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1 |
|
区域金融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本书探究金融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 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全国30个省域金融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和分析, 探求其金融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政策建议。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和熟悉我国省域金融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 进一步探索金融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的规律。 |
刘元洪, 王雨婷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 |
59 |
0 |
荐购
|
| 2082 |
|
科技金融创新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创新的呼声越来越紧迫, 科技型企业便成了培养新动能、推动高品质进程的中坚力量。近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 先后建设了企业创新体系、推广应用了科技创新成效、优化了创新政策环境等, 这为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本书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提出应从众创孵化平台、风险投资、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及科创板等方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
段菁菁, 万晓丹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F832 |
88 |
0 |
荐购
|
| 2083 |
|
科技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
本书首先基于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理论分析, 研究科技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耦合发展的理论机制, 并对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投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次对山西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进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基于科技金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耦合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构建山西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以山西省综改区为例, 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为山西省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完善与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
周娟美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 |
78 |
0 |
荐购
|
| 2084 |
|
中国金融的力量 |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过去到现在、国际到国内三个维度, 对中国金融体系进行了透彻的解析, 既可以是各方面认识了解中国金融发展历史和现状 (包括新冠疫情期) 的知识读本, 亦应该是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国金融问题的重要参考。 |
钱军著 |
东方出版中心 |
F832 |
78 |
0 |
荐购
|
| 2085 |
|
信息技术对中国金融业区位分布与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 |
“以史为鉴”, 金融业的区位分布对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的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但金融业区位分布的这种重要性并不意味着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需要遵循相似的分布模式、受相同的影响因素驱动。缘由在于, 各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技术水平、外在环境等的差异决定了各国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导致经济增长对金融功能的不同需求, 从而也决定了金融业的空间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在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
李红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F832 |
68 |
0 |
荐购
|
| 2086 |
|
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金融依赖研究 |
本书就价值链分工深化下金融依赖这一中心议题, 为“大金融”时代背景下,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方向提供参考依据。首先, 本书描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呈现的价值链分工情况特征事实, 与各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 特别就我国的金融结构特征与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其次, 就现有分析范式存在的不足, 本文将价值链分工深化与金融依赖纳入同一框架, 主要是通过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规模三种作用机理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触发交易成本、规模经济、技术溢出效应三条机制, 形成了交易成本、技术溢出效应与人力资本等升级路径。再次, 尝试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 对金融依赖影响经济体价值链分工深化理论机制数理模型化。最后, 立足于我国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事实,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 从实证角度检验了价值链分工状态下金融依赖对世界范围各国经济体、各国制造业,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制造业产品内分工, 我国企业攀升价值链的影响机制。 |
许璐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 |
98 |
0 |
荐购
|
| 2087 |
|
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 |
本书收录论文《货币政策传导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管理的分析研究》《基于四部门博弈视角的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分析》《跨境资本流动的反洗钱问题研究》等。 |
杨伟中主编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53 |
98 |
0 |
荐购
|
| 2088 |
|
金融网络视角下的系统风险与宏观审慎政策 |
本书较为全面的讨论了金融网络的稳定性、网络条件下的系统风险度量、金融网络结构与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重点对金融网络条件下的系统风险的形成、扩散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探讨了金融体系高度关联背景下的宏观审慎政策选择。 |
贾彦东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0 |
98 |
0 |
荐购
|
| 2089 |
|
中国家庭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
本书介绍了中国家庭普惠金融调查的抽样设计和数据采集过程, 并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了描述说明。作者从家庭支付、家庭储蓄、家庭信贷、家庭保险等方面构建了中国家庭普惠金融指数, 重点分析了家庭支付、家庭储蓄、家庭信贷、家庭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实证研究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收入、家庭消费、家庭创业、家庭相对贫困、家庭财富等重要变量的影响, 并从国际视角比较了家庭普惠金融的发展。最后, 本书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尹志超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F832.1 |
90 |
0 |
荐购
|
| 2090 |
|
金融监管权“三维配置”体系研究 |
国际金融监管演进史显示, 权力配置体系设计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历次改革都伴随着金融监管权的重新界定和配置。本书从传统金融监管学的理论和实践困境出发, 以权力配置为核心, 创造性提出金融监管权“三维配置”体系, 全面分析国际经验教训, 并总结归纳发展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 对国内外金融监管权配置体系的运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结合我国现实约束, 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权“三维配置”体系本土化模式, 并以该模式为核心应用到当前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 |
钟震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1 |
98 |
0 |
荐购
|
| 2091 |
|
金融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
本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旨在通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金融环境现状及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总结各区域地区金融发展的成效和金融创新的手段以及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 形成参照对比。下篇研究金融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的互动关联机制, 针对安徽省进行实证研究, 并构建金融创新体系, 包括宏观层面的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组织创新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技术创新。最后提出金融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程艳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F832.1 |
