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8期808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 超绝发生学原理:第二卷 本书首先揭示了实践中人格的三个维度以及与之相对的世界的实在性; 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认识与实在的关系, 阐明了实在的本质以及认识真理的可能性, 对语词 (语句) 如何可能具有意义做了细致的分析, 并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概念; 最后对超绝发生学的泛心论形象做了完整的刻画, 为此它批判地审视了马里翁的笛卡尔研究与龙格奈丝的康德研究, 特别是对查尔莫斯的“可构想性论证”做出了深入的批判。本书涉及了形而上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等当代哲学主流话题, 充分展示了超绝发生学作为本真的哲学所具有的基础性与解释力。 钱捷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0 128 0 荐购
2 仁道发微:感通现象学导论 本书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课题的结项成果。作者以感通为主线, 借鉴西方哲学尤其是现象学, 从本体论、认识论、境界论和方法论等不同层面重新阐发儒家仁道, 提出了感通本体、感通成象、感通生境等原创性的思想视角。相关哲理的重构不仅接取了现当代学者的思想尝试, 还借助西方哲学的问题意识推进其思考, 与此同时, 又返回儒家思想传统, 通过对话西方哲学来深化并突显儒家哲理的独特性及其当代价值。 蔡祥元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2 98 0 荐购
3 荀学复兴:二十一世纪荀子思想研究的新方案 本书包括“二十世纪《荀子》研究综述”“《荀子》文献与荀卿思想的关系探析”“荀子的生平”“《荀子》哲学研究之解构与建构”“《荀子》的人性论”“二十一世纪《荀子》思想研究的意义与前景”等章节, 围绕荀子思想对东亚历史与思想的深远影响, 以及其未来可能做出的贡献等议题, 探讨该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 并对当代荀子思想研究的走向提出展望与构想。旨在为读者勾勒一幅荀子思想研究现状与前景的全景图, 进而推动荀子研究实现“典范转换”(paradigm shift)--这正是作者所倡导的“荀学复兴”的最终目标。 (日) 佐藤将之著 凤凰出版社 B222.65 78 0 荐购
4 《太极图说》在朝鲜的传衍 本书聚焦朝鲜半岛儒学家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诠释与发展, 系统梳理了从丽末鲜初的李穑、郑梦周、郑道传、权近朝鲜中后期的徐敬德、金时习、李彦迪、李滉、奇大升、李珥、丁若镛、韩元震等朝鲜儒学家对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 “无极而太极” “人极” 等命题的创造性诠释, 既继承了性理学的传统, 又促进了朝鲜性理学的发展。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元图像”启发了朝鲜儒学的图像诠释传统, 据不完全统计, 催生了近千幅学术图像。朝鲜学者对于周敦颐的《太极图》, 并未止步于简单模仿, 而是展现出辩证发展的特征。朝鲜性理学家所绘制的图像体现了对周敦颐《太极图》的演进和超越, 权近的《天人台一-心性之图》、金麟厚的 《天命图》以及韩元震的《一元分殊图》就是其中的代表。 杨洋著 湘潭大学出版社 B244.25 88 0 荐购
5 仿《近思录》文献研究 本书对宋元以来, 经明代, 到清康熙, 再到乾隆, 这四个后朱熹时代的《近思录》续编、仿编以及注释等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挖掘其内涵。本书绪论描画了宋元以下《近思录》续编仿编和注释的历史轮廓。前四章分别从宋元、明、清康熙年间、清乾隆以降四个阶段摸排《近思录》仿编文献。第五章讨论历代近思录仿编文献的主要内容的差别。第六章探讨历代《近思录》仿编文献的文献特征与价值。最后附录了史上仿续编本的全部序跋, 以资查检。全书围绕后朱熹时代理学名著《近思录》的仿编续编注释本进行讨论, 挖掘文献产生和流变的时代内涵。 程水龙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B244.75 69 0 荐购
6 朱子学研究:第四十四辑 本书收录朱子学相关研究论文20多篇, 由朱子理学研究、朱子学与经学史研究、宋明理学史研究、海外朱子 学研究、儒家思想史五个板块构成。本书以海内外朱子学研究为主要内容,并扩张及宋明理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阐述了朱子学的形成、特点, 朱子学与儒学、理学、闽学等的关系、朱子学研究的时代意义, 基本上勾勒出朱子学的基本轮廓, 拓展了读者视野, 也有利于引向深层研究。 《朱子学研究》编委会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B244.75-53 50 0 荐购
7 传习录汇编汇校 本书全面收集、梳理了明嘉靖至隆庆年间的《传习录》早期版本, 包括现存各本中时代最早的、仅藏于日本的德安府本。并以胡宗宪本为底本, 对各本异文进行对校, 还补录了不少被通行本删去的条目、篇章。清楚、全面地呈现出了《传习录》早期版本的面貌。 (明) 王守仁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B248.2 59 0 荐购
8 仁斋·徂徕·宣长 本书收录了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关于江户时代三位思想家伊藤仁斋、荻生徂徕、本居宣长所写的文章。这三位思想家分属于古义学派、古文辞学派与国学派。吉川幸次郎将有关此三者的论文汇编成一本书有其自身的见解。吉川认为仁斋、徂徕、宣长在江户时代的思想史乃至学术史上构成了一个谱系, 他们分别修正了作为过去中国传统人性论核心的全善学说, 他们对于语言的思考极具魅力。身为汉学家的吉川幸次郎, 其本业是中国文学。伊藤仁斋、荻生徂徕、本居宣长三人虽都与中国古典文学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他们通常被归入日本思想史研究的范畴。然而, 吉川幸次郎这种“跨界”解读, 却更有可能为读者呈现出此前未有的视角。 吉川幸次郎, 高伟著 商务印书馆 B313.3 98 0 荐购
