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 |
|
逆袭:艰难下的突围之路 |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引,详细地阐述了唤醒内在力量的具体方法。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前六章分别从:我的不满、我的思维、我的情绪、我的内在能量、我的关系、我的系统六方面引导读者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
陈明坤著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B848.4 |
47 |
0 |
荐购
|
| 62 |
|
无畏而自由:聪明女性如何转型并重塑事业 |
在《无畏而自由》中,温迪.萨克斯揭示了牵制女性事业发展的一些自身原因:追求完美、担心失败、惯用“抱歉”等力量削减词……为了帮助女性突破自我设限,她研究“快速学习”“快速颠覆”的硅谷创业模型,发现创业成功的秘诀,以及成功事业故事的共同主题和常见模式。萨克斯将这些发现分享给我们,让我们获得力量,变得大胆、灵活——从而成功进行事业转型,令职业生涯更进一步。 |
(美)温迪·萨克斯(Wendy Sachs)著 |
东方出版社 |
B848.4 |
49 |
0 |
荐购
|
| 63 |
|
蒙元时期的宗教变迁 |
本书主要包括:蒙古人早期的原始信仰,蒙元时期的道教,长春真人与湛然居士,佛道辩论等五部分内容。 |
李鸣飞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29.2 |
54 |
0 |
荐购
|
| 64 |
|
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 |
笔记小说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采用随事而记的形式叙述人事或变怪故事的篇幅短小的文言小说,是唐五代小说的基本类型之一,包括以鬼神精怪为题材的志怪小说和以人事活动为中心的轶事小说两大类。唐五代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巫术文化、佛教、道教、民间宗教等诸种宗教文化对笔记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在考察笔记小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笔记小说的概念、收录范围、笔记小说研究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运用宗教学的方法,从宗教文化、宗教叙事的角度对唐五代的笔记小说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揭示其创作的宗教心理机制,还原了小说宗教述写的本质,为多角度认识和把握唐五代笔记小说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
刘正平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929.2 |
59 |
0 |
荐购
|
| 65 |
|
戒台寺 |
本书共分为寺、坛、松、碑、僧、附录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寺门、山门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天王殿等。 |
妙有主编 |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B947.21 |
380 |
0 |
荐购
|
| 66 |
|
《法苑珠林》研究: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 |
本书选取现存最为完整、体例亦颇精湛的佛教类书《法苑珠林》为切入点,透过静态知识所展现的文化切面,探讨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冲突、转化、立足过程中几个核心的问题,包括:佛教与祭祀,佛教与中土巫术传统,佛教与儒治社会伦理,佛教因果论对中土善恶报应观的转化等,从而展现一个动态的文化发展历程。 |
李华伟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948 |
65 |
0 |
荐购
|
| 67 |
|
杜撰集 |
本书共收录文章共45篇,时间跨度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论文到近期,其中多数已经发表,分别刊载于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学术会议论文集、学术期刊上,内容大多与佛教、佛教考 古、“敦煌学”有关,本书录入时基本按其发表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
杜斗城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48-53 |
108 |
0 |
荐购
|
| 68 |
|
丝绸之路与永昌圣容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刘萨河事迹与番禾瑞像图像源流、凉州瑞像初始形象来源考、再考莫高窟第323窟本尊——论非凉州番禾瑞像的可能性、关于西夏圣容寺研究的几个问题、圣僧与圣像——又论刘萨诃、刘萨诃现象试析等。 |
