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1 |
|
高维滨电针十六绝:神经病针刺新疗法:第2版 |
本书在介绍腧穴现代研究、针刺现代研究、针刺配穴处方方法、常用新穴及针刺新疗法的基础上, 以作者40余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主, 重点介绍了神经病的常见症状及120余种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法, 探讨了电针治疗神经病的机制及规律。书中的“电针十六绝”治法突破了原有的模式, 完全是自主创新的针刺新技术, 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独具特色, 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用后让人拍案叫绝。 |
高维滨, 高金立编著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R246.6 |
69 |
0 |
荐购
|
| 1122 |
|
中医临床护理学进展 |
本书主要介绍中医临床护理学应用及研究进展, 包括绪论及内科病证、外科病证、妇科病证、儿科病证、五官科病证、皮肤科病证6个章节, 其中内科病证含23个常见病证, 外科病证含15个常见病证等, 全书共编写了59个常见病证。每章节附有思政与病案分析, 引导学生学习新时代护理教育理念; 教材编写过程中, 力求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启发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等要求; 立足传承与创新, 突出思政引领,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应用; 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传播中医的情怀。 |
管玉香, 刘香弟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R248 |
135 |
0 |
荐购
|
| 1123 |
|
跟名师 悟经典 做临床:经典方剂临证得失录 |
本书通过读经典、感悟经典、应用经典, 再结合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的临床经验, 努力使中医保持原创思维, 从而让中医更好的发挥其价值。从中医治疗常见病证入手, 从中医经典著作中寻找这些病证。从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对病证的治疗思路、方药, 以及近代、现代的全国名中医, 特别是我的恩师裴正学教授用“西医诊断, 中医辨证, 中药为主, 西药为辅”这十六字方针。 |
薛文翰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49.7 |
79 |
0 |
荐购
|
| 1124 |
|
中医理法筑基辑要 |
本书是在作者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 从学医之初的学习方法, 到跟师实习的点滴经验, 再到临床反复的验证提升, 每一步都注入了作者的心血。内容采用由浅入深的讲课方式, 对中医理论基础、方剂、中药等进行剖析, 解释, 在理论和实践之中架起一座桥梁。本书的另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多年积累的临床病例, 分列为心系、肺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五官系等, 还有少部分皮肤科病例, 这些病例皆为实实在在的病例, 有些是疑难杂症, 这些病例的结尾都有作者自己书写的按语解。 |
宋萌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R249.7 |
79 |
0 |
荐购
|
| 1125 |
|
名老中医临证医话 |
本书编辑当代136位中医名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心得。内容涉及医史、医论、辨证施治、验方和遣方用药等, 其中颇多的真知灼见和实际经验, 丰富了中医理论, 使中医临床各种种疾病的治疗体系和方法不断更新, 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启迪中医后学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新的一代名医成长。 |
刘强, 王维澎编著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49.7 |
88 |
0 |
荐购
|
| 1126 |
|
“人-证-方”中医诊疗模式临证集萃 |
本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论医话, 阐述对“人-证-方”中医思维模式的理解, 第二部分为医案精选。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为医论医话, 关于如何构建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 李乐愚教授将他的一些思考、读书学习的感悟进行了总结; 下篇是李乐愚教授近年来临床医案的集萃, 也是“人-证-方”思维模式在临床上应用的具体实践。本书从“人-证-方”的独特视角, 重塑中医辨证思维体系。该书既探讨了中医的经典思维模式, 又用大量的临床案例诠释了经方方证在“人”上面的应用, 是一部理论思考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中医论著, 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有重大参考价值。 |
李乐愚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49.7 |
95 |
0 |
荐购
|
| 1127 |
|
