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1 |
|
擀毡铸志 |
本书内容分四个章节。其中, 第一章为杭锦旗毡艺的传承谱系与传承现状; 第二章精心挑选了100余件擀毡作品, 运用可视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器物的分类展示, 并对代表性器物的造型、材质、色彩、纹样及构造等方面进行解构分析; 第三章通过直观的图像与文字, 再现了匠人们所使用的传统工具、制作工艺的精细步骤与整个制作流程; 第四章则是对擀毡技艺的历史沿革、田野调查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和梳理。 |
郭秀娟, 高颂华, 王嘉乐著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TS935.7 |
88 |
0 |
荐购
|
| 2202 |
|
清末至民国时期国人的服饰观念研究 |
本书是研究清末至民国时期国人服饰观念的专著。服饰是一个恒久弥新的话题。从物质生活的角度说, 穿衣戴帽既是伴随个人一生几乎无法逃避的日常生活体验, 也是用来衡量社会物质文明整体发展程度的一种直观的社会化行为; 从精神内涵的角度说, 服饰不仅是礼仪行为、文化符号和审美形式, 更生动记录了社会思想与观念的嬗变历程, 折射出人们对于自身、群体、社会以及世界的认知。本书谈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国人服饰观的社会背景、意涵构成、审美转向、传播与现实困境, 借“穿衣”之“镜”来观照时代、社会、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多重关系, 无疑能丰富读者对特定历史图景的认识与理解。 |
曾琦著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TS941.12 |
88 |
0 |
荐购
|
| 2203 |
|
服饰文化符号的保护与创新 |
本书共六章, 以“服饰文化符号”为核心, 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角度切入, 系统探讨了服饰文化符号概述、服饰文化符号的历史沿革、服饰文化符号学解读、服饰审美意蕴、服饰文化符号的保护、服饰文化符号的创新以及服饰文化符号的传播与交流。 |
王瑀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941.12 |
98 |
0 |
荐购
|
| 2204 |
|
产教融合教程:人体解构与服装造型应用 |
本书涵盖人体解剖学、人体形态学和人体美学等多个领域共分为四章, 系统探讨了服装设计中的关键结构要素, 将人体结构特征、服装结构设计以及服装美学相互融合, 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与服装关系的学术基础。 |
殷磊主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941.2 |
69.8 |
0 |
荐购
|
| 2205 |
|
服装设计:民族服饰元素与运用:第2版 |
本书专注于探讨民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并指导读者将其融入实际设计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 使读者深刻理解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以及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书围绕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构特征与设计转化展开系统阐述, 既注重对服饰文化背景与构造方法的深入解析, 也关注其在当代表达中的应用可能。通过对民族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与文化意蕴的梳理, 引导读者建立起对少数民族服饰体系的整体认知, 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同时, 结合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 呈现服饰造型、图案、色彩、材料与工艺语言等要素在现代语境中的转化方式, 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启发读者在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当代性与原创力的创作探索。 |
张国云, 唐芮编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941.2 |
79.8 |
0 |
荐购
|
| 2206 |
|
成衣立体造型 |
本书旨在应用立体裁剪技术直观打造服装立体造型, 再结合数字手段, 快速验证版型并拓展创新款式。本书立足服装行业蓬勃发展与数字化创新背景, 秉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念, 构建“认知一技能一拓展”的系统化学习体系, 助力从业者掌握成衣立体造型核心技术。本书内容由浅入深, 涵盖成衣立体造型基础知识、局部立体造型与成衣立体造型三大模块: 基础模块聚焦人台补正、基准线标记等核心操作, 辅以针插制作等实操训练; 局部立体造型拆解为衣身、领子、袖子、半身裙四大部件, 系统训练省道转移、领型变化等技法; 成衣立体造型整合技术至衬衫、西装、礼服裙品类, 融入CAD版型检验与3D虚拟缝制技术, 实现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
主编吴素红, 韩静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S941.631 |
89 |
0 |
荐购
|
| 2207 |
|
数实融合:男性内衣功能需求与人本化创新设计方法 |
本书深入探讨以数实融合来提升现代男性内衣舒适性的方法。全书分为六章来分析男性内衣的多样性及其与人体的关系, 为其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书首先探讨男性内衣的种类、功能与人体特征之间的关系, 以及技术和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其次, 分类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的期望, 为设计需求提供依据。再次, 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细分探讨其对男性内衣结构的影响。又次, 通过对材料多性能参数化分析评估其适用性。最后, 介绍二维结构的优化与数字建模实践, 构建“人体-内衣”数字系统并探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
程哲, 吴忻舟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941.713 |
78 |
0 |
荐购
|
| 2208 |
|
产教融合教程:童装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
本书以培养童装设计专业应用人才为首要目标, 结合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服装设计大赛, 针对Procreate软件的使用方法、童装效果图的绘制基础和系列童装作品实例进行研究与论述, 同时兼顾童装效果图中的头、手、脚等部位的细节刻画及面料的绘制方法展开详细的讲解。 |
易城, 孙巧格, 贺鑫编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S941.716 |
69.8 |
0 |
荐购
|
| 2209 |
|
熏袍铸志 |
本书内容共分为四个章节, 从“纪人”“纪物”“纪艺”“纪田野”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性梳理。其中, 第一章节阐述乌珠穆沁熏皮袍传承人的谱系以及当下的传承现状; 第二章依据熏皮袍所呈现的特征, 挑选6件具有典型性特征的熏皮袍进行可视化处理, 并从形制、纹样、结构等方面对其展开解构分析; 第三章直观展现熏皮袍技艺传承过程中的制作工具、制作工艺以及制作流程; 第四章对熏皮袍制作技艺的发展历程以及田野考察现场进行总结与梳理。 |
木斯, 郭晓芳, 何钰鑫著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TS941.776 |
88 |
0 |
荐购
|
| 2210 |
|
茶香桐庐 |
本书集了桐庐县茶文化研究成果, 具有一定的总结意义, 可作为浙江桐庐县茶文化的理论支撑。 |
主编龙来源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TS971.21 |
118 |
0 |
荐购
|
| 2211 |
|
茶文化与制茶技艺 |
