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 |
|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操作实务 |
本书根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 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相关要求, 通过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的基本理论、业务流程、审核重点, 进一步从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合规性的审核、项目概 (预) 算执行情况的审核、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体系相关项目的认定审核, 以及项目资产形成和交付审核等方面底稿编制进行全面阐述, 旨在为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及相关人员提供一本实用的操作实务手册, 从而提高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的效果和效率。 |
于淑君主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F285 |
75 |
0 |
荐购
|
| 302 |
|
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与设计实践 |
本书基于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实施经验和典型案例, 以智慧城市支撑、牵引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协调发展和融合互动为主线, 系统总结了数字中国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与设计实践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
陈晓静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F291 |
159.8 |
0 |
荐购
|
| 303 |
|
城市管理学:第2版 |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城市管理实践, 特别是2020年以来的城市管理实践探索, 取广义城市管理之内涵, 不仅包括市政管理的内容, 还包括城市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环境管理、文化管理、危机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汲取中国乃至世界最新的城市管理理论精髓, 阐述中外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 研究城市管理的主体以及城市管理的客体, 特别是城市文化管理与危机管理, 分析城市发展战略, 介绍城市竞争力和智慧城市等城市管理学前沿理论和现实探索。 |
韩裕庆, 薛迎春编著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F293 |
49 |
0 |
荐购
|
| 304 |
|
房地产金融:2025修订:第2版 |
本书共分十章, 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金融概述、房地产金融市场与房地产金融机构、住房金融体系、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融资、土地与房地产项目融资、房地产投资信托、房地产企业公开资本市场融资。全书紧紧围绕房地产金融的基本理论, 对本领域内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通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和思考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辨能力训练, 保证了内容的实践性、时效性和前瞻性。 |
曹建元主编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F293.33 |
78 |
0 |
荐购
|
| 305 |
|
高速铁路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
本书基于交通经济带理论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外部性及高速铁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论述了高速铁路作用下区域资源配置及空间布局变化, 并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方面分析了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及作用路径。进一步地, 本书还测算了高速铁路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空间衰减边界。具体地, 本书使用2004至2019年城市宏观经济数据, 利用高速铁路开通形成的“自然实验”条件, 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相关实证检验。 |
史可寒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F299.2 |
98 |
0 |
荐购
|
| 306 |
|
《城乡发展评论》第二辑:第二辑 |
本辑分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土地”“乡村教育”四个栏目, 共收录10篇学术论文。本辑内容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城镇化进程与乡村发展, 涵盖新市民群体社会融入、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及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等热点议题。 |
吴方卫, 严飞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F299.2-53 |
82 |
0 |
荐购
|
| 307 |
|
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 |
本书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两部分。总报告从历史成就、城市发展各阶段特征、城市高质量发现面临的问题、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经验、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未来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建议六部分展开分析, 揭示新型城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 分报告聚焦中国城市创新专题研究、中国城市文旅现代化专题研究、中国行政区划与城市空间分布专题研究三大领域。 |
陈明星等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F299.21 |
140 |
0 |
荐购
|
| 308 |
|
重新审视中国房地产:从市场化改革视角探索地区经济增长的奥秘 |
本书尝试从市场化改革的视角切入, 深入探讨解决和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诸多弊病的最优方案, 理清房地产市场资源错配和结构失衡的解决思路和有效途径, 在此基础上, 重新审视房地产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论证阐述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定位, 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新的改革思路。实证方面, 本文主要采用1999-2020年全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同时为弥补现有数据不足, 我们还搜集了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 以增强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和科学性。 |
樊光义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F299.233.5 |
89 |
0 |
荐购
|
| 309 |
|
国际化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热点问题研究 |
本书精选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案例, 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与数据分析, 全面展示了上海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旅游开发以及乡村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各案例不仅反映了上海乡村振兴的多元化路径, 还深刻揭示了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驱动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本书旨在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模式,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助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内容详实、案例生动, 是研究上海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宝贵资料。 |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秘书处编著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F299.275.1 |
68 |
0 |
荐购
|
| 310 |
|
深圳数字治理创新实践与前瞻 |
本书深入剖析深圳数字治理。开篇从国内外数字治理概念发展切入, 清晰界定其内涵外延, 阐明在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转变进程中, 数字治理对当代社会意义非凡。把深圳数字治理置于全球格局, 总结其在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设施与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 凸显其作为深圳高质量发展与示范引领核心抓手的重要性。核心章节以案例和数据呈现深圳在数字经济、政府、社会、文化、生态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实践, 如数字经济治理推动产业升级, 数字政府治理提升政务效能等; 也直面法规制约与创新矛盾、价值导向偏离、数据安全风险等挑战。借鉴国内外经验后, 明确深圳数字治理战略定位与目标, 提出争取综合改革试点与特区立法创新等七条具体策略路径。 |
