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1 |
|
齿轮传动可靠性分析优化理论与方法 |
本书针对大型高端齿轮传动装备研发设计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军民通用型战略装备, 且严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首先, 基于现代大型高保真数值仿真技术, 分别从构齿轮数值参数化、非线性动力学、多刚柔体动力学、及层级有限元技术等方面分别构建系统模型, 并进行系统故障与应力分析。其次, 围绕制造误差对齿轮系统失效的影响机制方面, 分别介绍了齿轮弯曲疲劳试验技术、齿轮传动的强度与振动可靠性失效概率定量分析方法、及风电行星齿轮系统载荷与可靠度计算方法。最后, 针对行星齿轮系统的优化设计方面, 分别介绍了基于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方法、齿轮修形减振优化设计方法、及行星齿轮齿圈柔性的疲劳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佟操等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TH132.41 |
58 |
0 |
荐购
|
| 1522 |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本书共7章, 内容涵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加工方法与金属切削机床、工件装夹原理与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工艺规程设计和几类典型的先进制造技术。每章末均附有习题与思考题, 供读者自学或课后巩固所学知识使用。 |
焦锋, 郑建新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H16 |
49.8 |
0 |
荐购
|
| 1523 |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本教材主要以模具设计、加工制造为背景,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产品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以及产品装配工艺规程, 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及产品制造的规划能力。教材内容基于现代制造业技, 理论内容结合实践案例, 将模具生产需要的机床设备、加工工艺过程以及产品装配等相关内容融入进来, 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
明哲, 蒋俊香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H16 |
58 |
0 |
荐购
|
| 1524 |
|
工程训练:工科非机械类 |
本书作为工程训练实习教材, 力求突出实用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书在突出机械工程基本训练的前提下, 也包括电气控制技能训练。机械工程基本训练包括绪论、切削加工基础知识、车削、铣削、钳工、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和焊接。电气工程训练包括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本书最后编写有综合创新训练内容。 |
靳晓明, 马彩凤, 钟华燕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H16 |
45 |
0 |
荐购
|
| 1525 |
|
智能制造实践训练 |
本书分为6章, 分别介绍智能制造概念、单元实训、生产线实训、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工业互联网认知与实训、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实训、典型智能复杂产品认知与实训。 |
朱华炳, 梁延德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H166 |
63 |
0 |
荐购
|
| 1526 |
|
吸收式热泵与吸收式换热器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吸收式热泵的应用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吸收式热泵的理论模型; 吸收式换热器的原理与评价方法; 真空环境下吸收式热泵的传热传质和流动过程; 吸收式换热的设备研发与基本性能; 吸收式换热的运行调节与控制。 |
谢晓云, 江亿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TH38 |
60 |
0 |
荐购
|
| 1527 |
|
弹药可靠性分析与设计基础:第2版 |
本书针对弹药产品的特点, 着重介绍了弹药可靠性分析与设计基础, 使学习者通过理解弹药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弹药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路、程序和方法; 运用可靠性基本理论, 并结合弹药产品的特点, 进行弹药产品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
张树霞 ... [等] 编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J410.1 |
68 |
0 |
荐购
|
| 1528 |
|
自行火炮试验技术 |
本书共由9章组成。第一章, 阐述了火炮装备研制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 第二章, 描述了火炮武器系统的研发过程; 第三章, 介绍了试验对武器研发的重要意义以及一般的试验类型和主要科目; 第四章, 阐述模拟试验设计问题, 包括设计理论的要素和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全因子设计方法等; 第五章, 介绍了火炮设计过程模拟方法、模型分类和试验台架的分类等; 第六章, 阐述了与仿真模拟、相似理论和弹道相似理论相关的问题; 第七章, 针对履带式战车特性, 介绍了火炮发射时的物理模型的研发、全尺寸模型和半实物样机的构建等相关的问题; 第八章, 介绍了试验测试系统的组成, 描述了火炮射击试验以及武器实际应用中的测量参数; 第九章, 描述了自行火炮在通用试验台、试验场和坦克路谱上进行跑车时, 所具有的综合性能特点。 |
黄宏胜, 李瑞等编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J818-33 |
56 |
0 |
荐购
|
| 1529 |
|
能源资源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 |
本书采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 从能源资源潜力评估、开发/转换、运输、存储和利用视角, 探讨能源资源系统全过程管理及对环境影响等相关问题。本书详细介绍了仿真、优化( 随机优化、多目标优化、双层优化)、评价、博弈 (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演化博弈) 、分解分析、投入产出方法, 并给出上述方法在能源资源系统全过程管理领域, 如风光开发潜力评估、氢能开发布局、输电线路优化、储能容量配置、能源利用驱动因素分析、发电产业发展路径等应用案例。 |
於世为, 李龙锡, 孙亚方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TK01 |
228 |
0 |
荐购
|
| 1530 |
|
储能导论 |
本书内容主要介绍储能基础理论和储能技术。除绪论外包括热质储能、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氢能、电力系统储能、信息技术助力储能技术发展、能源转型背景下储能政策及经济分析等。 |
