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1 |
|
明代藏书家赵琦美研究 |
赵琦美是明代常熟著名藏书家,为藏、抄书籍不惜损衣削食,不惜代价,其宋元版本开吴地藏书、校勘之风,为后人保留了珍贵的文献史料,在戏曲、医学、建筑学等领域影响至今。赵琦美所著《脉望馆书目》,首开千字文类目编排,对于中国目录学亦影响深远。本书对赵琦美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考证赵氏生平事迹、家世渊源、著作交友等。对孙楷第先生的《述也是园古今杂剧考》进行补充。新发现赵琦美著作《容台小草》与《栢台草》,为明词作了辑补。通过对其校跋研究,对于赵琦美校勘、刻书情况作了评述,肯定了其历史地位,同时对郑振铎先生《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校跋研究作了补正。 |
金昱杉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K825.41 |
45 |
0 |
荐购
|
| 1882 |
|
师途:清华大学导学故事集 |
本书将以优秀师门故事、导学思政理论、良好的导学关系等为素材,塑造校内数十位优秀导师形象,从导师生平纪实、导学思政理论探讨和感人肺腑的导学互动等角度,体现导学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彰显良师益友的光辉形象,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蓝本,献礼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本书面向的读者对象有清华大学在校生:书中记录的优秀师门将是所在其中的研究生的珍贵记忆和科研生活纪实。清华大学校友:通过此书,可以唤起校友们对于自己在清华大学求学岁月的美好回忆,提升校友归属感。 |
赵岑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K825.46 |
83 |
0 |
荐购
|
| 1883 |
|
屈原精神研究通论 |
本书为文学理论研究专著,以屈原精神内涵的挖掘研究重点,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脉络,在比较、分析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分析屈原精神的文化内涵,以期在研究和光大屈原精神上有所收获。本书共分七章,前五章是从两汉时期开始对各时代的屈原精神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第六章著者将屈原精神之文化内涵提炼为人格精神、爱国精神、自觉精神、美政精神、一统理想五个构成部分,逐一进行了阐释。基于屈原辞赋对于屈原精神解读的关键意义,著者综合前人研究,甄别辑录了屈原辞23篇,把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王逸的《楚辞章句序》和著者的《古代歌舞的功利性分析》附录于后,以便于读者比照理解。 |
吴茂明著 |
团结出版社 |
K825.6 |
38 |
0 |
荐购
|
| 1884 |
|
我的父亲金吉泰 |
本书主要讲述了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吉泰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活动。作者用百余篇生动有趣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父亲金吉泰的创作情况、文化活动、文友交往、文学成果以及逸闻趣事等。这是一部在岁月中积淀而成的作品,父亲用言行抒写生活中的故事,儿子用心用情记录父亲的过往,反映了父亲作为农民作家扎根农村、痴爱文学的可爱、可敬的形象。全书语言朴实,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真挚的父子情,可读性强,启发读者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子女。 |
金雷泉著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K825.6 |
66 |
0 |
荐购
|
| 1885 |
|
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传 |
辛弃疾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北伐抗金的理想伴随着他的一生,可他又一向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甚至自己也曾亲身体验退隐带湖与瓢泉期间的田园风光。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品味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为一生的志向所羁绊,心灵深处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郁,时而又强自宽慰转作旷达之想。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借鉴其他大家力著的或金戈铁马、或燕赵悲歌、或词中之龙等构思,力求表达出辛弃疾一生为什么一定要“北伐中原”的内心情怀、情义、情结。 |
白瑾萱著 |
华文出版社 |
K825.6 |
38 |
0 |
荐购
|
| 1886 |
|
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二百五十周年文集 |
本书是中国红学会“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大会文集,文章收录了大会的精彩发言,以及曹学研究、与曹学相关的红学研究文章。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一生成就及家世考证。文章既有学术争论文字,又有专题研究探讨,代表了近期曹学研究的最高最新成就。 |
张庆善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6-53 |
68 |
0 |
荐购
|
| 1887 |
|
阅读雷加:一个作家的人生画传 |
该书为我社传统项目、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馆钩沉丛书之一,以精致的文字和大量图片再现、记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雷加一生。该书以雷加的人生轨迹为主线,截取本人的自述、散文的片断以及友人回忆、报章的特写、访谈。正是通过这种多角度的感知与述说,传主一生的精神面貌、思想轨迹、个性魅力,得到了多方面的引证和全方位的展示,给人带来新颖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不忍释手的阅读效果。 |
刘甘栗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6-64 |
49.8 |
0 |
荐购
|
| 1888 |
|
杜甫 |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诗圣生涯、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在诗歌艺术形式上的创造、杜甫之文、诗圣的海外、李杜优劣。 |
