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 |
|
保险专业知识和实务 (中级) 零基础双色笔记:2025 |
本书以各章的思维导图和知识点笔记为结构展开。思维导图部分展示了各章的知识脉络; 知识点笔记部分将各章易考内容精炼成知识点, 重要内容以双色的形式标出。本书内容根据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及考试用书编写, 对保险合同、普通财产保险、运输工具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工程保险、再保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等知识点进行了介绍, 以帮助应试人员掌握有关知识。 |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编写组编写 |
中国人事出版社 |
F84 |
69 |
0 |
荐购
|
| 562 |
|
保险基础知识:2025版 |
本书是适用于企业内训的保险基础类教材。随着国内外保险市场形势的变化、保险法规的修订、公司改制以及业务扩展, 教材中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公司培训需求, 因此有必要再次进行修订。 |
郭颂平, 赵春梅主编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F840 |
59 |
0 |
荐购
|
| 563 |
|
什么是文化社会学? |
本书既对“什么是文化社会学”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简明的答案, 也对该领域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概述。我们总是体验到文化、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文化社会学家旨在通过研究意义创造的过程来呈现它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在这本简明易懂的书中, 林恩·斯皮尔曼展示了文化社会学家用来探索人们如何创造意义的许多概念工具。她通过生动的例子, 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可以看到文化社会学整个领域。 |
(美) 琳·斯皮尔曼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G05 |
55 |
0 |
荐购
|
| 564 |
|
中外文化与文论:第60辑:“重写文明史与重写各学科史”之五 |
本书为文学文化理论研究领域学术论文集, 收录文章20余篇, 围绕“反思文明观、重写批评史”展开。所选文章分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研究”“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重写文学批评史”“文明互鉴于文艺对话”五大板块, 从《文心雕龙》《诗序》等中国古代文论著作、“声貌”“陶铸性情”“夺胎换骨”等中国古代文论概念的研究出发, 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 再将其运用于对现当代文艺作品的分析, 或用于对传统中国文学作品译介情况的辨析, 在文明互鉴中使中国传统文论焕发出新生机, 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加强文化自信。 |
曹顺庆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G112-53 |
88 |
0 |
荐购
|
| 565 |
|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
本书共分7章, 内容涵盖文化创意产品概述、文创产品的创意思维与设计方法、文创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文创产品设计的材质与工艺、传统文化与文创产品、地域文化与文创产品、特色文化与文创产品几个方面。本书设置了教学实践和在线视频, 图文并茂, 具有可读性与实用性。 |
刘刚田, 邹晶晶, 张辉等编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G114 |
59 |
0 |
荐购
|
| 566 |
|
文创产品设计及品牌推广 |
本书以文创产品设计及品牌推广为切入点, 简要介绍了文创产品设计与文创产业, 涉及文创产品设计、国内外文创产业的发展、文创产品设计分类等内容, 详细论述了文创产品设计的要点, 包括文创产品中的文化元素、创意核心、设计原则等内容, 讲述了文创设计载体, 具体分析了文创产品设计流程, 分别是寻找亮点故事、明确设计理念、思考设计载体、提炼设计特征、开展设计探索, 综合阐述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进一步探究了文创品牌推广, 对研究文创产品设计及品牌推广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殷越, 王迪主编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G114 |
65 |
0 |
荐购
|
| 567 |
|
文化产业研究:36辑 |
本书是一本关于文化产业相关内容研究的论集。关注的重点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文章主要从学术前沿、市场消费、产业创新、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版权经济、博士论坛等板块, 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探析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和新特征, 论文内容大多涉及经济、管理、艺术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国内外最新文化产业态势, 选题注重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前沿性, 内容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
顾江主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G114-53 |
86 |
0 |
荐购
|
| 568 |
|
新时代以文化人的理论与实践 |
本书在系统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围绕新时代以文化人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与问题症候群,系统性地回应新时代要用什么“文”、化什么 “人”、如何“化”等关键问题, 为新时代以文化人的“知”与“行”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
方黎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G12 |
98 |
0 |
荐购
|
| 569 |
|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文化强国建设实践案例选编 |
本书内容: 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到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书精选汇编了新时代文化大发展的全国诸多优秀案例, 供各地文化宣传系统参考阅读。本书旨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 加强文化建设和繁荣, 推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本书编写组编 |
东方出版中心 |
G12 |
68 |
0 |
荐购
|
| 570 |
|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 |
本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为视角, 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关键环节, 梳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演变, 实证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现状和供给满意度, 在剖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困境及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和实践路径, 高效发挥文化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应有功能。 |
陈晶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G122 |
85 |
0 |
荐购
|
| 571 |
|
化境之道:现代非遗技艺人才的系统化培养 |
本书从三位非遗技艺人才成长的质性研究出发, 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成才故事, 力图勾勒出非遗技艺人才成长的图景, 包括成长阶段、时间因素、空间因素、情境因素等, 提出非遗技艺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学习评价、平台搭建, 由此构建面向未来的非遗技艺人才的培养体系。在非遗技艺人才的课程构建上, 本书提出构建超越技能分解的课程、超越教育界限的课程、超越学校教育的课程。在非遗技艺人才的教学实施方面, 本书提出了三阶递进、四重情景、“五感”超越等理论。 |
刘炜杰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G122 |
48 |
0 |
荐购
|
| 572 |
|
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产业链现代化的新逻辑 |
