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1 |
|
智能电网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
本书深入探讨了智能电网技术的关键要素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综合应用。该书首先概述了电子信息通讯技术, 包括现代通信技术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原理。随后, 详细阐述了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相关技术与应用。接着, 书中分析了智能电网中的信息与通信技术, 涵盖通信系统架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等方面。此外, 还深入研究了智能电网中电能的转换与控制技术, 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智能电网理论与实践应用。最后, 该书着重讨论了智能电网中的信息安全保护问题, 并提出了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及发展新路径。 |
李岩, 杨威著 |
哈尔滨出版社 |
TM76 |
48 |
0 |
荐购
|
| 1342 |
|
锂离子电池储能测试与评价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检测及失效分析技术的各个方面, 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实用的电池检测技术及评估方案。全书共分为六章, 从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知识出发, 详细阐述了电池检测的背景、重要性及分类, 并深入探讨了国标测试技术, 包括物理、电性能和安全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此外, 书中还介绍了其他常用电池检测技术, 如材料物理及化学性能检测、电化学检测和无损检测等。 |
官亦标, 王萌, 苏岳锋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TM912 |
138 |
0 |
荐购
|
| 1343 |
|
三维集成无源电路设计 |
本内容包括随着无线通信和移动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 电路系统的设计逐渐趋向于小型化、轻量化、高集成度。射频前端系统在整个信号传输的过程中, 可以对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和过滤, 是无线通信模块的重要部分。但是射频前端系统中有源电路的特征尺寸和集成度遵循摩尔定律持续提升, 而集成无源元件尺寸减小速度相对缓慢, 目前多采用分立器件, 无法基于现有集成电路技术实现集成。基于硅通孔 (TSV) 的三维集成技术为无源元件尺寸大、不可集成的瓶颈问题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本书讨论的相关内容已经在IEEEMWCL、IEEETVLSI、IEEETCPMT、IEEETDMR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获得诸多同行好评。 |
王凤娟 ... [等] 著 |
科学出版社 |
TN402 |
185 |
0 |
荐购
|
| 1344 |
|
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
本书阐述了热里德堡原子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及其A-T分裂效应机理; 对四能级外差形式的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的动态解模型和响应以及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的噪声构成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本书对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相关的实验环节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系统性阐述: 包括饱和吸收谱、EIT效应、EIT-AT分裂效应以及适用于里德堡实验的激光稳频系统; 对四能级外差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的实验系统进行了搭建并且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测试。 |
唐禹著 |
科学出版社 |
TN859 |
148 |
0 |
荐购
|
| 1345 |
|
焕新:2024年中通服设计院论文精选集 |
本书选集汇总了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4年研究成果, 分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个板块, 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与项目管理经验等。其中,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的前沿技术, 深入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以及对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影响的研究和案例分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要介绍了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 低空经济、5G通信、区块链技术、绿色低碳发展、量子科技、生成式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和元宇宙等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应用案例分析。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N91-53 |
128 |
0 |
荐购
|
| 1346 |
|
循环平稳理论的盲源分离原理与算法:第2版 |
本书不仅介绍了BSS的基本知识和总体概况, 而且给出了几种重要的基于循环平稳理论的盲源分离算法。本书共分为6章。介绍了循环平稳理论的盲源分离算法的研究意义、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经典算法及其仿真, 研究了步长对算法收敛速度与稳健性的影响, 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变步长算法。 |
