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1 |
|
面向移动目标跟踪的多星协同规划与自主调度研究 |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面向移动目标跟踪的多星协同规划与自主调度框架、模型及方法。本书从移动目标的运动特性与成像卫星的观测能力出发, 将移动目标分类为时敏移动目标与非时敏移动目标, 深入浅出地介绍面向移动目标跟踪的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流程, 详细阐述面向移动目标跟踪的多星协同规划与自主调度问题, 设计多星协同规划与自主调度的分层式通用求解框架, 便于读者快速理解本书的内容。基于提出的求解框架, 针对时敏移动目标和非时敏移动目标, 分别建立多星协同规划与自主调度模型, 引人并优化机器学习、知识规则等方法进行求解, 力求实现求解时效性与质量的双重突破, 达到对移动目标的快速响应和有效跟踪。本书的研究问题源于实际工程, 研究成果亦可回归应用, 理论成果可为组合优化、决策调度领域相关问题的求解提供借鉴。 |
杨文沅 ... [等] 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V474 |
79 |
0 |
荐购
|
| 1642 |
|
环境保护与生态污染防治 |
本书围绕“环境保护与生态污染防治”这一主题,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切人点, 由浅入深地阐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发展历程、生态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并系统地分析了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理论及技术方法、生态污染机理、生态污染防治技术等内容, 诠释了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环境应急管理发展等理论, 以期读者理解与践行环境保护与生态污染防治技术。 |
李晓东, 庄志鹏, 魏晓兰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X |
98 |
0 |
荐购
|
| 1643 |
|
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政策报告:2023 |
本书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度政策报告, 分为5篇, 即全球环境治理创新、国家绿色治理体系、可持续生产、消费、低碳包容转型, 以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重要文件共14章内容, 包含了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以及国合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中国环境与发展重要政策进展与国合会政策建议影响报告, 反映了国合会中外委员、特邀顾问和专家学者对中国环境与发展相关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 |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编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12 |
168 |
0 |
荐购
|
| 1644 |
|
水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研究 |
本书系统梳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研究的做法及实践效果, 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本研究以“青龙湖-凤鸣湖-洛清江”水系生态廊道修复与桂林优势特色的罗汉果产业发展相融合, 形成具有桂林特色的“水-果”型高质量发展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为: ①“青龙湖-凤鸣湖-洛清江”水系生态廊道调研, 找出问题及原因, 明晰水系生态廊道修复目标、任务及方案; ②建立以生态账户体系为基础的创新型生态补偿模式。③评估罗汉果全产业链生态积分影响状况, 延伸罗汉果特色产业链, 促进“两山”相互转化。④将水系生态廊道修复和罗汉果特色小镇发展一体化实施。 |
邓振贵, 王荣华, 唐彦等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X143 |
85 |
0 |
荐购
|
| 1645 |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环境生物流动模拟研究 |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环境生物流动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研究成果的总结, 运用基于计算机仿真等技术的环境流动模拟方法, 对水体、大气环境中的多相流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模拟与分析, 详细地描述特定工程领域的数学建模和理论推导过程, 呈现不同应用场景的数值模拟数据生成过程, 包括流体速度云图、涡量场、浓度分布曲线等, 以期为实现节能减排提供可靠方法和科学依据。 |
张婷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X17 |
56 |
0 |
荐购
|
| 1646 |
|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管理探索 |
本书将生态文明思想关键词和15个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结合, 打造适合大众阅读的该领域关键词一本通读物。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断、新理念、新格局, 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从基本知识、重点行动、制度体系、国际合作、典型案例展开阐述,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
邵润蛟等主编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171.4 |
52 |
0 |
荐购
|
| 1647 |
|
环境规制与资源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 |
本书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SCP研究范式基础上, 构建R-SCP闭环型理论框架, 深入研究环境规制与资源型产业绿色技术创新问题, 并从环境规制角度给出了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措施与实施方案。 |
王艳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X32 |
58 |
0 |
荐购
|
| 1648 |
|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024年 |
本书分为理论篇、实践篇、传播篇, 汇集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多种刊物上的优秀文章, 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论与丰富实践。理论篇汇集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精华, 包括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全面绿色转型等, 为读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篇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 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 传播篇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与显著成效。 |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321.2 |
98 |
0 |
荐购
|
| 1649 |
|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 |
本书从《东南学术》近年来刊发的论文中精选出23篇与“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主题紧密相关的文章, 展现该刊以及该刊作者在理论界的辛勤耕耘成果。入选的文章学术观点鲜明, 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从不同维度、不同领域对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价值与绿色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研究, 对于学科建设和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新时代东南学术论丛”之一, 本书旨在通过对相关专题进行阶段性的梳理与总结, 推动相关议题的深入探讨, 为后续研究提供启发和思考的空间。 |
东南学术杂志社编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X321.2-53 |
68 |
0 |
荐购
|
| 1650 |
|
环境规制政策组合对亲环境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 |
本书将环境经济学、技术经济与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进行有机融合, 构建环境规制政策组合视角下的生产行为分析框架, 在异质性环境规制基础上, 归纳形成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组合, 综合运用多种实证方法, 多层面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及其政策组合对于亲环境生产行为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 提炼出异质性环境规制及其政策组合对中国亲环境生产行为选择的驱动机理。本书则综合考虑环境治理微观与中观层面的异质性因素, 探究环境规制政策效果的因果关系, 全面分析环境规制对于不同亲环境生产行为影响的微观层面与中观层面机制, 丰富和延伸环境规制与亲环境生产行为研究的内容和深度, 研究结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为政策的效果评价和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
