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 |
|
皮肤科实用中医适宜技术 |
本书由中医皮肤疾病领域专家团队编写, 分为理论篇、临床篇、典型案例篇, 以及附录四个篇章。理论篇对皮肤科常用的25种中医适宜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 临床篇筛选了皮肤科常见的23个病种, 对各病种疗效确切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典型案例篇精选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临床验案, 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直观呈现; 附录详细介绍了11种常见的皮肤科西医操作技术。 |
王建青, 杜桂营, 凌晓燕主编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R275.9 |
62 |
0 |
荐购
|
| 1202 |
|
脱发 |
本书较为系统的整理了各地中医名家关于脱发诊治的经典理论和方剂, 阐述了各地中医名家对于脱发病因、病机的见解与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 包括辨病辨证、药物疗法、外治法等。还结合医案诊治记录来传达临床实践经验, 对中医治疗脱发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 还特别邀请了多位中医皮肤科专家参与编写和审稿工作, 以确保本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期待中医药学在脱发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王强, 韩宪伟, 陈维文主编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R275.987.1 |
78 |
0 |
荐购
|
| 1203 |
|
三明草药:第八辑 |
本书精选收入三明地区常见中草药200种, 对每种药物分别从别名、种属、识别、分布、采收、药性、功能、主治、用法和民间验方等多个方面作了系统说明, 内容翔实丰富, 图片均为编者亲自拍摄, 民间验方来自三明民间,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主编宋纬文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8 |
148 |
0 |
荐购
|
| 1204 |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 |
本书稿以《陈氏香谱》为研究范本, 从香名、香史、香功、香品、香艺、香魂等角度对香文化进行阐述。几千年来, 中国上层社会、文人墨客、高僧大德始终以香为伴, 对香推崇备至。它不仅限于祭祀, 更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香道”是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 融自然科学、哲学思维与人文精神为一体, 科学方法与艺术表现相统一, 以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为目标, 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主要内容, 以审美作为理想境界, 融合香魂、香德、香礼、香艺为一体的实践。 |
顾作义编著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R282.71 |
68 |
0 |
荐购
|
| 1205 |
|
中药炮制学 |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和传承发展三部分, 共19章。总论突出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体系, 并增加了传承创新进程、中药饮片的标签管理等新政策新内容; 各论对重点药味着重介绍, 有关药物的质量要求收载《中国药典》饮片标准, 进一步强调炮制品作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同时炮制研究部分收载了最新研究成果, 突出炮制原理研究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
陆兔林, 窦志英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R283 |
85 |
0 |
荐购
|
| 1206 |
|
中药炮制学 |
本书内容包括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 上篇总论主要包括绪论、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的分类与辅料、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与贮藏养护、中药饮片生产与管理等, 下篇各论主要包括净制、饮片切制、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复制法、发酵法与发芽法、其他制法、地方传统特色炮制技术和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等。 |
陆兔林, 窦志英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R283 |
168 |
0 |
荐购
|
| 1207 |
|
中药分析学 |
本书以现行中药质量监管法规和标准为依据, 紧贴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和生产实践, 全面介绍了中药质量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和最新进展等, 构建了系统完整的中药分析学知识体系, 旨在培养具备追求精确和卓越的科学精神, 能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中药质量分析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全书共7章, 分别为绪论、中药质量分析方法、中药成分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中药生产过程分析、中药体内分析和中药质量标准制定。 |
刘丽芳, 吴志生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R284.1 |
69.8 |
0 |
荐购
|
| 1208 |
|
药性集要便读 |
本书又名《药性集要便览》, 简称《药性集要》, 为清代医家岳昶所撰。现存3种版本: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陶氏嵩阳书屋活字印本, 三卷; 清道光三十年(1850)嵩阳书屋重镌本, 六卷; 清咸丰元年(1851)艺海堂刻本, 七册。全书载药374种, 每药以五言或七言歌诀简述形色、性味、归经, 另列主治、功用、发明。歌诀后引录诸家本草, 并附“医学便览”, 内蕴药性机理, 外括中药文化。此次整理以清道光三十年( 1850) 嵩阳书屋重镌本为底本。 |
(清) 岳昶撰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85.1 |
79 |
0 |
荐购
|
| 1209 |
|
陈潮祖方剂学讲稿:方理求真 |
本书从选方、分类、治法的拟定、方理解释及临证应用五个方面对方剂学进行阐释, 反映了脏腑和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变化, 概括了内、妇、儿各科疾病的基本病机, 全书的治法反映了治疗原则、治疗大法、一证一法、一方一法四个层次, 成为由粗到细, 法中有法的编写形式, 部分正方下面列入187首变化方剂, 又是示人以加减变化之法。 |
陈潮祖著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R289 |
168 |
0 |
荐购
|
| 1210 |
|
陈潮祖常用方剂解析及应用发挥 |
本书分为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 总论阐述各种病机体系与脏腑的关系, 意在说明只有脏腑才是各种病机体系的基础, 各种病机体系可以统一于脏腑病机之中, 同时探讨了病机与治法的共性; 阐述了病机与治法的关系。书中每一治法均以病机为其理论依据, 从消除致病原因、调理脏腑功能、疏通或补充气血津液三个方面予以阐述治法原理。 |
陈逸主编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R289 |
79 |
0 |
荐购
|
| 1211 |
|
名家对药荟萃举隅 |
本书搜集应用对药的经验, 总结研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应用, 博览群书, 按中药分类以解表、清热、泻下等十几大类, 具体以对药为条目, 分别介绍对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配伍、用量、服用方法、用药禁忌、现代药理学研究, 以浅显之词发深奥之理, 结合团队临床经验, 汇总古今名医运用对药之精华编辑而成, 是主编与编者集体智慧之结晶。 |
