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6期3401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781 AI+新媒体运营:智慧学习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新媒体运营与AIGC工具的实际应用, 从新媒体运营的基础认知到实际应用的AI赋能, 覆盖了文案创作、图像设计、视频制作、数据分析等关键领域。本书共分为九个项目, 涵盖了走进新媒体运营、AI赋能新媒体运营、AI助力新媒体运营前期策划、AI助力新媒体运营文案创作、AI辅助新媒体图像设计、AI激发新媒体运营视频创意、AI赋能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监控新媒体舆情、小红书运营综合实战等核心内容。 杨昌顺, 叶彦希, 段建团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G206.2-39 56 0 荐购
782 新媒体AI写作教程 本书通过九个精心设计的项目, 逐步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新媒体写作的定义、特点、类型、应用场景以及职业要求和岗位职责。每个项目均以AI技术在相应领域的应用作为核心, 通过具体的任务和工单, 使读者能够在实战中学习和应用AI工具, 从而提高写作策划、标题创作、正文撰写、新闻报道、广告创作、文学创作以及新媒体平台的文案写作。书中不仅提供了新媒体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涵盖了实操进阶和实战提高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AI应用实例, 本书展示了AI如何辅助提升写作创意、优化文案结构、增强文案吸引力以及提高编辑和发布效率。每个项目都以项目小结结束, 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并确保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效地提升新媒体写作能力。 杨毅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G206.2-39 59.8 0 荐购
783 网络媒体智能化与生态发展研究 本书共8章, 主要内容包括AI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一大模型井喷式发展、虚拟数字人产业崛起、平台热榜与短视频热点分析、网络综合治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网络新闻事实核查行业的嬗变、多元向上的网络文化逐步形成、互联网信息国际传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 曹开研 ... [等]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G206.2-39 89.8 0 荐购
784 人类传播的惊奇现象 本书由弗卢塞尔将人类传播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演讲文稿组成, 也可将其视为一门关于人类传播现象的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 传播理论已经是弗卢塞尔写作与研究的中心主题。具体而言, 本书由12篇文章构成, 都是弗卢塞尔在1975年书写的, 是他在各所学校主讲课程的课堂资料, 涉及传播媒介、符号及其作用、科学话语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本书虽然写作于20世纪770年代中后期, 但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对人类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巴西) 威廉·弗卢塞尔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G206.3 50 0 荐购
785 数智传播与融合新闻实务 本书是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同时也是本校“新财经”改革重点项目“融媒体优才实验班”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对应的课程名为《融媒体传播实务》, 自用量大。切合“新文科”和“新财经”建设宗旨, 突出学科交叉、行业前沿与人才需求, 还可应用于其他综合类、专业类、财经类等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 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陈奕, 金璐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G210 45 0 荐购
786 数智重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新生态 本书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度重塑, 系统探讨技术驱动下新闻传播生态的变革逻辑与实践路径。从技术基础设施、影响机制、价值链重构、流程再造、组织形态变革、产品创新、场景转向、传播创新及受众体验等维度展开, 结合Web3.0、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术, 分析其在新闻生产、分发、交互中的应用场景, 揭示传统媒体向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书中融入大量案例, 展现技术与内容融合的创新范式, 最后从技术赋能、体制机制等层面提出构建数字新闻传播生态的建议。 张锐等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G210-39 85 0 荐购
787 “你好! 朋友”: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跨国采访 本书分析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跨国采访的背景与意义, 阐述了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十年跨国采访的行动概况, 并对15国跨国采访新闻作品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基于对20位跨国采访记者的深度访谈重现跨国采访过程, 最终提炼扩大国际舆论朋友圈的四条可行路径。本书提出的可触达是民心相通的基础条件、可沟通是中国话语叙事要素、可理解是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依托、向世界宣介中国的可互鉴途径等创新观点, 为加快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具体参考。 刘洪波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212 188 0 荐购
788 全媒体时代地市纸媒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是一本关于全媒体时代地市纸媒发展的理论专著。在全媒体时代, 地市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书以地市纸媒的生存现状为切入点, 深入探讨了传统纸媒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传承与创新。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 本书揭示了纸媒转型的必然性, 并提出了“内容深耕技术赋能用户连接”的融合发展路径, 为地市纸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书从历史沿革、现状分析、技术应用、内容创新、运营模式、人才培养和未来展望七个维度展开论述, 系统梳理了地市纸媒的发展脉络与转型策略。 李晓明著 文化发展出版社 G219.2 88 0 荐购
789 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本书是一本系统阐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专业著作。首先, 绪论主要阐述了新媒体的内涵、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与动因、新媒体时代的国家国际传播力; 接着分别探讨了国际传播与国际传播能力、新媒体时代我国国际传播的技术应用、新媒体时代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新媒体时代我国国际传播内容建设策略、新媒体时代我国国际传播市场竞争能力建设战略、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庄严著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G219.2 95 0 荐购
790 中国数字公益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第二辑 本书的基本框架结构由“案例复盘”“案例分析”“案例访谈”三个部分构成。将案例颗粒细化, 并和品牌营销传播的专业理论分析相结合。该案例解析图书可以加深高校广告、营销、公关专业的同学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可视化”认知和“精深化”理解, 是专业教师案例教学的好帮手。 张殿元, 黄小川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G219.2 68 0 荐购