全书分为4个专题, 共11个模块, 具体包括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特色饮茶习俗、茶与文学、茶树概览、茶叶的采摘与分类、茶叶的初制工艺、茶叶的储藏与品质鉴定、茶艺筹备、茶艺技艺、茶艺礼仪、科学饮茶。 |
主编王明刚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TS971.21 |
39.8 |
0 |
荐购
|
| 2212 |
|
营造法原 |
本书是一部完整讲述苏州传统建筑做法的技术用书, 是由清末营造专家姚承祖先生将几百年来一直口口相传的“香山帮”的传统技艺加以理论化总结后, 经张至刚先生编著的, 深受广大古建工作者的喜爱。1935年, 刘敦桢教授从北京中国营造学社过来, 出示营造法原原稿, 嘱托学生张至刚整理, 说: “这是姚补云先生晚年根据家藏秘笈和图册, 在前苏州工专建筑工程系所编写的讲稿, 是南方中国建筑之唯一宝典”。并说: 1929年受姚先生之托, 整理此书, 但自己没有时间, 于1932年介绍此书于营造学社, 社长朱启钤亲自校阅, 但书中术语与北京官式不同, 想商量一下, 改订图释, 往来信件交流太麻烦了, 耽误了多年时间。 |
姚承祖原著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TU |
128 |
0 |
荐购
|
| 2213 |
|
土木工程数值方法 |
本书以Python语言为核心工具, 系统阐述数值方法的基本理论、建模流程与实际应用技巧, 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土木工程问题的数学建模思路、数值实现方法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技能。 |
主编曹春阳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U |
99 |
0 |
荐购
|
| 2214 |
|
黄坛古建筑 |
本书内容讲述黄坛古村, 地处宁海县黄坛镇, 是镇政府的所在地, 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往昔岁月里, 这里流传着“前有柴、王、李、董四姓; 后有严、杨两姓”的说法, 众多姓氏中, 严姓人口居多。它宛如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是明清古民居建筑高度集中的村落, 凭借着“东乡大湖谷, 西乡黄坛屋”的美誉闻名遐迩。村内古建筑风格独特, 雕梁画栋, 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先辈们精湛的技艺与独特的审美。黄坛古村拥有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三座, 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五座, 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 2025年3月25日, 是“黄坛三堂”被批准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周年的纪念日。 |
《黄坛古建筑》编纂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TU-092.955.5 |
78 |
0 |
荐购
|
| 2215 |
|
指向美好生活需要的老年人生活空间优化研究 |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向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空间与优化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紧扣老年人生活空间这条主线, 以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向, 通过全国中东西部2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老年人生活空间方面的实证调研, 概括老年人生活空间现状, 并据此提出优化对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到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使命任务时, 正式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号角。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 “人民性”的基本立场观之, 满足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现实需要。 |
吴寒斌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TU-856 |
98 |
0 |
荐购
|
| 2216 |
|
东湖美景 |
本书以汉英双语、图文结合的方式, 主要介绍了20余处历史建筑, 重点是其建造年代、风格、工艺、设计建造者、名人居住者/所有者等之外, 以高清图片, 多角度、多立面地展示其整体和细节面貌。 |
东湖集团编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TU-862 |
980 |
0 |
荐购
|
| 2217 |
|
2022-2023中国建筑艺术年鉴 |
本书收录了2022-2023年度中国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及代表性作品, 主要内容包括: 特载、优秀建筑作品、建筑焦点、建筑艺术论文、海外掠影、建筑艺术论文摘要、建筑艺术书目、2022-2023年中国建筑艺术大事记等, 是中国建筑艺术与文化发展的2022-2023年度总结, 又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趋势的说明, 为人们了解这一年度中国建筑艺术与文化领域的成就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编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TU-862 |
468 |
0 |
荐购
|
| 2218 |
|
破碎与缝合 |
本书作为系列的延续, 尝试回答前两本书提出的问题, 即物质空间的断裂、自然的消失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影响, 以及改变的对策, 从当代实践和历史案例出发, 给出具体的解答。 |
金秋野著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TU-862 |
88 |
0 |
荐购
|
| 2219 |
|
小型建筑创作札记 |
本书敏锐地指出了一条充满潜力的路径--走向乡村。书中提出的“简易化建筑创作”,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它并非简单的技术简化, 而是要求建筑师以新的姿态和身份深入乡村--不仅是设计者, 更是观察者、协作者和赋能者。本书在类型学层面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生活模式的探讨, 其中所提及的观点和理念, 不仅适用于乡村, 也可能对城市更新、可持续建筑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
王怡阳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U2 |
69.8 |
0 |
荐购
|
| 2220 |
|
BIM技术原理 |
本书结合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 通过对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内涵及特点; BIM技术的基础和相关信息模型的建立方法;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及方法; BIM技术在协同设计、绿色建筑评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阐述, 并针对性设计了课程实操教学案例与课后巩固练习任务。本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通俗易懂, 助力学生“能”够运用BIM软件基本功能辅助解决项目中低维度工程手段不能精确表达和分析的问题; “会”利用多种方式完成中小型项目的信息模型创建及基于模型的管理问题分析与模拟; “敢”在实际工作中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和生产困难。 |
主编刘忠刚, 刘丽, 段文凤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TU201.4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