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0期(1951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彩云长在有新天: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难忘的回忆 本书是一部毛泽东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采访记。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警卫、机要员、管理员、理发师、乘务员、摄影记者等, 亲口述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所见所闻, 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的工作、生活与情感。本书融合了文字、图片。本书侧重还原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一面。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感情丰富的父亲、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对身边同志关心爱护的长辈、挂念儿时玩伴的“石三伢子”……书中人物的回忆真实、生动, 感人至深, 读者通过本书可以走近毛泽东, 看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江山, 慈爱民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A754 89 0 荐购
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论域下“两个必然”理论研究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入手, 关注国内外相关成果或思想因素, 从实践思维方式入思, 从社会有机体论域对“两个必然”理论展开纵向和横向的研究。着眼从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到“两个必然”理论, 又从“两个必然”理论到“两个决不会”理论, 再从“一球两体”现状与中国“两个毫不动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直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加以阐明。 肖细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 98 0 荐购
3 《论犹太人问题》的当代解读与中国道路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阐释部分;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原著的文本摘编。其中, 第一部分分为四个章节, 分别对《论犹太人问题》的创作背景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犹太人问题研究史上的地位都进行了深刻剖析。对《论犹太人问题》中的核心内容、如“犹太人问题”的实质、现代国家批判、市民社会批判、人的解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逻辑的串联。最后, 针对《论犹太人问题》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进行了思想史和文献学角度的分析和梳理。 张双利编著 重庆出版社 A811.21 38 0 荐购
4 资本与伦理:《资本论》对“利己主义”叙事的批判 本书以《资本论》为研究文本, 从资本主义与利己主义、《资本论》对“利己主义叙事”中的劳动价值论批判、《资本论》对“利己主义叙事”中的资本形而上学批判、《资本论》对“利己主义叙事”中的资本扩张逻辑批判、“劳动解放”与利己主义的扬弃等几方面。, 揭示了利己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 同时在此基础上, 指明了超越资本主义伦理思想前提的现实路径--通过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 建构基于“劳动解放”论之上, 与新型人类文明形态相匹配的伦理思想原则。 曾俊著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A811.23 89 0 荐购
5 《哲学导论》教学创新设计 本书稿是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湖南省普通高校课堂教学竞赛的理论成果。通过结合新文科背景下哲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哲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目标, 围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以教学创新理念为引领, 从各个教学章节选取20个典型设计为范例, 构建“思维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双思”课堂。书稿内容跃出固有学科的空间, 以更宽广的问题视域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自我的关系, 将哲学研究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紧密结合, 赋予普遍的哲学问题以新的思考视角和生命力。 彭婷著 新华出版社 B-42 80 0 荐购
6 思想与时代:第二辑:全球语境下的哲学 本辑关注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定位。编者认为, 全球语境给哲学反思提出了三个要求。其一, 对任何一种思维范式和哲学进路的局限性的充分且清醒的意识; 其二, 对于任何一个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和其在历史上形成的自足性的完全尊重; 其三, 作为人类整体责任的哲学反思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而不是以某种目标为导向的规约和固化。本辑《思想与时代》将重点关注这三个问题, 邀请国内主流学者来进行笔谈, 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孙周兴, 王俊主编 商务印书馆 B-53 108 0 荐购
7 价值与文化:人类社会的双重密码 本书是从作者多年来以文化和价值为主题撰写的论文中筛选的一部分编撰的论文集, 其中多数文章公开发表过, 本次编选论文集时做了稍许的修改; 少数几篇首次收录于本论文集。文集分“价值与伦理”、“文化与传统”、“学术随笔”三部分。1、“价值与伦理”讨论的内容包括: 检讨价值的“关系说”, 并提出进一步深化价值哲学研究的新思路;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转向”的不同看法; 如何辩证地看待价值的普遍性与具体历史性问题; 价值观与信仰; 人的价值; 高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 法的价值, 等。 孙美堂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B018-53 95 0 荐购
8 思想的历史 本书作者撷取中国哲学史上的道、气、天、理、良知、心、性、仁、义、孝、耻、德、法等观念, 从观念史视域进行思想史梳理与哲学分析。观念不同于概念, 概念偏重于从逻辑上进行语词分析, 观念在强调逻辑自洽性同时, 更注重每一个观念的生成、变化, 以及如何对人类生命的成长产生影响, 如何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具有变动性, 观念具有力量! 证诸人类历史, 每一次社会大变迁, 都有赖于观念的传播和引导。因此, 发掘中国哲学史上颇具代表性的观念, 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作思想史的梳理, 更重要的还在于开显其“现代性”价值。 曾振宇著 商务印书馆 B2 156 0 荐购
9 周易讲读 本书旨在发扬易学正脉、为读者提供可以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大易之道, 而气质力求中正平和。每卦分“导读”“讲解”“答疑”“小结”“读卦诗词”五个部分, 以通俗活泼的语言、举例, 引领零基础读者走进中国哲学智慧的精髓。 寇方墀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B221.5 168 0 荐购
