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
现代儒学:儒学的多维发展:第六辑 |
本书是《现代儒学》丛书的第六种,主题是“儒学的多维发展”。在收录专题论文方面主要分为“美德伦理学与儒学”、“时代激荡下的现当代儒学”以及“传统经典的现代解读”三大专题。而在常规论文之外,还开设了“访谈”和“新书介绍”两个新栏目。“美德伦理学与儒学”是本期重磅推出的特稿专题,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又译作德性伦理学或德行伦理学)是近来海内外学界讨论热烈的话题。本书汇聚了李明辉、黄勇和唐文明三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的最新文章,所涉及的领域亦囊括了近期学界重点关注的多个话题。相信本专题的集中讨论能够推进学界有关美德伦理学和儒学的讨论,乃至成为关心这一问题学者们的案头参考。“时代激荡下的现当代儒学”板块收入了三篇有关现代儒者终极关怀的论文,以唐君毅、马一浮、劳思光三位先贤思想的讨论为主,兼及严复。这些年,牟宗三先生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其他学者如唐君毅、马一浮的研究相比之下更加需要学界的推进,本书所收三篇文字为此进路做了极好的示范。“传统经典的现代解读”板块收入了三篇对儒家经典意义进行重新阐释论文,讨论了儒法之变,为善之道和道统之论,话题时代性强,见解新意勃发,阐释扎实有力,极富理论水 |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编 |
商务印书馆 |
B261 |
80 |
0 |
荐购
|
| 22 |
|
现代儒学:第七辑:礼学研究专辑 |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现代儒学》第七辑为“礼学研究专辑”,来自文史哲不同学术方向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礼学通论”与“东亚家礼学”两大主题下,共同研讨东亚礼学的文化传统。本书内容广泛涉及中、日、韩、越四国历史上的有关礼仪制度、礼学思想、家礼文献等各种问题,并对此展开了深入的专题性探讨,以丰富的图表展示了礼仪专业研究的新成果。 |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编 |
商务印书馆 |
B261 |
98 |
0 |
荐购
|
| 23 |
|
西学东渐研究:第二辑 |
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文化交流的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它的历史进程。一次是发生在公元1世纪到公元8世纪间的中印文化交流,另一次是16世纪末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在这两次文化交流中,哲学都是交流的核心部分,表现在前一次是印度佛教思想的输入,在后一次则是西方科学与哲学的东渐。这两次的西学东渐进展至今,前者已或多或少地成为历史,后者却仍在持续的进行之中。这后一个文化交融与知识流动过程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于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近现代思想史,基本上是由西学东渐的历史所构成的。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事件,无一不与西方思想的进入相关联。尤其是西方哲学理论的东渐,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历史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对这个过程的文献收集和分析研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其意义已经超出了纯粹的学术领域。 |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B5 |
30 |
0 |
荐购
|
| 24 |
|
西学东渐研究:第八辑:广州与明清的中外文化交流 |
本书为《西学东渐研究第八辑》,主题为“广州与明清的中外文化交流”。本书收录的内容,按所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与广州相关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第二,广州与明清时期的中西商贸往来。第三,明清广州地区的中外官方交往与交锋。第四,明清广州地区的中西民间交往。第五,广州地区的中西建筑体现出来的中外融合。本辑文稿依据珍贵的史料,从商贸、官方、民间、建筑、译作等方面多角度呈现了广州地区在明清时期中西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现存于广州地区并见证了中西交往的历史遗迹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支持与明证。同时,通过广州地区可以管窥中外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对于推动当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无疑有所裨益。 |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B5-53 |
66 |
0 |
荐购
|
| 25 |
|
西学东渐研究:第九辑:明清时期逻辑学与自然科学的东渐 |
本书稿主题为明清时期逻辑学与自然科学的东渐,主要探讨以理论知识,即逻辑学和自然科学为核心的中外文化交流现象。内容包括:从《名理探》的翻译看中西思想与语言的差异;《心灵学》中归纳概念的本土化等。 |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B5-53 |
66 |
0 |
荐购
|
| 26 |
|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十卷 |
