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特价250924(2511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361 动画表演 本书包括动画表演的概念、特点,在动画中的作用和功能,类型,并从性格化表演的角度概括出动画表演的四种实用模式,详细讲解了角色表演的动作设计以及语言的表现力赋予角色的魅力。 魏微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J954 52 0 荐购
1362 历史学科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师教育论坛文集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历史教师,各地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集汇集了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对历史教师教育的探索,内容涉及教师教育与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历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教法,以及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并附有优秀历史教师和免费师范生教学素养展示案例。 郑林主编 商务印书馆 K-53 80 0 荐购
1363 增订中国史学史:中唐至清中期 本书内容为从中唐至清中期中国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此期在三大系列之外,尚有私家修史、方域史等,史学领域进一步扩展至校勘学、金石学和辨伪学,古典史学终结。该书便对上述特点进行系统详尽地论述,诚为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谢保成著 商务印书馆 K092.2 120 0 荐购
1364 世界史导航:全球视角的构建 《世界史导航:全球视角的构建》旨在对作为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世界历史加以概述和评论,适合历史学者、教师、学生及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在这部著作中,帕特里克·曼宁教授对世界史进行了全面而翔实的总结,内容涵盖了世界史作为一门历史学二级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研究与教学现状等。 (美)帕特里克·曼宁著 商务印书馆 K107 68 0 荐购
1365 上下五千年:外国 全书选择外国重要历史事件,根据小学中、高年级的特点,用适合他们阅读的语言,将历史事件用故事形式贯穿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历史知识。 杨蕾,王彬改编 江苏文艺出版社 K109 28 0 荐购
1366 中国简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半部分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其功力非同一般。《中国通史》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全书“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的纪元”。 吕思勉著 台海出版社 K20 49.8 0 荐购
1367 中国通史要略 《中国通史要略》以(是古)为标志,与顾颉刚之(疑古)、郭沬若之(释古)鼎足而三。《中国通史要略》详细介绍了中国历代通史。《中国通史要略》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成果提供读本,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缪凤林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K20 61 0 荐购
1368 传承与共生: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 本书为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与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开展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研究工作的学术成果。课题组深入云南丽江、福建土楼、四川峨眉山、安徽西递、宏村、杭州龙井茶村等与社区密切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做了大量的走访及调查研究工作。研究从“概念的解读与界定、问题的剖析与朔源、经验的分析与借鉴、重构的思路与措施”四大方面的分析入手,分“解读研究、剖析研究、借鉴研究、完善研究”四个层次展开。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著 文物出版社 K203 80 0 荐购
136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在展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流、历程、特征、结构及文化融合、文化交流论述基础上,重点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风俗文化四个层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论述,内容清晰简明,又丰富全面。该书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分析、开放、前瞻的态度,阐释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丰富深刻的内涵,介绍了物质文化、风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面貌。助力于学习者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国国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强心、自豪感。 李光,肖珑,吴向东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K203 49 0 荐购
1370 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与组织行为学体系 本书是河南省级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中原文化:行为篇(组织行为的文化溯源)研究成果的延伸和拓展,力求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原则,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思想智慧和管理实践融入组织行为学理论,尝试搭建组织行为学本土化知识体系,创建个体心智修炼、群体行为诱导、组织文化塑造和领导能力提升模型,有助于以史观己、以史明理、以史明志,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朱美光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 K203 68 0 荐购
