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 |
|
企业人力资源合规管理全书:HR劳动人事风险防范法律顾问 |
本书是一本以实务为主的工具书, 共十一章内容, 涵盖了从员工招聘入职、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到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等各阶段常见的劳动争议实操问题, 为用人单位提供了近200个合规操作要点, 以预防企业用工风险以及提供争议应对思路。本书每节内容设置了“合规指引”“参考案例”“法律分析”及“法律依据”四个小版块, 先为读者提供合规操作建议及注意事项, 再引入相关案例使读者对裁判口径有所了解, 之后从理论层面对该实务要点背后的法理进行分析, 最后附规范性文件供读者参考。 |
陈元主编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D922.504 |
128 |
0 |
荐购
|
| 162 |
|
碳交易合规研究 |
本书第一章、碳资产法律性质及其交易风险研究。从法理分析视角出发, 深入剖析了碳资产法律性质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重点论证了碳资产作为无形资产的特性、权属界定及法律地位等。同时, 结合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实际情况, 全面梳理了碳交易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如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 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控策略与合规管理建议。第二章、双碳典型案例合规研究, 通过筛选国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九大典型案例, 深入分析了这些案例所反映的双碳法律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合规建议。第三章、双碳重要规范合规要求解读。对我国现行生效的重要双碳法规、规章和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系统解读和合规梳理, 通过区分不同主体下的责任性规范与权利性规范, 明确各主体应当承担法律义务及可以行使的法律权益, 同时通过对重点法规和规章的合规解读, 使得有关规范的法律适用规则和方式得到更加明确的释明。第四章、双碳法律服务产品研究。通过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双碳市场运行和发展机制, 从律师行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视角针对性的推出相应的法律服务产品。 |
毛腾云, 高寒主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2.683.4 |
76 |
0 |
荐购
|
| 163 |
|
绿色发展理念下自然资源利用权体系研究 |
本书研究突出问题意识, 即: 我国现行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缺乏资源整体性利用的权利规范、各自然资源单行法未能协调不同资源用益之间的关系、缺乏统一的自然资源物权变动规则、新型资源性权利尚未纳入已有的权利体系。因而提出了《民法典》时代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协同发展的路径, 即以复合性权利健全自然资源用益物权、以体系化方式协调权利冲突、以“准物权”的定位实现“无形”自然资源的私法配置。本书还对自然资源担保物权功能的拓展,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新型的合同关系, 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权, 自然资源损害的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双重保护体系等, 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有价值的见解。 |
林旭霞等著 |
商务印书馆 |
D922.684 |
168 |
0 |
荐购
|
| 164 |
|
中国环境法现代调整机制研究 |
本书作者认为, 环境法传统调整方法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时代局限性, 早已无法适配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代、新问题、新情势、新要求面前颇为困窘。在社会结构性变迁的背景下, 环境社会关系更加复杂, 为回应多元的环境利益和环境诉求, 国家环境治理任务开始转变, 经济结构逐步转型, 社会性环保力量也开始崛起, 环境法现代调整机制具备了客观层面的形成条件。在主客观动因的双重作用下, 环境法现代调整机制在环境法治发展中逐渐产生并形成。可以看到, 环境法现代调整机制并非主观臆构的概念, 而发轫于客观实践并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
陈倩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D922.684 |
88 |
0 |
荐购
|
| 165 |
|
生态环境资源法典型案例研究 |
本书共分为五个大的部分、近100个环境法案例, 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法律义务与环境法律责任、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环境民事案件、环境行政案件和环境刑事案件。每个部分又根据案件内容分为若干类型, 基本涵盖了上述四个部分的主要方面。 |
于君刚著 |
人民出版社 |
D922.685 |
88 |
0 |
荐购
|
| 166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明实用版 |
本书通过提炼主旨、法律术语、实用要点、实用问答、案例指引、关联法规的形式, 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进行解读。本书附录部分收录与民法典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配套文件, 重点收录了民法典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关司法解释等内容。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3 |