唐凯著 |
科学出版社 |
X322 |
136 |
0 |
荐购
|
| 1651 |
|
实质性议题的准则与实践:中国ESG发展报告:2024 |
本书以“ESG实质性议题”为主题, 对准则和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梳理了国际国内ESG趋势, 分析实质性议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探讨国际国内准则分歧, 考察企业与评级实践进展。通过案例分析, 揭示代表性议题、行业和企业的ESG实践成果与不足。 |
郭峰 ... 等著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X322.2 |
92 |
0 |
荐购
|
| 1652 |
|
变与不变:苏州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 |
本书为博士论文, 首先全面梳理了1912-1937年苏州地区的自然灾害概况、特点和成因, 以及自然灾害对苏州地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进而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角度, 详细考察社会的救灾手段和应对措施, 解释灾荒赈济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其次, 阐述传统和现代两种救灾方式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关系和作用, 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发生后国家和社会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应对灾害, 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
王庆国著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X432.533 |
98 |
0 |
荐购
|
| 1653 |
|
云南省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成人卷 |
本书分为概述、结果与发现、结论与建议三部分。其中概述主要包括背景和意义、调查对象和内容、调查方法、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等编制过程相关内容, 让阅读者对暴露行为模式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结果与发现部分则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水和土壤/尘暴露行为模式等内容, 使读者对各暴露特征进一步了解。具体为不同年龄/城乡/性别人群饮水量、涉水频率及时间、洗手习惯及频率、土壤接触比例及时间等暴露行为模式的差异性。 |
黄建洪等编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503.1 |
49 |
0 |
荐购
|
| 1654 |
|
环境生物安全 |
本书首先以大健康为切入点, 阐述了环境生物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以生物多样性为重点, 分析了自然环境变化情景下和全球变化脆弱区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接着进一步对土、水、气、室内环境的生物安全进行了全面介绍, 使读者对环境生物安全形成科学认知。重点阐述了新兴生物污染物和有害生物的防控, 结合主要的环境生物监测与诊断技术, 总结了环境生物污染的暴露与风险评价策略, 明确了环境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法规依据。本书系统介绍了环境生物风险、有害生物防控、生物多样性丧失、新兴生物污染等方面的内容,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提出了对环境生物安全的认识及开展相关研究的建议。 |
朱永官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X505 |
298 |
0 |
荐购
|
| 1655 |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储油库、加油站 |
本书内容: 为规范和指导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工作, 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一系列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写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系列图书, 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分类解析, 既突出对理论的解读, 又兼顾实践中应用的案例, 力求实现权威性、技术性、实用性、科学性,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编著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506 |
90 |
0 |
荐购
|
| 1656 |
|
基于DPSIR结构模型的我国大气污染时空特征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研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1) 初步建立我国大气污染的DPSIR结构模型理论、库兹涅佐曲线理论、脱钩理论和区域差异理论; (2) 从空间和三维时间两个维度深度剖析我国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 (3) 构建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能源消费增长与结构变化等多个社会经济复合因子与我国大气污染污染之间的驱动力模型, 深度剖析其对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污染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及差异性; (4) 基于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脱钩理论和区域差异理论, 提出我国大气污染防控的具体策略体系。 |
揣小明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X510.6 |
56 |
0 |
荐购
|
| 1657 |
|
辽河流域污染排放阈值地域性差异及影响 |
本书以辽河流域为典型案例, 探讨区域差异化流域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通过对辽河流域水系、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等数据的系统调查, 分析流域水污染特征, 并开展典型小流域试验。在此基础上, 研发辽河流域水环境系统模型, 提出基于功能分区、入河排污口、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技术方法。依据流域水质达标要求, 制定辽河流域”分区、分级、分类”的污染物排放限制方案。最后, 集成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系统, 形成流域污染物排放控制体系, 为区域流域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 |
陶冶, 高宇, 周鑫著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X522.6 |
50 |
0 |
荐购
|
| 1658 |
|
钒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生物毒性 |
本书建立了人体体外全仿生消化方法, 并借助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环境介质中不同价态的钒经口暴露的生物可给性; 此外还分析了赋存介质类型、消化酶、汗液和食物等因素对钒经口暴露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另外,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土壤环境中钒的人体健康风险, 针对呼吸吸入暴露途径以及皮肤接触暴露途进入人体的钒的生物可给性进行了研究。之后, 基于对多暴露途径下所得的钒的生物可给性, 根据生产生活活动特点从职业暴露和一般暴露角度以及根据年龄段的差异从成人和儿童角度, 通过选取适宜的暴露参数对土壤中钒通过多暴露途径对不同目标人群造成的暴露风险及非致癌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
杨金燕等著 |
科学出版社 |
X53 |
198 |
0 |
荐购
|
| 1659 |
|
生物炭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本书内容: 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 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了政策和法律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人口和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污水排放量显著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等水体中, 严重破坏了水环境, 导致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成为保障水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
李慧琴主编 |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X703 |
56 |
0 |
荐购
|
| 1660 |
|
高氨氮废水资源能源化处理技术及应用 |
本书总结了当前高氨废水的来源、特征及危害, 阐述了高氨抑制及毒性机理, 总结了当前高氨废水处理现状、处理工艺及优缺点, 提出了高氨资源化回收概念, 介绍了新型氨氮回收技术及原理, 展望氨氮未来应用方向, 为氨氮废水资源能源化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
陈一, 许林季著 |
科学出版社 |
X703 |
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