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1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生产单元与设备、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第6版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的生产单元与设备和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随纸质图书附有视频、音频、动画、文本说明等, 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与前五版相比, 此次修订在教材中增加了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将“文本资料”、“视频资料”、“课件PPT资料”、“微课资料”等参考资料以二维码的方式呈现。 |
林宗寿主编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TB321 |
98 |
0 |
荐购
|
| 1382 |
|
多孔碳基电磁波吸收材料 |
本书分5个章节: 第1章绪论, 讲述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分类、多孔碳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机理; 第2章讲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研究; 第3章是基于聚合物的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研究; 第4章是基于生物质材料的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研究。最后, 在第5章对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展望。 |
刘崇波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B34 |
98 |
0 |
荐购
|
| 1383 |
|
纳米SERS增强基底:制备、表征及应用 |
本书以SERS基底的制备及生化检测应用为对象, 围绕SERS基底的仿真、制备、表征、应用等相关技术,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梳理了光学、化学、生物、分子科学、纳米技术中与SERS技术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 提出了将MEMS加工工艺与纳米技术相结合的微纳融合制造技术, 研究了制备金属纳米结构的多种典型加工方法, 制备了多种具有特殊形貌的金属纳米结构作为SERS基底, 合成了多种结构和材质的金属溶胶颗粒, 分析了工艺参数对SERS基底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SERS基底”热点”生成机理和分布规律, 表征了SERS基底的形貌和光学特性, 研究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生化检测物的检测方法, 最后展望了SERS技术的应用前景。 |
吴学忠, 王朝光, 董培涛著 |
科学出版社 |
TB383 |
150 |
0 |
荐购
|
| 1384 |
|
4D打印基本原理与应用 |
本书共9章, 第1章探讨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多元混合和混合杂化基质, 以及这些材料在4D应用中的潜力。第2、3、4、5和6章陆续介绍了多种复合材料的压电特性、可充电柔性电化学储能设备的特性、双/多材料复合基质等研究, 揭示了增材制造在4D领域中的新可能应用。第7章深入探讨了PVDF-Graphene-BaTiO3复合材料的机械、尺寸和4D性能,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而且在4D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第8章通过实验研究了PA6-Al-Al2O3复合材料在熔融沉积成型过程中的4D功能, 探讨了不同刺激条件下材料的响应机制。第9章专注于PLA-ZnO复合基质的形状记忆效应研究, 展示了这种复合材料在形状记忆方面的出色表现。 |
(印) 鲁平德·辛格编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B4 |
98 |
0 |
荐购
|
| 1385 |
|
产品手绘效果图技法 |
本书是一本按照项目化教学方法编写的涵盖当前主流手绘工具、表现手法、产品材质等内容的教字用书,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书各部分均以典型产品造型为案例进行讲解, 内容包括几何体、组合体、倒角体、曲面体产品, 塑料、金属、木纹、透明材质产品, 以及蓝牙音箱、电推剪、太阳眼镜、运动鞋等产品造型的手绘表现。全书按照形体结构-光影材质-数字表现三大模块递 进式项目编写, 每个项目包含初阶-中阶-高阶-拓展四阶任务, 能配合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 |
薛丹丹, 郑莉珍, 周若男主编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B472 |
95 |
0 |
荐购
|
| 1386 |
|
《绿色矿山评价通则》解析 |
本书作为绿色矿山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编纂过程中参照了非金属等九个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解读》、《绿色矿山评价指标条文释义》、《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释义》以及《绿色矿山概论》等著作。同时, 紧密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政策与新要求, 我们联合了行业内的多个单位, 汇聚了众多资深专家, 对《绿色矿山评价通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解析》是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促进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行业同仁能够加入到绿色矿山建设的行列中来, 共同推动矿业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发展。 |
彭苏萍等主编 |
地质出版社 |
TD2 |
128 |
0 |
荐购
|
| 1387 |
|
全长锚固系统力学响应及承载机理 |
