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
|
中国式现代化的望江探索 |
本书全面客观地呈现了“望江经验”的现代化含义, 诠释望江在县域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探索和积极实践中,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 在产业转移、绿色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层治理、文旅赋能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归纳其从新发展理念中探求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具体举措和政策扶持, 并全面客观展现在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 为其他地区充分利用地方特色, 推动县域未来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雷明, 王钰晴著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D675.44 |
56 |
0 |
荐购
|
| 122 |
|
黄带子的功名:《宗室贡举备考》整理与研究 |
本书主要是整理、勘订与校注国家图书馆所藏版本的《宗室贡举备考》, 不仅包括句读、注释与史料长编, 而且对光绪十三年刊刻本《宗室贡举备考》的流传、保存情况进行考察, 并结合清代宗室进士呈现出的“科举家族”特性进行研究。 |
王学深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D691.46 |
98 |
0 |
荐购
|
| 123 |
|
近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本书为中国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钱端升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书中, 作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并论述了近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以及其所观察到的理念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作者既对政府的法律结构进行分析, 又对其实践运行进行描述。其著述既是批判性的, 也是说明性的。作者旨在解释中国近代政府是如何运行的, 指出其腐败根源, 并揭示有待解决的政治难题的性质。作者对中国近代政治体系的分析使得读者更为清楚, 为什么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会必然走向覆亡。 |
钱端升著 |
商务印书馆 |
D693 |
108 |
0 |
荐购
|
| 124 |
|
韩国历届政府反腐败治理的经验与借鉴研究 |
本书在对韩国建国至今历届政府腐败的产生根源、主要表现以及治理举措进行了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下几点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一, 国家领导集体对反腐败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国家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第二, 除了开展基于东方国家传统的贤能治国思路下的道德防控、清慎廉洁的政治道德观外, 国家层面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和完善一系列反腐专门机构; 第三, 韩国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反腐败制度框架, 即预防制度和协同治理制度以协调反腐败机构发挥作用, 机构与制度密切结合发挥廉政监察威力; 第四, 加强思想上的自觉防腐, 促进公域与私域的融合协作形成反腐合力, 构筑社会普遍信仰的廉政文化。 |
王生, 王美兮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D731.263.4 |
89 |
0 |
荐购
|
| 125 |
|
全球现代性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本书是基于全球现代性视域,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所做的深入研究。在全球现代性问题的时代背景下, 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理论参照, 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为全球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与方案, 力图做到“以现实问题激活经典理论”与“以经典理论关照现实问题”的方法结合, 以突出全球现代性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创性贡献。 |
刘洋著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D81 |
89 |
0 |
荐购
|
| 126 |
|
关系主义:理论发展与实践检验 |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的深化。这种深化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交互涵化, 即在与世界不同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学理辩论中实现的。这一部分讨论关系主义作为世界政治理论的发展, 分析近几年中西方关系国际关系学者就关系主义理论的对话和辩论, 并就中西关系主义展开了思辨性比较研究。尤其对汉语国际关系学界关系主义的文化传承和理论特色、现阶段需要考虑和改进的问题等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是实证性研究, 聚焦关系主义的应用。 |
秦亚青等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81 |
138 |
0 |
荐购
|
| 127 |
|
重新想象国际关系学:三种非西方文明中世界秩序的思想与实践 |
本书是两位作者在2019年出版的《全球国际关系学的构建》一书的姊妹篇, 两位作者对国际关系学提出了挑战, 再次强调现代国际关系学是19世纪以降西方主导世界历史的产物, 是建立在西方的历史就是世界历史的假设之上的, 是一种胜利者讲述的故事和思维方式。随着西方主导时代的终结, 正在崛起的非西方必然要将自己的历史、概念和思维方式带入到当代国际关系学的实践和思想中来, 构建全球性的国际关系学已是大势所趋。在书中, 他们从两个世纪的现代国际关系故事向前追溯, 根据前现代的印度、中国和中东有关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的思想与实践来重新想象国际关系学, 进而揭示了这门学科深远的全球史渊源。 |