65 |
0 |
荐购
|
| 167 |
|
婚姻家庭继承法讲义 |
本书对2020年公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编作了精细解读,对与条文相关的法律概念、原理、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述, 重点解析了条文设立的目的及构成, 并对理论与实务中应注意的要点和事项进行了深度探讨, 全书立足法条, 以讲义形式进行阐述, 娓娓道来, 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在内容阐述上兼具知识与方法、理论与实践, 对法律人学习和掌握民法典相关条文的精髓要义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对更好地理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内涵与外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杨立新著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D923.05 |
118 |
0 |
荐购
|
| 168 |
|
国有土地不动产征收案例汇编 |
本书共计32万余字, 对国有土地上公有房屋、私有房屋征收案例分门别类进行汇编, 有导读, 有分析, 还收录了委员们对征收领域的综合研究文章。不动产征收案例汇编对提高律师的执业能力和水平, 对引导百姓了解征收纠纷案件处理动向, 对从源头上减少征收矛盾增量, 对促进法院适法统一,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不动产征收 (动迁) 专业委员会主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3.25 |
79 |
0 |
荐购
|
| 169 |
|
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 |
本书全面剖析了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涵盖诉讼、行政、仲裁及调解等途径, 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必要性, 并系统介绍了各种解决机制的运作及其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第二部分则通过虚拟仿真实验, 模拟实际操作流程, 加深读者对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
刘介明主编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D923.4 |
68 |
0 |
荐购
|
| 170 |
|
知识产权基层培训难点问题研究 |
本书就是针对基层群众破解知识产权法中的难点问题, 全书分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三个部分, 为基层知识产权法的宣传和培训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 |
骆庆国著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D923.404 |
96 |
0 |
荐购
|
| 171 |
|
知识产权司法解释适用指引 |
本书立足审判, 涵盖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公司企业、诉讼证据、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贪污贿赂渎职案件等27个法律专业领域, 品类丰富齐全, 为立案、调解、仲裁、诉讼、执行等工作提供权威指导, 更好地服务司法审判、公众学法、学者科研、律师办案。 |
人民法院出版社编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D923.405 |
96 |
0 |
荐购
|
| 172 |
|
数字环境下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研究 |
本书聚焦数字时代著作权保护与公众使用的平衡难题, 系统探讨了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在数字技术引发作品创作、传播与授权模式深刻变革的背景下, 传统著作权“一对一”授权模式已难以应对“海量作品、海量授权”的现实挑战。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作为缓解授权困境、重构利益平衡的重要方案, 成为研究核心。 |
谢晶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D923.414 |
98 |
0 |
荐购
|
| 173 |
|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全书 |
本书内容分为二十七章, 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合同的变更与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物业服务合同、行纪合同、中介合同、合伙合同、准合同、股权转让合同、劳动合同角度共提炼302个企业合同风险点, 并从专业角度对每个风险点进行分析及给予全面、具体的防范措施。 |
陈萍, 阎丽, 马新峰主编 |
法律出版社 |
D923.64 |
83 |
0 |
荐购
|
| 174 |
|
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信义义务研究 |
本书内容: 数字社会治理目标是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互利互信的数据 (含个人信息) 分享关系。个人信息保护最核心的困局是传统个人控制论为核心的赋权模式已证明无益于个人权益的保护, 难以在个人信息处理关系中建立互信。信义义务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补充被提出, 以解决数字社会违信问题。信义义务起源于信托领域, 呈现大规模扩张适用趋势, 催生出信息受托人理论、英国数据信托方案、信息信任关系理论、保密法路径、个人数据监护人制度等。个人信息处理者具有信息、能力、知识、地位上的优势, 承载了信息主体的信任, 后者不得不在个人信息处理关系中依赖前者。因此, 以信义义务作为法定义务, 规制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行为, 以降低授信风险。权力不平衡越大, 处理者对信息主体决策环境的控制就越高, 相应信息主体的脆弱性就越大, 越有必要对处理者施加信义义务。 |