崔德成, 王巍, 崔丽平主编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R289.1 |
98 |
0 |
荐购
|
| 1212 |
|
普济本事方 |
本书共10卷, 为宋代许叔微撰, 是许氏集平生所验效方, 附以医案, 并记其事实之书, 故名。书稿按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等分为二十五类, 包括内、外、妇、儿、伤、五官、针灸各科。共收录370余方, 每方首列主治、方名、药味、药量, 次录治法、服法。书中论证和论述见解精辟, 条理明晰。这些方中十分之七为丸、散、膏、酒、粥、针灸、按摩, 十分之三为汤剂, 除仲景麻、桂、柴、葛外, 多为各家名方及民间效方, 其中煮散最多。书稿对宋代盛行的丸散剂型及煮散法等制药特色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从药材处理工艺到制剂成型流程, 全方位展现了宋代医药的独特风貌。此外, 本版还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评述,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稿内容。 |
(宋) 许叔微著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R289.344.2 |
59 |
0 |
荐购
|
| 1213 |
|
佤族医药活态传承:佤药篇 |
本书内容讲述佤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 勤劳智慧的佤族人民利用当地特有的医药资源防治疾病, 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行医用药经验, 为佤族人民防疫疾病、生存繁衍, 起了重要的作用, 至今仍然广泛使用。但由于佤族只有语言, 没有文字, 无法记载这个民族医药形成和发展所走过的漫长历程, 而主要通过口碑代代相传。在传承过程中缺失文献记载这一重要环节导致佤族医药常常以零散、残缺不全的形式存在。佤族的医学思想医学观念、诊断方法、用药规律等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缺, 部份口授身传的口碑医药已消失或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 急需文字转录予以保存。 |
李学芳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95.5 |
98 |
0 |
荐购
|
| 1214 |
|
佤族医药活态传承:佤医篇 |
本书内容讲述佤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 勤劳智慧的佤族人民利用当地特有的医药资源防治疾病, 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行医用药经验, 为佤族人民防疫疾病、生存繁衍, 起了重要的作用, 至今仍然广泛使用。但由于佤族只有语言, 没有文字, 无法记载这个民族医药形成和发展所走过的漫长历程, 而主要通过口碑代代相传。在传承过程中缺失文献记载这一重要环节导致佤族医药常常以零散、残缺不全的形式存在。佤族的医学思想医学观念、诊断方法、用药规律等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缺, 部份口授身传的口碑医药已消失或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 急需文字转录予以保存。 |
海青山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R295.5 |
128 |
0 |
荐购
|
| 1215 |
|
医用高等数学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函数和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方程基础、概率论基础、线性代数初步和MATLAB入门。 |
张明慧主编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R311 |
59.8 |
0 |
荐购
|
| 1216 |
|
抗菌生物材料 |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团队多年在生物医用抗菌材料领域的科研成果, 阐述了抗菌生物材料在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从微生物感染对人们健康的巨大威胁、抗菌生物材料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等方面探讨了抗菌生物材料的设计原理、作用机制、使用策略等理论, 总结了新型抗菌技术和材料体系, 分析了抗菌生物材料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列举了植介入医疗器械抗菌涂层、创面抗感染敷料、抗菌药物递送等应用实例。 |
李鹏, 王腾蛟等著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R318.08 |
138 |
0 |
荐购
|
| 1217 |
|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程:第2版 |
本书精选了组织学切片光镜图、胚胎模型和人胚标本等共216幅图。内容包括细胞、四大基本组织、主要器官、人胚早期发生。图片精致, 标注清楚, 配有相应的观察要点和文字说明, 图文并茂, 而且配合有切片数字化全景扫描和录屏-读片资源。既反映了组织学学科的特点, 体现出国内相关院校的教学水平, 又反映了现代化教育的趋势。 |
吴春云, 赵敏, 曾洪艳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R32-33 |
49.8 |
0 |
荐购
|
| 1218 |
|
解剖学基础 |
本书以助力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为核心目标, 紧密贴合对口升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 遵循“理论夯实+实践强化+考点精析”原则, 重点介绍了对口升学、护士执业考试中解剖学基础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易考内容; 针对考试题型, 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与模拟试卷, 助力学生熟悉考试流程, 增强应试技巧。同时, 本丛书配套视频、线上试题库等数字化资源, 助力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巩固与应试能力的双重提升, 为其未来护理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
张建功, 丁树德主编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R322 |
50 |
0 |
荐购
|
| 1219 |
|
生理学基础 |
本书以助力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为核心目标, 紧密贴合对口升学、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 遵循“理论夯实+实践强化+考点精析”原则, 重点介绍了对口升学、护士执业考试中生理学基础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易考内容; 针对考试题型, 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与模拟试卷, 助力学生熟悉考试流程, 增强应试技巧。同时, 本丛书配套视频、线上试题库等数字化资源, 助力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巩固与应试能力的双重提升, 为其未来护理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
张建功, 丁树德主编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R33 |
51.5 |
0 |
荐购
|
| 1220 |
|
基于想象的脑机交互原理与实践 |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为成功的BCI系统研发不是一个单纯的工程实现方法或算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原理。本书注重基础, 包含了BCI的一些共性基础内容, 包括BCI相关术语、BCI范式与神经编码、BCI金标准 (在线BCI系统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综合评价方法--用户可用性、满意度和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 本书聚焦基于想象的BCI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 以及运动想象BCI实践和应用。 |
伏云发等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R338.2 |
14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