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1 |
|
百年变局下全球生态治理体系重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
本书立足于政治、经济与科技深刻变革的百年变局背景, 系统探讨了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本书从多维度剖析当前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现状与困境: 国际格局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波折加剧治理碎片化, 技术革命催生治理新模式的同时, 仍面临资金不足、责任落实难等问题;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虽在绿色转型与生态修复领域取得进展, 却受限于发展失衡、利益冲突与社会意识差异。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重构注入了动力, 科技革新、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公众环保意识提升亦构成重要机遇。基于此, 本书提出以公平正义、协同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改革路径, 主张通过强化国际组织协调力、优化多边机制及区域合作破解困境, 呼吁通过治理体系重构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与治理效能提升,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并揭示中国在理念倡导、实践示范和国际合作中的关键作用。 |
马明月, 张山红, 申锦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X321.1 |
88 |
0 |
荐购
|
| 1062 |
|
“两山”理念20周年:20人谈生态文明建设 |
本书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脉络, 系统解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通过20位跨领域代表的对话, 深入阐释“两山”理念的哲学内核。这是一部融合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生态文明启示录,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东方智慧。具体包括“两山”理念的思想意蕴、“两山”理念的目标愿景、“两山”理念的内在逻辑、“两山”理念的实践探索。整体内容既有宏观视角, 又有微观案例, 理论与实践结合, 突出中国智慧对全球的贡献。 |
《“两山”理念20周年: 20人谈生态文明建设》编辑委员会编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X321.2 |
128 |
0 |
荐购
|
| 1063 |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制度优势的视域 |
本书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 从制度优势的视域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 重点阐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论题, 探索实践和时代价值。书稿具体梳理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与生态文明理论的演进, 概括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核心论题, 分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的背景、任务及各方面保障, 并从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两个和解”等维度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 |
黄以胜著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X321.2 |
65 |
0 |
荐购
|
| 1064 |
|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技术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本书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技术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根据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 本书结合国家现行政策法规要求, 以及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经验,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阐述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详细介绍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通过本书的推广和应用, 能够提升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 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
和小平, 邵润蛟, 张少华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321.2 |
60 |
0 |
荐购
|
| 1065 |
|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方法和实践 |
本书分为三篇, 第一篇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理论方法体系, 包含第一章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的缘起, 海绵城市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章城市水环境, 城市水资源, 城市水生态, “三水统筹”系统; 第三章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城市雨污分流与截污纳管,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 再生水回用技术, 水体修复与净化技术, 生态恢复和景观构建技术; 第二篇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典型案例, 分为青岛市“五水绕城”生态环境提升项目, 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墨水河龙泉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芜湖大阳垾海绵城市提升四章; 第三篇总结与展望, 包含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和流域智慧化管控技术两章。 |
邴斌, 韩杨, 刘晓薇主编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X321.2 |
79 |
0 |
荐购
|
| 1066 |
|
长江重点生态区大凉山段生态地质研究 |
本书选择兼具高寒山区、干热峡谷和中山宽谷盆地等不同地貌单元的长江重点生态区的大凉山区进行试点调查和研究。在基于地质建造形成了成土母质单元的划分方案, 将土壤类型融入成土母质单元, 建立生态地质单元。从岩石-土壤-生态系统整体研究为出发点, 分析了不同岩石发育形成的土壤特性, 归纳总结了各生态地质单元的生态功能属性, 系统性开展了大凉山区生态地质评价, 构建了大凉山区生态安全格局, 提出了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策建议。 |
刘洪等编著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X321.271 |
148 |
0 |
荐购
|
| 1067 |
|
云南参与澜湄国家跨境生态安全合作研究 |
本书立足全球生态安全趋势与区域现实挑战, 系统剖析澜湄国家在水资源分配、生物多样性及环境污染扩散中的治理困境。云南作为中国西南生态门户与澜湄区域合作核心枢纽, 在“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 成为破解跨境生态治理难题的关键力量。本书围绕云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缘优势, 聚焦其创新实践, 构建“栖息地修复-生态旅游反哺”模式; 依托“澜沧江-湄公河数字孪生平台”, 推动跨境水质监测区块链确权; 并通过“生态仲裁法庭”“跨境碳汇交易市场”等策略构筑制度工具箱。本书以“数字孪生+民族智慧”混合治理模式, 为澜湄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张力的中国方案, 为全球边疆地区参与生态治理贡献可复制的“云南范式”。 |
马明月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X321.3 |
88 |
0 |
荐购
|
| 1068 |
