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1期1874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概论 本书稿分为15个章节, 系统介绍了从20世纪早期至今, 西方马克思主义各个流派的发展和流变过程, 详细梳理了整个西方马克主义发展的脉络历史, 包括对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思潮的详细介绍和阐释, 同时, 书稿对历史上著名的西马学者, 如卢卡奇、哈贝马斯、马尔库赛等人的生平思想也进行了说明和分析。 孔明安主编 重庆出版社 A81 138 0 荐购
2 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一种历史性的解读 本书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为主线, 系统解读马克思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系列辩证法思想、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劳动货币观、资本观、劳动剩余观、无息信贷构想以及自由平等观等理论观点的批判, 揭示这些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独特思想史意义。本书基于新文献, 通过历史性的视角, 推进对马克思与蒲鲁东思想关系的深层解读,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实现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本清源, 从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持。 陈铮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 128 0 荐购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程 本书不仅体现了其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时的教学成果, 也融合了其已出版的优秀学术研究内容。本书的特色是以专题的形式, 介绍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路、原则和方法, 在注重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的基础上, 对重要原理开展论述, 如认识论、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不同形式的发展等。通过本书的介绍, 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中重要的原理、要素, 而且能认识到其在当代的重要发展。 张桂芳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A81 76 0 荐购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中国” 本书从经典文本的关联性入手, 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述作为一个研究整体, 在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结合中, 构建经典作家“论中国”的理论框架。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在解答经典作家为什么要关注中国问题、经典作家关注了与中国有关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看待经典作家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述这三大问题中, 深入考察经典作家“论中国”文本的形成背景, 系统阐释经典作家围绕中国问题提出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科学总结经典作家研究中国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进而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启示。 徐芹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1 176 0 荐购
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释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的中外学术史通释第二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文本结构通释第三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核心要义通释第四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核心概念通释第五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重要论断通释第六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基本原理通释第七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当代意义。 曹毅哲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1.21 89 0 荐购
6 《资本论》教学与研究述要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博士生讲授《<资本论>精读》课讲稿基础上修编而成的。《资本论》精读课和一般的《资本论》讲授课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同, 一是精读课在一定程度上应和《资本论》创造史相联系;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要和《资本论》传播史相联系; 三是在个别情况下还涉及到《资本论》的版本考究; 四是精读课不仅要注重《资本论》原文的释义, 还要注重《资本论》方法论的研究, 以及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李成勋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811.23 129 0 荐购
7 童读经典:国学经典中的儿童哲学课 本书倡导的“开放式读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新路径。开放式读经基于儿童哲学的理念与方法, 将中华经典转化为思考刺激物, 让学生对经典意义进行自主提问和开放讨论。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熟悉和认同, 也具有启发思维、化育情感、学会关怀的作用, 真正实现了“温故而知新”。 黄睿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B 60 0 荐购
8 理性思辨:如何在非理性世界里做一个理性思考者 本书以科学、道德等领域为切入点, 通过“电车难题”“量子物理争议”等经典案例, 揭示理性的本质。理性是为信念提供可理解、可评价、可辩驳的客观理由的过程, 需依赖个体判断而非机械逻辑。例如, 科学理论的选择不仅基于证据, 还涉及审美与价值观; 道德判断既需同理心支撑, 也无法脱离对“何为善”的实践辩论。书中强调, 理性的力量源于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知: 它无法解决所有分歧, 却能帮助我们在不确定中建立共识的锚点。 (英) 朱利安·巴吉尼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017 89.9 0 荐购
9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 本书内容有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批判、现代性的中国内涵、国外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现代性社会的关系问题、现代性理论的挑战困境与分析视角、我国现代性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分议题。 李潇潇, 乔瑞金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03 198 0 荐购