本书内容讲述: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历史性命题, 在今天又被赋予时代性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是战略性议题, 在今天又被委以争取方略主动、拓展未来空间的重任; 是趋势性话题, 在今天成为勇于探索, 因势而谋, 顺势而为的战略抉择。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 我国文化科技融合成就喜人但示范带动作用未得到有效彰显, 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尚未成长为主动力。如何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历史机遇, 在产业层面促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并建立起有利于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生态, 是值得探讨的时代命题。本书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出发, 在深入探讨“科技+文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 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文化制造、文化消费、文化开放、文化传播以及文化产业园区街区等领域, 探讨了科技如何赋能文化, 实现双向奔赴融合发展。 |
陶庆先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G124 |
99 |
0 |
荐购
|
| 573 |
|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第二辑 |
本书在汇聚国内外力量, 分享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动态, 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不断提升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第二辑所征集的论文主题相较于第一辑更为丰富, 主要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研究“中华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研究”“全球传播中的中国形象与媒介空间”“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研究”“国际中文教育话语体系研究”“国际中文教学研究”“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论坛”等主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描述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有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展现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强大生命力。 |
孙宜学主编 |
上海三联书店 |
G125 |
98 |
0 |
荐购
|
| 574 |
|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
本书以“农民文化艺术需求本位”为整体研究的一条主线, 把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作为研究支撑, 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案例研究及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 提出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艺术建设对策建议。 |
郑风田等著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G127 |
48 |
0 |
荐购
|
| 575 |
|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4版 |
本书聚焦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领域重点问题, 运用大数据分析、调查问卷、深度采访、个案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 对2024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整体发展形势进行系统性分析与回顾。本书包含总报告、文化篇、旅游篇、景区篇、地区篇和专题篇六个部分, 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浓缩了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大量信息, 汇聚了有价值的数据和材料资源, 为全省文化旅游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做好基础性工作, 为相关部门门和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
主编丁晓燕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G127.34 |
128 |
0 |
荐购
|
| 576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以甘肃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例 |
本书稿基于甘肃省非遗项目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重要性, 对甘肃省代表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与保护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以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为例, 从相关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的视角和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探讨非遗的传承人培养、保护措施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对非遗的传承意义、非遗原真性保护传承和创新性活化发展的关系及其社会参与进行总结与探索。 |
马琳娜等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G127.42 |
98 |
0 |
荐购
|
| 577 |
|
泉州乡村记忆 |
本书按照乡村记忆“传承人”“传习所”“传统民俗”3个主题, 以简洁的文字、精美的图片, 再现“乡村记忆”传承人、传习所对流传千百年的传统技艺、传统民俗等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这本书的编纂出版, 对于留存乡村记忆, 助力乡村人才培养、增进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加强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交流互鉴、助推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
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 |
方志出版社 |
G127.573 |
198 |
0 |
荐购
|
| 578 |
|
广西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21-2024 |
本书包括三篇: 政策法规篇、人才培养篇、技术和产业篇。政策法规篇以2021年至2024年间出台的广西旅游大数据政策文本数据和广西文旅大数据政府职能描述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人才培养篇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 对2021年至2024年间的广西旅游大数据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广西文化旅游大数据人才社会培训体系、产业需求等维度进行研究, 对广西文旅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背景、现状及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
宋友开, 俸亚特, 潘俊阳等编著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G127.67 |
88 |
0 |
荐购
|
| 579 |
|
重庆文化研究:乙巳春 |
本书主要由“政策研究”“文化生态”“文艺评论”“基础研究”“巴渝文化”“人物风采”“文化记忆”“艺文空间”八部分构成, 旨在挖掘重庆本地特色文化, 完善相关文艺理论成果。本选题在“政策研究”部分, 解读当前的文化政策, 如《关于非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调研思考》; 在“文化生态”部分, 分析当下重庆文化生根的“土壤”; 在“文艺评论”部分, 收录新近文艺大家的评论性文章; 在“基础研究”部分, 探讨文化研究成果; 在“巴渝文化”“文化记忆”等部分, 一面整理归纳重庆历史文化材料, 一面探寻重庆本地的名人轶事, 如《郭沫若与常任侠交谊梳考》考察了郭沫若与常任侠在重庆生活期间的往来细节。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规划院编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G127.719 |
35 |
0 |
荐购
|
| 580 |
|
文明论概略 |
本书反映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本书贯串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精神史观, 它在当时对于反对日本封建专制的封建旧道德是具有进步作用的。该书在日本发行甚广, 是研究近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全书共十章, 主要论述了文明的涵义及智德在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阐明了东西方在文明方面的主要差异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确认了西洋文明高于日本文明, 主张日本必须以西洋文明为目标, 努力学习, 急起直追, 指出了学习西洋文明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
(日) 福泽谕吉著 |
商务印书馆 |
G131.32 |
7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