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6期3401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821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豫河志》9-13卷。《豫河志》是一部记录河南省境内黄河(及沁河)水利工程的专志, 共28卷, 包括图1卷、源流3卷、工程9卷、经费9卷、祀典3卷、职员3卷, 约29万字。本书除源流部分征引《禹贡》等史籍外, 其余部分则断代为书, 记述了清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 (1644-1911) 的豫河史料, 是以省为单位撰修河志的创始, 也是研究河南省境内黄河变迁和治理的重要资料。 吴筼孙, 董杰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20 0 荐购
2822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恩格思治导黄河试验报告汇编》, 记录了德国河工专家恩格思在黄河治理方面进行的试验及其报告。恩格思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 黄河堤距以宽大为宜, 以固定中水位河槽为要。书稿共分五部分, 分别为制驭黄河论、黄河丁坝试验简要报告、民国廿一年治导黄河试验简要报告、民国廿一年治导黄河试验报告 (附德文原文)、民国廿三年治导黄河试验简要报告、民国廿三年治导黄河试验报告书 (附德文原文)。 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 魏雪刚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70 0 荐购
2823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豫东宣防录》第5卷, 主要记载了豫东地区水利、河防、漕运等相关事务, 包括水利工程建设、河防人员管理、漕运事宜及其他事务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策, 为研究当时豫东地区的水利河防状况提供了翔实的史料。《豫东宣防录》共6卷, 成书于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五年。作者白钟山曾任河东河道总督, 专辖山东、河南治河保漕事宜。他所撰《豫东宣防录》, 主要收录其担任河东河道总督主持河务时所上奏疏,涉及河防河汛、治河方略、治河工程等诸多内容, 集中体现了“治水以弃为取, 顺水之性而不与水争地”“河防为国家第一要务”的治河观点。现有存素堂藏乾隆间刻本。 (清) 白钟山撰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80 0 荐购
2824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治河论丛》, 是一部研究黄河治理的论文集。该书选辑了张含英1931-1936年有关黄河的文章15篇。包括《治河策略之历史观》《黄河答客问》《论治黄》《水灾与国难》《黄河改道之原因》《黄河之冲积》《黄河之糙率》《黄河最大流量之试估》《民国二十三年黄河水文之研究》《黄河河口之整理及其在工程上、经济上之重要》《杜串沟说》《黄河凌汛之根本治法》《五十年黄河话沧桑》《李升屯黄河决口调查记》《视察黄河杂记》。 张含英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50 0 荐购
2825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河徙及其影响》《绥远省水利局建筑后套灌溉区四首制杨永复义四大干渠进水闸计划概要》。《河徙及其影响》是一部关于黄河河徙历史及其影响的研究著作。该书详细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情况, 分析了河徙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本书包括八章, 分别为缘起、资料 (包括水温、地文、气象、各干渠航运等)、计划概要、施工程序、工款来源、工程费、工程利益、结论。《绥远省水利局建筑后套灌溉区四首制杨永复义四大干渠进水闸计划概要》旨在通过建设四首制杨永复义四大干渠进水闸, 优化灌溉水源的分配与控制, 保障后套灌溉区的供水稳定。 孙几伊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10 0 荐购
2826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五省沟洫图说》和《黄运河口古今图说》。《五省沟洫图说》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治河类书籍。该书继承了明代周用、徐光启等人所提出的沟洫治河设想,进一步阐明了“沟洫”的具体形制及其应用实施步骤,将古人之法与当时的河工建设相联系,提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河运治理方案。《黄运河口古今图说》收录明嘉靖年河口图、清康熙十一年河口图、清乾隆四十一年河口图、清道光十八年河口道图等十幅黄河、运河漕运地图,并附有图说。地图记录了当时新旧河道及运河开凿、建闸新旧址、堤坝单重、黄淮交会、桥涵位置, 图说详细记载了历年河工规划、措施、施工过程、工程规模等。本书还总结了三百年黄淮水患、治水经历,结合漕运之经验教训, 主张治河要因时制宜、关键在人。 (清) 沈梦兰, (清) 麟庆撰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06 0 荐购
