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
|
私法研究:第28卷 |
本书聚焦于民事法论、比较法论、商事法论、数字法专题四个栏目, 共计十九篇佳作。例如, 《论好意同乘的构成要件》、《数人担保分摊请求权研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中“同意”和“登记”的效力研究》等。全书既有反映私法领域新近研究热点的文章, 也有从历史脉络梳理法律发展的文章, 还有从域外角度阐述法律制度以比较研究的文章, 特别重视推出对现实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性的成果。在坚持研究传统问题的同时, 对于与私法有关的交叉领域也给与关注, 重视多样性学术探讨。 |
主编麻昌华 |
法律出版社 |
D90 |
58 |
0 |
荐购
|
| 142 |
|
法律科学导论 |
本书是美国早期与霍菲尔德齐名的分析法学家阿尔伯特·科库雷克集中展现其学术立场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结构紧凑, 条理清晰, 主体内容分为四章, 层层递进构建分析框架。本书首先从时间维度 (法律史、实在法理论、立法与司法理论) 与结构维度 (历史学、形式法学、建构法学、法哲学) 厘清法律科学的学科边界, 并评述威格摩尔的法律分类体系, 强调其对现代法学方法论的影响。本书接着讨论事关法学核心的政治哲学议题--国家与主权, 深入分析了法学与政治的交互。 |
(美) 阿尔伯特·科库雷克著 |
商务印书馆 |
D90 |
69 |
0 |
荐购
|
| 143 |
|
法律的理性:类比在法律论证中的运用 |
本书借鉴了认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指出法律中的类比推理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惯用的推理是一样的, 它是一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这源自于人类固有的从特殊之中辨识一般事物的能力。类比推理在法律中的运用是法律的性质所决定的, 它要求对特定的事实应用一般性的规则。本书直接处理了针对第一版的批评, 并用新的一章来回应这些反对意见。 |
(美) 劳埃德·魏因勒伯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90 |
68 |
0 |
荐购
|
| 144 |
|
权利之辩:哲学探赜 |
本书的三位作者围绕着这一问题, 各自就权利是实质性地保护个人的利益, 还是赋予个人选择的能力, 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实质性的交锋。本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问题, 比如: 什么是权利存在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 权利的存在和权利的实施( 即权利救济) 之间有着何种关联? 识别权利是否不可避免地涉及价值判断? 在何种程度上权利之间会存在冲突? |
(英) 马修·H.克雷默, N.E. 西蒙兹, (加) 希勒尔·斯坦纳著 |
商务印书馆 |
D90 |
80 |
0 |
荐购
|
| 145 |
|
像法律人那样推理 |
本书首先论证了法律具有形式性, 法律推理具有依规则推理的特征。无论是规则还是原则, 成文法还是先例, 法官进行司法判决的依据本质上都是规则, 而非为追求个案中的最佳结果而对案件进行的通盘考虑。然后, 本书讨论了法律推理所具有的鲜明的权威论证色彩。司法判决是一个权力分立问题, 也是为了确保判决的稳定性而牺牲部分个案正义的正义模式。当然, 在面对极端不正义的判决时, 法官可以通过“特别证立”偏离先例的路径。最后, 本书认为法律的文义就是法律本身。作为对法律现实主义者的回应, 作者认为, 文本依然是司法判决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即便是所谓“文本之外的法”, 依然要受到法律文本决定性的影响。 |
(美) 弗里德里克·肖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D90-051 |
98 |
0 |
荐购
|
| 146 |
|
批评的权利:公民批评的法理与制度 |
本书稿以建设性的、积极的态度, 研究宪法批评权规范的理论基础和教义学内涵, 研究宪法批评权规范的精神和原则如何通过解释机制渗入涉及公民批评的具体制度实践, 去回应这种要求。书稿主体内容在结构上分为两编: 法理和制度。在现行宪法的基础上把理论、制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注重在理论上有所提升, 建立起对公民批评权利的分析框架, 总体上显著推进了既有相关研究的水平。同时回应现实的需求, 为深入理解公民批评权的意义、为进一步完善涉及公民批评的制度提供学理上的思考和建议。 |
侯健著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D911.04 |
88 |
0 |
荐购
|
| 147 |
|
行政法的技艺 |
本书稿以行政法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规范为基础, 本书稿共分为五编十四章。第一编,“行政法的认知”、第二编“行政法的适用”、第三编“行政法的体系对话”、第四编“行政法的案例分析”、第五编“行政法的论文写作”。作者选取了行政法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难点和疑点问题, 以点带面地分析介绍了正确的行政法学研习方法。全书既有对行政法学的特点、地位、学习意义等的宏观介绍, 也有对行政法学中的案例研习、文献选读、论文撰写等的专门讲解。 |
王贵松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912.1-3 |
88 |
0 |
荐购
|
| 148 |
|
全球人工智能监管比较研究 |
本书比较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人工智能监管框架的异同, 运用“规范争论”框架, 揭示标准制定中的价值与利益分歧。研究指出, 各方在监管目标、强度、价值上立场不同。“伦理治理”将成为主要治理趋势, 未来需在创新与风险间寻求平衡, 推动负责任治理。 |
李益斌, 李浩洋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912.170.4 |
98 |
0 |
荐购
|
| 149 |
|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治理与立法 |
本书立足于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共设置九个章节。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与治理规则框架, 深入对比分析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态势、关键力量监管策略和立法实践进展, 从国际视野出发, 在推动产业技术负责任创新的同时, 对其合规、治理与应用等核心议题持续追踪新动向、保持动态化洞察, 为中国在全球多元文化和政策背景中精准把握国际沟通与合作基石、谋划智能时代制度设计和政策蓝图提供前瞻性的探索。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 当前已抵达技术革新的“奇点时刻”与合规治理的“关键拐点”。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 不仅全面梳理了世界人工智能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还深度解析了人工智能治理与重点行业的合规实践。 |
王峥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D912.170.4 |
78 |
0 |
荐购
|
| 150 |
|
知识产权管理 |
本书从管理学角度入手, 强调实践中的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及保护环节中的管理, 体现“法律框架下的管理”与“管理视角下的法律实践”的统一。作者认为, 知识产权管理实践迭代性强, 动态发展快, 是一个不断建构、实践、创新的快速发展领域, 也是一个生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领域。知识产权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并趋向整合。 |
黄国群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D913.4 |
88 |
0 |
荐购
|
| 151 |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保护 |
本书第一部分系统介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取得和终止、撤销程序和侵权程序中的原则概念、法定程序、实务操作和难点剖析, 第二部分详细阐述撤销程序审查决定和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审理理念和审理标准。该书系统介绍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取得、撤销和侵权各个程序中的原则概念、法定程序、实务操作、难点剖析等内容, 详细阐述撤销程序审查决定和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审理理念、审理思路和审理标准, 突出系统性、专业性、引导性, 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布图设计保护制度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书籍。 |
马昊主编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D913.404 |
118 |
0 |
荐购
|
| 152 |
|