赵菊敏, 李灯熬, 毋凡铭著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TN911.7 |
49 |
0 |
荐购
|
| 1347 |
|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原理 |
本书阐述了扩谱通信中的编码与调制、直扩与跳频、扩谱码同步、自适应滤波与阵列、衰落与分集、码分多址与MIMO、移动AdHoc与蜂窝网、迭代信道检测、扩谱信号检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重点针对扩谱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展开论述。 |
(美) 唐·托列里著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TN914.42 |
198 |
0 |
荐购
|
| 1348 |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 |
本书以传统TCP/IP互联网技术为基础, 以IPv4向IPv6的过渡为切入点, 以云网融合为技术总线, 以智能网络为探索前沿构建知识体系。在专业广度上, 包括协议规范、路由转发、管理控制、网络安全和融合发展等, 全面覆盖网络转发、控制、管理和安全平面等技术; 在专业深度上, 包括高性能网络转发、可编程网络处理和智能在网计算等,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全面把握网络技术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 在知识体系上, 包括软硬件协同微体系架构、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优化等, 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相互交叉, 全面融合各学科知识; 在知识呈现上, 包括概念表述、问题剖析、机制描述和实验比较等, 引导学习和启发思考, 全面贯通教学到科研流程。 |
吕高锋, 唐竹, 蔡志平等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N915.04 |
79 |
0 |
荐购
|
| 1349 |
|
趣味网络图解:从基础到应用 |
本书基于网络的四层模型, 自下而上逐层剖析网络编程和数据传输的根本原理, 特别聚焦于程序员在学习和职业实践中经常面临的具体情境。本书采用提问、分析、解答的方法, 引导读者逐步深入, 直至完全理解网络通信的精细运作方式。书中不仅阐述了socket的使用及其底层实现机制, 还细致解读了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过程, 以及应用层协议的多样性。更进一步, 本书深入比较了TCP与UDP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表现,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 揭示了它们的内在特性。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 本书将复杂的网络知识转化为轻松有趣的学习体验, 确保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 也能充分吸收知识。 |
林兆伦著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TN915.04-64 |
129.8 |
0 |
荐购
|
| 1350 |
|
密码算法智能感知解析技术 |
本书以密码学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背景, 聚焦密码算法发布方式的不确定性和设计方法的多元性等问题, 系统地介绍密码算法智能感知解析技术, 包括基于Selenium的密码文献数据采集检索技术、基于BERT的密码文献分类技术、基于BERT的密码文献关键信息提取技术、基于LSTM的密码算法规范化表示技术、基于Graphviz的密码算法流程可视化技术, 以及相关系统的研发和实现。 |
张中亚著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TN918.1-39 |
78 |
0 |
荐购
|
| 1351 |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 |
本书是一本系统讲解Android应用开发的教材, 涵盖从环境配置、UI设计到后台功能实现的各方面。书中介绍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架构和开发流程, 重点讲解了UI设计、数据存储、线程管理、网络开发等核心技术。同时, 还结合AI大模型应用, 展示了智能化功能的实现。最后, 通过综合项目的案例分析, 帮助读者掌握完整的开发流程, 适用于各个层次的Android开发者。 |
王进, 陆培军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N929.53 |
59 |
0 |
荐购
|
| 1352 |
|
雷达低空目标探测与防范 |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梳理雷达低空目标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分析典型低空目标的雷达目标特性。第二部分分别从信号和数据层面, 讨论低空雷达目标的检测、跟踪、识别与分类技术。第三部分介绍导航雷达、泛探雷达、外辐射源雷达、气象雷达等各类典型低空雷达探测系统、应用情况, 并对雷达低空目标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本书介绍的许多方法经过大量实测数据验证, 对提高复杂低空背景下动目标检测和精细化处理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
陈唯实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TN953 |
188 |
0 |
荐购
|
| 1353 |
|
合成孔径雷达抗相参干扰波形设计原理与方法 |
本书针对移频干扰、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卷积调制干扰、微动干扰等典型相参干扰样式, 围绕SAR波形设计原理与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 主要包括抗干扰机理分析、抗干扰波形设计参数化建模、抗干扰波形优化算法和抗干扰性能评估等内容。重点阐述了间歇采样转发干扰、联合限幅滤波处理的抗有源运动调制干扰波形、移频干扰、有源运动调制干扰和卷积调制干扰等典型相参干扰信号获取过程, 并基于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分析相参干扰的特性, 列举微动干扰等典型案例。 |
周凯, 李德鑫, 陈冬冬等著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TN958 |