10 日本的孔子崇拜 本书首次全面考察了“释奠”这一崇奉孔子的仪式在日本的发展历史, 总结了古代至明治时期释奠发展的两大周期。通过与中国释奠的比较, 分析了该政治仪式脱离中国模式的原因与方式; 通过聚焦仪式与日本古代政治权力的关系, 展现了中日不同的社会政治秩序以及1300多年来日本当权者对仪式的矛盾心理。本书从全新视角对中日文化关系以及日本儒学在政治、文化及社会方面的独特历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英) 麦振斯著 中西书局 B222.05 128 0 荐购
11 大学 中庸 本书是《礼记》中的名篇, 后被单独选出成为“四书”中的两种,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名篇, 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 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 是儒家经典之一, 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并提出“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本书对两部书进行注释和翻译, 方便读者阅读这两部儒家经典。 幺峻洲译注 齐鲁书社 B222.1 56 0 荐购
12 大学心法 书稿《大学心法》, 以《古本大学》为底本, 秉“以经解经”、“以元典释元典”之法, 多采《语》《孟》以明《大学》之旨, 兼参朱子《集注》、阳明先生《大学问》《传习录》等, 使读者得以窥见两千余年来《大学》义理之流衍嬗变。书稿更努力以现代学术眼光, 挖掘《大学》之当代意蕴与价值, 此“再诠释”工作, 亦元典常读常新之意义所在。 王曙光著 商务印书馆 B222.15 98 0 荐购
13 老子学刊:第二十四辑 本书收录了14篇专业学术论文及文章, 围绕老子《道德经》、道家道教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等领域, 通过“老子专题研究”“道学研究”“传统文化与三教关系研究”“书评”等版块, 专题研究、特稿、专论等形式, 从哲学、宗教学、文献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渊源及其历史影响, 考察了道家道教文化的历史脉络及其现代意义, 体现了不同作者对于上述问题的新的学术探索。 詹石窗主编 巴蜀书社 B223.05-55 68 0 荐购
14 老子校读 本书专业性很强, 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 从学理的视角审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 挖掘其创作背后的艺术内蕴, 是对《老子》文字、思想的深入探赜, 具有价值引领与专业指导的学术意义。公木先生运用自身多年积淀的古典文学知识、结合自身的创作体验, 采用诗人的思辨理性, 一则对比不同的《老子》版本, 对其进行细致校释, 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二则对老子丰富的哲学思想进行分章解读, 其间融入自身的现代诗创作体验, 具有贯通古今的现实意义。 公木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 B223.15 98 0 荐购
15 无为:顺势而为的处世锦囊 本书结合老子“无为”的思想, 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无为”这一古老而智慧的理念运用于当代社会中, 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强调通过顺应自然、顺势而为来达到最理想的治世与人生状态。老子认为, 最有效的行动往往是“无为”, 即不刻意干预、不强求结果, 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在本书中, 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际的例子和深入的解析, 将“无为”这一思想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结合, 阐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一理念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 提升个人的智慧与修养。 雪蜀意编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B223.15 59 0 荐购
16 庄子传 本书是关于庄子生平的故事传记, 再现了庄子从就学、游学、婚姻、交友到不知所踪的一生, 完整地体现了《庄子》一书的哲学韵味。本书语言通俗易懂, 哲思表达深入浅出, 集学术、文学于一身。1995年, 本书先后被译成韩文、日文出版。2005年, 本书节选《庄子见鲁公》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高二新《语文读本》。2012年, 入选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书目。2013年, 入选小课题-名家导读推荐。2016年, 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读物。2018年, 成为海南书香节官方指定图书。时至今日, 本书已成为一本时间证明了的经典, 也是目前最适合现代人阅读的庄子故事图书, 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王新民著 海南出版社 B223.5 49.8 0 荐购
17 超越仁义-政治之境:《庄子·外篇》解读之一 本书从生存论的角度对庄子哲学加以解读, 一是着重凸显人之生存的自由与自然维度, 彰显天地整体及其秩序的外在性与普遍性, 以担保每一个体的自然与自由生存之可能; 二是注重与西方哲学尤其是生存论哲学、列维纳斯哲学和尼采哲学的比较思考, 突出庄子哲学中的他者和差异性, 并深入阐述庄子哲学所具有的现代性意义与全球性普遍意义; 三是在深层次上与孟子哲学进行对彰, 突出庄子哲学区别于孟子无限性的有限性取向及其内蕴, 表明仁义-政治之域并非人自身真实本质所在之境, 人的真实而自由的生存之境, 在于超越仁义-政治之境, 即在隐逸之境。 郭美华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B223.55 68 0 荐购
18 庄子发微:外七篇 本书系钟泰先生晚年最重要的著作, 为其毕生研治庄学的结晶。在早年著作《中国哲学史》中, 钟泰认为庄子“学贯孔、老二家”, 而在《庄子发微》中则认为自己此前仍旧“不免影响之见”, 最终确立庄子之学根本孔子, 为孔门颜子一脉正传。庄学源远流长, 派别繁多, 《庄子发微》或可归入“以儒解庄”一脉, 但其丰富性非只“以儒解庄”四字便可囊括。钟泰先生深于训诂, 对清代朴学家治庄成果多有驳正; 长于义理, 于庄子繁难论说皆剖析精微; 又时时会通《庄子》与六经及先秦诸子, 同异互见; 尤可称道的是其注重内七篇乃至三十三篇的内在联系, 以庄解庄, 真正做到了“道通为一”。《庄子发微》甫一问世, 便为当时学界所推重, 如熊十力致钟泰信札中, 便盛赞其“诚不朽之作, 庄子之学, 如后来有人研究, 必不能忽视此书也”。 钟泰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B223.55 148 0 荐购
19 简读庄子 本稿讲述了庄子将自己从现实的世界中放逐, 追求“道”的故乡, 所抒发的“游子”之思, 以及他体“道”、悟“道”, 脱离于世俗, 超脱于生死, 逍遥于世间的人生体验。 李商原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B223.55 50 0 荐购
20 简读墨子 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墨子的一生, 以及他在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作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 当时有“非儒即墨”之称。他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哲学思想, 代表了底层人民的真正渴望, 其思想结晶《墨子》堪称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陈德军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B224.5 50 0 荐购
页码:1/72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