2827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上山东省公署履勘黄河三游工程情形暨整顿办法报告》《绥远河套治要》《河套与治河之关系》。《上山东省公署履勘黄河三游工程情形暨整顿办法报告》主要记录了民国时期山东省公署对黄河下游工程进行勘查和整顿的情况。《绥远河套治要》对河套地区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行政建制、社会治安、风俗文化等作了详细叙述, 尤其对八大干渠的沿革以及支渠的数量、名称、长度和灌溉面积等作了详细记录。《河套与治河之关系》详细论述了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 并指出黄河的治理对于保护河套地区以及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劳之常, 周晋熙, 张相文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90 0 荐购
2828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了《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对于山东董庄黄河堵口工程合龙闭气之谈话及根本治黄之意见》两部文献。《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是一部研究黄河水利的专著, 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全书分为五部分, 即总论、黄河概况、黄河之地形及水文、黄河治本之探讨、灌溉与垦殖。《对于山东董庄黄河堵口工程合龙闭气之谈话及根本治黄之意见》介绍了董庄黄河堵口工程的实施背景, 决口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 本书还阐明了实施该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即恢复黄河河道原貌, 保障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黄河水利委员会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05 0 荐购
2829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靳辅所撰《治河方略》第八卷, 本册详细记载了作者在治理黄河等水系过程中的策略和成效。《治河方略》, 又名《靳文襄公治河方略》, 后通称《治河方略》, 是继明代潘季驯《河防一览》之后, 又一部研究治黄的专著, 由清代治河名臣靳辅历经五年所撰, 成书于康熙二十八年 (1689年)。本书编撰体例完备, 史料来源丰富, 版本流传广泛, 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书中既有靳辅治理黄河的理论与实践, 又有前代治河者的治河心得, 是研究清代治河思想的重要史料, 对后世治河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 靳辅撰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85 0 荐购
2830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豫东宣防录》第4卷, 记载了与黄河治理相关的诸多事务, 述及水利工程建设、堤岸维护、河工管理、神灵祭祀、官员职责等方面情况, 体现了当时政府对黄河治理及相关事务的重视, 是研究当时豫东地区黄河治理相关情况的重要史料依据。《豫东宣防录》共6卷, 成书于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五年。作者白钟山曾任河东河道总督,专辖山东、河南治河保漕事宜。他所撰《豫东宣防录》主要收录其担任河东河道总督主持河务时所上奏疏,涉及河防河汛、治河方略、治河工程等诸多内容, 集中体现了“治水以弃为取, 顺水之性而不与水争地”“河防为国家第一要务”的治河观点。现有存素堂藏乾隆间刻本。 (清) 白钟山撰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08 0 荐购
2831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四种文献: 《大禹治水之科学精神--黄河治本探讨》《绥远河套治要》《绥远省民生渠水利公会第一届报告》《西北水利问题提要》。《大禹治水之科学精神--黄河治本探讨》探讨大禹治水的科学精神及其对现代黄河治理的启示, 为研究黄河治理的历史经验与现代科学方法提供参考; 《绥远河套治要》详述河套地区地理、经济、社会等情况; 《绥远省民生渠水利公会第一届报告》记录民生渠的建设、管理及运营; 《西北水利问题提要》聚焦西北地区水利问题, 涵盖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航运、灌溉等现状与问题。 沙玉清, 周颂尧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96 0 荐购
2832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清代康熙至宣统时期奏折671件, 分10册出版, 本书为第一册。目前, 整理出康熙朝4件, 雍正朝91件, 乾隆朝173件, 嘉庆朝89件, 道光朝92件, 咸丰朝78件, 同治朝35件, 光绪朝91件, 宣统朝18件。本书主要选录与黄河水势情况、巡察情况、黄河治理情况、黄河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赈灾情况、银两使用情况、漕运情况等有关的奏折, 上有皇帝朱批。 张晓东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83 0 荐购
2833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黄河堵口工程》《黄河治本论初稿》。《黄河堵口工程》由行政院新闻局于1947年7月印行。该书以图片形式记录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实施情况, 并以简短文字记述花园口扒口、筹堵、施工经过及工费、泛区水道、复兴计划等。《黄河治本论初稿》是一部研究黄河治理问题的学术专著。书稿介绍了黄土高原、黄河以及下游平原的形成过程, 阐述了黄河不治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以及近代的各种治河方策。 行政院新闻局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08 0 荐购