1371 书写中国文明史 中国古文明无论在起源路径上还是在发展过程中,都充分显示了特色性。然而自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学术界在表述中国古代文明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等方面,基本上是套用西方的相关理论、概念、术语。这既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也不利于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以传世文献资料为线索,以西方文明史理论为参照,具体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气候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等背景原因,从而揭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早期性、多元性,分析中国文明早期发展过程中有别于西方文明的独特路径,总结中国文明成熟发展过程有别于西方文明的绵延性,从而构建中国古代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独特道路,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提供历史依据。 江林昌著 商务印书馆 K203 120 0 荐购
1372 世界遗产在中国:汉文、英文 本教材是中英双语教材,截至2021年共56个项目,是市面上最为全面的,填补了这方面内容教材的空缺。同时,本教材包括了15个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在同类教材中是没有的。我们的教材世界遗产地按照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双语)、难词关键词(双语)、课文(英语,生词有中文注解)符合高职文化基础较弱、语言水平较低的特点。另外,每个遗产都配有图片,符合高职生更倾向于体验型学习的特点。电子教材、演示型教材更有利于线上学习、自主学习。因此教材集思想教育、知识学习、语言学习等多元目标。 冯秀红,胡强主编 中国旅游出版社 K203 46 0 荐购
1373 国文课 落实中央“文化自信”战略,以“生生之谓易”为旨归,四大模块分十五章,每章含导读、正文、习问及链接与拓展书目,利用网络资源立体互动。“生存”模块紧贴高职学子发展需求,深度理解进德修业。“生活”模块,以生活情趣、智慧为主,亦关注尊重女性等主题。“生命”模块,彰显浸润中华文化气韵的丰沛生命形态。“生机”模块,提升学生对中国艺术的鉴赏修养,理解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力量,努力在当代世界格局中实现文化创新。 张克,张坤编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 K203 38 0 荐购
1374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版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主张超尘约谷的佛家;宣扬兼爱的墨家与强调功利的法家等。 辜堪生主编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K203 29.8 0 荐购
1375 丝路文化概要 本书介绍丝绸之路上的民族、社会经济活动、语言文字和文献、宗教、科学与技术、艺术与文学等。 彭嬿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K203 38 0 荐购
1376 史记 《史记》由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所著。全书共有一百三十篇,记载了自远古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直至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年的史事,它不仅记述了各阶层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重要历史事件,而且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的重要论述,对后世的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叙事规模宏大,抒情色彩浓烈,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塑造,都有着其他典籍所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作用。 (汉)司马迁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K204.2 128 0 荐购
1377 资治通鉴精华 《资治通鉴》全书计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对事关国家兴衰、民族兴亡事件的著录,以警示后人。《资治通鉴》于记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观和历史观。《资治通鉴》征引的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根据数种材料写成。凡遇年月、事迹有争议处,均加以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理由,附为《考异》。因此,《资治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较为公认的,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为最高。为了帮助广大古文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精华》一书将原文、注释、译文融为一体,附以简明扼要的题解和评析,并配以历代青铜珍影、山水名作、古代人物画像等插图,不仅全面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更使读者在阅读之余可以欣赏到艺术宝藏中的魅力,轻松闲逸地品味中国数千年的文学经典。 (宋)司马光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K204.3 104 0 荐购
1378 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 本书共汇集讨论《中国上古史》重大问题的论文十八篇,包涵的范围从远古到战国时代,讨论的内容不仅是中国上古史本身的问题,也涉近代学者对於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考古学、人类学等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对中国上古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著者在本书各专题中,以文献史料为主,对各家意见博咨周采,作冷静的回顾、客观的检讨与批判,然後发为论述。有些专题相关论文太多,则依发表年代为序,列为附录,以提供读者进一步探索的依据。 王仲孚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K210.7 58 0 荐购
1379 《春秋穀梁传》政治哲学研究:以秩序为中心的思考 本书为作者近十年来研究《春秋穀梁传》哲学思想的最新成果。全书以“秩序”为中心,按照“失序——重建秩序”的线索梳理了《春秋穀梁传》所蕴涵的政治伦理资源,按照“天下秩序—国家秩序—家庭秩序”的结构重构了《穀梁传》政治哲学的理论体系。认为《穀梁传》所建构的秩序体系与其说是对旧有社会政治秩序的恢复,不如说是突破和超越。这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政治的和制度的自觉,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思想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秦平著 商务印书馆 K225.04 90 0 荐购
1380 战国策精华 《战国策》深受后世的推崇。那些几千年前的华夏精英们提炼的生存技能和成功方略依然是那么的鲜活如新,依然能为现代人提供生存、社交、经营和成功的养料。透过文字,现代人仍能体会到纵横家们的思维、心理活动,感受到他们的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和卓越辩才。 (西汉)刘向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K231.04 102 0 荐购
页码:69/98页  每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