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1 |
|
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 |
本书主要以英美文学为研究基底, 以英美文学的翻译为研究导向, 对英美文学与翻译进行研究论述。简要叙述了英美文学的相关内容, 引导读者深入了解英美文学的概念、思潮、价值、意义。对英美文学的翻译进行细致的阐述, 重点介绍了英美文学翻译的知识、策略等内容。分别对英美文学中存在的三个主要文学类型进行叙述, 介绍了英美小说、诗歌、散文与翻译的相关内容, 对英美小说、诗歌、散文的具体特征表现、历史演变等内容进行介绍, 对小说、诗歌的翻译技巧、原则、具体实践等内容进行叙述, 对英美散文在翻译时遵循的语篇理论进行阐述。 |
刘书畅著 |
北京出版社 |
I561.06 |
68 |
0 |
荐购
|
| 802 |
|
英美文学教学及其素养培养研究 |
本书从英美文学教学概述入手, 然后对英美文学教学及相关问题、英美文学教学方法之思、文学圈教学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文学素养概述和英美文学素养培养进行探讨。 |
李明著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I561.06 |
68 |
0 |
荐购
|
| 803 |
|
莎士比亚戏剧的早期版本研究 |
本书第一章从图书印刷、伦敦剧院及舞台表演来论述莎士比亚戏剧的早期版; 第二章从语文学的角度, 不是英语发展史, 来论述莎士比亚戏剧的早期版本, 揭示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早期现代英语依然沿袭了中世纪英格兰多语言 (拉丁语、法语、英语) 的文化, 远不是准标化的英语; 第三章基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早期文本来分析英国文艺复兴的民族形象, 是在新世纪运用国家领袖的最新指示精神来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早期文本, 践行了中央现行方针政策。 |
彭建华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I561.073 |
198 |
0 |
荐购
|
| 804 |
|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态维度:以马丁·艾米斯为例 |
本书从艾米斯小说中的生态环境维度、技术发展维度、社会生态维度和生存意义维度等, 分析了其作品中的生态后现代主义思想。该专著选题前沿, 论证详实, 涉及超真实、后现代地方、身体、后启示录小说、创伤叙事和政治暴力等主题, 蕴含的思想实质, 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理想路径。 |
王小会著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I561.074 |
78 |
0 |
荐购
|
| 805 |
|
简·爱 |
本书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 坚持自我, 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 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 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 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翻译家吴钧燮译本高度还原了原作精神。简·爱那句宣言“你以为, 就因为我贫穷, 低微, 不美, 矮小, 我就既没有灵魂, 也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 我跟你一样有灵魂, --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 |
(英) 夏洛蒂·勃朗特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561.44 |
56 |
0 |
荐购
|
| 806 |
|
双城记 |
本书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梅尼特医生因告发贵族的恶行而被关进监狱。他的女儿露西·梅尼特被他的好友接到了伦敦, 并抚养长大。十八年后, 露西从伦敦赶赴巴黎, 终于与父亲团聚。在与父亲返回伦敦的途中, 露西结识了一位贵族青年, 他是梅尼特医生的仇人之子。露西与他相爱, 梅尼特医生也对他们表示了祝福。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 却没有想到, 这位贵族青年遭到了与他家族有仇怨的一位夫人的不断陷害。最后, 爱慕露西的另一位青年人顶替露西丈夫走上了断头台。之后, 露西与丈夫远走高飞, 离开了这里。 |
(英) 狄更斯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561.44 |
48 |
0 |
荐购
|
| 807 |
|
傲慢与偏见 |
本书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通过几位村镇中产阶级姑娘谈婚论嫁的故事, 反映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世态风习。小说情节曲折、富有喜剧性, 语言自然流畅、机智幽默, 以精湛的技巧揭示了生活的悲喜剧。王科一的译本是公认的《傲慢与偏见》经典译本, 其语言风格带有古典文学的凝练感。他精准还原了原著幽默与犀利兼具的特点, 书中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偏见”之间的张力, 通过王科一文白相间的译文呈现得尤为生动。 |
(英) 简·奥斯丁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561.44 |
39.8 |
0 |
荐购
|
| 808 |
|
格列佛游记 |
本书以格列佛医生的四次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 主要讲述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 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 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力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表达了作者看透社会的腐败, 以讽刺的方法抨击了当时腐败的社会。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
(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I561.44 |
41 |
0 |
荐购
|
| 809 |
|
月亮与六便士 |
本书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整个故事, 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月亮”是远大理想的象征, 而“六便士”则是蝇头小利的象征。一个人是抬头望月, 志存高远, 还是低头看地, 追逐小利,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作者通过天才艺术家与他力图逃离的现实之间的冲突, 深入探讨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与社会、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和相互作用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
(英) 毛姆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561.45 |