10 生死区隔:哈尼族生死观的民俗考察 本书内容讲述哈尼族的形成, 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豪尼人是哈尼族的支系之一, 主要分布在多民族杂居的元江流域。在多民族长时段的历史往来中, 豪尼人的丧葬礼仪逐渐由火葬为主, 转变为土葬为主、火葬为辅。当下, 豪尼人根据逝者的情况, 将死亡区分为“正常”与“非正常”两种形式, 与之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仪式规范。在丧葬礼仪中, 丧家、仪式专家、乡邻与亲友等传统仪式主体在“生死区隔”的生死观下, 按礼俗完成仪式, 并维护日常生活的秩序。在殡葬改革过程中, 豪尼人丧葬礼仪的参与者, 还包括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公权力。其通过推动移风易俗间接参与丧葬礼仪, 使之发生指导性的新嬗变。在此过程中, 豪尼人除运用弱者的武器去适应改革外, 还通过地方文化的逻辑尽力去理解并建构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在豪尼人的日常生活中, 生与死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其丧葬礼仪的核心, 是在“生死区隔”的观念下妥善地处理生死之间的关系问题, 并以此寻找自我存在及其意义。 石鸿著 学苑出版社 B083 88 0 荐购
11 古典儒学的生存论阐释:第2版 本书以“思”与“在”的关系为中心, 基于生存论与智慧学的统一, 对孔子及《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 尤其是其典型章节、典型论述的生存论意义, 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阐释, 富含作者的沉潜思考。相对于2014年八个章节的安排, 增订本增加了三章, 加入了荀子哲学和《大学》思想的阐释, 使得“古典儒学的生存论阐释”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展示出相当的理论与学术价值。 郭美华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B086 68 0 荐购
12 世界哲学 本书共分十章, 按照时间顺序与专题结合的形式, 分别叙述世界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流派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书中精选金岳霖、洪谦、沈有鼎、郑昕、朱光潜、陈康等讲述世界各国哲学流派, 以及外国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内容的著述, 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外国哲学精华。 西南联大博物馆编 东方出版社 B1 59.8 0 荐购
13 中国哲学 本书共分十章, 按照专题形式, 分别讲述中国古代各家各派哲学思想及其影响。书中精选熊十力、汤用彤、冯友兰等名家讲述中国儒家哲学、佛家哲学、道家哲学以及实学、理学、心学各哲学流派思想的内容, 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哲学精华。 西南联大博物馆编 东方出版社 B2 59.8 0 荐购
14 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 本书共分六章, 探讨浙学与中国传统的独特关系, 特别是宋室南迁之后的浙学发展中所表征的中国文化发展的浙学转向问题, 并重点研究浙江的思想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阐明浙江文化与浙学思想传统及浙江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 揭示浙学的基本精神对当代浙江乃至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普遍意义。 陈寿灿等著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B2-53 58 0 荐购
15 诸子百家 本书共分十章, 按照专题的形式, 介绍先秦诸子百家的形成发展, 以及诸子百家主要思想观点。本书中精选钱穆、朱自清、冯友兰、傅斯年、闻一多等名家综述先秦诸子百家的形成发展, 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诸子学说的大要。 西南联大博物馆编 东方出版社 B22 59.8 0 荐购
16 诸子学刊:第三十辑 本书共收文章32篇, 除了子学研究论文外, 还设有“‘新子学’论坛”专栏。所收文章, 涉及老子、庄子、文子、孟子、墨子在内的诸子。既有义理的分析, 也有文献的考辨。且研究视野不局限于中国, 还关注到了日本与朝鲜的子学。更收录了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的一篇讲演。“‘新子学’论坛”共有6篇文章, 方勇先生的《七论“新子学”》也收入其中。该文以《孟子》研究为例, 阐发一种具有子学色彩的典籍研究范式。专栏内其余各文也以“新子学”为关照问题的视野, 对相关论题作出了论述。 《诸子学刊》编委会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B220.5-55 118 0 荐购
17 易经导读及译注 本书是陈鼓应先生近来年花费多年精力完成的道家思想普及著作。相对于《周易今注今译》, 本书更强调扫除原典阅读障碍, 着重在《易经》的原文导读、介绍和注释, 也包含作者对《周易》思想的介绍及分析。深入浅出, 比较适合对古代哲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与《周易今注今译》相比, 篇幅短小, 释义浅近, 分析更透彻, 并将《周易》分为《易经》与《易传》两部分, 分别导读, 降低大众阅读的难度。 陈鼓应, 寇方墀著 商务印书馆 B221 49 0 荐购
18 周易新解 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 是对《周易》的新释新解, 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触摸易学”, 重在介绍易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构架和思想价值; 中篇“六十四卦解析”, 是全书的主干部分, 逐一疏解六十四卦之卦、彖、象、爻之辞, 每一卦后面都会附上作者的理解, 时有新见; 下篇“《十翼》解析”主要讲述孔子对《易》的详细解析, 并介绍《十翼》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 陈鸿彝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B221.5 58 0 荐购
19 周易姚氏学:外二种 本书内容讲述清代学者姚配中撰。其注释《周易》, 先选取李鼎祚《周易集解》所载汉易诸家之说, 称为“注”; 之后加以发挥阐释, 称为“案”; 其间有大量夹注, 以申己意所自出, 补《集解》之不详, 从中可以看出, 姚氏解《易》的主要特点是以汉儒郑玄为主, 郑学未备者, 则取荀爽、虞翻诸家以补之, 由卦象以求义理, 一洗附会穿凿之陋。另收录了姚配中其他两部与《周易》相关的著作, 为《周易通论月令》、《一经庐文钞》。《周易通论月令》是用《周易》解释《月令》, 用天地消息之气和王者顺时布政验证《周易》之精微无间。 (清) 姚配中撰 中华书局 B221.5 128 0 荐购
20 老子导读及译注:新订本 本书是陈鼓应先生近来年花费多年精力完成的道家思想普及著作。相对于《老子今注今译》本书更强调扫除原典阅读障碍, 着重在《老子》原文的导读、介绍和注释, 也包含作者对老庄生平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介绍及分析。深入浅出, 比较适合对古代哲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与《老子今注今译》相比, 篇幅短小, 释义浅近, 分析更透彻, 适合大众推广阅读, 陈鼓应先生的道家研究著作久负盛名, 有非常出色的市场口碑, 也有学术界较高的评价, 本书是难得的学术性和普及性俱强的名家佳作。 陈鼓应著 商务印书馆 B223.1 39 0 荐购
页码:1/75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