熊义刚等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299.276.53 |
98 |
0 |
荐购
|
| 311 |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 |
本书以苏州地区为例, 结合社会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 力图突破从西方经验出发的“城乡二分法”及“城市化理论”的预设, 对以往学界关注得不够的一些课题如市镇起源和镇管村机制的形成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 从环境交通、赋役区划、主佃关系诸角度较全面地审视了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的关系。 |
吴滔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F299.29 |
99 |
0 |
荐购
|
| 312 |
|
知行“三农” |
本书作者以其70年从事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业农村有关工作的亲身经历, 以翔实的数据, 再现了新中国“三农”工作的发展历程。回答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 有人提出今后“谁来养活中国”? 面对城镇化、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农村村落“空心化”, 有人在问“今后谁来种田”? 面对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 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在哪里? ”等一系列问题。全书共十三章, 涉及农业与土地、农业生产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与推广应用等诸多“三农”问题。 |
余胜伟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F32 |
98 |
0 |
荐购
|
| 313 |
|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与实践研究 |
本书主要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缘起、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之人才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之文化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态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之组织振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案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
李琳著 |
群言出版社 |
F320.3 |
60 |
0 |
荐购
|
| 314 |
|
乡村全面振兴中农民主体作用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主体作用作为研究对象, 围绕“为何发挥”和“如何发挥”两个方面系统研究和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等问题。 |
张晗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320.3 |
78 |
0 |
荐购
|
| 315 |
|
村庄自主性与内源式乡村振兴 |
本书内容讲述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是重要的实践问题。“传统-现代”单向线性发展观认为村庄是需要被改造的客体对象, 然而, 村庄是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由具体的农民构成。只有从村庄客体化思维转换到村庄自主性思维, 考察村庄场域的村级组织与农民行为, 才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厘清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明确“为谁振兴? 谁来振兴? 如何振兴? ”的实践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激活植根于乡土底色与集体制度优势的村庄自主性, 实现内源式乡村振兴, 有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 |
黄思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F320.3 |
78 |
0 |
荐购
|
| 316 |
|
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 |
本书首先探究了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基础性概念, 阐述了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紧接着分析了数字经济在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产生的积极效用, 主要体现在农业、农村与农民三个方面。此外, 围绕“数字+农业”、“数字+服务”、“数字+治理”总结了我国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案例与成功经验, 剖析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成因, 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为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胡帮勇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F320.3 |
79 |
0 |
荐购
|
| 317 |
|
人工智能嵌入数字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 理论部分以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乡村建设为切入点, 综合运用相关理论, 结合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 系统探讨人工智能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经验, 构建了人工智能嵌入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实践部分, 从全球、全国、丽水县域层面, 系统总结人工智能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模式与经验, 对我国形成共建共享的数字乡村发展格局有重要参考意义。 |
张敏, 董建博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F320.3-39 |
68 |
0 |
荐购
|
| 318 |
|
信息赋能乡村振兴:传播机制与精准模式研究 |
本书的主体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是“农村居民信息贫困的现状与表征”, 模块二是“信息赋能的精准传播机制”, 模块三是“信息赋能的精准传播模式”, 提出“信息赋能精准靶向互动传播模式”, 并从理论支持、基本内容、多元主体、关键性实施环节、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同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本书立足中国当下重大现实问题, 从发展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了理论思考和实践建议, 能直接应用于相关研究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及政府部门决策。 |
陶建杰, 尹子伊, 林晶珂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F320.3-39 |
68 |
0 |
荐购
|
| 319 |
|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研究 |
本书旨在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治理建设的相关问题, 涉及概念、治理路径、案例分析三部分内容。“概念”部分阐释了数字乡村和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特点, 建构了全书分析框架。“治理路径”部分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作用机理。“案例分析”部分剖析国内外典型案例, 最后, 本书探究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
唐洁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F320.3-39 |
79 |
0 |
荐购
|
| 320 |
|
高质量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帮扶协作理论与实践指南 |
本书分为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两部分, 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书中提出, 通过推广精准农业、智能农机、物联网等技术,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数字乡村建设, 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 实现绿色发展。同时, 本书强调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及城乡协同联动的重要性, 并结合全国典型实践案例, 为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乡村振兴相关人员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
方胜浩, 曾永浩, 叶浩彬等主编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F320.3-62 |
10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