791 晚清上海革命报刊研究:1902-1912 本书以上海革命报刊为中心, 系统梳理晚清上海革命报刊的发展脉络、运营机制、编辑策略、内容导向、发行网络与受众反应以及历史影响, 考察晚清革命志士宣传事业的概况, 从社会媒介视角分析清末民初之变局, 揭示清末上海革命报刊与近代社会变迁之内在联系。本书丰富了近代新闻史研究以及革命报人群体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剖析其发展规律与内在发展路径, 廓清革命派新闻理论与传播理念之变化。 赵晨韵著 新华出版社 G219.275.1 88 0 荐购
792 在路上:郑州晚报改版20周年不完全记录 本书内容讲述《郑州日报》创刊于1949年7月1日。1963年10月22日即郑州解放28周年之时, 《郑州日报》改为《郑州晚报》。2002年5月, 《郑州日报》恢复出版, 《郑州晚报》全面改版。2022年是《郑州晚报》改版20周年, 在这20年中, 郑州晚报定位于都市生活类报纸,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关注百姓生活, 侧重报道社会生活中的知识性、趣味性、民生类新闻; 突出新闻性、可读性、实用性。在继承、发扬品牌优势的基础上, 以全新的办报理念、全新的版式设计、全新的内容, 打造中原地区新主流媒体。在郑州晚报的报道下, 20年内推出了6位感动中国人物, 并创造了连续3年推出3名感动中国人物的全国纪录。在这20年中, 还推出了“六天五夜生死罗布泊”“日出672版特刊”等重大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 郑州晚报还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融媒体建设和发展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石大东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G219.276.11 128 0 荐购
793 为了“心联通”:媒体国际交往的云南实践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突出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时代性和创新性, 对媒体外交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全面梳理, 对云南省地方媒体特别是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开展媒体外交传播矩阵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客观总结。 何祖坤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219.277.4 96 0 荐购
794 综艺节目导论 本书以综艺节目的分类展开叙述, 每一章均是理论结合案例的基本框架, 案例是理论的外在形式表现, 而理论是案例的底层逻辑, 这样的写作体例严谨、科学, 为综艺节目研究提供了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新路径。 胡鑫编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G222.3 48 0 荐购
795 百年中国播音里的国家记忆:口述齐越 本书以齐越为核心, 一方面对与齐越相关的播音员、主流媒体管理者、亲属等主要关联人物进行深度访谈, 由他们本人 (或后人) 口头回忆齐越相关事件并提供音视频资料等, 藉此了解人民广播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以及齐越的性格、品质, 发掘细节背后所蕴含的广播事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互为建构关系, 唤醒并传承党的广播播音所承载的国家记忆。内容资料鲜活立体,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对中国播音学史的后续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既是对中国播音学的历史回望, 更是对学科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前瞻思考。 周东华, 殷航, 陈婧主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G229.29 48 0 荐购
796 出版学研究年度报告:2022 本书以13个专题, 全景式、多视角盘点2022年的出版学研究成果, 重点关注热点关键词 (主题)、研究者 (作者)、研究机构 (教学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发表者 (学术书刊出版单位), 以核心主题为主线, 按照实践性、创新性、学术性标准, 对出版学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述评, 审视讲究成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 从中总结理论、方法、观点等方面的创新, 评选出各细分领域的优秀论文, 并基于研究中的不足展望该专题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空间。 冯士新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230 128 0 荐购
797 知识服务升级背景下的学术出版能力建设 本书构建了知识服务升级背景下更新的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未来的知识服务升级的主要路径。学术出版是出版者根据学科专业能力发掘、整合学术内容成果, 并根据学术共同体认同的原则和规范对学术内容文本进行编辑加工, 从而形成学术出版物, 然后按照特定商业模式进行发行传播的出版行为。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学术出版生态正悄然的发生着改变。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呈现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知识获取方式, 为学术出版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 也为知识服务升级背景下对建设中国学术出版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 谢寿光, 吴丹, 张艳丽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G237 118 0 荐购
798 中外出版史:中卷: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 本书按出版四维度逻辑, 用史论结合的方式, 梳理了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软质出版历史及特征, 分别为“古代中国的软质出版”“近现代中国的软质出版”“古代欧洲的软质出版”“近现代欧洲的软质出版”“世界其他地区的软质出版”。同时从出版符号、出版载体、出版技术、出版活动及成就四个维度, 突出了中国作为出版大国, 在人类出版史、文化史、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和突出地位。 万安伦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G239.19 70 0 荐购
799 中外出版史:上卷: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 本书按出版载体的属性将人类漫长的出版史划分为“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有容乃大的虚拟出版”三大阶段。按出版四维度逻辑, 用史论兼具的语言梳理了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在三大阶段的出版历史及特征。同时从出版符号、出版载体、出版技术、出版活动及成就四个维度, 突出了中国作为人类出版母国, 在人类出版史、文化史、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和突出地位。 万安伦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G239.19 52 0 荐购
800 中外出版史:下卷:有容乃大的虚拟出版 本书按出版四维度逻辑, 用史论结合的方式, 梳理了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虚拟出版历史及特征, 分别为“声光电磁发明发现: 虚拟出版的‘萌牙期’”“计算机革命: 虚拟出版的发展期”“数字出版: 虚拟出版的当下状态”“虚拟出版的发展趋势”。同时从出版符号、出版载体、出版技术、出版活动及成就四个维度, 突出了中国作为人类出版母国, 在人类出版史、文化史、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和突出地位。 万安伦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G239.19 45 0 荐购
页码:40/149页  每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