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 |
|
观察:第一辑:发展与均衡 |
本书以发展与均衡为主题,收录了近20名知名学者的文章。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化进程与经济转型、中国“挤压式增长”后的速度回落与增长模式转型等。 |
杨其川,王强主编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3.16-53 |
30 |
0 |
荐购
|
| 242 |
|
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13 |
《国资年鉴》是一部全面记载我国国有经济运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尤其是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监管机构所监管企业总体情况的大型工具书和资料性年刊,是国资委统一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平台,对于宣传。指导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及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F123.7-54 |
480 |
0 |
荐购
|
| 243 |
|
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
本书以1个总报告、21个分报告和1个综合研究报告的篇幅,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信息化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与挑战,并提出了实施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两翼双发”战略的政策建议。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3.9 |
108 |
0 |
荐购
|
| 244 |
|
加入WTO十年后的中国 |
本书从宏观经济、对外贸易与投资、行业经济、知识产权战略、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区域经济合作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等多个角度入手,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给中国经济社会和国际经济体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估。 |
王洛林主编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4 |
50 |
0 |
荐购
|
| 245 |
|
中国发展报告2011/12: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处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中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4 |
42 |
0 |
荐购
|
| 246 |
|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1978-2018 |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一书,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史系列丛书其中的经济卷,主要叙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的状况。共分五章,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了这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改革政策、取得的成果以及经验等。为了解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参考。 |
闫茂旭著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F124 |
41 |
0 |
荐购
|
| 247 |
|
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性区域研究 |
本书主要讨论了在经历关键转型的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为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速度,亟需依据市场规律识别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性区域,并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加快培育新的战略性区域,这不仅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所采取的应对之策,也是引领经济新常态,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
侯永志,张永生,刘培林等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4.1 |
45 |
0 |
荐购
|
| 248 |
|
面向“双碳”目标的中国国际经济循环 |
本书从全球低碳发展和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出发,系统测算和剖析了近20年中国国际经济循环的碳排放水平、变化趋势、影响机制及低碳政策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国际经济循环与碳排放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已经产生扭转!中国国际经济循环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对于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碳规制作为打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一枚楔子,可以对我国外向型经济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以维护贸易安全、投资安全、产业安全乃至国家总体安全! |
陈曦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F124.5 |
79 |
0 |
荐购
|
| 249 |
|
迈向低碳时代:中国低碳试点经验 |
本书以国家低碳试点为题材,对试点地区或城市的低碳推进之路及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验进行必要总结,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碳权交易、低碳生活以及碳汇增加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低碳推进和人们的低碳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迈向低碳时代:中国低碳试点经验》编写组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4.5 |
35 |
0 |
荐购
|
| 250 |
|
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富裕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劳动力队伍 |
本书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劳动力短板问题及解决方案。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是中国走向富裕的基础。由于全球已经向知识型社会转型,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成为共同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需要通过知识、经验的复制传播和职业能力培养来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由此推动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形成高收入、高技能、高技术的耦合格局。这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共同切入点,包括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本书同时介绍全球富裕国家的相关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提供了政策参考。 |
郑醒尘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4.7 |
58 |
0 |
荐购
|
| 251 |
|
转折期的中国收入分配:中国收入分配相关政策的影响评估 |
本书阐述了专家组对中国收入分配研究的主要发现以及减少收入分配不公的政策建议。研究系统地评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收入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和各地区的影响,同时也做了相应的国际比较研究。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4.7 |
45 |
0 |
荐购
|
| 252 |
|
对外开放关键领域的新突破 |
本书重点研究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六大关键领域的开放问题,深入分析了各领域面临的形势、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亟待突然的关键环节。 |
赵晋平等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5 |
40 |
0 |
荐购
|
| 253 |
|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 |
本书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视角,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原则、建设方案及如何助力克服世界市场失灵,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全书分为导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理论基础、共商、共建、共享:新型经济全球化、“五通”: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中国方案、“六大经济走廊”:缓解世界市场失灵中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六个部分。 |
桑百川等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F125 |
79 |
0 |
荐购
|
| 254 |
|
孟中印缅毗邻地区的互联互通研究 |
本书内容包括:互联互通的概念、功能与世界实践、孟中印缅毗邻地区互联互通的发起、共识和意义等。 |
任佳等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125.535 |
55 |
0 |
荐购
|
| 255 |
|
经济外交官 |
本书从经济外交视角研究中欧关系,通过梳理中欧经贸关系37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中欧关系中政治与经济互动的逻辑,阐释了中欧经济外交的内容、手段和效果,以及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两支特色鲜明的战略型力量,中欧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战略型合作伙伴关系。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主要基石,经贸问题始终牵动中欧关系发展最敏感的神经。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政经逻辑?中欧又是如何通过经济外交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妥善处理分歧?谈判内幕如何?对此该书做了阐述。 |
(英)尼古拉斯·贝恩(Sir Nicholas Bayne)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125.55 |
49 |
0 |
荐购
|
| 256 |
|
中国西部地区的精准脱贫之路 |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的攻坚克难、西部地区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的重大贡献。 |
曾维伦等著 |
重庆出版社 |
F126 |
79 |
0 |
荐购
|
| 257 |
|
内需增长的支撑: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特点及发展趋势 |
本书就以下四个方面就行了研究:一、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方面的特点,并从经济、社会、人口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的主要因素;二、四类不同群体的消费水平、消费意愿,研究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特点的群体差异;三、结合农业转移人口未来发展意愿、流动去向,研究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潜力未来将主要在哪里释放;四、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大趋势出发,提出进一步释放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
金三林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6.1 |
35 |
0 |
荐购
|
| 258 |
|
新时期内蒙古居民消费需求及其提升路径和对策研究 |
本书基于新时期背景下,明确居民消费特征的目标定位以及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消费现状和特征,从收入、居民面临的收支不确定性、城镇化等角度剖析内蒙古居民消费非常态低迷的原因,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量化研究,据此分析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难点和路径,并给出提升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郭亚帆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F126.1 |
48 |
0 |
荐购
|
| 259 |
|
现代化历程的关键跨越:贫富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 |
本书针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条件,指出中国正处于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机遇期,它既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又是一个发展跨越期,并紧紧围绕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实际,大胆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纠正分析等方法,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在的贫富差距与犯罪率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
董英豪,陈玉荣著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F126.2 |
48 |
0 |
荐购
|
| 260 |
|
新时期中国典型产业对外转移研究 |
本书全面回顾了中国过去三十余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然后从产业转移的动机(市场扩张型、成本节约型、技术跟踪型和产能过剩型等)出发,精心挑选纺织业、制鞋业、家电业、钢铁业、水泥业和汽车零部件业这六大行业进行案例分析。 |
郭巍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F127 |
4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