29 |
0 |
荐购
|
| 810 |
|
喜鹊乔治 |
本书是一部回忆录性质的文学作品。作者弗里达·休斯搬到威尔士乡村深处时, 本以为自己可以种花、画画、为《泰晤士报》( 伦敦) 撰写诗歌专栏, 甚至还可能为自己病入膏肓的婚姻注入新的活力。然而, 她却发现自己救助了一只喜鹊宝宝, 它是在暴风雨中被摧毁的鸟巢中唯一的幸存者, 并开始了改变她人生轨迹的痴迷之旅。随着小喜鹊乔治从一个只会嘶叫的羽毛和骨头碎片成长为一个聪明、任性的伙伴, 弗里达发现自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同时也对最终放飞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感到忐忑不安。 |
(英) 弗里达·休斯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561.55 |
78 |
0 |
荐购
|
| 811 |
|
我无惧声名狼藉:埃德娜·奥布莱恩回忆录 |
本书将带领读者直面一个充满戏剧性冲突和沉思的人生。本书自这位爱尔兰极富盛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出生写起--她出生在爱尔兰一个庞大但日益衰落的家庭, 接着故事渐渐移向她所在的修女学校、私奔、离婚、当单身母亲、60年代在伦敦的生活, 与好莱坞大咖、流行明星, 以及文学巨匠的种种际遇。这里写了爱情、单相思, 还有她作为知名作家在美国的旅行。本书记述了作者埃德娜·奥布莱恩生命中的物、事、人、爱恨情仇与山川风物, 丰盛而令人陶醉。这一切都镌刻在奥布莱恩的生命中, 丰富着她的人生。 |
(爱尔兰) 埃德娜·奥布莱恩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562.55 |
98 |
0 |
荐购
|
| 812 |
|
身为一只象:敦·德勒根作品集 |
本书以大象为主角, 记录了大象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故事天真充满童趣, 短小精悍, 极富哲学思考。 |
(荷) 敦·德勒根著 |
鹭江出版社 |
I563.45 |
30 |
0 |
荐购
|
| 813 |
|
蚂蚁离开的那一天:敦·德勒根作品集 |
本书以蚂蚁为主角, 探讨了何为远方、何为存在, 以及蚂蚁对远方及故乡的思索。故事天真充满童趣, 短小精悍, 极富哲学思考。 |
(荷) 敦·德勒根著 |
鹭江出版社 |
I563.45 |
30 |
0 |
荐购
|
| 814 |
|
蚱蜢的幸福杂货店:敦·德勒根作品集 |
本书以蚱蜢为主角, 通过小动物们的故事, 对幸福、死亡等宏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索。故事天真充满童趣, 短小精悍, 极富哲学思考。 |
(荷) 敦·德勒根著 |
鹭江出版社 |
I563.45 |
30 |
0 |
荐购
|
| 815 |
|
刺猬的愿望:敦·德勒根作品集 |
本书内容讲述有一天, 经常感到孤独的刺猬决定邀请所有人来家里做客。但同时它又回避这个想法, 因为它总是害怕做错什么。如果大象真的出现了, 它不会破坏一切吗? 还有青蛙的叫声, 会有人听到刺猬说什么吗? 哪种情况更糟糕, 是不速之客, 还是因为预期的访客而失眠? 不, 想要和得到是天壤之别。也许刺猬应该享受独处的时光。 |
(荷) 敦·德勒根著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I563.45 |
30 |
0 |
荐购
|
| 816 |
|
孤独与沉思:普吕多姆诗选 |
本书精选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普吕多姆的百余首诗歌。主要收入诗人创作前期的抒情诗, 也是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欢的作品, 由傅雷翻译奖得主、翻译名家胡小跃翻译, 此次出版对原先的译文作了较大程度的优化, 对篇目也作了调整, 更加贴合当今读者的阅读趣味。苏利·普吕多姆的诗歌长于提示人心灵演算的隐秘、幽微的感受和体验, 更长于分析, 无论是灵感诗还是哲理诗, 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法) 苏利·普吕多姆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565.25 |
45 |
0 |
荐购
|
| 817 |
|
巴黎圣母院 |
本书主要讲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故事围绕着爱情、仇恨、善恶的冲突展开, 最终以悲剧收场。雨果通过这部作品不仅描绘了中世纪巴黎的社会风貌, 更深刻地探讨了美与丑、善与恶的主题, 批判了宗教的虚伪和社会的不公。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建筑艺术的热爱, 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 |
(法) 雨果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I565.44 |
48 |
0 |
荐购
|
| 818 |
|
局外人 |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 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 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在第二部分里, 牢房代替了大海, 社会的意识代替了默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 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 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最后主人公因“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一滴泪”的理由, 被法庭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 |
(法) 阿尔贝·加缪著 |
万卷出版公司 |
I565.45 |
59.9 |
0 |
荐购
|
| 819 |
|
卧底警局:一位法国记者的潜入调查 |
本书是一部反映法国警察生态的纪实作品, 年轻的法国媒体记者瓦朗坦·让德罗为了写成客观真实的调查报道, 潜入警界。在短期培训合格后, 他进而卧底警局六个月, 关注巴黎第19区。这里鱼龙混杂, 问题重重, 警察内部的自杀率奇高并且还在上升。法国警方常被指执法过度暴力, 受害者和警局各执一词。作者加入警方的执法行动, 真实记录下警察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也记录了自己卧底时期的复杂心态, 以及警察职业尚存的高尚与人情味。 |
(法) 瓦朗坦·让德罗著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I565.55 |
69 |
0 |
荐购
|
| 820 |
|
北冥有鱼 |
本书收录了《最后的舞狮人》《北冥有鱼》《与你同行》等十余部作品。这些故事以当代海外华人为主体, 在地生活气息浓郁, 勾画了不同背景经历, 身份年龄的当代华人群像。作者影视创作背景使其作品呈现多样化, 增加了可视感和不同节奏。这些故事聚焦人物的心理活动, 尤其是不同人生阶段的挑战和成长。如《最后的舞狮人》中不同角色为保存文化传承所付出的努力; 《北冥有鱼》主人公面对生命瓶颈期而展开的自我探寻, 《剪刀石头布》三个背景相异的角色各自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等。作品借鉴了当地海外文学表述方式, 心理描写真实细腻, 善以氛围环境渲染烘托人物境遇和性格, 兼具现实和魔幻色彩, 故事新颖和人物鲜明。 |
(加) 高萨著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I711.45 |
56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