9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本书是尼采唯一一部专论前苏格拉底哲学的著作。尼采认为, 长久以来, 前苏格拉底哲学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本书中, 尼采试图依靠残篇断简, 并用他认为正确的方式, 复原希腊悲剧时代哲学家的群像, 从而重现“哲学的原型”。 (德)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B502 39.8 0 荐购
10 社会正义与城市 本书是戴维·哈维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城市问题的首部著作, 也是影响社科领域“空间转向”思潮的重要著作。原著自1973年首版以来数次再版, 此次列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基于佐治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译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 也是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的时期。戴维·哈维清醒地认识到以实证主义方法研究城市不能有效地解释和解决城市发展的众多问题, 于是他转身进入马克思主义阵营, 开始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资本主义城市运作逻辑进行深刻的批判。他对城市地租和资本循环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从而揭露了城市地理格局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空间结果, 也成为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等一系列不平等的直接根源。 (英) 戴维·哈维著 商务印书馆 B82 68 0 荐购
11 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 本书主要探讨东欧理论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基于社会现实和民族文化传统, 传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理论家的文艺美学思想, 批判地吸收苏俄马克思主义、欧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形成了具有民族性和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 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从中国视角和唯物辩证法立场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系统研究, 论述实践美学、现实主义理论、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符号美学批判与重构、马克思主义文体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等核心理论命题, 辨析其存在的教条主义、理论制度化、强制阐释等问题。本书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成就与问题的检视, 可以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提供参考。 傅其林著 科学出版社 B83 268 0 荐购
12 美学:批判哲学中的问题 本书中, 作者比厄斯利界定了一系列美学概念, 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特点和价值; 坚持审美客体的独立自足性, 主张区分主观性的和客观性的批评术语, 讨论了各门艺术中审美客体的存在方式追寻审美价值的存在根基及审美价值与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的关联。总体来说,比尔兹利借鉴当代分析哲学的方法, 回应当代艺术实践的发展, 其一系列概念所表达的思想, 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学术借鉴意义。 (美) 门罗·C. 比厄斯利著 商务印书馆 B83 188 0 荐购
13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15辑 本书共有8篇文章, 基本上延续了上一辑的栏目设置, 有学界视点、名家自传、心理传记、扎根理论与生命故事等。“学界视点”有两篇文章, 莫雷的《与青年心理学工作者谈谈如何治学和做人》, 主要从立身、治学和团队三个方面阐述了治学和做人方面的想法, 这三点不仅对青年心理学工作者, 对其他工作者也是一种启发。张建新则从心理学要以科学与人文两条腿走路为出发点, 阐述了心理学研究的两个维度。“名家自传”为戴秉衡的《我生命的三十年》。“心理传记”栏目下有三篇文章, 传主分别为美国历史学家塔拉·韦斯特弗、余华、曾国藩和李鸿章。另外, “扎根理论和生命叙事”栏目下, 一篇为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例, 对PUA的心理机制和法理做了分析与探究, 另一篇为以一个独生女从依恋到自我同一性的生命叙事故事。 主编郑剑虹, 刘电芝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84-53 89 0 荐购