向秦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D923.74 |
88 |
0 |
荐购
|
| 175 |
|
侵权责任法讲义:第2版 |
本书高屋建瓴、纲举目张, 同时, 深入浅出、化繁为简, 可谓侵权责任制度方面最新权威著作。“无救济则无权利。”侵权责任编作为民法典不可或缺的部分, 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其从社会交往到经济活动、从交通事故到医疗纠纷、从现实侵权到网络纠纷, 以多层次、多维度的立法, 保护各种民事权利, 为构建美好生活提供法律保障。较之于此前的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编有哪些重要的修改和创新? 如何推动侵权责任编的正确实施? 对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新宝教授作了详细解读。 |
张新宝著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D923.74 |
118 |
0 |
荐购
|
| 176 |
|
婚姻家庭纠纷典型案例全书 |
本书详细讲解了恋爱同居、彩礼纠纷、婚姻效力、子女抚养、离婚纠纷、遗产继承、涉刑事纠纷等方面的案例, 以期为在婚姻家庭中遇到问题的广大读者提供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参考和借鉴。“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共有婚姻家庭纠纷、劳动纠纷、人身损害赔偿、未成年人保护、医疗事故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物权纠纷及债权纠纷八个分册, 按照“经典案例”“法律解析”“法条链接”的体例对生活中常见的真实案例进行改编与分析, 帮助广大读者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法律知识, 对预防事故发生、化解矛盾纠纷也起到促进作用。 |
张永峰, 张明著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D923.905 |
36 |
0 |
荐购
|
| 177 |
|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4版 |
本书系根据刘宪权教授的刑法课录音整理成稿, 刘宪权教授的刑法课因生动有趣而广受学生们喜爱, 使得本书也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特征, 不失为一本极具特色的刑法学教科书。随着2023年《刑法修正案 (十二) 》的颁布以及近年来诸多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陆续出台, 无论是刑法总则还是刑法分则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应的, 本书的较多内容就需要进行增删修订, 因而对《刑法学名师讲演录》(第三版) 进行修订。 |
刘宪权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924.01-53 |
228 |
0 |
荐购
|
| 178 |
|
刑法总论案例研习 |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选取经典的国内刑法案例展开分析与评述, 以深化学生对刑法总论知识点的掌握,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体系化解决实践问题、依托真实案例多角度反思理论优劣的研究能力。本书既可以用于刑法总论的辅助参考书, 也可以用于高年级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的刑总案例研习教材, 并对刑事司法相关实务人士有借鉴价值。 |
曾文科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924.05 |
48 |
0 |
荐购
|
| 179 |
|
中止自动性的实质解释与裁判研究 |
本书从“新折衷说”的角度对“中止自动性的实质解释与裁判”这一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目的是与我国法院审判实践相适应, 既能较好诠释我国自动性司法认定的内在逻辑和规则, 具有良好的理论解释力, 也与证据规则能够形成呼应关系, 形成自动性刑法解释与自动性证据规则上的一体化理论。同时作者在书中提出, 由于受到计算法学的影响, 在自动性的司法认定领域应重视多态模拟推理与证据规则相结合的人工智能可能发挥的作用。 |
张鹏著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D924.114 |
76 |
0 |
荐购
|
| 180 |
|
死刑限制的程序模式研究 |
本书从宏观视角入手, 探讨中国死刑案件权威结构之形成与利弊, 为中国死刑程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从中国死刑政策发展的历史, 可以发现两个宏观的趋势: 一是死刑决定权逐渐从地方向中央转移; 二是死刑决定权从行政系统剥离, 向司法机关转移。微观上看, 中国的死刑程序体系中存在一种上行的权威, 审级越高, 权威越大, 整个程序控制体系的重心也经由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上行至最高法院, 在死刑案件中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权威结构。在目前保留死刑的西方发达国家, 如美国和日本, 死刑案件的权威结构均以“分化”为特征。以美国为例, 死刑权威既有水平方向上的分化, 也有垂直方向上分化。鉴于“集中式”权威结构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并借鉴西方当代和中世纪的制度经验, 改造中国死刑案件权威结构的关键词应该是死刑案件中权威的“分化”。首先应当实现死刑案件权威的垂直分化; 其次, 死刑案件中也应当进行水平方向的权威分化, 引入必要的责任分担和转移机制。 |
魏晓娜, 李雪松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24.124 |
85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