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8期808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01 地方立法与城市法治:第二辑 本书专注于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立法”的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后的又一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 加强成渝地区协同立法, 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法治保障, 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立法专题”将重点探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制冲突与协调、成渝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协同立法、成渝经济圈协同立法主体等。 冯雷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D927 68 0 荐购
102 全面依法治国的四川实践 本书从加强宪法实施、构建地方法规体系、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法治社会、加强法治人才培养以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综合论述四川依法治省的总体做法及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效, 展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四川实践新篇章。 刘伟, 崔霞, 唐京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D927.71 46 0 荐购
103 中华法律文化的成长与中华法系的诞生: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法律进步 本书内容有: 隋唐法律思想; 隋唐法律制度; 隋唐的法律设施; 隋唐的法律艺术; 隋唐中华法律文化的鼎盛与中华法系的诞生; 宋辽夏金法律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何佳馨, 于熠, 江小夏等著 法律出版社 D929.35 198 0 荐购
104 近代化与法治改革 本书为“第三届法治传统与创新发展”前沿论坛的论文集, 收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的法学学者的十篇研究成果。全书聚焦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化难题, 从比较视野出发, 立足中国法治, , 深入探讨了法律史学新的研究成果、理论方法和创新路径等问题。文章主题涉及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法律史发展, 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律“近代化”问题, 中国近代的司法机构、法学教育与法文化变迁等, 革命审判传统等。 张生主编 商务印书馆 D929.5 76 0 荐购
105 哲学家与英格兰法律家的对话 本书理应成为任何对英国政治思想或法律思想感兴趣的人的应读书目。值得注意的是, 本书也是霍布斯关于政治学的最后言论。本书是霍布斯的重要著作之一。普通法是英格兰源远流长的法律和政治传统, 主张法律至上。霍布斯的核心理念是确立政治主权, 而这与英格兰普通法的政治传统相悖。为证成自己的理论, 霍布斯不能不反对普通法。在《利维坦》中, 霍布斯已展开这一工作, 但较为粗疏。故霍布斯专门撰写本书, 以对话体方式, 对普通法的核心理念予以批评。透过这一批评, 霍布斯阐述了自己的政治哲学观念。 (英) 霍布斯著 商务印书馆 D956.1 38 0 荐购
106 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与判决 本书开篇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 介绍法庭的构成及审判程序。主要内容为“证人证词”“文献证据” “庭审记录” “总结” 。“证 人证词”收录了战时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的证词,也收录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见证人的证词。“文献证据” 收录了《南京地方法院调查证据》等重要文献。“庭审记录” 呈现了贝德士、马吉在法庭上作证的实况。”总结”是萨顿检察官对日军南京 暴行检方证据的全面概述。全书最后是“判决”部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过公正审判,判定甲级战犯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有罪,处以绞刑。 外文出版社 D995 118 0 荐购
107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中国创新:从投资仲裁到投资调解 本书深入剖析后疫情时代的争端风险与改革排战, 详述仲裁机制缺陷及涉华案例争议, 对比评析美欧等主导的改革路径, 论证调解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并最终提出一套立足于中国智慧的系统创新方案。本书强调将中国“和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融入国际调解, 强调整体思维与成本效益最优。在制度层面, 力倡“调解优先”并设定时限, 创设“影子仲裁”模式实现调仲高效衔接与信息共享, 构建“负面清单式”司法确认机制, 赋予调解协议“准强制力”, 并通过“正向激励+反向惩罚”条款增强协议稳定性。在实践层面, 主张将调解机制植入亚投行、丝路基金项目合同及国际协定, 推动区域调解中心建设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以实践促发展。更进一步, 呼吁推动以“投资便利化”为中心的新一代投资条约范式变革, 强化缔约国联合解释权, 塑造更均衡的规则根基。 梁咏著 法律出版社 D996. 85 0 荐购
108 国际商法 本书从国际商法的基础理论出发, 结合国际商法实务, 系统介绍了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商事代理法等, 兼具理论前沿性和实践生命力, 旨在使读者了解国际商事法律理论与实务的基本知识, 为从事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提供理论与实务支持。本书综合运用了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工具,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庄红花, 杜倩, 王军有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D996.1 49.8 0 荐购
109 军队与国家建构:埃及现代军政关系研究 本书内容: 埃及现代共和国由军队发动革命而建立, 这一历史起点决定了军队在埃及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埃及军队的“超国家”地位还源于该国独特的军事文化和复杂的国家建构历程。本书通过系统回顾19世纪以来的埃及军政关系历史, 旨在揭示埃及军队如何在维护政治稳定与推动社会变革之间寻求平衡, 以及这种平衡对埃及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段九州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E411.42 98 0 荐购
110 孙子兵法 本书在三全本《孙子兵法》基础上, 每篇后新增了冯唐先生的点评。三全本《孙子兵法》采用集注的做法, 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优秀成果, 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注译, 每篇逐一题解。 陈曦译注 中华书局 E892.25 168 0 荐购
111 世界两栖战舰和两栖作战百科全书 本书从历史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双重角度真实而又充分地展示了从最早的历史时期,尤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展至今的几乎所有两栖战舰的历程和作战历史,也包括现代战争史上重要的两栖战役, 从加利波里登陆战到诺曼底登陆等, 是武器百科图书类图书里别具特点的图书。 (英) 伯纳德·艾尔兰德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E925.6-64 398 0 荐购
