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6期2373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41 社会转型期女性农民工群体就业适应度研究 本书从社会性别视角入手, 构建了基于社会性别诊断的“就业适应度”分析模式, 围绕禀赋、经济机会与能力三个基本指标, 在市场、就业政策和社会管理三个基础性机制方面分别研究对女性农民工群体就业适应度存在的约束性因素, 评估当前农民工就业帮扶政策对提高女性农民工群体就业适应度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 以关注性别平等、促进农民市民化为重点, 总结地方实践经验, 研究就业竞争矫正、就业政策调整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具体公共政策设计与制度创新。 张芮菱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D669.2 98 0 荐购
142 就业创业与环境规制政策的协同运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本书构建了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中国环境经济研究框架,旨在探讨劳动力再配置与环境政策的互动关系,并对就业创业政策与环境规制政策的协同运用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例如,环境规制政策发挥减排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是激励创业活动、促进劳动力跨行业流动,使经济结构向更环保的方向转型。本书的福利效应模拟还提供了关于政策协同运用的更多启示。例如,在保持环保税基础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就业创业促进政策,可以相对较好地兼顾污染减排和经济福利。关停整顿政策与低污染行业创业促进政策如能协同运用,将有助于在控制污染的同时减少福利损失、保障经济效率。低污染行业创业扶持政策与环境事后治理的同步推进有助于实现污染减排和经济效率双赢。最终,本书以模拟结果为依据,提出了有益于就业创业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王凯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D669.2 128 0 荐购
143 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实践手册:策略与行动 本书涵盖了从政策解读、自我修炼、项目选择到运营策略和实战案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绪论部分揭示了乡村振兴的背景和青年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使命, 强调了青年创业对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政策篇深入解读了乡村振兴政策, 并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分析了青年创业与乡村发展的融合趋势。修炼篇通过自我评价、心态塑造、创新思维和领导力培养, 帮助创业者提升综合素质。项目篇指导创业者进行市场分析、项目选择和商业模式构建, 确保创业初期准备充分。运营篇详细介绍了创业计划制定、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和资金计划等内容, 提供了实际操作的策略和方法。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案例, 可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全面的创业指导, 助力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实现创业梦想。 夏云忠, 徐萌, 史震雷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D669.2-62 98 0 荐购
144 如何安居乐业?:当代城镇居民家庭与社区生活的实证研究 本书分育儿篇、安居篇、乐业篇三篇, 内容包括: 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践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发展、社区居民社会交往与社会融合、虚拟社区与社会交往、工作嵌入与职业认同等。 许丹红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D669.3 36 0 荐购
145 绿色消费的嵌入式监管:路径与机制研究 本书系统梳理了绿色消费理论内涵的历史沿革与演进, 探索了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内外源心理动因, 揭示了绿色消费监管现状、困境与政策效力, 提出了绿色消费3.0嵌入式监管新内涵, 设计了绿色消费3.0监管体系的作用路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 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设计、推行和实施绿色消费监管政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特别地, 本书界定了绿色消费3.0概念的核心内涵与典型特征, 基于“秩序-情感”视角,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原创性和本土化的绿色消费嵌入式监管理论与体系, 是我国绿色消费监管领域的重要突破与创新, 也是对公共事务治理理论的重要拓展。 龙如银著 科学出版社 D669.3 156 0 荐购
146 生活世界的重新发现与美好生活建构 本书将美好生活的生成演进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 从美好生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美好生活内涵、所遇到的现代性挑战及如何超越西方现代性局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美好生活的建构内容和途径等五方面进行研究阐释。“美好生活”这一理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更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 发展目标从“物质文化需要”向“全方位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性跨越。 兰宇新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D669.3 98 0 荐购
147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 本书包括七个项目, 项目一概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内涵、发展历程和价值原则, 项目二至项目七围绕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流程, 详细介绍了进入社区、社区分析、选定社区社会工作模式、制订社区社会工作计划、实施社区社会工作计划、评估社区社会工作这六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工作方法和技巧。 郑轶, 史金玉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D669.3 39.8 0 荐购
148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4~2025 本书是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为主,联合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年度报告,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要的智库成果。本书由总报告、特稿、社区建设篇、社区治理实践篇、社区养老篇、社区更新篇六部分构成,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官方统计资料及实地调研数据,聚焦2024~2025年度中国社区发展态势,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社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文化新质生产力赋能社区治理实践、多类型社区更新、居家社区养老供给等方面探讨城乡社区发展新特征、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谭日辉,李敏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D669.3 158 0 荐购
149 残疾人生活的观念环境及其治理路径研究 本书基于T市1000余名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数据, 从认知程度、基本态度、助残意愿三个维度, 对残疾人生活的观念环境的主要特点、区位差异、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分析, 从总体规划, 将改善观念环境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 纳入残障议题教学内容, 提高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意识; 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增加残疾人能见度; 提升媒体报道策略, 充分发挥媒介传播作用; 立足社区, 多形式开展残健融合活动; 多渠道宣传, 逐步普及新残疾人观等内容; 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助推残疾人生活的观念环境改善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残疾人生活的观念环境的对策建议。 梁土坤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D669.69 98 0 荐购
150 首都现代化蓝皮书:2025 本书在客观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 对标首都现代化目标, 对2022年首都现代化进程开展年度评价, 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 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改革导向分领域提出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和举措, 为北京推动实现现代化提出务实举措, 为全国实现现代化贡献“北京方案”。 北京市发展改革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D671 88 0 荐购
