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共产党宣言:校注本:第2版 |
本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 《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1920年8月, 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本书对陈望道译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与今天的译法出入较大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等做了详细的注释, 同时该书稿收录了各个版本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的书影以及首版书的影印本。以期让今天的读者能够全方位的了解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原貌。 |
(德) 马克思, 恩格斯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A122 |
40 |
0 |
荐购
|
| 2 |
|
共产党宣言:大字版:第2版 |
本书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书的问世,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次再版的《共产党宣言》是以2009年出版的中央编译出版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译本为基础, 其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全文正文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七篇序言, 此外书中还收入了《共产党宣言》最早的德文本的影印版, 以及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创作的马克思画像和恩格斯画像。 |
(德) 马克思, (德) 恩格斯著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A122 |
46 |
0 |
荐购
|
| 3 |
|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第2版 |
本书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等8章展开论述。 |
赵曜, 王伟光, 鲁从明等主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A8 |
56 |
0 |
荐购
|
| 4 |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41辑 |
本书分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欧陆思想”“马克思思想再阐释”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共收录了16篇学术论文和1篇译文。本书旨在介绍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 传递国内外学界的重要资讯, 呈现马克思主义各个领域的研究样貌。 |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A81 |
128 |
0 |
荐购
|
| 5 |
|
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视域中的符号学研究 |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符号学所形成的探讨及援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关于符号学理论的认识、批判、改造及运用的过程, 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 对诸多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在文学、文化等诸多领域所发表的关于符号学的理论观点加以细致梳理和深入探讨, 较为清晰地总结和梳理出了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符号学进行不同形式和维度的理论观照的学术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 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符号学方法的观照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
张碧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 |
129 |
0 |
荐购
|
| 6 |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
本书从学术视阈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时空分析”、“普遍和特殊辩证关系”的解释框架, 探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深入阐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同时, 本书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21世纪带有总体性、时代性、全局性的根本问题, 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中国样本”, 也能为解释21世纪的世界提供科学的理论体系, 由此能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体或核心的理论形态。 |
韩庆祥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A81 |
168 |
0 |
荐购
|
| 7 |
|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以整体性为视域 |
本书基于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 着重从构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各个部分的整体性以及各部分相互联结的演进整体性这两个维度, 论证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批判中建松自身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 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 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 |
李冰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A81 |
98 |
0 |
荐购
|
| 8 |
|
资本主义的秘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 |
本书内容讲述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理论成果, 拜物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运动、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物化性质的指认与批判, 揭示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必然歪曲地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 构成理解马克思理论内核与思想实质的重要一环。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揭示了商品、货币、资本等物形式背后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质, 阐发了这种颠倒的发生机理, 由此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釜底抽薪式的全面批判。 |
毛菲著 |
研究出版社 |
A811.63 |
65 |
0 |
荐购
|
| 9 |
|
马克思私有财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本书主要是对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阐述和分析, 围绕马恩经典著作阐明私有财产的历史演变、私有财产的积极构成、私有财产的本质澄明、私有财产积极的社会批判、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历史逻辑以及私有财产批判的当代价值, 呈现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逻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彻底批判。马克思对私有财产权的批判既有哲学批判, 也有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前者主要存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 后者主要存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及之后, 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 它们共同揭示了私有财产权不是自然权利, 而是基于市民社会的权利。 |