112 分配端改革与消费革命:分配端宏观经济学初探 本书分五章, 第一章,从国民经济循环理论出发,分析经济大危机或大萧条主要是分配结构与体制问题阻碍了生产力与需求增长。第二章,从需求端考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变化。第三章,从理论上论证分配制度与产权制度安排是建立长效的激励相容机制的两个“枢纽”。第四章,揭示西方经济学将分配理论边缘化的原因。第五章,分配端改革: 中国现代化的决胜点。作者建议的分配端改革方案包括:税制大转型 (一增一减方案)、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就业质量的制度安排和完善企业制度 (实现从约束资本向驾驭资本的转变)。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0-0 68 0 荐购
113 政治经济学动态:2025年第1期 总第1期 本书将秉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宗旨, 致力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我们将聚焦新时代重大现实问题,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深度挖掘, 鼓励结合中国实践的理论创新, 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融合, 倡导多样化研究方法与多学科交叉视角, 激发学术创新活力。 主编李伯尧, 张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0-55 89 0 荐购
114 演化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的解构与赋能:以河南为例 本书共有9章内容, 聚焦河南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态演化进程, 针对该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创新资源匮乏-载体支撑不足-人才供给短板-体系协同缺失-集群效应薄弱-数智渗透不足-金融支撑缺位”七维困境, 构建“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产业发展-链式赋能”的四维演化分析框架, 揭示新质生产力生成与跃迁的内在逻辑, 为破解后发地区产业升级困境提供“技术势差转化-要素结构升级-产业生态重构”的三维突破路径, 既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业制定转型战略提供实践参考。 李新宁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F120.2 88 0 荐购
115 硬科技高质量孵化的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广东省科学院的实践探索 本书聚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存在的“书架”与“货架”脱节难题, 以广东省科学院与佛山市协同创新实践为样本, 系统探讨新型举国体制下硬科技孵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为传统制造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全书突破传统创新理论边界, 首次揭示科技创新从线性模式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演进规律。通过构建需求牵引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实现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动态耦合; 提出“逆向创新”路径, 倒逼科研攻关, 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市场迭代”闭环; 重构技术经纪人角色, 使其从技术供给者转变为成果转化的组织者和产业生态运营者。基于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双轮驱动模式, 本书提供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价值创造实践。 殷红军 ... [等]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F124.3 78 0 荐购
116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 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 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渐完善, 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等。 外文出版社 F124.5 12 0 荐购
117 解码“绿色‘一带一路’” 本书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 结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共识, 参照顶层设计和政策设定的内容, 聚焦重点领域, 建立和设置了评价体系。通过衡量参与共建“-带一路”倡议的绿色低碳发展具体项目, 总结了绿色“一带一路”十周年创新理念, 甄选了实践案例, 以期为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著 外文出版社 F124.5 38 0 荐购
118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居民信贷的宏观影响 本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颇具新意地编制了中国居民部门的宏观“资产负债表”“资金流量表”, 提出了“明斯基杠杆率”等宏观风险指标, 演绎模拟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带来的宏观影响, 并识别了微观作用机制。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思维下, 本书能够为探索中国两大关键性挑战一债务“去杠杆”和房地产“去库存”提供独特的视角, 并为打造消费驱动型经济、构建“双循环”格局提供重要的经验支撑。 王沈南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F126.1 58 0 荐购
119 扩大河北省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书共分十章。前三章为总论, 第四章到第七章分别就影响河北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力资本和财政政策。第八章提出了河北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挑战。第九章对浙江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行动方案及其借鉴价值做了比较研究。第十章就进一步扩大河北省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对策提出建议。 孙伊凡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126.2 78 0 荐购
120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南北差距的测度、成因与对策研究 本书内容讲述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南北差距持续扩大的新趋势, 经济总量“南多北少”、人均 GDP“南高北低”、GDP 增速“南快北慢”成为制约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 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质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时代最强音, 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聂长飞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127 78 0 荐购
页码:6/34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