151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4~2025 2024年,北京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呈现“形稳、势好、质优”的良好格局,为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以首都社会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首善风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需要更加聚焦民生福祉,强化就业优先和收入增长;拓宽新就业形态发展空间,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促进银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水平;推动形成生育支持政策合力,形成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提升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破解物业服务管理困境;积极探索社区慈善路径,推动慈善事业基层化专业化纵深化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花园城市。通过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生活品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社会更美好。 包路芳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D671 158 0 荐购
152 中国式现代化与浦东引领区建设 本书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背景, 以浦东引领区建设的实践为基础, 总结了浦东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党建引领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展示浦东形象、传递浦东声音, 为浦东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 并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邢炜, 张武君主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D675.13 98 0 荐购
153 江苏的现代化:如何走在前列 本书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 围绕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个主题, 分别从总体和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自主可控、建设人才强省、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协调、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7个方面, 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了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所具有的基础、优势, 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创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使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 夏锦文, 吴先满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D675.3 79 0 荐购
154 为什么是杭州:中国式现代化的杭州样本 本书主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以大量的调研为基础, 围绕理念先行、政策创新、机制密码、人才效应、城市环境、未来产业、现代治理、魅力领跑等九个部分对杭州进行全方位立体剖析, 阐述了杭州之所以是创新高地背后的“八八战略”“平安杭州”等发展理念, 分析了杭州政府的治理特色和营商环境的独特塑造, 揭示了杭州乃至长三角在中国式现代化行进中的成功密码。 林建华主编 东方出版社 D675.51 78 0 荐购
155 汪穰卿笔记 本书共分八卷, 卷一专载长篇纪事, 如江浙绅民回收苏杭甬铁路路权的斗争、上海金融证卷风潮、美国庚款兴学等。作者均以亲历亲闻作翔实记述, 可补史载阙如。卷二至卷六为杂记, 时政史事、朝章典故, 域外见闻, 莫不备载, 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卷七题名《雅言录》, 以行家笔墨广涉金石碑版、文字书画, 是有关文物存佚源流的重要文献。卷八收录曾发表在《刍言报》上的部分作品。 汪康年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D691-53 75 0 荐购
156 吐蕃王朝职官管理制度研究 本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整理研究出土古藏文文献及传世藏文文献, 并结合史书, 尤其是敦煌出土汉文写本的记载, 全面论述吐蕃王朝时期的职官体系、职官体系的演变及其影响作用; 厘清职官管理制度的模式与变化及其特征; 深刻认识其作为一个民族政权的职官管理内容及思想; 客观、科学地评价吐蕃王朝职官管理制度在藏族历史与文化史中的地位; 观察其灵活性与实效性的管理运用价值, 总结其在民族自治、边疆民族管理措施实施中的运用与借鉴价值; 尽可能再现吐蕃王朝时期西藏地方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效果, 为历史时期边疆地区管理方法与模式的研究填补新的内容, 为今天的边疆地区管理与边疆地区自治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 朱悦梅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D691.42 108 0 荐购
157 德福一致:《群书治要》中的德福观 本书以治国理政之宝典《群书治要》中的德福观为研究对象, 通过经史合参的研究方法昭示世人, 古圣先贤如何将德福一致的因果思想运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稿在系统梳理《群书治要》中关于德福关系观点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德福一致是《群书治要》德福观的基本观点, 并研究德福一致观及其背后的宇宙观基础与作用规律, 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经史合参的方法, 从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制度伦理三个维度, 研究了其与个人祸福荣辱、国家兴衰成败之间的密切关联, 阐释其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以期对新时代实施深入人心、切实有效的道德教化, 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借鉴和实践参考。 刘余莉, 聂菲璘著 人民出版社 D691.5 88 0 荐购
158 上海杂志 本书十卷, 涉及晚清上海社会方方面面, 无论城厢租界、街巷市门、马路里名、行号洋行、公所划庄、银行保验、码头客栈、园林胜迹、书寓戏馆、信局报馆、男女学堂、老店客栈, 及华洋各界规章制度, 逐事撰说, 识者誉为可当第一部《上海指南》之实, 为研究晚清上海社会史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上海杂志》原由上海文宝书局出版 (1905), 为线装石印本。 卧读生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D693.9 68 0 荐购
159 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24 当前,全球经济处在震荡期,世界政治中冲突性质的复杂程度与冲突的波及范围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高点,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美国倚重印度在印度洋制衡中国、美国霸权护持进入“瓶颈期”等导致大国在印度洋的战略竞争加剧。俄乌冲突叠加新一轮巴以冲突引发的安全局势升级,也成为推动印度洋地区经济格局演变的加速器。 本报告通过事实梳理、数据分析、政策展望,阐释2024年印度洋地区政治与安全形势发展的基本特点与趋势,并详解印度洋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态势,揭示传统地缘政治回归与大国在印度洋战略博弈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启示性和前瞻性的对策与建议,对人们了解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演变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贸易投资、旅游文化等部门开展工作,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朱翠萍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D735 158 0 荐购
160 南亚学:第5辑 本书以区域国别学学科及区域国别研究为总体学术背景, 是一部专门登载南亚及与南亚相关地区高品质基础研究成果的学术集刊。集刊内容涉及南亚及相关地区的语言、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区域国别问题等诸多方面, 注重选题的创新性、材料的原创性和分析的科学性, 既欢迎基于单一国别或单一学科的高质量传统研究, 也鼓励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探索。《南亚学》设置“南亚文学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政治”等核心栏目。总体而言, 《南亚学》旨在展示本领域研究状况, 引领本领域研究趋势, 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南亚研究。 姜景奎主编 商务印书馆 D735 98 0 荐购
页码:8/100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