谢畅怀学术经验集 |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 其中上篇为对其生平和学术思想的介绍及总结, 中篇为分科医案, 从内外妇儿四个方面分别介绍, 如内科又分脑病篇、心病篇、肺病篇、脾胃病篇、肝胆病篇、肾病篇、杂病篇, 每篇又根据疾病不同分节介绍, 每节均从疾病介绍、学术思想、具体医案和按语几个方面详细叙述, 下篇为其临床特色验方的整理。 |
主编谢文英, 樊尊峰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R249.7 |
168 |
0 |
荐购
|
| 1128 |
|
郑颉云学术经验集 |
本书系对郑颉云教授学术思想的系统总结和传承, 以以方列案的形式, 收集整理了郑教授数十年来运用中医药诊治疾病的案例, 并列举其临床常用验方验案, 以及后辈对其学术经验的研究和传承发扬。 |
主编梁润英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R25 |
108 |
0 |
荐购
|
| 1129 |
|
赵清理学术经验集 |
本书系统总结了赵清理的郁证学术思想, 丰富了中医郁证理论的临床应用, 收集整理了赵清理数十年来运用中医药诊治外感病、肺系疾病、心脑系疾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系疾病、气血津液病等各科疾病的经典案例, 并列举其临床常用验方近50首, 是后辈对其学术经验的研究和传承发扬。 |
主编张楠, 王振亮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R25 |
98 |
0 |
荐购
|
| 1130 |
|
丽珠流芳:刘氏乳科临证经验撷要 |
本书分为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介绍刘丽芳教授的学术思想, 在深入论述乳腺疾病的基本概念包括历代对乳腺疾病病名、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与证治的基础上, 荟萃刘丽芳教授从医30余年对乳腺疾病的因机证治的认识; 中篇为本书重点部分, 主要是刘丽芳教授团队成员及研究生、进修和规培同学在跟诊过程中收集、总结、整理的临床验案与外治经验, 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刘丽芳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成就; 下篇主要是跟诊学生撰写或发表的刘丽芳教授临床经验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刘丽芳教授用药经验的整理和挖掘。 |
范洪桥, 刘丽芳, 袁博主编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71.44 |
68 |
0 |
荐购
|
| 1131 |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
本书主要针对儿童常见病的症状、病因、发病机理, 从中医的理论、视角, 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 将儿科疾病的根源定位于食积, 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进行针对性指导, 着重强调整体观的个性化治疗。包括了常见中成药的使用、常用推拿手法的应用。像发热、咳嗽、支原体肺炎、手足口病、腺样体肥大、儿童皮肤疾病等, 皆有具体的康复指导、预防措施。 |
苑嗣文主编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72 |
49.8 |
0 |
荐购
|
| 1132 |
|
中医肿瘤学新论 |
本书立足临床, 在继承传统中医肿瘤理论基础上, 结合王笑民教授近10年肿瘤辨治思考实践成果, 从中医肿瘤学源流与各家学说、肿瘤发生、肿瘤发展、肿瘤性状与病机、肿瘤诊断、肿瘤标本、肿瘤治疗、未病先防的方面论述了前人对肿瘤发病、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认识, 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出了“岩燚说”“肾实说”“心神不力说”; 归纳了肿瘤独特的病机如火水未济、太少合病、阳虚毒聚等; 在现代治疗中纳入中医理论, 并深入探讨了其对虚痰瘀毒的影响, 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笑民主编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R273 |
68 |
0 |
荐购
|
| 1133 |
|
北京名医许铣临证经验录 |
本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许铣教授从医治学之路介绍; 第二章为许铣教授中西医汇融的临证思想探析; 第三章为许铣教授顽固性皮肤病身心同治思想探析; 第四章为许铣教授临证经验, 主要介绍了银屑病、痤疮、湿疹皮炎、白癜风、病毒疣等同时介绍了部分许老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个案; 第五章为许老经验方, 包括口服及外用方; 第六部分为医案医话, 为许老及许老学生、同道的文章手稿, 涉及临证、生活、中西医认识等各方面。 |
杨佼, 丁旭, 吴小红主编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75 |
58 |
0 |
荐购
|
| 1134 |
|
中药神曲发酵机制全景式解析 |
本书全面阐述了神曲的古今应用历史、临床常用方药、制备工艺、化学物质、发酵机制、临床应用以及产业发展趋势, 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神曲功效、化学物质、发酵机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的学术专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神曲的历史源流与临床价值、制备工艺及发酵特征、发酵过程中中药化学成分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规律、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全书特色鲜明, 聚焦用现代科学解读神曲的发酵原理, 是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创新的重要实践, 体现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 反映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 所采用的实验数据翔实可靠, 分析方法先进科学, 研究结论对神曲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意义。 |