(英) 巴里·布赞, (加) 阿米塔·阿查亚著 |
商务印书馆 |
D81 |
39 |
0 |
荐购
|
| 128 |
|
国际组织职员发展:理论与实务 |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国际组织职员发展的学术专著。当前, 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国际组织职员管理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 对世界主要国际组织的职员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本书从职员分类、招募甄选、培训开发、考核晋升、薪酬福利等维度, 全面解析了国际组织职员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制度特征, 构建了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本书既为国际关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参考, 也为我国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提升全球治理参与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
赵源著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D813 |
79 |
0 |
荐购
|
| 129 |
|
公共外交场域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 |
本书中公共外交场域中的新媒体应用的内涵、特征等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论述, 并在此基础之上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当前新媒体在公共外交场域中实践应用。此外,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全球性特征切换角度, 以他国驻华大使馆为例分析他国运用我国新媒体平台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成效, 分析不同文化视角和话语系统下公共外交活动中新媒体应用的成效的区别。立足于公共外交未来的发展目标分析互动文化社区中的公共外交潜力挖掘。这些案例的选择既覆盖了国际化视频平台、国际化社交媒体和互动文化社区这些颇具代表性又各具特色的新媒体平台, 同时在分析内容上也覆盖了政府、企业、媒体、各类组织以及普通公众的公共外交活动, 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新媒体在对外传播信息、政策、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通过比较分析更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平台上不同传播方式所带来的不同传播效果以及对公共外交目标的实现效度。 |
陈曦著 |
时事出版社 |
D822 |
146 |
0 |
荐购
|
| 130 |
|
昂贵的和平:中日马关议和研究:修订版 |
本书稿收入我社青年学人学术专著“论衡”系列, 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珠海) 副教授吉辰所著。为甲午战争画上句号的《马关条约》是怎样出笼的, 又是怎样签订、怎样批准、怎样互换的? 这样的结果是否有机会避免, 这些问题本书稿一一做了解答。本书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马关议和的较为全面的论著。作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重读旧史料并发掘新史料, 对马关议和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史实重建。作者在书中大量征引中外稀见史料, 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细节, 带领读者回到二甲子之前, 感受外交的波谲支诡, 思考人事的是是非非。 |
吉辰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829.15 |
98 |
0 |
荐购
|
| 131 |
|
烽火逐鹿:巴尔干军事史话 |
本书紧紧围绕“历史”、“军事”和“巴尔干”三个维度形成的立体坐标系构建并展开。在历史维度上, 以时间为标尺全书共分七章, 将巴尔干军事历史粗略地划分为七个时期进行阐述; 在军事维度上, 以重要战争和冲突为主线, 其中涉及到战略战术、武器装备以及军事条约等与军事相关内容; 在地理维度上, 本书以巴尔干地区为研究范围, 不包括土耳其但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基于上述三个维度, 本书细致地梳理了巴尔干地区从古希腊到当代不同政权体系在军事上的斗争和博弈的过程,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战争冲突、军事思想、武器装备等方面进行了探究论述。 |
张北晨编著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D854 |
98 |
0 |
荐购
|
| 132 |
|
鹰霾笼罩:美国国家特性及其21世纪战略影响 |
本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探讨美国国家特性的形成, 第二章探讨如何解读美国国家特性, 第三章探讨美国国家特性与反恐战争的关系, 第四章探讨美国国家特性对“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 第五章探讨美国国家特性对从特朗普到拜登政府时期对华政策的影响。 |
徐步著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D871.20 |
128 |
0 |
荐购
|
| 133 |
|
法律硕士背诵逻辑:民法学 |
本书以《考试分析》的体例为脉络, 内容全面覆盖了民法学的考试内容, 并对新大纲作出了预测性删除或修改, 确保考生能够放心使用至考前。书中采用了逻辑拆分的方法, 逐题进行精细化背诵, 明确指出了每题需要背诵的关键信息, 使考生能够精准背诵。书中不仅包含了民法学的基本理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与义务、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与继承、侵权责任等核心内容, 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例, 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提高解题能力。 |
戴寰宇编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D9 |
