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 |
|
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
本书内容: 随着以风蚀荒漠化为治理对象的《防沙治沙法》正式实施, 其与《水土保持法》共同构成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的核心立法, 二者所确立的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也主导着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但荒漠化防治工作的依法展开仍然产生了困难, 最终呈现出“二专多维”的荒漠化防治法制格局: 荒漠化防治法制缺乏体系性, 甚至不同的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还存在冲突; 二是荒漠化防治管理体制不完善。基于此, 本文提出完善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制的主要思路应分三步走。 |
李智卓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922.684 |
68 |
0 |
荐购
|
| 242 |
|
民法典背景下自甘风险规则研究 |
本书稿以侵权法中的自甘风险规则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自甘风险规则进行论述。我国民法典将自甘风险规则作为侵权责任编中新增的免于承担责任的事由, 在民法典出台后, 本书稿进一步丰富对自甘风险规则在民法典语境下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对该规则进行全新的解读和研究。作为研究侵权法中自甘风险规则的专著, 详细考查了规则的形成和法理, 同时全面梳理了相关的案例材料并对法律适用中的问题进行认真论证分析, 兼具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
杨艳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D923.04 |
88 |
0 |
荐购
|
| 243 |
|
知识产权代理实务 |
本书将知识产权理论基础和实务操作相结合, 对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以及制度起源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并且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将专利制图理论放在单独的章节中, 并给出了具体的案例及讲解。相较于其他培训类教材, 本书从行业发展、基本制度内容、制度价值追求等方面出发, 先整体带给读者关于知识产权行业的认识, 培养读者对知识产权行业的兴趣以及对从事知识产权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的认知。 |
何巨峰, 周鹏, 郝传鑫主编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D923.4 |
68 |
0 |
荐购
|
| 244 |
|
知识产权评估评议工作手册 |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技术秘密、专利申请的评估评议方法, 专利权、技术秘密的维持和放弃评议方法, 专利许可、转让、受让中的评估评议方法, 合资合作并购过程中知识产权事项的评估评议方法, 产品营销过程中知识产权评估评议。 |
王立东主编 |
兵器工业出版社 |
D923.4-62 |
45 |
0 |
荐购
|
| 245 |
|
网络版权保护研究 |
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从促进网络作品繁荣进而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目的出发, 通过对网络版权保护的现状以及网络版权保护的具体目的和利益相关方诉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进而在网络版权保护目的的指引下, 找出当前网络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当前版权保护问题的策略。全书通过对网络版权保护的系统性研究, 对现代社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论析, 力图推动和促进版权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进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陈和芳, 茅友生著 |
商务印书馆 |
D923.414 |
165 |
0 |
荐购
|
| 246 |
|
“互联网+”产业形态下的专利权保护规则适应性研究 |
本书遵循“创新驱动发展”之理念,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研究指引, 紧紧围绕“‘互联网+’产业形态下的专利权保护规则适应性”核心议题, 搭建理论分析框架, 以跨学科的视野直面“中国问题”, 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初心和使命,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系统地阐述我国提升“互联网+”产业形态下专利权保护规则适应性的基本理论和路径。 |
李晓秋等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923.424 |
108 |
0 |
荐购
|
| 247 |
|
企业合同管理 |
本书是涉及企业合同管理的实践性法学教材, 本书从如何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入手, 以合同管理实务操作为重点, 介绍了企业合同的订立与效力、内容与履行、变更与解除、重点与难点、风险与绩效、陷阱与防范。同时, 本书立足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着重讲解合同管理的人才结构和素质、机构设置和作用, 合同从市场调查、谈判磋商、签约、履行直到解决纠纷的全过程, 结合法律知识全面而深刻地对企业合同各个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加以解析, 并提出解决与应对方案, 为企业合同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参考, 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
陈以拓主编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D923.6 |
58 |
0 |
荐购
|
| 248 |
|
商法界论集:第15卷 |
本书收录了商法界专家学者在其科研实践中的睿思宏想、真知灼见, 希望在科研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商法建构与实施的能动性要服从市场运行的规律性, 科学运用法治思维认识并以法律语言表述商事活动的事物属性、法律关系结构及应有的法律评价, 进而做出有效的商法理论创新或者提出适当的商法制度建议, 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本卷论集共收录了10篇研究文章, 如证券市场规制工具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商事登记确认制的立法论与解释论, 等等。 |
陈洁主编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D923.994-53 |
96 |
0 |
荐购
|
| 249 |
|
主观题专项突破:刑法观点展示 |
本书整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约42个常考的观点展示总结 (内含考点总结、卢卢提醒、写作模板等), 第二部分是12道高质量模拟题 (内含题目、参考答案、采分点、补充总结的常规考点知识)。本书主打刑法的观点展示部分, 但通过模拟题也会将主观题备考中所有刑法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全面体现出来。 |
卢杨编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24.04 |
63 |
0 |
荐购
|
| 250 |
|
死刑制度研究 |
本书深入分析死刑的特征, 回顾中国死刑制度的历史, 认真研究国际社会关于死刑的立场, 进而提出我国完善死刑制度的立法控制、司法控制、及程序控制的思路。以“保留死刑的底线, 限制死刑的主线, 防止错杀的红线”为立场, 提高死刑适用的条件和标准, 严格控制死刑适用, 确保死刑适用的公正与准确, 不断完善我国的死刑制度。 |
李洪江, 曹飞跃著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D924.04 |
45 |
0 |
荐购
|
| 251 |
|
法定犯裁判规范的结构与建构 |
