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1010(8079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4521 家家皆可有良医:居家养生的100个健康小知识 本书是一本科学性、普适性较强的科普养生读本, 由科普养生专家编写, 主要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自我治疗知识; 不同年龄层次人群、不同体质类别人群的养生保健方法; 四季养生保健知识以及饮食、情志、运动、起居等养生方法的介绍。本书按其内容进行大概分类, 有内科疾病篇、外科疾病篇、男性疾病篇、女性疾病篇、皮肤病篇和其他篇。 编著陈其华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R212 39 0 荐购
4522 瑜伽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 本书阐述了瑜伽的概念, 将其与其他运动区分开; 分析了与瑜加课相关的学科理论, 并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学内容, 探究了包括基本技巧教学、基本体位动作教学、塑身瑜伽课程教学等方法。 杨中秀著 延边大学出版社 R214 68 0 荐购
4523 跟我练·健身气功 为促进健身气功的推广和普及, 本书首先对运动处方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中国传统养生观进行了介绍。其次, 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本书对舒肝利胆、壮腰固肾、宣肺理气、和脾健胃、肩颈保健运动外方的理论、技术要领与功理作用进行了详细解读。 祝京媛, 牛爱军主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R214 35 0 荐购
4524 黄帝内经 本书内容: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 相传为黄帝所作, 因以为名。但后世认为此书最终定型于西汉, 作者亦非一人, 而是由中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而来。从结构上看,《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经》的学术理论体系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 此前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医药, 甚至社会科学、哲学、思维科学、语言学的成就皆在该书中有较为全面的体现。本书邀请专业研究者对其进行翻译、注释, 极便读者阅读。 段青峰译 崇文书局 R221 56.8 0 荐购
4525 内经理论与妇科疾病药膳调治 本书基于《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 以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乳房疾病、术后康复等妇科疾病的食疗药膳调养为主要内容, 详细论述了妇科疾病调养的中药方剂、药茶、药粥、药汤、菜肴和药浴疗法等, 对其中的原料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本书对于坚定中医药自信、建立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主编冯亚宏, 张晓静, 王鹏达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R221 72 0 荐购
4526 养生智慧解密:《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本书论述了上古圣人养生祛病的指导原则, 阐述了人的生命活动发展的总规律, 是中医基础理论入门的篇章。作者通过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总结与思考, 结合对相关典籍的理解, 对《上古天真论》进行逐字注解并展开论述, 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帮助人们理解经文的原义, 并使其在阅读中领悟本书所阐述的养生之法, 从而自觉地维护健康、远离疾病。 董泽宏著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R221-49 69 0 荐购
4527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本书参考历代权威版本, 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 精选《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季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增强生命活力及防病益健康的内容, 详细谈论了病因、病机、体质、精气、藏象、经络与养生的紧密关系, 译文明白严谨, 注释详尽准确。并对重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图解, 让人一目了然, 非常便于理解记忆; 深入浅出的图解说明附以精心绘制的插图, 真正把易读性、趣味性和美观性等优点结合在一起, 让人闲暇之余浏览便能轻松得其要旨, 仔细研读更能体会到中华医学之精深。 张东主编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R221-64 69 0 荐购
4528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本书共分为十一个章节, 主要阐述了《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诊法、经络学说、针灸学说、疾病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以及养生学说的内容。 刘民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R221-64 128 0 荐购
4529 黄帝内经 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 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 被称为医之始祖。以生命为中心, 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 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 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 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西汉) 佚名著 中国书店 R221.1 66 0 荐购
4530 悟道伤寒:王大海揭秘宋本《伤寒论》逻辑 《伤寒论》系汉代张仲景所著, 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为中医必须研读之书。但因该书年代久远, 文辞古奥, 意蕴深邃, 世人欲参透其中理法精要, 领悟其中方药微妙, 绝非易事。鉴于此, 本书从《伤寒论》整体结构入手, 谨守原版条文编次, 逐条细微剖析, 系统揭示全书逻辑关系, 旨在心追仲景之神明, 还原伤寒之原义, 最终得心应手于临证。本书以明赵开美宋刻本《伤寒论》为蓝本。条文部分共计398条, 后人称之为“洁本”。为了更为全面系统把握“六经病”规律, 还在每一病篇之首, 结合中医经典理论, 增加“六经病”生理病理阐述。本书语言平实通俗, 紧扣原文原汁本义, 博引历代名家灼见, 接轨临证实践心得, 融入作者独到观点。 王大海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R222.29 69 0 荐购