本书在现有全长锚固锚杆支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全长锚固系统的力学行为及承载特性进行研究, 利用试验系统研究锚固界面黏结强度、应变和声发射响应的演化特征, 结合拉拔试验结果确定锚固界面的黏结-滑移关系, 引入围岩变形的应变软化模型, 分析锚固界面的力学承载机理。基于理论分析结果, 采用钢纤维锚固剂增强锚固界面承载性能的方法, 利用试验手段详细分析钢纤维锚固剂对锚固界面承载性能、声发射响应及失效特征的影响, 验证钢纤维锚固剂的性能强化效果。 |
杜云楼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D353 |
89 |
0 |
荐购
|
| 1388 |
|
矿井提升机减速器振动特性识别及故障诊断研究 |
本书以铁煤集团小康矿主井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系统的减速器为研究对象, 从减速器的振动特性、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故障模式识别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 建立了提升机减速器系统动力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信息敏感特性集选取方法, 形成了基于组合模态的分频融合振动信号分析的矿井提升机减速器故障诊断技术, 为矿井提升系统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及时准确地识别出故障模式并找出故障位置, 对提升机健康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于宁, 田立勇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TD534 |
42 |
0 |
荐购
|
| 1389 |
|
粉体抑爆剂抑制聚乙烯粉和乙烯/聚乙烯粉爆炸特性研究 |
本书主要研究聚乙烯生产过程中粉尘爆炸的抑制技术, 聚焦于固态粉体抑爆剂在抑制聚乙烯粉尘爆炸中的应用。在聚乙烯生产的造粒、干燥、气力输送及卸料等工艺阶段, 存在较高浓度的聚乙烯粉尘云, 遇到静电、电火花、机械热表面及摩擦等点火源时, 可能引发爆炸。尽管固态粉体抑爆剂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但针对乙烯气体与聚乙烯粉尘混合物的爆炸抑制研究尚显不足。 |
苏明清, 魏利军, 多英全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TD714 |
41.5 |
0 |
荐购
|
| 1390 |
|
中国锂铍钽铌选矿技术与工业实践 |
本书概括地介绍了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的地质特征及与选矿相关的采矿工艺, 国内外各大权威研究和设计机构针对可可托海锂铍钽铌矿石选矿工艺技术研究, 特别是对锂辉石与绿柱石浮选分离这一世界性的选矿难题的研究, 以及综合回收钽铌矿物所研究制定的工艺流程和工程转化过程, 做了重点详细的介绍, 其中包括与锂铍浮选分离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其中本书重点介绍了8859选矿厂和8766选矿厂以及与这两座选矿厂相关的科研、设计及工程转化的工作。这两座选矿厂代表了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中国锂铍钽铌选矿的最高水平。 |
孙传尧, 周宝光, 肖柏阳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D955 |
108 |
0 |
荐购
|
| 1391 |
|
矿产资源微生物技术 |
本书主要内容共8章。开篇概述了资源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同时介绍相关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继而系统介绍浸矿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以及微生物浸矿的工艺流程; 之后详细介绍微生物技术在铜矿、难处理金矿、铀矿、银矿等硫化矿及煤炭脱硫中的应用。结合国家战略性金属资源的需求及资源微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增加了微生物技术在稀土矿、电子垃圾、生物浮选等方面的应用, 以及资源微生物技术研究方法等内容。? |
邓莎主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D98 |
49 |
0 |
荐购
|
| 1392 |
|
储气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技术:以枯竭油气藏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为例 |
本书以国内外枯竭油气藏储气库及其失效事故案例为基础, 结合完整性管理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关键方法, 深入探讨了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从设计到建设、运营再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地面设施完整性管理技术, 并介绍了地面设施监检测技术等用以提高完整性管理水平的软、硬件技术手段。 |
吴瑕, 刘汗青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E972 |
128 |
0 |
荐购
|
| 1393 |
|
钢的浇铸凝固原理 |
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阐述了钢在浇铸条件下的凝固行为与特征, 其中涉及金属凝固理论的发展、钢的金属学概念、钢的浇铸特性与过程、钢的凝固热/动力学特征、钢的凝固冷却缺陷、钢的凝固组织及其演变规律和钢的凝固传输过程与描述等, 相关内容构建了一套解析钢的浇铸凝固过程的基本原理。 |
兰鹏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7 |
65 |
0 |
荐购
|
| 1394 |
|
连铸凝固过程解析与技术应用 |
本书基于多年来的科研工作积累, 采用理论分析、数学计算、模型仿真和实验测定等多种方法对钢在连铸条件下的凝固行为和特征进行了探究和讨论, 内容包括钢的凝固与金属学、钢的凝固热/动力学行为与特征、钢的凝固组织及其演变规律以及钢的凝固传输过程与描述。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介绍了连铸装备特征与工艺参数设计依据、连铸过程钢水的凝固现象、连铸坯质量缺陷的共性机理与调控策略、不同品种具体工况下现场问题的解决思路、技术手段和改善效果。 |
兰鹏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777 |
229 |
0 |
荐购
|
| 1395 |
|
锌冶炼高硫渣资源化处置 |