2834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河南治河工程旧册》1172-1320页。《河南治河工程旧册》系清代后期河工档案汇编图书。全书共计档案文件四十件, 但有残缺。除奏稿外, 多是工程勘查报告、治河工程技术、工事名册等, 包括嘉庆二十五年仪封漫口合龙、道光二十二年祥符大工、道光二十五年中牟大工合龙等有关文件, 为研究仪封、祥符、中牟几处大工的原始资料。本书是研究清代后期水利工程技术和方法、中华治水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资料。 (清) 佚名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84 0 荐购
2835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河防纪略》《治河五说》《治河管见》。《河防纪略》详细记载了从清初到咸丰年间黄河治理的历史和现状, 涵盖堤防建设、河道疏浚、洪水防控等方面的内容。《治河五说》是作者刘鹗任黄河提调官期间所写的一部著作。“五说”包括河患说、河性说、治河说等内容。《治河管见》收录了黄河图、浚河策、神浚九难十易经、浚本、神浚法、神浚利具、浚意、全浚图、治河左袒等, 详尽阐述了作者的治河理念、实践经历以及关于治河的宝贵建议。 (清) 孙鼎臣,(清) 刘鹗, (清) 董毓琦撰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72 0 荐购
2836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民国卷 本书收录《黄河志 (第一篇气象)》《黄河志 (第二篇地质志略)》。《黄河志 (第一篇气象)》记录了黄河流域的气象情况。该篇的总论部分介绍了黄河流域的地理概况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分论部分记录雨量、温度、湿度、云量等数据, 最后论述了气象与水文、生态的关系。《黄河志 (第二篇地质志略)》对黄河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该篇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研究, 论述了黄河流域的地质构造、地质历史以及地质作用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黄河的形成、演变以及水文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胡焕庸, 侯德封, 董杰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 160 0 荐购
2837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一:近代卷 本书收录近代以来照片600余幅, 分2册出版, 本书为第一册。书稿按照黄河两岸自然风光、遗址遗迹、生产生活、河道运输、河道整治、抢险救灾、建筑、水利工程等板块, 精选600余幅照片。这些照片能够直观地呈现和记录黄河在近代的河道形态、周边地理环境、治理黄河的方式与手段等。而诸如黄河岸边百姓的生活场景、民间手艺人、传统建筑等内容, 则保留了珍贵的民俗文化记忆, 便于读者了解当时黄河沿岸人们的生活方式、劳作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独特文化习俗。 张岩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64 128 0 荐购
2838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二:近代卷 本书收录近代以来照片300余幅。书稿按照黄河两岸集市、航运、建筑、城镇、器物、民俗等板块, 精选300余幅照片。这些照片能够直观地呈现和记录黄河在近代的河道形态、周边地理环境、治理黄河的方式与手段等。而诸如黄河岸边百姓的生活场景、民间手艺人、传统建筑等内容, 则保留了珍贵的民俗文化记忆, 便于读者了解当时黄河沿岸人们的生活方式、劳作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独特文化习俗。 霍燕平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1-64 128 0 荐购
2839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河南治河工程旧册》部分内容。《河南治河工程旧册》系清代后期河工档案汇编图书。全书共计档案文件四十件, 但有残缺。除奏稿外, 多是工程勘查报告、治河工程技术、工事名册等, 包括嘉庆二十五年仪封漫口合龙、道光二十二年祥符大工、道光二十五年中牟大工合龙等有关文件, 为研究仪封、祥符、中牟几处大工的原始资料。本书是研究清代后期水利工程技术和方法、中华治水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资料。 (清) 佚名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861 176 0 荐购
2840 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清代卷 本书收录《河南治河工程旧册》1321-1673页。《河南治河工程旧册》系清代后期河工档案汇编图书。全书共计档案文件四十件, 但有残缺。除奏稿外, 多是工程勘查报告、治河工程技术、工事名册等, 包括嘉庆二十五年仪封漫口合龙、道光二十二年祥符大工、道光二十五年中牟大工合龙等有关文件, 为研究仪封、祥符、中牟几处大工的原始资料。本书是研究清代后期水利工程技术和方法、中华治水文化、黄河文化的重要资料。 (清) 佚名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TV882.861 190 0 荐购
页码:142/149页  每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