4531 金匮要略 本书分上、中、下三卷, 共25篇, 载疾病60余种, 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 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东汉) 张仲景著 中国书店 R222.3 55 0 荐购
4532 《金匮要略》学术思想阐释 本书作者将《金匮要略》中涉及五脏六腑各系统的部分病症分别提取出来, 进行系统阐述, 用通俗的语言对中医学巨著《金匮要略》进行解读。内容主要分为血液血管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脑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物理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等。作者结合临床经验,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 在传承的基础上, 将古方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有所发展, 有所创新。 沈丕安著 甘肃文化出版社 R222.39 98 0 荐购
4533 图解经络穴位传统疗法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医学经络穴位传统疗法的保健书, 书中完整收录了人体数百个穴位, 并按照十二经络、任督二脉和奇穴分类, 条理清晰。编者引经据典, 每个穴位都配有相应的术语标示, 使得找穴既简便又准确, 真正实现了“一穴多用”。保健手法包括按摩、拔罐、艾灸、刮痧、刺血等等, 简单明了, 可按需选择。另外, 本书在穴位的基础上, 还加入了头、足、手、耳的所有反射区, 以及利用这些反射区进行脏腑保健和疾病治疗的方法, 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与饱满。 姜庆荣编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R224.1-64 58 0 荐购
4534 中医诊断全书 本书非传统的中医理论书籍, 而是将深奥的知识以浅显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并结合实际, 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中医诊断的发展方式, 细致地分析了数百种常见疾病, 并对这些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给出了应对方法。读者在阅读本书后, 不仅可以对中医诊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还能对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状态进行简单的判断, 采取相应的措施, 远离疾病, 保持健康。 褚四红主编 中医古籍出版社 R241 59 0 荐购
4535 脉学 脉诊是中医独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 为中医临床必查之项。古往今来, 为名医者莫不精深脉诊。中医学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地整体, 脉象犹如反应人体生理病理的一面镜子。由于人之血脉与脏腑经络相连, 脉于气, 血, 津液相关。故人体脏腑之虚实, 气血之盛衰, 津液之盈亏, 胃气之存亡, 病邪之性质, 病情之轻重等信息均可通过脉诊而获得。作者是从业多年的老中医, 他依托毕生所积累的经验, 编写了此书, 只为将脉学进行传承, 通过自己治疗的病例, 图文并茂进行了讲解。 安东柱主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R241.1 78 0 荐购
4536 脉经详解 本书共分为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 寸口脉及二十四脉; 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 举其阴阳之虚实与形证之异同, 并将其作为治疗依据; 卷四以决四时与百病死生之分, 并详论脉法; 卷五论述扁鹊、华佗、张仲景之脉法及临床意义; 卷六列述诸经病证; 卷七至卷九讨论脉证治疗, 其中卷七以伤寒及热病为主, 卷八论述杂病脉证, 卷九为妇产科及小儿病证; 卷十论及奇经八脉与右侧上下肢诸脉。 刘征, 隋博文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R241.11 59 0 荐购
4537 脉诊一学就会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讲解脉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中篇将相似脉象放在同一章节讲解, 运用大量图片和图表对比, 直观地对比各种脉象的异同; 下篇将脉诊深入生活, 学以致用。 黄晓雯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R241.2 68 0 荐购
4538 望舌诊疗全书 本书以作者在长期的临床诊疗实践中所积累的典型舌象资料为研究素材, 从中精选各种病症的舌象代表图片, 经汇总、整理、润色而撰成。全书内容既丰富又精要, 其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以尽快的速度学习、领会、掌握舌诊辨证的技巧。第一章“望舌诊病基础知识”、以简洁的文字概述舌的形态、结构, 舌诊原理, 舌诊的临证意义, 以及运用方法。第二章“望舌诊病图解”, 分舌质、舌苔、舌脉、舌纹、舌觉5个方面来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第三章“望舌诊病与治疗各论”, 为本书的重点内容, 按人体系统分节, 以具体西医病名为题名。 周幸来主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R241.25 80 0 荐购
4539 太和腹诊与中医急救常识 本书共分8章, 第一章为脏腑疗法理论基础, 第二章为河图洛书与太和脏腑, 第三章为腹部经络脏腑关系, 第四章为太和腹诊方法, 第五章为太和九宫腹部推拿法, 第六章为太和传承腹部推拿法, 第七章为太和腹部传统推拿法, 第八章为中医急救常识。主要介绍了九宫腹部推拿法、传承腹部推拿法和传统推拿法的区别, 同时最后增加了一些中医急救常识, 有助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中并配有大量的手绘图, 形象生动, 适合从事健康管理、营养师、医师从业者以及大多现代亚健康人群阅读。 主编邓祥 郑州大学出版社 R241.26 89 0 荐购
4540 手诊大全 本书是一部最权威的手诊全书, 一部最实用的养生宝典! 详解手掌3大主线、20余条辅线, 以及手掌九宫、五行、星丘等变化, 并附有600余幅插图作参考, 为你揭开手掌奥秘, 可谓手诊真奇妙, 健康早知道! 内容丰富、知识广博、图文并茂、版面美观, 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工具书, 同时又是一部有很强的实验性、资料性、科学性的学术著作。 张文杰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R241.29 36 0 荐购
页码:227/289页  每页: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