何雅玲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TK02 |
58 |
0 |
荐购
|
| 1531 |
|
工程热力学:第4版 |
本书书分为四部分: 热力学基本定律、工质的热力性质、热力过程及热力循环、化学反应系统的热力学原理。本书注意加强基础理论的阐述, 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 整个内容紧紧围绕工程应用展开。结合课程特点注意热力学方法的引导和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相关科学素养。各章附有“课后自检题”, 按课程基本要求检验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激发其创新精神。书中各章配有例题,习题附有参考答案,附录有较详细的工质热物性资料。 |
曾丹苓, 刘朝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TK123 |
59 |
0 |
荐购
|
| 1532 |
|
生物质高温气化技术原理 |
本书主要介绍在生物质高温气化过程中生物质热解及焦油高温裂解特性、生物质高温热解焦理化结构演化、生物质高温热解焦气化特性、生物质高温热解气化反应动力学, 以及生物质高温气化装置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重点突出高温气化过程焦油含量变化及灰熔融带来的特殊影响。 |
翟明 ... [等] 著 |
科学出版社 |
TK62 |
130 |
0 |
荐购
|
| 1533 |
|
电工电子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应用 |
本书分为十二章, 内容包括: 电工基础知识、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的介绍、直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分析、电动机分析、现代通信网与支撑技术、电力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光线通信技术、电力应急通信、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常用技术。 |
谢杨春, 李亚妮, 马丽丽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TM |
78 |
0 |
荐购
|
| 1534 |
|
走进电世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 概论:第3版 |
本书共分10章, 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力工业的特点, 国内外电力工业发展的差距, 电力系统及其组成,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建筑电气与智能楼宇等专业基本知识。 |
樊亚东, 唐飞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 |
68 |
0 |
荐购
|
| 1535 |
|
海底电力电缆工程勘测技术 |
本书共分10章, 分别介绍了海上勘测的导航定位、地形测量、海底地貌测量和障碍物探测、海底地层勘探与试验、海底不良地址作用及其对海底电力电缆的影响、海洋水文气象勘测、海洋腐蚀性环境调查等内容, 并通过实例, 对海底电力电缆路由勘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
胡劲松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M247 |
80 |
0 |
荐购
|
| 1536 |
|
稀磁半导体Al14Mn2P16的力磁性能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6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密度泛函理论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为CASTEP研究稀磁半导体的力学和磁学性质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为将Mn掺杂到AlP中形成稀磁半导体Al14Mn2P16, 研究Al14Mn2P16的力学和磁学性质; 第四部分为对Al14Mn2P16施加单轴应变, 研究单轴应变对Al14Mn2P16宏观力学和磁学性质的调控效应; 第五部分为对Al14Mn2P16施加双轴应变, 研究双轴应变对Al14Mn2P16宏观力学和磁学性质的调控效应。第六部分为研究外力作用下Al14Mn2P16晶体内原子的位移规律, 研究晶体内部原子在原子尺度上的变形和位移规律。 |
董鹏飞著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TM27 |
35 |
0 |
荐购
|
| 1537 |
|
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第一卷:理论与技术基础 |
本书共4卷, 53章。第1卷主要介绍其物理和技术基础, 第2卷展现了其在微纳能源领域的尖端应用; 第3卷介绍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收集蓝色能量、环境能量方面的前沿应用, 第4卷介绍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传感器和高压源的前沿应用。这些应用领域涉及能源、环境、医疗植入、人工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及物联网等众多方向。 |
王中林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M31 |
238 |
0 |
荐购
|
| 1538 |
|
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第四卷:传感与高压电源 |
本书全面涵盖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系统理论和其带来的快速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技术应用总结。第4卷介绍了TENG作为传感器和高压源的具体应用, 如触觉传感、人工智能、智能家居传感、交互式神经和电子皮肤, 重点介绍了高级智能的最新发展。 |
王中林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M31 |
238 |
0 |
荐购
|
| 1539 |
|
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第二卷:微纳能源 |
本书内容从理论到实践, 从基础到应用, 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TENG的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其中第2卷介绍了TENG作为微纳能源的应用, 包括在医疗保健、可穿戴电子和物联网 (IoT) 等重要领域。含14章内容。 |
王中林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M31 |
238 |
0 |
荐购
|
| 1540 |
|
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与技术:第三卷:蓝色能源与环境 |
本书全面涵盖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系统理论和其带来的快速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技术应用总结。其中第3卷介绍了TENG在收集蓝色能量和环境能量方面的应用, 包括水滴能量、风能和声能。本卷还包括关于蓝色能源及其利用的想法和概念。 |
王中林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M31 |
23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