|
新污染物治理技术 |
本书结合全球新污染物治理背景下环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系统介绍了新污染物的基础知识和近年来国内和国际上提出的管控政策, 梳理归纳了环境中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重点阐述了当前新污染物治理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 总结了不同技术去除新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适用范围、应用案例和今后的低碳发展策略, 并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新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 |
侯立安, 李宁, 陈冠益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X505 |
69 |
0 |
荐购
|
| 1069 |
|
我国海洋碳汇交易定价与市场构建研究 |
本书以海洋碳汇市场构建为研究对象, 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工具, 主要阐述如下: 第一, 分析海洋碳汇功能与价值, 阐明海洋碳汇市场构建的基础。第二, 设计我国海洋碳汇市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海洋碳汇功能与价值及其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经济学特性, 设计“为什么构建海洋碳汇市场-如何构建海洋碳汇市场-海洋碳汇市场构建核心: 海洋碳汇交易定价”的理论分析思路。第三,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 设计我国海洋碳汇市场交易机制, 提高地方政府、海洋碳汇供给方与需求方合作构建海洋碳汇市场的参与度。第四, 基于实物期权法构建了海洋碳汇交易定价模型, 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设计了海洋碳汇市场运作制度体系, 为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
姜姗姗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511 |
88 |
0 |
荐购
|
| 1070 |
|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
本书围绕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碳排放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接着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评述。理论层面, 介绍国际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理论, 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碳排放的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实证方面, 先构建全球价值链嵌入测度指标模型, 分析“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国家、行业、企业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碳排放特征。随后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构建模型, 进行基准回归、稳健性分析、异质性检验及影响机制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并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 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
史巧玲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X511 |
89 |
0 |
荐购
|
| 1071 |
|
黑龙江省碳汇经营技术模式 |
本书重点研究黑龙江省森林、草原与湿地的固碳增汇功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森林、草原与湿地的碳汇计量; 森林、草原与湿地的固碳增汇关键技术; 森林、草原与湿地的碳汇生态功能评价; 黑龙江省碳汇综合管理体系及碳汇结构与功能优化调控经营配套技术与模式。全书内容主要是以下6个方面, 分别为黑龙江省森林碳汇计量模型系统; 黑龙江省天然林碳汇经营关键技术模式; 黑龙江省人工林碳汇经营关键技术模式;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结构与功能优化调控关键技术; 黑龙江省草原碳汇经营关键技术模式; 黑龙江省湿地碳汇经营关键技术模式。 |
董喜斌, 刘滨凡, 刘赢男著 |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X511 |
80 |
0 |
荐购
|
| 1072 |
|
污水处理能耗预测及评估研究 |
本书采用K-means方法对各地区污水排放强度和人均城市污水排放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城市人均污水排放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越发达其人均城市污水排放量越大; 但污水排放强度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联系不大, 这与各地区的产业不同有关。本书建立了OMGM(1,n)模型, 该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都优于传统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中国污水排放强度和城市人均污水排放量进行了预测。 |
李振华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X703 |
98 |
0 |
荐购
|
| 1073 |
|
固废鉴别实务及技术要点解析 |
本书基于课题组多年来承担的大量典型危险废物鉴别案例进行实践剖析和经验总结, 围绕固体废物属性判断、危险特性识别、鉴别因子筛选、采样检测及管理管控等方面, 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鉴别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 并就相关类型固体废物鉴别、规范化环境管理等提出了建议。 |
黄道建 ... 等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X705 |
98 |
0 |
荐购
|
| 1074 |
|
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技术应用 |
本书共四章, 内容包括: 生态环境概述、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监测的实施、生态监测技术。 |
吴欢, 李庚辰, 许紫娟著 |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
X8 |
48 |
0 |
荐购
|
| 1075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案例汇编:2021年 |
本书通过汇集JM市已取得环评批复文件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从中选取6个常见的行业类别, 每个行业类别列举2~ 3个案例, 着重对案例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并针对案例附有专家点评, 在此基础上汇总编著本书。本书针对项目的特点, 在内容与结构上突出案例的特色与针对性, 以更好的发挥案例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编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820.3 |
90 |
0 |
荐购
|
| 1076 |
|
管理学名著提要 |
本书甄选了对管理学发展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50本名著, 通过对名著的导读性总结凝练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与思想的介绍, 总结其理论价值与学科发展贡献, 重新挖掘管理学经典理论和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思想对现代管理实践的主要价值与启示。本书把50本经典名著分为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知识管理、战略管理和创新和领导力五个篇章, 也是从历史视角对管理学发展脉络进行了重新梳理, 对管理学发展阶段、阶段特征、代表性学者及管理学学科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
陈劲, 魏巍编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Z88 |
12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