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
良知·廉行:阳明心学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
本书围绕“中国廉洁文化总论篇”“王阳明廉洁思想专论篇”“中国廉洁人物专论篇”等主题展开叙述。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就要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中汲取养分,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廉洁文化。 |
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 余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编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B248.25 |
138 |
0 |
荐购
|
| 22 |
|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
本书系若干篇清末民初思想史相关问题的文章之合集。在本书中, 作者以近代中国的”思想”为范围, 围绕社会的思想界、思想文本以及社会思潮等内容, 对清末民初出现的”问题”和”主义”等内容进行梳理, 深入剖析了”变器与变道””学术和教育””主义概念的形成与实践”等几项重要思想问题。并且, 本书具体地谈到南学会、国学保存会等若干团体, 讨论了清末民初长江文化团体的学术特征、当时中国学术的趋势等话题, 分析了兴学救国中的古学复兴路线。 |
何卓恩著 |
九州出版社 |
B250.5 |
95 |
0 |
荐购
|
| 23 |
|
菿汉大师:章太炎传 |
本书讲述章太炎( 1869-1936) , 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中华民国国语设计者、中国医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特立独行, 坚持自己的理念, 并不被时代的风向潮流所左右。他研究范围涉及国学、历史、哲学等, 著述甚丰。他的经历, 无论作为英雄豪杰, 还是作为文学家、学术家, 都极其丰赡而有魅力。本书试图把握和开掘章太炎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征, 力图准确而生动地展示章太炎先生的伟大人格。 |
张天杰著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B259.2 |
98 |
0 |
荐购
|
| 24 |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本书中以十三个西方现代思想的关键词为切入点, 包括启蒙、契约国家、平等、理性的铁笼、规训、治理术、上帝之死、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艺术, 呈现出“西方现代性的十三副面孔”, 构建出完整而系统的西方现代思想“知识图谱”。书稿围绕核心观点--现代性是启蒙方案的历史展开, 西方社会是启蒙思想的后果, 层层展开, 细腻铺陈, 为读者理解现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重维度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有利于读者深刻理解现代生活的复杂面向和现代人的精神处境。 |
汪民安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B5 |
92 |
0 |
荐购
|
| 25 |
|
默涅克塞诺斯 |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苏格拉底“转述”的一篇葬礼演说辞, 在这篇演说辞中, 苏格拉底用较大篇幅讲述了自希波战争以来雅典的百年战争史。苏格拉底讲述这段历史, 表面看是在赞美历史上的雅典阵亡者, 实际更应看作对城邦年青一代的历史教育。苏格拉底在这篇对话中罕见地扮演城邦诗人角色, 对雅典百年战争史作了一番“诗性讲述”, 将“战争”与“德性”相结合, 既通过战争史教导年青人要有高贵德性, 又悄悄揭示了战争史上雅典人德性的实际衰变。本书是对《默涅克塞诺斯》的翻译和中篇注释。译者根据伯内特的希腊文校勘本译出本文, 并广泛参考多种西文注释本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文献, 摘编翻译有助于理解文本的注释, 帮助读者进入柏拉图的字里行间, 体会柏拉图的哲学和文学深趣。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B502.232 |
39 |
0 |
荐购
|
| 26 |
|
苏格拉底面对美诺:柏拉图《美诺》讲疏 |
本书细读和疏解了柏拉图《美诺》的文本, 讨论了施特劳斯的好友克莱因教授的《美诺》疏证。是施特劳斯讲授柏拉图对话的一份重要文稿。《美诺》是柏拉图对话中唯一一篇专以“美德”为题的对话, 这部以“美德”为题的对话, 却在苏格拉底与美诺这个历史记录中几乎以恶棍形象出现的人之间展开。对话中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特别场景和讨论, 诸如苏格拉底教一个小奴隶几何等等。但诸如此类非常著名的问题, 在以往的柏拉图对话解释中并未得到贯通和有说服力的阐释。施特劳斯在肯定克莱因重视柏拉图对话戏剧情节的方法以及某些细节内容阐释的基础上, 作了更加深入、细致、体贴的文本细读, 对克莱因的结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修正意见, 使得《美诺》中的诸多细节与整体情节得到颇为贯通和有说服力的阐释。该讲稿不仅是《美诺》研究的重要文献, 也是柏拉图对话阐释的一个卓越范例, 对柏拉图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美) 施特劳斯 (Leo Strauss) 讲疏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B502.232 |
128 |
0 |
荐购
|
| 27 |
|
皮浪学说概要 |
本书分三卷, 第一卷 (PH 1) 是怀疑论的基本纲要, 涉及怀疑论的概念、缘起、论述、标准、目的, 论式, 表述以及怀疑论同相近哲学的区别, 第二卷 (PH 2) 是对逻辑学问题的反驳, 第三卷 (PH 3) 是对物理学和伦理学问题的反驳。《皮浪学说概要》中文译本, 除了收入恩披里柯的版本之外, 还收录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三个论皮浪哲学的短篇, 分别是: 第欧根尼·拉尔修的《皮浪与提蒙思想评传》、甫修斯的《埃奈西德<皮浪派的论证>》和尤西比乌斯的《亚里士多克勒<反皮浪怀疑派>》。 |