128 |
0 |
荐购
|
| 1354 |
|
光学陀螺惯性导航技术 |
本书介绍了以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等光学陀螺仪和石英加速度计为主的惯性测量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光学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原理, 包括: 光学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的基础知识、惯性导航的机械编排、导航误差特性、卡尔曼滤波组合导航技术、对准与标定技术、阻尼与校准技术、系统结构设计与线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对光学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的元件和系统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并介绍了目前成熟的激光、光纤陀螺惯性导航设备现状。 |
罗巍等编著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TN965 |
188 |
0 |
荐购
|
| 1355 |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 |
本书以基础性、全面性和先进性为原则, 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计算思维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基础、智能搜索求解问题、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大模型与AIGC、虚拟现实与数字人、人机融合与具身智能。 |
陈璞花, 焦李成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TP18 |
45 |
0 |
荐购
|
| 1356 |
|
人工智能导论 |
本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人工智能从无到有, 一步一步进化到现在的历史, 以此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本书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语言进行人工智能编程, 以此培养读者的程序思维素养。本书介绍了文字大师的养成方式, 使得读者得以了解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 以及如何进行大语言模型训练。本书介绍了AIGC的能力, 以及使用方式举例, 列举了AIGC的多种使用方式, 总结了AIGC大语言模型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 |
缑锦, 应晖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TP18 |
79.8 |
0 |
荐购
|
| 1357 |
|
超越人工智能:ChatGPT、Web3和未来的商业图景 |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首先概述GenAI, 以ChatGPT和Web3为代表, 讨论它们的历史轨迹、关键里程碑和基本机制, 为理解这些技术的演变、原则以及它们如何在各种商业环境中集成铺平了道路。其次将ChatGPT和Web3融合于商业应用, 探索ChatGPT与Web3在不同行业中的商业应用及协同作用, 包括产品管理、营养科学、金融、银行、零工经济、房地产、游戏和政府, 详细分析ChatGPT在相关领域的角色及其与Web3整合如何产生价值、简化流程, 并通过利用AI和去中心化技术的优势来革新商业操。 |
(美) 黄连金, 汪扬, (美) 朱峰等编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TP18 |
79 |
0 |
荐购
|
| 1358 |
|
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
本书详细阐述了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的相关知识, 旨在帮助读者认识大模型、了解大模型、熟练使用大模型, 从而利用大模型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全书共13章, 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前沿、DeepSeek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大模型工具、本地部署大模型、智能体、AIGC的概念与应用、文本类AIGC应用实践、图片类AIGC应用实践、语音类AIGC应用实践、视频类AIGC应用实践、AI搜索、AI办公。本书以“零代码”学习人工智能为原则, 使用AIGC工具解决读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
林子雨编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18 |
49.8 |
0 |
荐购
|
| 1359 |
|
人工智能与未来实践教程 |
本书内容分为环境搭建、人工智能基础和人工智能应用三部分, 其中人工智能基础与人工智能应用部分与教材内容呼应。第一部分环境搭建: 主要是针对本书中基础和应用部分的环境配置内容, 包括常用办公软件、Python环境安装以及第三方库的配置; 第二部分人工智能基础包括五类实践项目, 分别是实践2数据可视化, 实践3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 实践4简单排序算法, 实践5机器学习算法KNN和实践6神经网络算法; 第三部分人工智能应用包括六类实践项目, 分别是实践7基础办公类AIGC生成, 实践8高级AIGC生成、实践9智能体搭建、实践10DeepSeek本地化部署、实践11人脸识别和实践12智能驾驶。 |
王红梅, 陈建辉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TP18 |
43 |
0 |
荐购
|
| 1360 |
|
TensorFlow 2深度学习实战:微课版:第2版 |
本书共有8个项目, 分为基础部分 (项目1-项目3) 和实战部分 (项目4-项目8)。基础部分包括深度学习概述、TensorFlow2快速入门、深度神经网络原理及实现, 实战部分包括5个真实案例, 分别为基于CNN的彩色图像分类、基于CNN的门牌号识别、基于LSTM网路的语音识别、基于CycleGAN的图像风格转换和基于TipDM大数据挖掘建模平台的彩色图像分类。 |
崔炜, 张良均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18 |
4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