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专著 浏览次数:38
  • 题名:同异之辩.中德文化关系研究
  • 责任者:曹卫东著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6
  • ISBN:978-7-303-19936-5
  • 定价:48.00
  • 载体形态项:315页 22cm
  • 个人责任者:曹卫东著
  • 学科主题:比较文化
  • 中图法分类号:G122 G151.62
  • 提要文摘附注:本书以时间为纲, 以点代面, 对德国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哲学解释学研究, 着重描写德国文化中具有影响力的汉学事件和汉学人物, 并阐释其历史影响力, 勾勒出一条德国人眼中中国形象的演变史和发展史。在此基础上, 本书进而思索了德国人的自我认同与中国作为异在之间的张力问题, 由此总结出德国文化史中的中国形象的发展历程, 即一个“异”与“同”从博弈到融合的历史过程: 由十七世纪以前在德国文化中作为“异国”的中国, 到十七世纪作为“异教国”的中国, 再到十八世纪 “异国”和“隐喻”两种中国形象的并存, 十九世纪中国作为“大写的他者”, 最后达到二十世纪德国对中国认识的“自我化”, 即“在异己的东西里认识自身, 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 。通过追踪这一演变过程, 本书最后提出对中德文化关系和未来的期望, 即中德两国应当认识“自我”, 接纳“他者”, 清除一切异化, 真正达到哈贝马斯所说的“主体间性”的平等关系。中德两国的“同异之辩”最终应该是, 而且只能是“求同存异”, 通过商谈和对话达成全面交往。
  • 统一资源定位(URL):
总体评价(共0票) 评价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排架号 书刊状态 流通类型 流通状态 定位

书籍封面

相关资源

图书馆微博二维码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