本书系统介绍了酸浸温度、酸浸时间、氧分压、初酸浓度、液固比以及铁含量等因素对闪锌矿浸出性能的影响, 进一步讨论了闪锌矿浸出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 并对高温高压体系下机械活化强化浸出的手段研究; Fe3+/Fe2+在高温高压溶出过程中的自催化行为; 不同阳离子浸出体系对闪锌矿氧压浸出的影响; 高温高压体系下相对电位变化的规律; 闪锌矿富氧酸浸过程中气泡行为等进行理论上探讨。通过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 可以探索强化浸出对整个浸出体系的促进作用, 有价金属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选择性溶出及相互作用规律, 加压浸出反应器内部反应的冶金特性, 为低品位难处理复杂矿的有效分离与提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及理论和实验基础, 丰富加压湿法冶金学的理论内涵。 |
田磊等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F813 |
78 |
0 |
荐购
|
| 1396 |
|
金工实习 |
本书以学生工程能力与工程素质的培养为核心, 包含常用机械加工各工种的基本工艺知识、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等内容, 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强化劳育、德育建设, 为工科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本书内容包括: 金工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工程材料和热处理, 常用量具及其使用方法, 钳工, 车削加工, 铣削加工, 电火花加工, 刨削与磨削, 焊接, 3D打印, 激光切割, 大国工匠摘选内容。 |
裘钧主编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TG-45 |
42 |
0 |
荐购
|
| 1397 |
|
金属材料凝固原理与技术:第2版 |
本书内容涵盖凝固理论、传统凝固技术、凝固成型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凝固理论与技术。在经典凝固理论基础上, 引入了现代凝固理论与技术的新成果, 将数值模拟技术融入凝固理论与技术全过程, 将快速成型、非晶凝固技术等先进技术编入教材, 实现教材内容更新, 与科技发展同步。教材以冶金领域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案例教学为载体, 建立校企合作、科研实践、智能制造、课程思政四大案例板块。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融入教材。将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工程实践及应用联系在一起, 形成产学研用的有机统一。 |
沙明红等编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G111.4 |
45 |
0 |
荐购
|
| 1398 |
|
新型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调控 |
本书聚焦于软磁材料铁基非晶纳米晶领域, 深入探讨了元素掺杂对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铁磁矩影响机理及软磁性能的调控研究。书中详细研究了添加可以提高铁磁矩的元素Ga和Ge、类金属元素Si和P, 揭示了铁的磁矩演变机理, 即Fe与各元素之间存在电子转移的现象, 并利用这种电子转移效应开发了新型的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通过成分调控对其进行性能优化, 探讨了不同元素的添加和替换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非晶纳米晶结构和软磁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了铁的磁矩。 |
郭璐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G139 |
68 |
0 |
荐购
|
| 1399 |
|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程 |
本书梳理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点实践类课程, 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基础实验、金属材料工艺实验和金属材料综合实验。对各个实验中的理论背景、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内容和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明确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学生高效安全的进行实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 本书深入挖掘了实验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每个实验加入了相关性很强的课程思政案例, 包括典型事件、大国工匠、生产案例和科研案例等, 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达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
王晓欢主编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G14-33 |
49 |
0 |
荐购
|
| 1400 |
|
高品质型钢开发:从基础理论到融合驱动技术 |
本书共5章, 第1章简要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型钢, 以及型钢的合金成分、组织结构特征、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第2章介绍了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先进融合驱动技术在功能性型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第3至5章选取了融合驱动技术在型钢领域中的3个方面的典型案例, 分别展示了数智化技术、结合残余应力控制的大数据技术及一体化形性调控技术在型钢生产中的深度应用与显著成效, 对各项技术涉及的相关原理、方法、技术内容及应用实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
于浩著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TG142 |
9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