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1期1874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01 戈壁设施产业高质化发展应用提升技术 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第1章聚焦于高质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 深入分析了当前戈壁设施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明确了未来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和目标, 为后续章节的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2章详细阐述了设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技术, 针对戈壁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和高效利用技术, 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保障设施农业的用水需求。第3章围绕设施农业栽培介质展开, 对土壤、基质与水培三种主要的栽培介质进行了全面介绍, 分析了它们在戈壁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 并探讨了栽培介质的改良与优化方法, 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第4章重点介绍了戈壁设施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提升的相关内容, 分析了当前机械化装备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机械化装备技术升级的路径和措施, 旨在提高戈壁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第5章对设施农业环境调控技术装备进行了概述, 介绍了环境调控技术装备的种类、原理和应用效果, 为创造适宜的作物生长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 吴乐天等编著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299.24 65 0 荐购
302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23 本书为深入落实中央及省城镇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反映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对《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情况展开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 形成2023年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报告》对接国家及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关要求, 构建了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标体系, 对全省及十市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 力求总结规律、发现问题, 为政府决策提出前瞻性、针对性的建议, 为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打造建设富裕和谐美丽陕西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F299.274.1 89 0 荐购
303 “百县千村”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报告:2020-2025年 本书由总报告及分报告组成, 分报告由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构成。总报告是按照理论、政策, 工作站运行模式 (总体运营情况介绍) 以及主要发现 (提出问题) 展开; 分报告按照描述、现状 (提出问题、不足)、发现 (分析问题)、措施建议及展望等体例展开论述。 马海涛等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320.3 108 0 荐购
304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1949-1966 本书对比了晚清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开展的农村建设工作, 阐述了建国初期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及1949年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程。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也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教训与现实启示。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着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接力的最初开端, 不仅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准备了制度基础与物质条件, 也为如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渊源与丰富的实践参考。 方海兴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F320.3 108 0 荐购
305 中国乡村建设学概论 本书涉及我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深入到与乡村建设关联的芸芸众生, 探究到从制度建设到实施机制的各个层面, 提供了对乡村调研、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建设、乡村组织和乡村社会的多视角观察、分析、认识与思考, 并进而提出推动乡村全面建设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孙君, 廖星臣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 F320.3 88 0 荐购
306 从身份到财产: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代化 本书重点分析: (1) 如何运用法治实现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在保障农民的居住权益基础之上, 通过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化利用实现农民富足和农村富强。(2) 滞后于改革实践对法律的强烈需求。宅基地使用权运行困难, 且财产权益难以变现, 尚待从其取得与变动、运行规则、收益分配和实现路径等诸方面予以系统性设计。(3) 诸多关键问题尚需学术深耕。运行中权利义务配置、房地关系处理和地性转换等问题, 研究深度不够且争议较大, 尚不能为其财产化利用提供法治保障。(4) 强化农民集体对宅基地的利用、推动宅基地有偿使用等制度经验, 均需深入改革实践予以梳理和总结。 胡建, 汪小燕著 法律出版社 F321.1 98 0 荐购
307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中农户福利变化及主观响应研究 本书基于河南省邓州市农地信托流转区域的实地调研数据, 深入分析了农户参与土地信托流转的行为响应及福利变化。研究内容涵盖了农户工作类型、家庭收入来源、收支变化等维度, 探讨了农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政府举措对农户福利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探讨了家庭收入增加、政府措施等因素对农户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同时, 对比分析了“邓州模式”与“宿州模式”, 揭示了不同背景下农地信托流转中企业行为策略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 土地信托流转有助于提升农户家庭福利。最后提出了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健康发展的六方面政策建议。 李名峰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F321.1 85 0 荐购
308 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平台操作实务:规范·流程·图解 本书立足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三资) 管理规范化建设需求, 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财务系统为核心载体, 采用“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编写模式。紧扣村级报账员、农村三资服务中心等群体的工作实际, 通过梳理资金收支审批、资产登记盘活、资源发包流转、合同备案监管、财务公开公示等典型岗位任务, 构建“任务场景-操作流程-规范要点-风险提示”实务框架。 刘喆, 蒋海娟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F321.42 49 0 荐购
309 如何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绩效:基于技术、人才与组织变革视角 本书立足于技术、人才与组织变革三大视角, 系统探讨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效能的路径与机制。首先, 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深入剖析其现实发展现状、时代价值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其次, 分别从技术赋能、人才驱动与组织优化三个维度, 探讨提升绩效的策略与实践模式, 强调数字化、电子商务技术导入, 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 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创新。特别聚焦资源匮乏型村庄的典型困境与发展痛点, 提出差异化的绩效提升路径。 张洪振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F321.42 69 0 荐购