本书通过对法定犯裁判规范结构与建构的研究, 挖掘法定犯裁判规范真实的裁判结构形态和裁判建构思路, 发现法定犯的成长如何与司法实践、社会发展相辉映, 从而揭示法定犯规范不断成长的“奥秘”。按照“解读--解构--建构”的思路进行阐释, 立足于当下法定犯的传统研究路径, 梳理法定犯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 准确定位我国法定犯的规范构造, 多维度解构法定犯裁判规范的结构。剖析法定犯裁判规范生成过程中强法定性和弱伦理性的结构特质, 梳理不同法定犯类型下罪责结构的差异和违法性认识的区别。在社会控制的大背景下考虑裁判规范生成过程中的法源结构, 进而梳理出法定犯裁判规范这一特定场域的适用规则, 为法定犯裁判规范的裁判模型建构奠定基础。 |
孙树光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24.114 |
39 |
0 |
荐购
|
| 252 |
|
过失共同正犯研究 |
本书在深入研究国外前沿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重构《刑法》第25条第2款的解释, 提出了解决过失共同正犯结果归责问题的中国路径。作者主张在规范论的基础上赋予过失犯以全新的构造, 在不同于故意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下, 以客观归责理论的构架判断过失共同正犯的结果归责。同时, 为过失竞合、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过失不作为犯等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过失共同正犯理论在德日刑法中是历久而弥新的课题, 也是当前德日刑法中争议较大的理论问题之一, 在许多关键性、基础性问题上远未形成理论共识。可以说, 当前过失共同正犯理论仍然是德日刑法理论中的前沿性问题。过失共同正犯问题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
谭堃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D924.114 |
79 |
0 |
荐购
|
| 253 |
|
涉企刑事犯罪重点罪名精解 |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 每章均为某一类犯罪, 并按照刑法分则规定的罪名先后顺序统一进行排列, 共同组成本书之整体。笔者在对具体罪名进行解析时, 统一从刑法规定、罪名解读、罪与非罪、注意事项、风险提示、参阅案例、关联规定等七个方面逐一展开, 并对个罪的构成要件、追诉标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邢辉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D924.114 |
148 |
0 |
荐购
|
| 254 |
|
检察机关行刑反向衔接:原理·规则·实践 |
本书聚焦行刑反向衔接实践中的难题, 多有回应, 可以称的上是一本检察官写给检察官看的行刑反向衔接的工具书。上篇总论部分专设一章论述了可处罚性审查, 结合原理和案例, 阐述了可处罚性审查的原则规则,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中篇则选择了办案中最常见的罪名, 通过分门别类, 对办案中争议的问题难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之道。下篇则是更为具体的办案指南, 手把手教检察干警如何开展调查核实、撰写检察意见书、甚至细到立卷归档。 |
陶国中主编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D924.134 |
76 |
0 |
荐购
|
| 255 |
|
走私犯罪检察理论与实务 |
本书将这次征文活动获奖文章结集出版, 对走私犯罪理论探讨和实务探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 努力推动新时代走私犯罪检察理论和实务研究, 构建科学完善的走私犯罪社会治理体系,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刑事法杂志》《检察工作》编辑部联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走私犯罪检察研究基地、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检察院面向全国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开展征文活动。 |
张和林主编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D924.334 |
94 |
0 |
荐购
|
| 256 |
|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24 |
本书是在已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2011年12月-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2021)》《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2022)》《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2023)》的基础上, 对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3个指导性案例的汇编。具体内容分为: 关键词、裁判要点、基本案情、裁判结果、裁判理由、相关法条六个部分。 |
|
人民出版社 |
D925.05 |
38 |
0 |
荐购
|
| 257 |
|
执行财产处置法律实务 |
本书共分为六章, 涉及七个部分: 一是处置权问题, 即处置权的判断和移送规则; 二是处置方式问题, 即财产以何种处置方式执行; 三是处置程序暂缓或中止问题; 四是定价程序, 即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 五是变价程序, 即拍卖、变卖、以物抵债、第三人购买、强制管理等执行措施; 六是交付程序, 即财产转移登记和实物交割; 七是分配程序, 即案款分配或者参与分配; 八是相关问题处理, 即涉及财产登记在第三人名下、共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租赁权、税费、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历史欠缴费用等问题的处理规则。 |
谢占林主编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25.118.4 |
69 |
0 |
荐购
|
| 258 |
|
中国式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及其体系化构建 |
本书以“中国式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及其体系构建”为主题, 聚焦推进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 探讨树立并实现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现代刑事诉讼理念; 深化刑事诉讼法治领域的改革; 充分发挥刑事诉讼法治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依托保障作用; 加快构建中国自主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 |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编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D925.204 |
160 |
0 |
荐购
|
| 259 |
|
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原理·方法·案例 |
本书探讨了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原理方法等等。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 要突出证据在整个刑事诉讼的基础、中心地位, 要求检察机关树牢证据意识, 对指控的案件事实严把证据关, 以确实、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并达到法定的证明标准, 在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运用方面依法履职、忠实履职、审慎履职, 在案件审查、出庭指控、诉讼监督中体现检察机关的重要作用, 切实履行好审前过滤把关、指控和证明犯罪等职责。 |
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厅编著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D925.210.4 |
148 |
0 |
荐购
|
| 260 |
|
民事行政检察及其监督制度研究 |
本书在阐述检察基础及其改革发展后, 对民事行政检察及一体化机制进行探究, 论述民事行政案件的处理与调解, 分别对民事与行政检察监督制度进行理论分析, 并总结完善措施, 就民事行政检察及其监督制度的优化进行全面解析。 |
付盾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D926.3 |
8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