本书主要收录《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发表的文章,外加其他文章。特设“尼采/海德格尔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比较思想与文化”等栏目。收入吴建广“德语的帛裂之声作诗——保尔·策兰《声音》诗文之诠释”,王滨滨“格拉斯《剥洋葱》的文本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冯晓虎“莱布尼茨与门策的汉字研究”,孙周兴“天与地,以及诗人的位置——再论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刘皓明“透明的翻译:西方诗歌翻译所涉及的句法问题和翻译哲学”,任国强“论德国流亡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化倾向问题——从流亡文学杂志《汇集》风波说起”,方向红“从本真的历史到效果的历史——论《真理与方法》对海德格尔早期历史观的改造”,张东辉“论纽伦堡讲稿在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叶隽“歌德学概念的溯源及其学术建制内生成”,谷裕“从市民家庭到公共生活——解读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等文章。本书旨在展示当年的德国哲学研究,推进我国对德语思想与文化的深入理解。 |
孙周兴,陈家琪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B516 |
48 |
0 |
荐购
|
| 27 |
|
费希特著作选集 |
本书收入费希特写于1806~1813的6部著作。 |
梁志学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B516.33 |
40 |
0 |
荐购
|
| 28 |
|
法国哲学:第四辑 |
《法国哲学》辑刊的主办单位为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冯俊教授任主编。第四辑主题为“生命、理论与实践”,包含四个栏目十四篇论文。“古典与现代”栏目四篇:《一种新文字的可能性——从德里达《论文字学》谈起》(尚杰),《论列维纳斯对笛卡尔“我思”的新解——以〈总体与无限〉为中心》(李志龙),《布朗肖的萨德——一种新尼采主义背景下的考察》(成家桢),《论埃克哈特的泰然任之对米歇·昂利现象学视域的启发》(李宜);“文学与实践”栏目四篇:《疯狂:作品缺席的悲剧性意义》(赵雄峰),《人因无用而自由——论萨特人学自由观》(孙琳),《“文学”的现象学和“文学”的马克思主义——再读〈写作的零度〉》(庄威),《布尔迪厄类比的实践模型及其优化逻辑》(鲍建竹);“德法现象学”栏目三篇:《超越“明见性”——论马里翁给予概念的源初性》(黄金龙),《身体是如何让意识不透明的?》(唐戎昊),《浅析胡塞尔超越性概念——意向性问题研究》(严文杰);翻译三篇:《哲学家的“跌倒”》(阿兰·布洛萨,彭丽),《萨特与梅洛-庞蒂的美学对话》(马乔里·格雷恩),《福柯与中国错开的会面》(阿兰·布洛萨)。 |
冯俊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B565.5-53 |
58 |
0 |
荐购
|
| 29 |
|
法国哲学:第3辑 |
《法国哲学》集刊的主办单位为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冯俊教授任主编。第三辑主题为“自然与自由”,包含三个栏目十二篇论文。分别是:“现象学与形而上学”栏目论文五篇:萨特从现象学向存在主义的转换——以虚无概念为线索(贾江鸿)、亨利生命现象学中的被动性概念(崔伟锋)、L’adonné——主体之后的主体(徐晟)、列维纳斯形而上学的物质主义进路——基于《总体与无限》的分析(林华敏)、形而上学的终结——德里达对现象学的阐释与批评(张振东)。“自然与历史”栏目四篇:伏尔泰启蒙美学中的自然观念(赵靓)、走向历史的世界:简论梅洛庞蒂中期哲学中的建制概念(宁小萌)、历史书写的自由与限度:罗兰·巴特眼中的米什莱(庄威)、法国科学哲学的演变及其未来(张贵红)“比较与对话”栏目四篇:时间的切分:普鲁斯特的德勒兹时刻(杨凯麟)、装置,机器,与生命-战争——一次阿甘本与德勒兹的“潜在”(potential)对话(姜宇辉)、自由的悖论与存在的本真:萨特与庄子(姜丹丹)、政治神话与血气——在索雷尔与施米特之间(尹晓兵)。 |
冯俊主编 |
商务印书馆 |
B565.5-53 |
60 |
0 |
荐购
|
| 30 |
|
文明与伦理 |
史怀哲是20世纪划时代的道德哲学家,他的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在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呈现,作者考察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发展史上诸位思想巨擘思考人类文明的轨迹,对其进行一一剖析与批判,进而升华出一种以生命本质主义为特征的道德哲学,作者相应的神学训练使其理论天然有一种普世理论的情怀。 |
(德)阿尔伯特·史怀哲著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B82 |
52 |
0 |
荐购
|
| 31 |
|
幸福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和培养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和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一门科学。了解和学习积极心理学反映了我们对积极人性和生活品质的追求。本书以积极、幸福、蓬勃为核心,围绕着“幸福感”,从增强和提升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视角构建了本书的框架和内容。本书概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近况以及中西方文化对“幸福”的理解差异,阐释了中国人的“幸福观”和“幸福感”,从影响幸福感的七类因素(积极的情绪与体验、积极认知、积极人格、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组织与环境、压力的积极管理、积极改变)分别提出增强和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和方法。在本书之中融入了大量本土化的研究成果,罗列了当前校园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这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时代气息的积极心理学书籍。 |
