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案例 |
本书共15章, 由方法篇和案例篇两部分组成。其中, 方法篇有7章, 分别是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现实中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社会网络的数据、社会网络的特征、复杂网络的特征、社会网络可视化。案例篇有8章, 分别是关键词共现网络、合作联合网络、连锁董事网络、发明专利网络、人口流动网络、空间关联网络、产品贸易网络、网络同群效应。与本书内容配备的相关资源将在微信公众号“社会网络分析”、B站账号“社会网络分析”上进行分享。 |
邵鹏, 李梦蕾主编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C912.3 |
49.8 |
0 |
荐购
|
62 |
|
再造青年:人类学社会学论集 |
本书汇集了多位青年作者关于青年生活、社交、文化等方面的原创研究, 展现了当代青年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 从青年自身的主位视角解析同辈群体的思考与实践。该书特别关注青年的身份认同、阶层再生产与个体自主性, 反映了职业身份、消费市场、志愿服务等多元力量对青年价值观、情感支持和集体意识的深刻影响。青年作者们基于亲身观察、深入访谈和敏锐分析, 以青年之视角观察青年生活, 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与传统叙述不同的青年世界。该书是人类学社会学领域由青年书写自身生活的一次创新性尝试, 也是一部帮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当下青年心声、生活状态和社会互动的重要著作。 |
主编富晓星, 闻翔, 庄皓琰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C912.4-53 |
128 |
0 |
荐购
|
63 |
|
西方社会心理学文选 |
本书是知名社会心理学专家周晓虹对西方社会心理学领域相关书籍、文章、著名人物及理论代表著作的全面梳理与整理, 书中收录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著作, 涉及多个作者, 资料十分丰富。这是一部为年轻学子们进一步了解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和成就而选编的经典读本。秉承对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基本看法, 这部读本从时间跨度上说前后延续100余年, 从研究取向或理论范式上说则包括了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母体学科的研究贡献。 |
周晓虹主编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C912.6-0 |
128 |
0 |
荐购
|
64 |
|
乡土中国 |
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名著, 根据其19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讲义整理写成, 收文14篇, 是作者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 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 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是中国社会研究的一部比较成熟的作品。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 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 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 讲述了形成乡村人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 提炼出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概念, 让读者由此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 以及这个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 |
费孝通著 |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
C912.82 |
26 |
0 |
荐购
|
65 |
|
招聘、甄选与录用:理论、方法、工具、实务:第3版 |
本书共10章, 具体内容包括招聘、甄选与录用管理概述, 员工招聘的前期工作, 招聘计划的制订, 招聘广告的撰写与发布, 招聘渠道的选择, 招聘简历的筛选方法, 笔试与心理测验, 面试与评价, 录用、入职与试用期管理, 招聘评估与总结。 |
赵曙明, 赵宜萱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C913.2 |
49.8 |
0 |
荐购
|
66 |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新研究 |
本书分为六章, 内容包括: 职业发展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能力开发、创业基础、创业实践。 |
贺继伟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C913.2 |
79 |
0 |
荐购
|
67 |
|
职业经济研究 |
本书是在多年职业经济学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所作的新的探究, 本学科研究与劳动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等学科不同, 是一门关于个人从业为生的经济学, 是以科学讲求提高和实现职业效益为核心的内容体系, 这是本书的特质所在, 亦是本书的基本特点及独到之处, 贯通始终。就业民生的职业经济现象包括人生的就业劳作与生活消费两大基本内容, 分为就业前的职业本领造就的学习准备、就业选择的有利职业配置、就业工作的合理职业经营、职业收入消费而满足生活需要的职业效益实现等一系列内容, 包含三百六十行的职业事宜与千家万户的人民生活, 有关内容交叉复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等, 内容范围宽, 结构体系复杂, 综合性强。 |
齐经民等著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C913.2 |
66 |
0 |
荐购
|
68 |
|
美貌的神话:美的幻象如何束缚女性 |
本书探讨了美貌与女性身份之间的关系。在当今世界, 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职业上的成就。然而, 作家兼记者NaomiWolf在当代女性的处境中感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控制, 这种社会控制是一个关于美貌的神话, 一种对身体完美的痴迷, 它将现代女性困在希望、自我意识和自我仇恨的无尽螺旋中, 因为它试图实现社会对“完美之美”的不可能定义。基于上述观点, 作者在各章中讨论了关于美貌的神话具体如何在工作、文化、性、饥饿 (有伤害的减肥、厌食症)、暴力 (整形手术) 等方面影响了女性的生活。 |
(英) 娜奥米·沃尔夫著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C913.68 |
82 |
0 |
荐购
|
69 |
|
社会的语法:社会规范的本质和动态演化 |
本书探讨了公平、合作和互惠等社会规范, 试图理解社会规范的本质与动态、规范所引发的人们的期望, 以及社会规范如何演变。作者融合社会心理学、实验经济学和演化博弈论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 构建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系统阐释了社会规范如何形成、人们遵循规范的动因与时机, 以及人们在何种情境下会特别关注相关规范。在研究低效规范的存在与持续现象时, 作者论证了规范的演化过程如何受个体心理倾向的影响, 以及这种倾向可能会对集体福利造成的损害。 |
(意) 克里斯蒂娜·比基耶里著 |
格致出版社 |
C916 |
82 |
0 |
荐购
|
70 |
|
数字经济下社会资本与农业转移人口高质量就业:多维测度与机制识别 |
本书重点回答了五个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的高质量就业现状如何? 社会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的高质量就业有什么影响? 社会资本影响农业转移人口高质量就业的机理是什么? 社会资本通过哪些机制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高质量就业水平? 数字经济发展下社会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高质量就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围绕研究问题, 本文按照“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理论分析--评价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