于景祥著 |
辽海出版社 |
K825.6=423 |
39.8 |
0 |
荐购
|
| 1889 |
|
说不尽的红楼梦:曹雪芹在香山 |
该书考证出了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红楼梦》的所在地是在香山正白旗三十九号老屋,并揭示了曹雪芹在此地是怎样完成《红楼梦》创作的。本书还从中国思想发慌史的角度去探究曹氏家族的生活时代——即清王朝康、雍、乾统治暑期的社会思潮,深入地揭示了《红楼梦》成书的社会文化思潮及其哲理内蕴。 |
胡德平著 |
中华书局 |
K825.6=49 |
35 |
0 |
荐购
|
| 1890 |
|
三老砚事考:黄任·纪昀·阮元 |
本书分为官海、砚缘、十砚、砚辨、二娘等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诗砚双馨黄杨花;爱镌小印端溪吏;七品县令有政声;一官罢去为吟诗;七岁思归此日归;愧过西江掷砚沙等。 |
欧忠荣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6=49 |
198 |
0 |
荐购
|
| 1891 |
|
湖湘文艺人物(上下) |
本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湖南从事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湖湘艺术家代表人物。如张一尊、曾玉衡、周昭怡、胡六皆等。 |
谭谈主编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K825.6=7 |
108 |
0 |
荐购
|
| 1892 |
|
张爱玲传 |
本书撷取张爱玲精彩的生命片段,以清澈的文字,灵秀的笔法,勾勒出一个生动而充满香韵的张爱玲,书写绝代才女的一生传奇。穿过百年的烟雨,在旧上海悠长的弄堂里,仿佛仍能看见张爱玲穿一件旧色却华丽的旗袍,昂着高贵的头,孤傲又漠然地看着凡尘往来。 |
含瑛著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K825.6=75 |
32 |
0 |
荐购
|
| 1893 |
|
焦点大冯 |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文情墨趣;津沽遗韵;感受年味;异域行踪;甲子寿宴;天大的事;田野考察等。 |
杜仲华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6=76 |
34 |
0 |
荐购
|
| 1894 |
|
百年大师经典:齐白石卷 |
这套丛书的作者囊括国内现当代艺术创作领域里的大师,本册介绍的是著名画家齐白石。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标志性人物,是我国近代美术画坛的绘画大师,从本书中可以窥探他的艺术成长历程和艺术思想,其中的技法总结也有助于读者了解他的绘画技法。出版他的文集对于齐白石研究以及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这本选集收录齐白石文稿100余篇,以自传部分内容、技法理论、诗、印、书法绘画等有机结合,所编的内容翔实,主题突出,这是以往的美术图书很难做到的。 |
齐白石著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K825.7 |
68 |
0 |
荐购
|
| 1895 |
|
中国艺术家年鉴:杨珺卷 |
本书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化故为新;抒情的诗意;忘忧;外师造化;游艺青花;艺术年表。 |
易英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7-54 |
128 |
0 |
荐购
|
| 1896 |
|
中国艺术家年鉴:周京新卷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学术推荐;序;逸写神形;笔间造化;墨羽琳琅;润物生生;画意源源;附录。 |
易英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7-54 |
160 |
0 |
荐购
|
| 1897 |
|
中国艺术家年鉴:李江航卷 |
本书主要介绍画家李江航个人的艺术生活,包括:写生、创作、教学,作品风格演变过程中的资料,收录与李江航相关的文字、图片、作品等信息,采用版块式编辑结构,以年鉴方式记录李江航的艺术状态。以研究艺术家个案资料为要求,体现艺术家在不同时间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和个人生活状态,让读者更多角度来对艺术家李江航的了解。为当代中国艺术家研究寻找到一些有效方式和对个案资料的收录提供参考。 |
陈子游著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72 |
160 |
0 |
荐购
|
| 1898 |
|
大美在民间: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批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风采 |
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任30位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艺术行业的民间艺术家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30位民间艺术家来自年画、剪纸、泥塑、脸谱、皮影、风筝、木偶、面塑、绢人、唐卡绘制、弓箭制作等行当。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位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基本情况,学习与实践经历,技艺特点,艺术成就及相关实物、资料的情况。文风朴实大方,行文畅晓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王文章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72 |
380 |
0 |
荐购
|
| 1899 |
|
中国艺术家年鉴:杨培江卷 |
本书主要侧重艺术家个体艺术状态的研究,以同步研究为理念,长时间对艺术家的生活与艺术创作进行多方位的渐进投入式记录。 |
陈子游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72 |
180 |
0 |
荐购
|
| 1900 |
|
中国艺术家年鉴:范扬卷 |
范扬的画看上去满幅轻松,但却埋伏了雄强之骨和深厚学养。他对传统雄浑一体的画风显然是体悟颇深的,从宋元绘画到黄宾虹,都是他直接吸收的对象。他的胸臆开敞,喜读群书,研读画史画论及文化论著,养成腹中经纶和思中识度。他也注重生活蒙养,投身于自然怀抱,采集养分、荡涤心灵,这些学养、才情、能力都是构成范扬绘画风格的基础,使他落笔便生墨韵,笔笔相连,连成景致不绝如缕的大千世界。 |
陈子游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K825.72 |
16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