重构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 |
本书立足系统构建知识产权商业价值实现的全景图谱, 从战略谋局篇、管理进阶篇和实务攻坚篇三大板块, 解析开放式创新与产业博弈逻辑, 直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痛点, 提供知识产权发展全周期解决方案, 深入争议一线, 剖析高频难题, 辅以知识产权领域鲜活案例。全书贯穿“战略-管理-实务”三维体系, 兼具政策解读、方法论工具与司法实践要点, 为企业家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提供顶层设计到执行落地的决策指南。 |
王海波主编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D913.404 |
108 |
0 |
荐购
|
| 153 |
|
身份犯共犯理论的重构 |
本书以解决司法实务中对身份犯共同犯罪案件处理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为导向, 反思了既有理论对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的研究起点, 即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的划分, 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哲学的理论, 提出了法益依附型身份犯与义务依附型身份犯的区分。在新的研究视角下, 即以“规范化”的方法论对学界讨论陷入僵持的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进行理论构建, 构建起解决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的理论体系, 并就这些理论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展开。 |
陈梅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D914.04 |
78 |
0 |
荐购
|
| 154 |
|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年度报告及最新标准指引:2021-2022 |
本书内容包括: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年度报告 (2021-2022)、洗钱与环境犯罪 (2021年7月)、人口走私带来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2022年3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部长宣言 (2022年4月21日)等。 |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编译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D914.330.4 |
100 |
0 |
荐购
|
| 155 |
|
第三方诉讼资助制度研究 |
本书内容讲述第三方诉讼资助被称为21世纪民事诉讼法领域最大的变革。第三方诉讼资助制度因能够帮助当事人支付与诉讼有关的费用且败诉后不对投资进行追索, 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费用负担, 降低了诉讼风险而备受关注。过去三十年, 第三方诉讼资助在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兴起, 包括英美法系的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及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等。当前, 第三方资助已经形成产业, 全球市值超过100亿美元。与国际社会第三方诉讼资助发展风生水起相比, 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对这一制度鲜少关注。这与我国普通民商事案件中诉讼费用较低、律师费用制度较为自由有关, 一直以来我国当事人诉讼费用的压力不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司法专业化、律师精英化的发展, 我国涌出了一批高标的额的商事案件。 |
张晓萍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D915.104 |
88 |
0 |
荐购
|
| 156 |
|
2023年陕西省刑事科学技术实战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
本书是陕西省公安机关一线刑事技术民警的心血和智慧结晶, 收录了刑事科学技术新方法研究、实战应用典型案例分析、先进工作经验等成果, 涵盖了技术管理、痕迹检验、法医检验、文件检验、理化检验、影像技术检验、视频侦查、情报信息、电子物证、DNA检验、心理测试、警犬技术、声纹技术和毒品检验共14个专业门类, 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近年来刑事技术探索发展、服务实战和工作经验的先进成果,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战性和前瞻性。 |
陕西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编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D918.2-53 |
188 |
0 |
荐购
|
| 157 |
|
法治的信任解释 |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通过信任理论解释现代法律制度运作过程中公民如何认知法律与政府; 基于不同角度对当前中国社会中的法律信任危机进行分析与研究; 司法领域公信力缺失的问题以及司法信任的制度建构; 社会治理领域所存在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以及相关的信任解决之道。本书认为, 信任对于中国法治建设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通过信任来衡量法治建设的成效。法律信任能够大大降低社会交往与国家治理的成本, 使人们在有着激烈价值与利益争议的改革转型时期, 对于制度、对于社会还有着基本的信心。 |
伍德志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D920.0 |
68 |
0 |
荐购
|
| 158 |
|
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法治中国建设 |
本书除绪论外, 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二章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第三章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四章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第五章为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第六章为加快法治社会建设, 第七章为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第八章为建设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第九章为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第十章为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
黄文艺等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920.0 |
94 |
0 |
荐购
|
| 159 |
|
中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年度报告:2024年 |
本书结合全国各地一线司法实践案例, 围绕党建引领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各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服务民生举措精准有力、全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平安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 系统介绍了2024年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丰硕成果, 以及在诸多关键领域实现的突破与创新, 充分展现了我国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获得感更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编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D920.4 |
30 |
0 |
荐购
|
| 16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 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大字本 |
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法规文本, 帮助学习数据安全领域有关法条内容。全书内容完整, 框架清晰, 方便广大读者学习领会。 |
中国法治出版社编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D922.1 |
1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