所需的生态流量保障方案; 合理确定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目标, 提出解决流域生态流量监管在评估、监测、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方法, 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技术指导, 旨在为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的水生态研究者、水利部门决策者、流域管理者及水文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
李树山, 刘本义, 周翠宁主编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X143 |
52 |
0 |
荐购
|
| 2009 |
|
秦岭国家公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 |
本书预期成果产出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编制关于强化秦岭国家公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能力的机构整合与政策建议; (2) 编制秦岭国家公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技术指南; (3) 关于淡水生态系统养护和恢复的良好治理做法的知识得到加强。 |
陕西省财政厅等编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X143 |
360 |
0 |
荐购
|
| 2010 |
|
环境土壤学 |
本书共十一章, 可简单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土壤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属性, 从组成、化学反应和形成规律等方面, 系统阐释了土壤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 包括第一、二、三和四章。第二部分系统梳理了土壤中碳、氮、磷、硫等大量元素、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效应和治理措施, 包括第五、六、七、八和九章。第三部分梳理了人类面临的主要土壤环境问题, 介绍了土壤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包括第十和十一章。 |
仇荣亮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X144 |
67 |
0 |
荐购
|
| 2011 |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学理探察 |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站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 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 凝练出“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这一研究课题。该书按照上篇“谁之现代化何种生态文明”(研究起点反思)、中篇“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I”(理论焦点阐释) 和下篇“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II”(现实视点透视) 的研究体例分别对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的基础理论问题, 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的内在机理、核心理念、话语体系以及时代挑战、主要模式、动力机制和提升策略作了详细探讨。 |
陈云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321.2 |
138 |
0 |
荐购
|
| 2012 |
|
绿色转型与美丽中国建设 |
本书主要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为正确理解中央的精神和广大读者了解绿色转型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知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书探讨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快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是对当前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研究, 既有理论的总结, 又有实践的探索, 是研究和宣传的一大创新。 |
陈昌笋主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X321.2 |
92 |
0 |
荐购
|
| 2013 |
|
生态文明建设导论 |
本书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核心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与方法、全球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主要内容包括: 理论渊源与理论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就是民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法治和制度保障; 建设美丽中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八个章节的内容。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体系, 帮助大家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激发大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与责任感。 |
方洁, 刘习平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X321.2 |
38 |
0 |
荐购
|
| 2014 |
|
生态文明建设导论 |
本书共六章, 内容为生态文明概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生态产业升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培育特色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
张修玉, 应光国主编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321.2 |
68 |
0 |
荐购
|
| 2015 |
|
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 |
本书以教材的形式, 结合数据与软件应用的操作示范, 分享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推动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知识, 将科学研究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 进而激发学生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并按照理论与实践的原则将内容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基础概论与案例研究, 方法教学与软件操作演示, 在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的前提下, 本教材设计了一种互动式学习模式, 旨在激发学生或读者的实践参与感, 促进他们对学术研究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
余婕, 李星皓, 陈星雨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321.2 |
55 |
0 |
荐购
|
| 2016 |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论坛论文集 |
本书以“聚智聚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题, 围绕“高质量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河南实践”展开研讨。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宁夏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 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省内外高校专家学者代表论文56篇。 |
王承哲主编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321.22-53 |
128 |
0 |
荐购
|
| 2017 |
|
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4:2024版 |
本书分为总报告、生态安全篇、绿色发展篇、治理能力篇和案例篇五个部分。这一研究框架旨在系统性地剖析重庆的生态安全状况和绿色发展现状, 探讨其治理能力, 并通过具体案例提供实证支持。通过综合性分析, 期望能够深入挖掘重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 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范本。 |
组织编写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X321.271.9 |
158 |
0 |
荐购
|
| 2018 |
|
中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 |
本书是一份全面、专业的行业研究成果, 对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报告以政策环境为起点, 详细解读了近年来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和规划, 包括《土壤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全国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等, 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在市场规模方面, 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 分析了土壤修复行业的市场容量及增长趋势。同时, 对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报告还对行业格局进行了梳理, 涵盖国内主要企业的竞争态势、技术优势及发展战略, 并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未来方向。最后, 报告提出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 包括技术突破、资金支持及政策优化等, 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实践指导, 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中国电建土壤修复产业联盟, 深圳市华浩淼水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主编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X322.2 |
188 |
0 |
荐购
|
| 2019 |
|
绿色发展背景下企业生态创新决策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 |
本书深入融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 高度对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 聚焦于“面向绿色增长的企业生态创新决策机制及路径优化”这一核心问题, 系统构建了生态创新的基础理论、全面揭示了复杂环境下企业生态创新的决策机制、深入探讨了生态创新的实施路径, 从微观企业层面回答了面向绿色增长的生态创新扩散机制及路径优化,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 |
彭雪蓉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X322.2 |
116 |
0 |
荐购
|
| 2020 |
|
新时代我国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
本书在概述新时代我国基本灾情及风险趋势的基础上, 重点阐释了新时代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法治体系、自然灾害防减规划体系、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应急物资保障等内容, 强调要着力构建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强化新时代自然灾害防减规划协同衔接、完善新时代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管理、加强新时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强调要大力提升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理论创新能力、提升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科技支撑能力、提升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工程设防能力、提升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物资保障能力。该著作旨在于为新时代我国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
郭永虎, 韩昊天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X43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