刘秀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A811.66 |
79 |
0 |
荐购
|
| 10 |
|
文化唯物主义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英国文化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代表人物、操作策略以及学术成绩, 进而探讨二者之间共性与差异, 指出它们优缺点, 以解决学界一直在争议的文化唯物主义的属性问题。通过翔实的研究和论证指出, 早期的文化唯物主义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高度重合性, 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部分; 但是, 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性别研究转向之后, 它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渐行渐远, 属于后结构主义的一部分。 |
赵国新, 袁方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1.691 |
68 |
0 |
荐购
|
| 11 |
|
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第2版 |
本书是从总体上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的邓小平理论教科书。本书从当代中国大局和世界大局出发,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连贯起来加以思考, 把邓小平著作同党中央重要文献统一起来加以阐述, 旨在清晰展现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新中国的创新性发展成果。通过这一阐述, 本书深刻揭示了邓小平理论如何将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紧密融合, 为理解并指导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郑必坚, 龚育之, 杨春贵主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A849 |
68 |
0 |
荐购
|
| 12 |
|
规定论导论 |
本书是对规定问题的首次系统探索, 内容从规定主义和描述主义出发, 通过深入理解黑格尔逻辑和思维规定的奥秘; 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以及关于思维异化的阐述, 到规定问题研究的当代进展, 将规定作为行为的根据、描述的前提和创构的预设进行深层次考察; 对规定的形成、规定的性质、规定的类型及规定的发展和层次作了系统研究, 最后落脚于规定的合理性和合理化。 |
王天恩著 |
人民出版社 |
B |
98 |
0 |
荐购
|
| 13 |
|
现代性背景下的交往异化问题研究 |
本书主体分为五章, 坚持马克思“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导向,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立场--“人的本质规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旨归--“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全面分析了交往异化问题凸显的时代背景, 审视了现代性背景下人的交往状况: 普遍交往却又普遍孤立, 交往不断扩大却又在不断缩小, 虽获得交往自由却又无刻不在枷锁之中。本书立足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和异化理论, 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相关现代性批判理论, 提出交往异化的形式、原因、克服交往异化的路径。 |
赵慧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B0-0 |
79 |
0 |
荐购
|
| 14 |
|
科学工作能力实训指导 |
本书依托科学工作能力实验室, 以OBE理念为指导, 基于学生毕业后工作能力提升需要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通用、行政、人事、财经四个工作模块, 每个模块包括8个工作能力训练, 以培养学生继承历史经验以及创新创业思维, 毕业时具备相应岗位工作经验和能力。作为校企合作教材, 企业合作者为圆通公司, 其主要作用是对教材编写进行实践指导。 |
李文瑛主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B026 |
48 |
0 |
荐购
|
| 15 |
|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本书收录其中文章及相关讨论、访谈等二十余篇, 集中展示当前学界在探索有生命力和世界视野的中国哲学上提出的新思与新解.“中国哲学”缘起百余年来中西文明互动的历史背景, 它的性质、内容及方法等问题, 与传统学术现代转型和哲学的自我省思相连。2015年, 陈少明出版《做中国哲学》, 尝试克服西方哲学定式和形而上学预设, 并基于本土经验直面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建构, 以此回应学界长期存在的“中国哲学合法性”“该中国哲学登场了”等关切。2021年底, 三十余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兼具中西学术背景的学者会聚“做中国哲学: 思路、方案与实践”工作坊, 就当前中国哲学的更新和活化、中西哲学的交融和转化等问题进行对话。 |
陈少明等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B2 |
78 |
0 |
荐购
|
| 16 |
|
何以天人:中国古代思想探微 |
本书以中国古代思想研究领域大量成果为基础,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中的佼佼者展开讲解, 既讲生平, 也讲思想, 深入浅出的同时, 也不乏发人深省的思考。书中以时间为线索, 从先秦儒墨道法主要思想家讲起, 继而进入秦汉唐宋直至明清, 每一个历史分期挑选若干主要思想家展开研究与讲解, 包括王充、陈亮、朱熹、陆九渊、王阳明、戴震、颜元等等。 |
萧三匝著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B21 |
98 |
0 |
荐购
|
| 17 |
|
诸子百家的黄金时代:一部中国哲学诞生史 |
本书从上古时期的先王智慧与宗教哲学开始说起, 讲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哲学思想。跨越整个时间维度, 介绍那个大思想家们群星璀璨的时代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华要点, 穿插幽默故事, 呈现搞笑好玩, 又充满智慧的哲学之旅。该书探讨了哲学的意义, 共分为九章, 以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等哲学流派为主要脉络, 探讨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
范西园著 |
岳麓书社 |
B22 |
78 |
0 |
荐购
|
| 18 |
|
周易 |
本书是中国古老哲学经典, 分“经”“传”两部分。“经”含六十四卦卦象、卦辞及爻辞, 以阴阳符号推演宇宙变化;“传”即“十翼”, 由孔子及其后学所作, 阐释卦理哲学。其核心以“阴阳”“变易”为纲, 揭示自然、社会规律, 涵盖天道、人事、吉凶等命题, 既用于占筮决策, 亦蕴含辩证思维与伦理智慧, 被尊为“群经之首”, 深刻影响中华文化的哲学、政治、艺术等领域。 |
萤雪译注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B221 |
19.8 |
0 |
荐购
|
| 19 |
|
汉唐齐鲁易学思想研究 |
本书作为一部专门研究齐鲁地域易学的著作, 从地域文化角度切入, 选取齐鲁易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汉唐时期, 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和研究了汉唐时期齐鲁地域内和文脉传承上归属于齐鲁一脉的著名易学家、重要易学著述、主要易学流派的思想成就, 同时拓宽传统易学研究的范畴, 在经传注释和学派演变的基础上加以贯通, 将易学思想置于社会历史变迁中作综合考察, 重点分析了齐鲁易学思想史的发展阶段、鲜明特点和演变规律, 以期完整地呈现出汉唐齐鲁易学的发展脉络和时代特色。 |
徐浩诚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B221.5 |
95 |
0 |
荐购
|
| 20 |
|
《周易》经传德治思想研究 |
本书致力于从易学史与易学哲学的角度反思古代国家治理的构建、发展与得失, 反思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局限, 研究易学与古代国家治理之间的学理关系、逻辑关系, 研究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探索易学回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路径。 |
李圣强著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B221.5 |
60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