46 |
0 |
荐购
|
| 134 |
|
亲情与亲权:礼法传统中的“容隐”制度 |
本书首先明确传统中国容隐制度的概念,具体对传统中国容隐制度的内涵、理论支撑、历史发展和转化创新进行详细地分析, 通过追溯历史故事及案例, 让读者清楚我国古代容隐制度的发展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还对传统中国容隐制度的内核进行分析,分别从法理基础、伦理基础、传统的价值思考和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等四个角度来具体阐述;再通过对礼法传统中容隐制度的比较来凸显出传统中国容隐制度尊重人性和体恤亲情的特点。分析了容隐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时探索传统容隐制度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以便提升我国依法治理水平, 推动中国当代法治文明的新发展。 |
陈鹏飞著 |
孔学堂书局 |
D90-053 |
88 |
0 |
荐购
|
| 135 |
|
秦汉简牍法律文献与《唐律疏议》法律用语比较研究 |
本书将秦汉简牍法律文献与《唐律疏议》的法律用语进行比较研究, 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本书稿通过跨时代的对比, 揭示了法律用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规律, 为理解中国古代法律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十八种》《效律》等, 与《唐律疏议》进行细致的比较, 展现了古代法律文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书稿对秦汉简牍法律文献与《唐律疏议》中的法律用语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词汇、语法、语义等角度进行了全面比较, 体现了法律用语的专业性和精确性。 |
赵久湘著 |
巴蜀书社 |
D90-055 |
110 |
0 |
荐购
|
| 136 |
|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文选:第36辑 |
本书共收录了17篇文章, 分教育模式、课程与教学、教育评价三大板块。教育模式包括: 《新时期基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的外语教育实践研究--以〈德语读写教程〉教学实践为例》等; 课程与教学包括: 《预科班〈逻辑导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德语词汇的多模态隐喻教学法》等; 教育评价包括: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一流学科评估体系》,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围绕着法学教育、教学、社会等, 为我们了解法学教育和学习的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对学生的了解, 创新工作思路, 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田士永主编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0-42 |
79 |
0 |
荐购
|
| 137 |
|
法律·理性·实践:葛洪义法学文集 |
本书精选葛洪义教授已发表的三十余篇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论文集结出版, 内容涵盖法理学、法哲学、法律本体论及地方法制等研究领域。本论文集呈现葛教授在法律价值、法律方法、地方法制等领域的研究梳理和独到见解, 包括代表性研究成果《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辨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与法理学的使命》《法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步之遥: 面朝共同体的我国法律职业》等。 |
葛洪义著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D90-53 |
108 |
0 |
荐购
|
| 138 |
|
中华法系:第十五卷 |
本书共有五个栏目, “学术研究”专栏部分载有十研究论文, 内容涵盖了中国法律制度史、思想史以及比较法律史。“学术聚焦”栏内, 聚焦于传统社会治理专题。选编了两篇文章, 第一篇涉及晚清国际法传入之后, 对于中国国家治理方面产生的影响, 国家是如何进行对策处理的; 第二篇则是宋代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的一般逻辑。“法治人物”栏中选编了两篇文章。一篇涉及到一个不常被法学界关注的人物--宋理宗, 另一篇则涉及到一个最常被关注的人物--沈家本。“学术新人”栏中, 我们选编了四篇文章, 分别讨论了清代的查旗御史, 制度史、法律与文学诸领域, 同样展现了某种“新锐”的视角。“学术动态”专栏部分选编了两篇译文, 讨论的均为外国法。一篇讨论雅典的审判制度; 另一篇讨论中世纪宪法史与法律史学说。 |
顾元主编 |
法律出版社 |
D909.2 |
78 |
0 |
荐购
|
| 139 |
|
海上货物索赔教学案例:第2版 |
本书以“海上货物运输索赔”为主线, 将作者先前在十余年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运输管理工作中遇到和处理过的典型案件整理成集, 以期对该领域的教学有所帮助。本书中的各案例均分为案例正文和案例使用说明两个部分。案例正文中, 除案例背景外, 各二级标题下的案情描述中均隐含着一个法律规则或实践技能问题, 读者可根据随后给出的讨论思考题到案情描述中寻找这些问题, 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做出自己的答案。案例使用说明中, 除了为教师提供案例一般性使用指导外, 主要给出了各个思考题的参考答案。一些案例还附有参考判例或程序性的规则, 供学习时参考。 |
李勤昌编著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D912.280.5 |
68 |
0 |
荐购
|
| 140 |
|
竞争法与反垄断:一个全球性指南 |
本书分为四部分, 包括竞争法的要素、执法决定、执法目标和竞争法的全球化及其未来发展等问题。通过对美国、欧盟和一些新兴市场 (例如亚洲和拉丁美洲) 的竞争法的研究, 本书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背景, 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探讨竞争法领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
(美) 戴维·J. 格伯尔著 |
商务印书馆 |
D912.294.04 |
3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