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
|
高情商团队 |
本书在分析古今中外诸多案例的基础上,对团队情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
马晓晗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C936 |
39 |
0 |
荐购
|
| 122 |
|
边疆民族论集 |
本书为作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撰写的关于民族理论的论文集,由5部分组成,分别为:理论篇、文化篇、边疆篇、中外交往篇、历史篇,总共约23篇论文。这些内容均曾在有关刊物中刊出,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产生过积极影响。 |
杨建新著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C95-53 |
98 |
0 |
荐购
|
| 123 |
|
人才测评 |
本书内容包括:人才测评总论、人才测评的基础、人才测评中的心理测验、人才测评中的面试技术、情境模拟测试、评价中心技术、人才测评实施过程、人才测评报告与应用等。 |
寇家伦编著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C962 |
36 |
0 |
荐购
|
| 124 |
|
从群体冲突到全球治理:认同的失范与重构 |
本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理学与政治建构主义、广义进化论等分析视角,围绕心理认同的生成与失范、群体冲突诱因与拐点干预、全球治理与规范建构三个维度进行了纵论。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认同失范是导致当下群体冲突、社会大拐点、全球治理困境的渊薮,并吁请所有社会使动者在社会管理、政治制度与全球体系层面重构认同,进而在社会拐点或临界点到来前对人类的失范心理与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
张全义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035.29 |
66 |
0 |
荐购
|
| 125 |
|
民主的起源及实践:写在《大宪章》签署八百周年 |
本书论述了近现代西方民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民主的产生、建设、实践与当时的条件、传统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因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同时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以及具体实践。 |
冯钺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082 |
48 |
0 |
荐购
|
| 126 |
|
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乌托邦思想研究 |
本书从对乌托邦概念的重新反思中,寻求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乌托邦思想对西方传统乌托邦观念的批判和超越,指认乌托邦思想在当代不同以往实体论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向,从审美和社会建构两条逻辑线索出发,对代表人物的乌托邦文本加以解读,尽可能揭示其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同时,探讨当代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新型关系,对西方社会当代反乌托邦思想质疑给予回应,并探寻现代性视野下乌托邦思想的批判性重建路径等。 |
祁程著 |
重庆出版社 |
D091.6 |
69 |
0 |
荐购
|
| 127 |
|
近代民主的开端:黄宗羲政治思想研究 |
本书从以人性自私的自然人性论为其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以“天下为主”的原则建构自己新的政治理想、以“分治”的方法来解决政治权力的制约问题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代性特征。 |
孙卫华著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D092.49 |
42 |
0 |
荐购
|
| 128 |
|
南京与北京:近代中国政治中心的互动空间 |
本书包括南京与北京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清代的两京格局及其空间互动关系、千古变局中的南北二京、近代南京的崛起与南北二京的互动空间等内容。 |
王明德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092.5 |
50 |
0 |
荐购
|
| 129 |
|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思想研究 |
本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国粹主义思潮的起因、发展和流变,客观地勾勒出了国粹主义的全貌,揭示了其本质特征。本书认为,国粹主义从兴起到退潮,经历了一个由防御型民族主义向进攻型民族主义蜕变的过程。 |
王俊英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093.134 |
65 |
0 |
荐购
|
| 130 |
|
国际因素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
本书对斯大林执政时期国际形势的变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述。可以看到,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推进是当时的国际形势与苏联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本书研究视角独特。从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的广阔视角探讨和理解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是全面认识和评价斯大林,总结和借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新思考。 |
苑秀丽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1 |
78 |
0 |
荐购
|
| 131 |
|
中共青州年鉴:2018 |
《青州年鉴2018》由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樊光湘主编。本书记述了2017年度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和基本经验。共开设中共青州市委工作、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工作、党风和党纪工作、武装工作、法院检察院党组工作、市委各部门工作等17个部类。 |
樊光湘主编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D235.524-54 |
168 |
0 |
荐购
|
| 132 |
|
民主执政的路径依赖与体制创新 |
本书从执政历史文化传承和执政规律层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问题,通过对民主执政的路径依赖的分析,重点把中国传统的执政经验和西方民主理论结合起来,研究民主执政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民主执政的前景。 |
布成良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25 |
65 |
0 |
荐购
|
| 133 |
|
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 |
本书主要包括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等。 |
中共兰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兰州市监察局编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D261.3-53 |
48 |
0 |
荐购
|
| 134 |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舆论话语权研究 |
本书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战时首都重庆所面临的舆论环境,挑战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应对之策所取得的成就,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闻舆论阵地将党性原则与新闻舆论的宣传艺术完美结合的智慧。 |
张瑾等著 |
重庆出版社 |
D261.5 |
59 |
0 |
荐购
|
| 135 |
|
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
本书以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运用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系统总结了国际国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做法、经验启示和教训;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战略框架、动力机制、评价体系等进行了理论阐述。 |
刘卫红著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D299.2 |
98 |
0 |
荐购
|
| 136 |
|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心理融合研究 |
本书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在城市社会里的心理融合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建构与实证探讨两个视角展开论述,理论阐述与实证探究相结合,介绍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心理融合问题。上篇为理论篇,从农民工心理健康概论、职业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婚恋与家庭生活、压力应对和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等方面论述了农民工的心理融合问题。下篇为实证篇,从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农民工心理健康的社会性影响与保护因素等方面对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心理融合进行了深入研究。 |
胡新新,廖传景著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D422.64 |
39 |
0 |
荐购
|
| 137 |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研究 |
本书从公民身份构建视角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身份(经济、社会、政治身份)转变问题。基于城市、城市化与公民身份关系的理论基础,农民身份转变的社会政治过程,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可以化约为农民公民身份权利发展的问题。 |
蒋红军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422.64 |
59 |
0 |
荐购
|
| 138 |
|
华中抗日根据地、苏皖边区的妇女动员与妇女解放 |
本书稿通过讨论妇救会在妇女动员与妇女解放中的地位、土改中的妇女动员、根据地对抗属的优待政策、根据地对婚姻习俗的改造、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发展来考察华中抗日根据地、苏皖边区妇女生活的变化,分析革命、传统、性别三者的内在联系,总结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的经验,为新时代妇女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吴云峰著 |
黄山书社 |
D442.9 |
36 |
0 |
荐购
|
| 139 |
|
国际法治视野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研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治的实证联结、国际法治视野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基本理论探讨、国际法治视野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危机与探讨障碍论辩、国际法治视野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现有路径分析、国际法治视野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问责机制构建的设想。 |
刘海江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564 |
55 |
0 |
荐购
|
| 140 |
|
公共政策终结:启动、执行和关闭问题研究 |
本书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对政策终结过程作系统性探索,试图总结和归纳政策终结过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政策终结过程的概念,确定了正确终结的启动、执行和关闭三个阶段,并尝试建构政策终结的研究分析框架。 |
范绍庆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601 |
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