付明辉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C924.24 |
78 |
0 |
荐购
|
71 |
|
老龄化社会与临终关怀 |
本书共十二章, 包括: 老龄化社会与健康老龄化、全球与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全球与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衰老相关理论、虚弱与虚弱指数、临终期老年患者生理特点、临终关怀概述、临终关怀基本理论、全球与我国临终关怀政策解析、临终关怀的伦理学思考, 缓和医学与临终护理的现状探究、构建本土化的临终关怀模式。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 中国面临巨大的挑战, 临终关怀是老龄化社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书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杨柳, 汪苗, 李火把著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C924.24 |
42 |
0 |
荐购
|
72 |
|
银发摆渡人 |
本书从家庭社会学视角透视了“随迁老人给子女带孩子”这一普遍社会现象。作者运用深度访谈法、网络民族志等定性研究方法获得了丰富的家庭案例, 重点考察了城市家庭的育儿困境、不同类型老漂的特征、老漂家庭的婆媳关系和亲子关系、老漂的社交生活和养老预期等主题, 从不同层面呈现了老漂群体的流动和能动生活图景。 |
陈辉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C924.25 |
69 |
0 |
荐购
|
73 |
|
管理系统工程 |
本书将“管理+系统工程”深度融合, 特别是基于“工商管理创新实验班”和“智能工程管理创新实验班”两个实验班的教学改革探索和教材编写实践, 架构起系统“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的多层次知识体系并实现其跨层次关联, 综合培养学生“坚持系统观念, 瞄准管理问题, 使用运筹方法, 支撑科学决策”的系统分析能力。 |
孔庆山主编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C93 |
59 |
0 |
荐购
|
74 |
|
中国人文管理学实践 |
本书涵盖了中国人文管理学的核心理念, 如儒家的“仁者爱人”“以人为本”, 道家的“无为而治”, 以及法家的“法与时移”等思想, 这些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 书中还结合了企业管理实践, 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 以提升管理者的自我修养、队伍建设、市场竞争和企业社会责任。 |
古仁著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C93 |
88 |
0 |
荐购
|
75 |
|
智能化时代:AIGC如何重塑管理创新 |
本书以严谨学术视角, 从时代演进历程切入, 剖析从工业化至智能化的变革轨迹, 揭示其本质内涵。以技术、人才、组织为主线, 阐述技术从工具到生态塑造力量的蜕变, 及其多技术融合的创新态势; 探讨人才从被替代角色向引领创新者的转型, 以及所需的新型能力与人才战略; 解析组织从传统形态向开放、灵活、共生的新型组织演变路径及管理创新关键。 |
薛丹丹, 熊建军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C93-39 |
95 |
0 |
荐购
|
76 |
|
强智解厄学 |
本书是作者潜心解读《解厄学》的呕心沥血之作, 作者以原著为出发点, 潜心解读了这部传统智慧的经典作品, 《解厄学》原著是北宋宰相晏殊的经典之作, 也是古代历史上唯一的系统论述和解析“人性的弱点”的专著, 可谓洞察深邃, 入木三分。它对世人的启发和助益是多方面的, 是不可替代的。晏殊在书中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 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解厄学》不单单是一部理论专著, 达到了理论与实用的高度统一, 这在古代哲学论著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还是一部十分实用的济世之学。 |
李昆仑编著 |
现代出版社 |
C934 |
58 |
0 |
荐购
|
77 |
|
组织行为学 |
本书共分为15章, 涵盖了组织行为学领域传统的基础内容, 如社会认知、激励理论、工作团队、领导行为、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也将最新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如自我概念模型、工作场所情绪、社会认同理论、设计思维、全球思维、四驱力理论等。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通过设置批判思考、课堂练习等栏目并融入全球化的丰富案例, 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概念和理论,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 并掌握如何在工作中运用组织行为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 |
(美) 史蒂文·L. 麦克沙恩 (Steven L. Mcshane), 玛丽·安·冯·格利诺 (Mary Ann Von Glinow) 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936 |
99 |
0 |
荐购
|
78 |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 |
本书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 在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后, 论述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与保障对策, 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背景与价值,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在此基础上, 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本书通过深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的探讨, 为读者提供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认识, 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方向。 |
胡玉定著 |
九州出版社 |
C955.2 |
58 |
0 |
荐购
|
79 |
|
人才生态系统优化研究 |
本书运用系统观念及思维方法对人才群体与生态环境所构成的人才生态系统进行系统性分析, 通过探索构建人才生态系统思维模式和建立计量模型整体把握和调整优化其结构与功能, 着力推动人才生态系统成为具有耗散结构和自主优化功能的更高级复杂的生态系统, 为人才强国建设发挥人才整体作用、形成生态系统合力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应用参考。最终实现人才领域研究的“三个转变”: 研究对象上实现以人才个体( 或群体) 为中心到以人才群体与生态环境所构成的人才生态系统为中心的转变, 研究理念上实现从生态思维理念或系统思维理念分析人才整体到两者有机结合的人才生态系统思维理念的转变, 研究方法上实现从运用局部表现整体的机械还原论分析方法到整体透视局部的生态系统分析方法的转变。 |
周忠坚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C964.2 |
89 |
0 |
荐购
|
80 |
|
政体研究:比较政治学的新体系 |
本书分成三个部分, 分别解决比较政治学的学科性质、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第一部分明确比较政治学就是政体研究,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获得优良政体或者说如何实现良治。除了明确研究主题, 这部分还说明了本书的框架设计和所运用的方法。第二部分具体解决政体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把握各种不同形态的政体以及政体是如何产生其成效的三个理论性问题, 从而形成政体构建、政体形态和政体运作三个理论。第三部分转向解决政体的实践性问题。 |
古洪能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D0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