(古希腊)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著 |
商务印书馆 |
B502.33 |
158 |
0 |
荐购
|
| 28 |
|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重要代表之一费希特 (1762-1814) 的主要哲学著作。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里,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的地位和作用, 约略相当于《逻辑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里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构思成熟于1793年, 当时费希特正在苏黎世撰写为法国革命辩护和争取思想自由的政治论文。费希特自称《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是上述政论文章的额外收获。费希特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识学”, 认为认识论不仅是哲学的中心问题, 而且就是哲学本身。说明知识的哲学有两种立场: 从知识客体解释知识主体 (唯物论), 从认识主体解释认识客体 (唯心论)。费希特的知识学是唯心论的哲学。 |
(德) 费希特著 |
商务印书馆 |
B516.33 |
98 |
0 |
荐购
|
| 29 |
|
精神现象学 |
本书中, 黑格尔发展了他的辩证法、绝对唯心主义、伦理生活和扬弃的概念。该书包括序言、导论, 以及六个主要部分: 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本书标志着伊曼纽尔·康德之后德国唯心论的重大发展, 关注形而上学、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历史、宗教、感知、意识、存在、逻辑和政治哲学等主题。 |
(德) 黑格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B516.35 |
234 |
0 |
荐购
|
| 30 |
|
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 |
本书内容包括: 第一个沉思即“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这些怀疑包括: 从感官或通过感官得到的东西, 算学、几何学, 以及类似这样性质的其他科学。这种怀疑是一种“方法论的怀疑”, 是以��疑为手段, 破除旧的教条与成见。第二个沉思是“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为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笛卡尔在书中说: “精神可以用它本身的自由, 对一切事物的存在只要有一点点怀疑, 就假定它们都不存在, 不过决不能认为它自己不存在。”第三个沉思为“论上帝及其存在”。笛卡尔在其论证过程中否定了“无”能产生“有”, “我”这样一个存在不是凭空而生的。在第四个沉思中, 笛卡尔沉思“真理与错误”�� |
(法) 笛卡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B565.21 |
148 |
0 |
荐购
|
| 31 |
|
思想录:论宗教和其他主题的思想 |
本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 别辟蹊径; 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 以理性来批判一切; 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 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 (即所谓“帕斯卡尔方法”), 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 考察了所谓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知识、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其中既夹杂有若干辩证思想的因素, 又复浓厚地笼罩着一层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
(法) 帕斯卡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B565.23 |
176 |
0 |
荐购
|
| 32 |
|
解构主义友爱政治学研究 |
本书内容: 德里达晚期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对现代自由民主制度之下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境遇的深入反思。他指出, 友爱不是局限在私人领域之内的伦理范畴, 也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 友爱和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希腊开始, 在友爱观念谱系中流行的是一种兄弟情谊的友爱模式, 它追求同一性、强调男性中心主义, 导致现代民主政治观念中的敌友划分和趋同排异, 这也是在民族国家框架下现代民主政治面临种种困境的根源。德里达在友爱政治谱系中解构出另一种友爱, 它强调异源性、不对称性、无限性和敌友转化可能性。 |
曹丽新著 |
人民出版社 |
B565.59 |
60 |
0 |
荐购
|
| 33 |
|
伦敦文稿:第2版 |
本书收录了法国思想家西蒙娜·薇依 (SimoneWeil,1909-1943) 二战期间在伦敦去世以前的文稿和书信 (1942年12月至1943年8月)。大多数篇目系为法国抵抗组织撰写的参考材料, 内容涉及战争时局和国际形势、法国战后政府重建工作, 以及她本人长期沉思的哲学问题。文稿中追溯发端于1789年的法兰西共和传统, 重新审视法国大革命思想遗产中的若干基础概念, 倡议起草指引法国国民生活的“人类义务基础宣言”, 针对现代性危机提出一种兼具精神性和社会性的“扎根”理论, 体现了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传统在现代西方的一种独特继承成果。 |
(法) 西蒙娜·薇依著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B565.59-53 |
79 |
0 |
荐购
|
| 34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第一辑 |