58 |
0 |
荐购
|
| 2092 |
|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分层监管问题研究 |
本书系统梳理了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总结了我国自贸区建设成效与特色, 剖析了我国自贸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现状及问题, 提出自贸区金融分层监管框架、模式与制度安排, 并以天津自贸试验区为例, 提出推进自贸区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 为自由贸易区金融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董微微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1 |
78 |
0 |
荐购
|
| 2093 |
|
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而成, 书稿以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为出发点, 围绕货币价值波动理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经典理论, 基于马克思经典理论诠释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特性, 运用历史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遍性, 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的货币价值波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这样, 从理论-历史-实证角度构建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 论证了货币价值波动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前奏。围绕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财富集中探讨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SVAR) 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并分析了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最后, 提出了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
谢俊明著 |
新华出版社 |
F832.1 |
78 |
0 |
荐购
|
| 2094 |
|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研究 |
本书选择金融体系中的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三个维度, 分别研究这三个维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适配性, 然后分析了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动态适配效应, 最后探析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适配方式。 |
周悦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F832.1 |
68 |
0 |
荐购
|
| 2095 |
|
普惠金融发展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失衡调整 |
本书拟从普惠金融的视角出发, 实证考察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首先, 基于统计局对外公布的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测度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极化程度, 并考察了收入不平等对社会福利和贫困变动的影响。其次, 对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基于各省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情况, 构造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再次, 基于构建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 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最后, 还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影响。 |
胡志军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1 |
98 |
0 |
荐购
|
| 2096 |
|
新金融工具准则在我国商业银行首次实施效果及实施成本研究 |
本书第一部分为引言, 介绍了制度背景、研究动机等; 第二部分, 主要介绍新准则修订的相关背景、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以及新准则的理论难点; 第三部分, 将以我国46家上市银行2016-2017年年报为数据来源, 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准则之前的金融工具业务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探讨商业银行的类型差异及其业务特征可能对新准则实施带来的潜在影响; 第四部分, 将以26家首批执行新准则并按时发布2018年年报的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 手工搜集整理这些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中与新准则相关的表内数据和表外信息, 从商业银行实施新准则的整体进度、金融资产四分类转三分类的对应关系、金融资产三分类分布、金融负债两分类分布、金融资产减值、新套期会计实施、新准则的列报与披露、新准则实施对金融监管指标的影响, 以及新准则实施对净利差等财务指标的影响等九个方面入手, 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首次实施新准则的概况; 第五部分, 以实地调研为研究方法, 对某大型上市商业银行对新准则的实施进度、实施过程、实施方案、实施中的困难与思考等展开调研等。 |
邵丽丽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F832.2 |
56 |
0 |
荐购
|
| 2097 |
|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战略研究 |
本书通过对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概述, 通过将中国主权财富体系的构建以及其他国家典型的主权财富基金进行比较, 对主权财富基金最新的发展趋势--联合投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对中国主权基金在未来一段时间投资将面临的经济、政治等风险进行了分析。 |
戴利研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F832.21 |
98 |
0 |
荐购
|
| 2098 |
|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政府监管创新:方案论证、概念验证与原型开发 |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设备迅速普及, 电子商务、网络社交工具、各种“互联网+”业务不断涌现,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兴起, 互联网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地增长和累积。大数据时代无疑已经来到并已经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建立在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新型算法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发展也如火如荼。结合这样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书以《基于大数据的新业态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模型》为题目, 撰写了当年的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申报书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申请书, 提出了结合政府基础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进行新业态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技术路线和框架。 |
冯彦杰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29 |
88 |
0 |
荐购
|
| 2099 |
|
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研究 |
本书紧紧围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以及监管的过程展开详细地论述, 系统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细节问题, 全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机构内部构建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外部风险控制环境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极大地缩短金融交易的时间, 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 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和金融服务的市场。对于从理论上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有现实的意义。 |
陈美著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F832.29 |
68 |
0 |
荐购
|
| 2100 |
|
普惠金融视角下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及制度优化路径研究 |
微型金融机构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环境和促进农村发展, 以及提升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微型金融服务逐渐成为政府扶贫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因此, 研究普惠金融视角下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及评价问题, 可以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机构考察微型金融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实依据,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书基于普惠金融视角对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并在普惠金融体系下提出微型金融机构制度优化的路径,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李雅宁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832.3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