王跃飞, 柴欣, 徐健主编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82.4 |
168 |
0 |
荐购
|
| 1135 |
|
岭南佳药化橘红 |
本书从本草考证、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制剂、质量评价与安全性评价、临床应用、药食养生及品牌建设方面对岭南特色中药化橘红进行了全面阐述。本书既从药学专业方面对化橘红的化学成分、制剂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为中药专业人士提供学术参考, 又对其临床应用、养生保健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 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化橘红丰富的本草学知识和煲汤煮茶的参考用法。 |
梁远进, 吴孟华, 王艳慧主编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R282.71 |
88 |
0 |
荐购
|
| 1136 |
|
中医方剂:总论、解表剂、泻下剂 |
本书以解表剂为重点, 从基础概论、立法依据、方剂演变、类方比较以及运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在力求传承中医特色的同时, 以“必须”“实用”“够用”为度, 重点阐明方剂构成的理论逻辑架构, 讲明方剂的立法依据、适用病机及运用特点。此外, 本书重视方剂的考证, 所选方剂力求代表性与常用性。 |
赵婵娟, 聂奎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R289.2 |
88 |
0 |
荐购
|
| 1137 |
|
王付经方使用手册:讲透260首经方:第2版 |
本书归纳、总结《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专业用书, 亦是一本便于查阅、浏览、强化学习的参考用书, 更是详细介绍怎样使用经方治病的必读用书。为了进一步提高该书在理论上的指导性和临床上的操作性, 并结合近几年作者在临床中治病用方总结的成功经验,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方歌、经方功用、增补经方、用药分析、随证加减等五个方面进行重新编写。全书分16章, 每章节的经方阐释分别设导读、方歌、方药、用法、功用、适应证、用药分析、用方思路、随证加减及注意事项等。 |
王付主编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89.2 |
85 |
0 |
荐购
|
| 1138 |
|
肘后备急方 |
本书是一部包括内、外、五官、妇、儿各科在内的方书, 涉及伤寒、温病、各科杂病、外伤、寄生虫等多种病症。书中所列的治疗方法, 其所用之药物及治疗方法, 具有便、廉、验的特点。书中对若干急性传染病的记述, 具有较高的医学史价值。关于天花、疥虫、脚气病、结核病、狂犬咬伤的论述, 为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的最早记载, 亦为世界上最早的传染病学记录。 |
(东晋) 葛洪著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R289.337.2 |
198 |
0 |
荐购
|
| 1139 |
|
《备急千金要方》校注 |
本书中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方法、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详细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该书还强调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提出了许多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在方剂学方面, 记载了大量的方剂, 许多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中医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经典之一。 |
(唐) 孙思邈著 |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89.342 |
69 |
0 |
荐购
|
| 1140 |
|
彝族传统医药档案文献数据库开发研究 |
本书首先介绍了彝族传统医药档案文献数据库的概念、历史、形制、特点、种类、价值等基本属性, 然后调研了彝族传统医药档案文献保存与数据库建设现状并提出了数据库开发的重点难点、总体规划以及宏观对策, 最后对彝族传统医药档案文献数据库开发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即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两部分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 得出的方法、途径和对策对彝族传统医药档案文献数据库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
高建辉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R291.7 |
10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