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1 |
|
生态环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本书立足于生态环境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 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材分为理论基础、工具实践与人工智能应用三个模块。在理论层面, 主要阐释了大数据, 及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 工具实践部分, 重点介绍Excel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中的操作技巧, SPSS软件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以及Origin在图表绘制中的专业呈现方式; 人工智能应用部分则聚焦大语言模型在环境数据分析中的辅助作用和创新实践。 |
徐志强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X32-39 |
49.8 |
0 |
荐购
|
| 1482 |
|
浅水湖泊生态学 |
本书汇集了许多浅水湖泊和池塘中的观测和研究成果,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 概述了野外观察、实验工作和修复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并形成了浅水湖泊水生生物群落动态及环境变化的理论框架。本书以浅水湖泊的浮游生物动力学、底质再悬浮、水下光条件、沉水植被作用为研究对象, 从非生物环境、水生生物、生态系统和系统管理的不同方面综述了浅水湖泊的科研进展, 并介绍了大型原位实验和简单的数学模型如何帮助我们对复杂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读者将从本书中了解到浅水湖泊的本质, 即浅水湖是如何运作的。 |
(荷) 马滕·谢弗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X321 |
65 |
0 |
荐购
|
| 1483 |
|
“两山”之路 |
本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根基, 系统解答“两山之路是什么”“为什么要走山之路”“两山之路怎么走”“两山之路走的怎么样”“两山之路未来怎么推进”等核心命题。首先, 从理念逻辑切入, 深入解析“两山”理念的内涵、发展脉络与价值维度, 揭示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其次, 从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切入, 探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协同路径, 结合丽水、呼伦贝尔、新疆沙漠、黄河流域、海南等典型案例, 展现不同区域将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实践。最后, 以“两山”之路时空维度评估发展成效切入, 展望未来战略视野, 提出深化制度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区域协同等重点任务, 为新时代中国破解生态与发展难题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范本。 |
兰菊萍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X321.2 |
79 |
0 |
荐购
|
| 1484 |
|
生态共富的理论、模式和政策研究 |
本书聚焦“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 研究探讨生态共富的理论, 剖析生态共富的山区、海岛、都市近郊、重大项目驱动四大模式的特点、路径及典型案例, 研究支撑生态共富的产权、金融、政策性资金“三驾马车”和生态保护补偿等支撑政策, 提出生态资源资产包运作模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
高帅, 舒也, 丁丽莲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X321.2 |
78 |
0 |
荐购
|
| 1485 |
|
产业密集型河网城镇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 |
本书围绕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城市重污染河道污染控制与水质维持技术研究和示范、封闭水体水系营造和维系、古镇河道水质修复与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内容涉及重污染河道污染特征与评价、城市重污染河道水体流态调控-增氧与生态调度、基于LID的城市降雨径流调蓄利用与面源污染控制、城市河道典型污染物快速分离技术、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功能的快速高效修复和封闭水体水环境持久维持技术等, 形成了产业密集型城镇重污染河道污染控制与水质维系技术体系。 |
贾海峰 ... 等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321.2 |
148 |
0 |
荐购
|
| 1486 |
|
黄河之梦:从风沙洪滩到幸福河畔 |
本书以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为切入点, 面向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 就滩区迁建居民生产生活生态( 简称“三生”) 发展问题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省、县、安置区、居民不同层面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问座谈, 精准掌握了滩区居民迁建的现状及安置方式的差异, 量化分析了已搬迁居民的“三生”空间变化和未搬迁居民的“三生”发展意愿, 归纳滩区资源生态高效利用的实践探索, 在研究所得结论的基础上, 从当前已实施的滩区居民搬迁对未来易地搬迁规划实施、对扶贫向乡村振兴演变、对河南省基层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对豫鲁黄河滩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政策启示, 形成了政策咨询、研究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
梅星星著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X321.22 |
45 |
0 |
荐购
|
| 1487 |
|
祁连山生态文化形成与演变 |
本书将过去与现代相结合, 野外实地考察与系统文献资料整理相结合, 调查与实验相结合,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系统介绍了祁连山地区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 历经新石器、青铜时代、历史时期直至近现代的人类活动历程、特征、生产生活形式, 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及其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内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而深入阐释了祁连山地区过去原生朴素的生态文化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与特征, 旨在探讨新时代生态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形式、功能和价值, 以及该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措施和建议。 |
杜平贵, 韩强, 侯光良著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X321.24 |
148 |
0 |
荐购
|
| 1488 |
|
吐哈盆地清洁能源资源考察与开发潜力评估 |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吐哈盆地的清洁能源资源, 并对其开发潜力进行了全面评估。本书涵盖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对照、主要清洁能源监测评估、吐哈盆地清洁能源资源考察及开发潜力分析评估等内容, 主要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入手, 探讨了风电光伏项目规划、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及能源耦合利用等关键问题, 为吐哈盆地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切实建议。 |
王维庆, 何山, 钟玉婷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X382 |
198 |
0 |
荐购
|
| 1489 |
|
清洁生产实用教程:第4版 |
本书详细介绍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基本内容、理论基础、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现行的法律法规、最新的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清洁生产审核案例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用知识。结合我国国情从理论到实践,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分析介绍清洁生产审核在企业生产中的具体操作及实施成效,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
鲍建国, 张莉君主编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383 |
72 |
0 |
荐购
|
| 1490 |
|
废墟上开出鲜花:自然、冲突与应对 |