杜斗城,丁得天主编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48-53 |
110 |
0 |
荐购
|
| 69 |
|
跨界与融合:佛教与民族文化的云南叙事 |
本书介绍了佛教与民族文化已不同方式参与云南民族文化体系建构,内容涉及:佛教与云南龙文化、佛教与云南观音形象研究、佛教与傣族民间故事、佛教与白族本主崇拜及其传说分析等。 |
郑筱筠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949.2 |
78 |
0 |
荐购
|
| 70 |
|
汉晋胡汉佛教论稿 |
本书将汉传佛教划分为以侨居胡人信众为主体的胡人佛教时期和以汉人信众为主体的汉人佛教时期,论述了论汉传佛教史分期、胡人佛教、汉人佛教,并运用多种方法所呈现的汉晋时期西域佛教传播中原社会的历史图景,特别是对侨居汉地的胡人佛教的揭示,拓宽了汉传佛教史的基础,从整体上丰富了汉传佛教史知识。 |
叶德荣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49.2 |
60 |
0 |
荐购
|
| 71 |
|
西天伽蓝记 |
本书着力阐述了佛陀的宗教、释迦牟尼的遗址、印度的佛塔、印度的石窟,详细讲述了佛教的产生、释迦牟尼的一生、释迦牟尼之后的佛教发展以及印度的佛塔和印度佛教的主要石窟。 |
篠原典生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49.351 |
48 |
0 |
荐购
|
| 72 |
|
伊斯兰中东:传统与变迁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平等主义的个人主义前提;国家和社会:先知,哈里发,苏丹和暴君;神圣的权力:吟诵者,法学家和圣徒等。 |
(美)Charies Lindholm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69.37 |
88 |
0 |
荐购
|
| 73 |
|
元代也里可温考述 |
本书内容包括:蒙元基督教研究概述、汉籍中“也里可温”涵义试释、也里可温人物事略及身份分析、从“大兴国寺”看江南也里可温的兴起、也里可温之华化等。 |
殷小平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79.2 |
50 |
0 |
荐购
|
| 74 |
|
祆教史考论与述评 |
本书分为上编考论,下编述评,内容包括:《古波斯的政教关系》、《中亚考古发现所见的米特拉》、《得悉神的源头》、《宋代米芾族源及其信仰》、《玛丽·波伊斯教授与伊朗学研究》、《袄教版本说与袄教民俗化的猜想》等。 |
张小贵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83.8 |
55 |
0 |
荐购
|
| 75 |
|
三夷教研究:林悟殊先生古稀纪念论文集 |
本书收录文章共20篇,包括“景教与明教的七时礼忏”、“敦煌景教文献写本的真与伪”、“唐代基督宗教的多元化策略”等。 |
张小贵主编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83.8 |
100 |
0 |
荐购
|
| 76 |
|
中古夷教华化丛考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宋元温州选真寺摩尼属性再辨析;泉州晋江新发现摩尼教遗迹辨析;摩尼教华名辨异等。 |
林悟殊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89.1 |
66 |
0 |
荐购
|
| 77 |
|
光明的使者:摩尼与摩尼教 |
本书收录摩尼的生平;摩尼教教义;间接史料、原卷与研究概况;文献与绘画;社团;唐代与西域摩尼教、明教等8部分内容。 |
马小鹤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89.1 |
120 |
0 |
荐购
|
| 78 |
|
摩尼教华化补说 |
本书阐述自20、21世纪之交,摩尼教研究成为“显学”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摩尼教遗迹的田野调查屡有斩获,继温州、晋江之重要新发现,近几年林鋆先生、陈进国先生复在霞浦民间法师得到诸多科仪抄本,个中摩尼教、明教的信息颇丰,令学界为之惊喜。 |
林悟殊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89.1 |
140 |
0 |
荐购
|
| 79 |
|
摩尼教敦煌吐鲁番文书译释与研究 |
本书分为敦煌汉语文书校释、吐鲁番非汉语文书译释、东方摩尼教文书与文化研究3篇,包括《摩尼教残经》校释、《摩尼光佛教法仪略》校释、粟特语寓言故事文书译释等内容。 |
芮传明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89.1 |
88 |
0 |
荐购
|
| 80 |
|
霞浦文书研究 |
本书阐述霞浦新出文书是西方学者完全没有见过的汉文资料,这些文本展现了全新场域。作者作讲解说,死海古卷中的阿拉姆文《巨人书》实为摩尼撰写《大力士经》的素材,从死海地区传到吐鲁番、敦煌的摩尼教文书证明了这一遥远而切实的联系,如今这一联系经过敦煌,具体说来,通过摩尼教《残经》等敦煌卷子,一直延伸到霞浦。 |
马小鹤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B989.1 |
11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