14 积厚流光:我的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36年 本书主要是作者36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汇集, 是作者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做的一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和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及其贡献, 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些侧面, 对于相关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建设进程可提供一些参考和素材。该书内容时间跨度比较长、涵盖领域比较广, 主要包括: 宏观调控及对策研究、沿海开放与经贸合作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研究、所有制改革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研究、企业改革与管理实践研究、行政事业性国资改革研究、行业协会改革与治理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究。 李国强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C53 198 0 荐购
15 数据分析不求人:SAS Viya可视化分析原理与实践 本书共23章, 分为3篇: 理念篇、基础篇和进阶篇。其中, 理念篇从探索式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的通用基础理论出发, 介绍相关的原理、技术、方法和过程, 帮助读者理解可视化分析的思想理念, 以便在可视化分析中践行这些理念; 基础篇按照SAS可视化分析的方法论, 对数据访问与准备、描述性分析对象与诊断性分析对象、报表设计与支持、报表内容与交互支持等基础功能模块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总结和说明; 进阶篇主要讨论SAS可视化分析中一些相对复杂、更多交互、需要编程或定制的内容, 包括预测分析、地理分析、路径分析与网络分析、数据驱动与Viya作业等内容对象, 以及聚合运算、VA REST API与SDK、定制图形模板等。 王有芹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C819 116 0 荐购
16 生活中的传播:原理与情境 本书第一部分的内容: 从个体感知到关系网络, 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旅程。你还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 几乎所有情境都有 相应的传播方式: 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跨文化传播、组织传播、公共传播、大众传播、面试等。这些构成了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与其他经典不同, 本书堪称专业与大众结合的典范: 简约却不简单, 有料且有趣, 好懂又好用。但凡对面对面传播感兴趣的读者, 都将从本书中受益。 吴小坤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C912.11 98 0 荐购
17 转型与发展:中国人口经济探索与实践 本书立足于当前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分析点, 并根据人口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系统性地研究面临的人口问题。当前, 人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人口形势复杂多样, 中国人口形势呈现出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现实挑战。全面把握中国人口发展态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条件与环境。 晏月平主编 学苑出版社 C924.24 88 0 荐购
18 智慧老龄社会治理 本书以全球老龄化趋势和社会治理需求为背景, 以智慧化社会治理的概念与理论框架为基础, 立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大国家战略任务, 融汇智慧养老与智慧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创新性地提出了智慧老龄社会治理的概念, 并建构了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本书不仅为建构老龄研究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证支持, 更致力于凝练智慧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向全球老龄治理输出中国方案, 为数字文明时代的社会治理理论注入新的思想动能。 张继元, 丁勇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C924.24 76 0 荐购
19 管理信息系统 本书分三篇共15章。基础知识篇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管理基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系统开发篇内容包括开发方法和系统架构、规划、分析、设计、实现、实施和运维。这是本书的核心模块, 充分体现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应用篇内容包括人工智能与网络学习、大模型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研究。 戴德宝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C931.6 79 0 荐购
20 开放式创新实践指南:激发组织效能获得商业结果 本书更新了对“开放式创新”的认知, 阐释了如何利用开放式创新获得更好的商业成效。创新的产生、传播与吸收是贯穿本书的概念基础。企业和组织不仅必须产生创新, 还必须跨越部门壁垒, 将创新传播到内部的其他业务部门, 并将其吸收至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中。此外, 实践开放式创新要应用由内而外的思维释放和传播创新, 以探索新业务和新商业模式。本书讨论了大量企业和组织通过开放式创新获得的成效。 (美) 亨利·切萨布鲁夫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C936 78 0 荐购
页码:1/34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