本书的创办, 旨在推动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理论研究,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们设置了多个栏目, 包括学术讲堂、高等教育研究、学术论坛等, 从不同角度探讨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思维, 构建体现东方智慧的批判性思维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从基础教育入手, 加强中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研究, 当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方向。 |
林胜强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81 |
138 |
0 |
荐购
|
| 35 |
|
逻辑学完全指南 |
本书列举了100个生活化的案例, 系统梳理了逻辑学的相关知识, 包括了逻辑学的两大主要部分, 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又叫数理逻辑), 梳理了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进阶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逻辑学的含义、推理、归纳、谬误、论证等相关知识, 进阶知识包括: 从传统逻辑慢慢过渡到数理逻辑, 让读者从只理解基础概念的逻辑学小白, 进阶成为逻辑学大师, 从而掌握逻辑学的主干知识, 以及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这两大逻辑系统。 |
(英) 李少芬著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B81 |
79 |
0 |
荐购
|
| 36 |
|
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德性及其养成路径 |
本书从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德性的思想资源及其价值入手, 厘定了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德性的基本德目及特征, 论述了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德性养成的必要性, 探讨了现代社会公民政治德性养成的目标和原则, 明确了国家在公民政治德性养成中的主导作用, 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公民政治德性养成的路径。本书有助于促进公民政治德性培育研究的深化, 为培育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公民政治德性提供了理论借鉴。 |
李婉芝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82 |
85 |
0 |
荐购
|
| 37 |
|
公共伦理学新编 |
本书阐述了行政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对行政伦理中的权利与义务、责任与担当、理性与情感、品德与才干、优秀与平庸等当下行政伦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教材充分吸收了其他同类教材和专著的优秀成果, 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初步建构了自己的公共伦理学的知识体系。 |
史云贵主编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B82-051 |
58 |
0 |
荐购
|
| 38 |
|
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研究 |
本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第三章, 科技伦理治理的现状描绘; 第四章, 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的问题及其成因剖析; 第五章, 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的框架构建; 第六章, 优化科技伦理治理机制的制度保障; 第七章, 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的路径选择。 |
申丽娟, 刘宇竹著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B82-057 |
78 |
0 |
荐购
|
| 39 |
|
道德情操论 |
本书共有七卷构成, 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在该书中继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 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他反对神学家用天启来说明道德的根源, 而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 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 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
(英) 亚当·斯密著 |
商务印书馆 |
B82-095.61 |
158 |
0 |
荐购
|
| 40 |
|
谁的青春不迷茫 |
本书中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对过去的纠结以及对当下的努力; 有些狼狈时刻, 也有恣意洒脱的瞬间; 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表达了不怕迷茫, 不怕孤独, 不怕动荡, 不怕不被理解的勇敢之心。作者说: “这些年, 我一直在试着了解--了解这个世界, 了解更完整的自己。”也希望读者能更了解完整、真实的自己。更加希望能为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带去一些力量。 |
刘同著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B821-49 |
5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