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 |
|
铁路通信工程施工与通信系统分析 |
本书主要研究铁路通信工程施工与通信系统分析, 主要介绍了铁路通信工程施工与通信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 包括铁路通信线路工程施工、高速铁路传输网、高速铁路数据通信网、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分析等内容。本书内容涵盖了光缆单盘测试及配盘、立杆及拉线施工、传输网基础知识、高速铁路传输系统维护、铁路数据通信网组网、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性能与信息传输交换控制要求等。 |
任超, 庞萌萌, 刘锐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U285.21 |
52 |
0 |
荐购
|
| 1962 |
|
普速铁路行车应急处置指南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总则, 设备故障行车, 自然灾害行车, 非正常行车组织, 救援及其他五个部分。其中设备故障行车包括LKJ、GYK、机车信号故障、货物列车尾部软管未吊起等35个应急处置场景, 自然灾害行车包括异物侵限、地震应急处置等3个应急处置场景, 非正常行车组织包括反方向行车或改单线行车、列车运行晃车等8个应急处置场景, 救援包括机车救援、机车车辆溜逸等9个应急处置场景。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U292-62 |
70 |
0 |
荐购
|
| 1963 |
|
铁路汛期行车应急处置指南 |
本书内容包括总则, 第一章普速铁路, 第二章高速铁路。其中普速铁路包括线路塌方、道床冲空、水淹钢轨、滑坡、泥石流、路基管涌、隧道掉块等18个应急处置场景, 高速铁路包线路塌方、道床冲空、滑坡、泥石流等、隧道涌水等13个应急处置场景。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U292-62 |
40 |
0 |
荐购
|
| 1964 |
|
高速铁路行车应急处置指南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总则, 设备故障行车, 自然灾害行车, 非正常行车组织, 救援五个部分。其中设备故障行车包括) 列控车载设备故障、LKJ、GYK、机车信号故障、调度所及车站CTC设备均不能正确显示列车占用状态等26个应急处置场景, 自然灾害行车包括大风天气行车、雨天行车、冰雪天气行车等7个应急处置场景, 非正常行车组织包括列车运行晃车、列车被迫停在接触网分相、列车碰撞异物等5个应急处置场景, 救援包括机车救援动车组、动车组救援动车组等3个应急处置场景。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U292.91-62 |
65 |
0 |
荐购
|
| 1965 |
|
重载铁路行车应急处置指南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总则, 设备故障行车, 非正常行车组织三个部分。其中设备故障行车包括重载列车弓网故障、重载组合列车机车故障、重载组合列车主控与从控机车同步操控系统通信中断、区间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等十一个应急处置场景, 非正常行车组织包括重载列车晃车、重载组合列车区间分解、重载列车区间救援等九个应急处置场景。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 |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U292.92-62 |
35 |
0 |
荐购
|
| 1966 |
|
铁路客运英语 |
本书包括车站服务、列车服务工作以及旅游服务三个项目, 每个项目下设若干任务, 各任务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
潘自影主编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U293.3 |
39 |
0 |
荐购
|
| 1967 |
|
公路工程勘测规划与设计 |
本书前两章对公路工程的起源、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 并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 深入探讨了新建公路的勘测工作, 同时介绍了公路勘测中应用的现代技术; 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讲述了公路几何线形设计、交叉设计及选线与定线, 详细讨论了公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面与立体交叉设计及公路的选线与定线原则, 为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第六章则关注公路沿线设施与景观设计, 包括交通工程设施、排水系统及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旨在实现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
钏增民, 石磊, 王文娟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U412 |
93 |
0 |
荐购
|
| 1968 |
|
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与交通建设研究 |
本书首先对道路工程进行简要概述, 介绍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 其次, 对桥梁工程进行简要概述; 再次, 对道路桥梁工程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包括道路桥梁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桥梁工程施工、路桥工程施工、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道路桥梁养护维修; 最后, 在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
秦俭, 简平勇, 涂锦圣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U415 |
114 |
0 |
荐购
|
| 1969 |
|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
本书首先从公路施工准备介绍入手, 针对施工组织与技术准备、施工场地与物资准备、大型临时设施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另外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路面施工技术、桥梁、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做了介绍; 还剖析了公路养护技术与生产管理、生态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的内容。 |
秦家禄, 崔国燕, 刘江伟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U416.1 |
72 |
0 |
荐购
|
| 1970 |
|
高海拔地区耐久性沥青路面理论与实践 |
本书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高海拔地区耐久性沥青路面建设与运营管理为出发点, 通过分析国内外复杂气候环境地区道路设计与施工养护现状, 总结研究团队多年来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经验, 构建了包括高海拔地区环境特征与沥青路面服役状况、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服役场监测与气候分区、高海拔地区沥青结合料改性技术、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基层性能优化、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应力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高海拔地区耐久性沥青路面工程应用等完整的内容体系。 |
徐安花, 何锐, 房建宏著 |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U416.217 |
90 |
0 |
荐购
|
| 1971 |
|
复杂地质条件下山区公路超高填方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本书是作者根据在贵州、云南等地区从事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的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等实践经验的成果而编写的。在充分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山区公路超高填方关键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超高填方的勘察要点和注意事项。结合山区公路超高填方破坏模式的特点, 系统性的研究分析了填方高度、地面横坡、基底覆盖层、开挖台阶、填料性质、坡降雨及地震等对其稳定性影响。 |