310 现代农业经济与技术推广 本书从农业产业特点出发, 紧密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 对中国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做了深入探索。首先, 详细介绍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 具体阐述了农业与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互联网+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等内容。其次, 围绕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展开论述, 以中药材三七、重楼、石斛、贝母的种植技术为例, 阐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后, 揭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程序与方法, 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服务与信息服务的路径、方法, 从而为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秦孔云, 沈梦洁, 温凤涛编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 F322 89 0 荐购
311 昌吉回族自治州耕地 本书分为七章: 第一章和田地区概况。第二章耕地土壤类型。第三章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第四章耕地质量等级分析。第五章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重点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盐分、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硅等13个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及变化趋势。第六章其他指标。详细阐述了土壤pH、灌溉排水能力、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质地构型、耕层质地、障碍因素、林网化程度、盐渍化程度等其他耕地指标分布情况。第七章对区域耕地质量基础性工作、耕地质量管理、耕地质量建设等情况做了介绍。 魏建华, 吕彩霞, 贾文明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23.211 120 0 荐购
312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的国家自主性 本书通过L乡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制度、行为与关系”的三维视野下, 深刻阐释了精准扶贫场域中标准化治理的实践形态。通过对贫困治理制度情境、行为情境及关系情境的分析发现, 贫困治理情境的转换经历了“规则延伸”“规则生成”及“规则融通”的情境指涉, 国家通过标准化的治理机制有效提升了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社会的执行效能, 但国家贫困治理的目标在嵌入社会的过程中被社会所重塑, “规则软化”也成为贫困治理情境转换的实践面向, 贫困治理场域中的国家自主性的实践形态呈现“有限的非均衡性嵌入”的格局。 刘建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F323.8 85 0 荐购
313 财政涉农资金信息公开治理机制研究 本书的落脚点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涉农资金信息公开治理机制, 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就这些风险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是打造高效透明政府, 提高财政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 在提升财政涉农资金的绩效水平的同时, 推动实现信息的公平价值。以期推进有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优化, 提高部分资金管理水平。 丁颖著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F323.9 78 0 荐购
314 中国南疆核桃产业发展蓝皮书:2024 本书是落实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 是发挥乡村振兴优势的具体探索, 重点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核桃产业进行了介绍, 书稿结合图表进行了讲解, 对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旨在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南疆核桃产业的发展问题和基本面, 分析南疆核桃产业存在问题, 探讨南疆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组织编写 研究出版社 F326.13 64 0 荐购
315 河北省农业品牌资源调研报告:2023-2024年度 本报告基于国家标准《品牌评价消费者感知测量指南》( GB/T39071-2020) 对河北省品牌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 有着积极的理论探索意义; 同时, 本报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河北省的畜牧类品牌、种植类品牌和其他类品牌提供完备的经营参考资料。本书通过对90个代表性较强的河北省品牌在国内市场和河北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 形成对河北省品牌整体发展状况的具体认知。 王旭东 ... [等] 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27.22 98 0 荐购
316 河北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3-2024年度 本书深入分析河北省2023-2024年度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优势与劣势, 探讨其发展路径与策略, 旨在为推动河北省农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书分为河北省农业品牌建设发展总论、各地市农业品牌发展分论以及农业品牌领域专家的思考和实践, 在对相关数据及案例的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 梳理了河北省农业品牌的基本特点、主要做法, 分析了其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品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王旭东 ... [等] 主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F327.22 98 0 荐购
317 城乡融合视域的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1978-2010年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 引言、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路径之一: 产业与市场互动、路径之二: 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之三: “乡土特质”的农村社会建设等。 司武林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F327.41 68 0 荐购
318 “不离乡土”的乡村振兴实践:云南省建水县乡村振兴调查报告 本书基于云南大学“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重大项目, 以云南省建水县为典型案例, 全面呈现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与多维路径。本书以“扎根本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 系统探讨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展现了一个“不离业、不离土、不离乡”的乡村社会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自我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人户调查、民族志观察和政策分析等方法, 本书揭示了国家政策引导下地方行动的复杂协同机制, 以及土地、劳动力与文化资源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本书不仅为理解中国乡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案例, 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后城市化社会的相关讨论做出了学术回应。 王莹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327.744 128 0 荐购
319 基于博弈理论的流程工业生产运输协调调度研究 本书从智能制造国家战略需求出发, 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将调度理论与博弈论相结合, 研究智能制造下流程工业生产与运输协调优化问题。从钢铁企业不同环节的生产运输背景中分别提炼出流水车间、并行机、批处理机等车间环境下的生产运输协调调度问题, 并利用博弈理论进行研究, 分析均衡调度的存在性和有效性。 宫华, 孙文娟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F406.2 82 0 荐购
320 电力经济与管理导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技术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学、运筹学与数学规划加粗、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电力市场模式与结构、发电系统运行与管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等。 陈皓勇, 季天瑶, 郑晓东等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F407.61 49 0 荐购
页码:16/75页  每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