雷鸣,王琛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B82 |
27 |
0 |
荐购
|
| 32 |
|
哲学与人生 |
本书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等五个单元组成,旨在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内容丰富,体例新颖,通过案例教学和名言、相关链接、体验与探究等栏目的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梁琦,徐海峰主编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B821 |
45 |
0 |
荐购
|
| 33 |
|
修身安心第一法 |
这是一本心理励志类图书,本书共十六章,每章围绕一个主题,脉络清晰,以弘一法师名言作为源头,环绕每课主题引经据典,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其中所讲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发人深省,给人启示,是繁华都市人群的身心灵读物。 |
高德编著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B821-49 |
45 |
0 |
荐购
|
| 34 |
|
方圆:打开人生成败的奥妙之门 |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图书。从做人,职场,创业,婚姻等几个方面阐述做人的道理。对初入社会的青年读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银浦编著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B821-49 |
29.8 |
0 |
荐购
|
| 35 |
|
卡耐基的智慧锦囊:二十世纪最伟大成功学大师的思想精华 |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成功之道;完美相处;享受工作;拥抱快乐;成就人生。 |
(美)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ie)等著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B821-49 |
32 |
0 |
荐购
|
| 36 |
|
你最需要的减法生活 |
本书教会我们去认清那些存在于我们人生中的重负,认识人生中的牵绊,教导我们如何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如何在繁杂的尘世中给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些清明,寻得一点轻松与自由,让我们卸去人生的重担,收获成功。 |
冯国涛编著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B821-49 |
32 |
0 |
荐购
|
| 37 |
|
菜根私语:重温最美古心境 |
全书由原文、私语、人云三部分构成,主题部分是“私语”共360条,归为四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道德情操,静心悟道。重点是“人云”部分,集中展示作者的创作风格。本书宗旨是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菜根”真趣,告诉读者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并表达了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的思想性。本书写作特色是:在说理上追求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在“私语”中努力将厚重的国学知识和人文思想转化为灵动的不拘一格的随笔美文。 |
胡小兵,王智汪编著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B821-49 |
32 |
0 |
荐购
|
| 38 |
|
其实就是不冷静:冷静做人、理性做事 |
本书把做人和做事看作是一个系统,前呼后应,首尾相连。在做事中渗透着做人的道理,在做人的艺术中体现做事的学问。全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从情绪管理、改变、逆境等方面分析了“冷静”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道丰盛的“心灵鸡汤”,还是一本教你如何处世的“智慧结晶”。希望大家能够静心阅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冷静做人、理性做事。 |
王卉著 |
群言出版社 |
B821-49 |
32.8 |
0 |
荐购
|
| 39 |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活法全集 |
本书主要内容为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以及基于人生哲学的经营哲学。在这一系列图书中,稻盛和夫以其经营事业的经验,谈到了人应该如何做人和做事,如何经营企业,如何做好管理,如何才能取得成功,以及什么样的人生才叫成功,给人以切实的指导与启发。 |
(日)稻盛和夫著 |
东方出版社 |
B821-49 |
124 |
0 |
荐购
|
| 40 |
|
好故事 好家风 |
本书着眼小家,以个性化的家教家风为切入点,小故事见大道理。本书对家风家教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进行逻辑上的梳理,提出家风必然会影响到学风、民风、政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分别从廉洁、仁义、诚信、敬业、孝善、勤学六个方面对家风进行定义和解读,并依此设置六个篇章。精选在系列评选活动中集合的90个良好家教家风典型代表,由他们亲自讲述家的精神,家的风气,提炼那些支撑他们价值信仰的家训信条,身临其境的激发读者共鸣。每一篇章的开头和结尾,配以专家精彩点评。 |
中共沈阳市和平区委员会组编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B823.1 |
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