彭小勇, 马康, 张国发等著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U418.5 |
106 |
0 |
荐购
|
| 1972 |
|
基于特征分解的桥梁监测数据分析 |
本书系统论述了作者团队在桥梁健康监测数据挖掘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包括: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监测数据效应分离方法、离散型与连续型缺失监测恢复方法、作用与响应预测方法, 涵盖各类型桥梁监测数据的历史值修复、流式数据解耦、超前预测, 可为桥梁监测数据的深度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
辛景舟, 姜言, 唐启智著 |
科学出版社 |
U44 |
168 |
0 |
荐购
|
| 1973 |
|
高铁千米长联桥铺设无砟轨道关键技术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了考虑连续斜拉桥特征的桥上无砟轨道计算模型: 对大跨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设计和施工相关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 针对连续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车辆-轨道-桥梁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理论分析, 建立了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模型; 研究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受力与变形规律: 对连续斜拉桥上无缝线路、轨道结构、梁端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仿真分析, 掌握连续斜拉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受力变形规律, 进一步优化轨道结构; 确定伸缩调节器和梁端伸缩装置布置方案。 |
孙洪斌, 杨荣山著 |
科学出版社 |
U445.8 |
168 |
0 |
荐购
|
| 1974 |
|
常泰长江大桥论文集:第二卷 |
本书为第二卷, 共收录论文43篇, 主要总结正在建设中的千米级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在设计、沉井基础施工和科研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和建设成就。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组织编写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U448.12-53 |
100 |
0 |
荐购
|
| 1975 |
|
公路桥梁建设与管理探索 |
本书是关于公路桥梁建设方面的书籍, 主要研究了公路桥梁的建设与管理, 本书从公路路基的填方、挖方与路基压实的施工入手, 针对公路的路面基层的施工、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 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与其新技术做了简要分析; 接着介绍了桥梁的下部和上部结构的施工技术; 着重探讨了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与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管理; 最后对公路的工程成本与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 对公路桥梁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彦波, 何惟煌, 王道锋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U448.145.1 |
89 |
0 |
荐购
|
| 1976 |
|
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与维修养护研究 |
本书主要研究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与维修养护, 从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介绍入手, 针对桥梁基础工程与桥梁墩台施工、简支梁桥与斜拉桥施工、拱桥与连续梁桥施工、桥梁拆除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另外对市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市政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养护做了一定的介绍; 还对城市桥梁养护与维修提出了建议。 |
刘显刚, 靳丽, 刘维杭著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U448.145.7 |
69 |
0 |
荐购
|
| 1977 |
|
悬索桥建造技术 |
本书共有十章内容, 全面覆盖了中建六局承建的悬索桥的各个关键领域。具体内容包括悬索桥的基本概述、锚碇的设计与施工、索塔的结构与稳定性、缆索系统的构成与安装、加劲梁的创新技术、自锚式悬索桥的特色、桥面系的构造与维护、监控技术的应用、以及总结与未来展望等。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悬索桥各个部位的施工方法, 更着重展示了各部位施工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为读者呈现了一本集实践与理论于一体的专业书籍。 |
黄克起主编 |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U448.25 |
138 |
0 |
荐购
|
| 1978 |
|
隧道信息化施工及地质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 |
本书第一篇以EH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为基础, 综合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非线性数学理论, 重点对EH工程TBM掘进过程中存在的岩体参数智能感知、硬岩条件下的掘进效能评估、隧道涌水风险预测、岩爆烈度分级预测和隧道坍塌风险评价等部分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二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泥石流、滑坡和危岩的危险等级评价, 并对岩爆烈度、隧道围岩安全性和混凝土质量等级进行了评价。本书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基础, 为隧道信息化施工和地质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对相关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
王欣, 谷新保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U455.4 |
138 |
0 |
荐购
|
| 1979 |
|
盾构隧道抗震韧性评估理论方法 |
本书以盾构隧道抗震韧性评估理论方法为核心, 构建了完整的抗震韧性理论体系, 明确了盾构隧道抗震韧性的定义, 并提出了适用于盾构隧道的抗震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同时, 本书深入研究了结构劣化、预紧力损失、空洞分布、近邻结构干扰、地层液化变形等因素对盾构隧道抗震韧性的影响机制, 提出了针对性的评估方法。此外, 本书突破了传统单一指标评估的局限性, 提出了基于多损伤指标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 建立了多指标关联模型, 揭示了不同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出了更加精准的抗震韧性评估新方法。 |
包小华, 沈俊, 陈湘生著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U455.43 |
90 |
0 |
荐购
|
| 1980 |
|
盾构隧道接缝渗漏特性与分析方法 |
本书共7章, 内容包括: 绪论、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接触行为感知、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渗漏特性物理试验方法、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渗漏失效机理、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渗漏特性数值模拟方法、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性能化设计方法、局部接缝渗漏条件下盾构隧道流固耦合分析模型。 |
龚琛杰, 丁文其, 朱合华著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U459.5 |
7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