本书先说了移民现象--有些移民是最典型的避灾行为, 且更多是避水灾。第二部分对各地具有典型特色的生活现象进行解读, 包括塞上草原、蜀道、首都风范等。第三部分则从不同风格的英雄角色出发, 对区域差异明显的个性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原、南方、东北、东南沿海等不同地区逐渐形成的灾难文化现象进行了刻画。最后一章回到现代, 从科技治理风险、解决灾难生态环境的视角对未来可能成为文化现象的做法进行展望。 |
牟笛, 陈安著 |
华龄出版社 |
X4 |
60 |
0 |
荐购
|
| 1491 |
|
环境工程原理 |
本书包括十三章, 分别为绪论、流体流动、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基础、非均相物系分离、吸收、吸附、膜分离技术、萃取、离子交换、干燥、蒸发与结晶、反应工程基础。每章均配备了适量例题和习题, 帮助同学们学习和吸收课程内容。 |
冯玉杰, 张照韩, 刘国宏等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X5 |
52 |
0 |
荐购
|
| 1492 |
|
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指导书 |
本书主要介绍了典型石油、石化、煤化工等实习企业的“三废”处理技术。内容包括: 含油、含盐等典型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 SO2、NOx、VOCs等废气处理, 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水泥窑协同、焚烧、填埋和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教材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融入理论, 通过工艺与设备相关示意图和实物照片, 了解不同处理技术特点及适用场景, 并列举了必要的讨论和考核内容。 |
王茂仁, 张海兵, 沈蓉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X5 |
45 |
0 |
荐购
|
| 1493 |
|
环保设备安装 |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环保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如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控制和固体废弃物等; 还详细介绍了管道、阀门、管件、泵和风机等环保设备材料的选用; 重点介绍了污水厂处理设备的装配以及故障处理方法, 并列出了多个环保设备课程设计题目, 结合实际操作, 阐述了安装流程与技术, 确保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动手能力。 |
于明珂, 罗娇赢, 刘方园主编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X505 |
88 |
0 |
荐购
|
| 1494 |
|
中国大气污染特征与影响评估研究 |
本书开篇对大气污染相关概念、理论、负外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全面概览, 然后深入剖析了中国大气污染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来源, 接着从实战角度出发,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计量模型, 实证研究了大气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健康、疾病负担、生命质量、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核算了相关经济损失, 最后探讨了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
杜媛芳著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X51 |
68 |
0 |
荐购
|
| 1495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方法与实践教程 |
本书包括总论、工业烟尘 (粉尘) 除尘设计案例、脱硫系统设计案例、脱硝系统设计案例、VOCs吸附系统设计案例、VOCs冷凝系统设计案例、VOCs催化氧化系统设计案例和CO2捕集工程系统的设计案例等内容, 共8个章节。通过特定的工程个案, 对课程设计中如何进行污染处理单元工艺方案论证、设计参数确定、计算公式应用以及设计方法、设计内容和步骤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述, 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艺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学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步骤及构筑物设计计算方法、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图纸的绘制。 |
陈培榕, 吴军良, 付名利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X510.6 |
89 |
0 |
荐购
|
| 1496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及应用实例 |
本书共分三编, 第一编为基础篇, 第二编为实验篇, 第三编为应用实例与题库篇, 共十章。教程选编了固态污染物控制实验18个、气态污染物控制实验20个、综合性实验5个及探索创新型实验7个等; 同时编入了焦化、火电、燃煤、水泥、有色金属、钢铁、玻璃、喷、海洋石油、陶瓷及化肥等行业生产项目过程中的典型净化系统设计案例, 选取目前成熟的常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为主, 以其基本理论为起点, 强调工程设计原理、方法、主要工艺和设备选型。此外, 还选编了有关除尘系统和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的备选设计题目。 |
李小菊, 能子礼超, 曹芮主编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X510.6-33 |
58 |
0 |
荐购
|
| 1497 |
|
《巴黎协定》国际碳市场:理论、机制与中国视角 |
本书首先分析的是碳市场机制的理论基础, 包括环境产权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第二, 本书剖析《京都议定书》以来国际碳市场机制的理论批判和实践缺陷。第三, 本书梳理了《巴黎协定》谈判前后缔约方关于碳市场机制的争议。第四, 本书对于《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的内容, 即国家权利义务、准入条件、监管与核算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第五, 本书对《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与“京都三机制”联系和区别、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利弊影响做出预测性分析; 第六, 本书分析了《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对中国国家碳交易市场的挑战, 以及中国参与这一国际合作机制的思路和策略。 |
党庶枫著 |
法律出版社 |
X511 |
66 |
0 |
荐购
|
| 1498 |
|
出路碳寻:通俗易懂的碳达峰、碳中和 |
本书是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通俗读物, 围绕“碳从何处来”“碳到何处去”展开, 深入浅出地讲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背景, 包括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工业碳排放等人类活动等, 同时结合最新节能减排与负排放技术, 探索每位个体在“双碳”推进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
卢羿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X511 |
42 |
0 |
荐购
|
| 1499 |
|
废水工程物化工艺与原理 |
本书根据废水污染物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 针对主流物化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标准指南以及最新工艺设备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梳理了基本概念, 解释了基本理论, 结合我国相关的技术指南和工程规范, 融入工程实例, 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和例题解答, 可以清楚地阐述一些技术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文献阅读能力。每章都配有习题, 旨在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技术关键点的掌握。 |
李方主编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703.1 |
89 |
0 |
荐购
|
| 1500 |
|
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与利用技术 |
本书全面探讨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利用, 从电池的基本原理、结构特性到回收技术难点, 深入分析了电池失效机制, 系统介绍了梯次利用、材料再生、电解液和电极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同时, 对电池回收的经济性、环境影响及政策框架进行了综合评估。 |
罗绍华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X760.5 |
13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