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 |
|
中拉论坛运行十周年发展报告:2015-2025 |
本书对中拉合作十年历程展开了系统性总结与前瞻性思考,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取得创新突破。具体而言, 一是首次以中拉论坛为独立研究对象, 系统透视了该机制从创立到发展的十年历程, 整合了多边合作框架、双边互动模式以及各领域合作成果, 弥补了此前中拉关系研究中对合作机制缺乏整体性分析的短板; 二是将中拉论坛置于“全球南方”的背景下, 为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提供学理和实践支撑; 三是阐释了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 擘画了双方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景。 |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822.373 |
29 |
0 |
荐购
|
| 222 |
|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CELAC forum on its 10th anniversary:2015-2025 |
本书对中拉合作十年历程展开了系统性总结与前瞻性思考,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取得创新突破。具体而言, 一是首次以中拉论坛为独立研究对象, 系统透视了该机制从创立到发展的十年历程, 整合了多边合作框架、双边互动模式以及各领域合作成果, 弥补了此前中拉关系研究中对合作机制缺乏整体性分析的短板; 二是将中拉论坛置于“全球南方”的背景下, 为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提供学理和实践支撑; 三是阐释了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 擘画了双方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景。 |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822.373 |
29 |
0 |
荐购
|
| 223 |
|
普天隆庆:《俺答汗进贡图与表文卷轴》研究 |
本书分为两编: 上编为研究篇, 共7章, 对卷轴画作和表文进行了历史学、文献学、美术学、民俗学、语言学的多方位研究, 涉及的内容包括: 卷轴产生的历史背景, 卷轴的物理构造、制作年代与作者, 画作内容及其山水背景、宫城建筑、人物表现、服饰表现, 表文的蒙汉文本, 卷轴的意义等。下编为图版, 以高清彩图折页的形式, 重现了卷轴包括画作和表文在内的全貌, 向国际学界首次公开该文物的真实完整面貌,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出版价值。 |
乌云毕力格, 魏丽, (俄罗斯) H.B. 彦珀尔斯卡娅, 海歌起, 额震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D829.311 |
180 |
0 |
荐购
|
| 224 |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本书以“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了欧盟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寻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动机与实践。在全球化背景下, 全球南方的整体性崛起、世界多极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大国关系的复杂演变, 促使欧盟积极与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国家和国际组织构建战略伙伴关系, 以此提升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本书系统性地研究了欧盟与巴西、印度、南非、东盟等全球南方重要行为体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当前状态, 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欧盟如何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与新兴经济体建立和维护战略伙伴关系。 |
石晓虎著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D85 |
79 |
0 |
荐购
|
| 225 |
|
海员法律问题研究 |
本书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船员条例》等有关海员的中国法律法规和相关司法解释, 以及最新修订的《海事劳工公约》《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等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为主要研究对象, 梳理海员相关司法案例, 对涉及海员的基础性和部分专项法律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重点研究海员劳动合同和海员劳务合同基本概念和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 以及海员作息时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安全保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遣返、人身伤亡损害赔偿及女海员和未成年海员的特殊保护等相关法律问题。 |
陈梁著 |
法律出版社 |
D9 |
68 |
0 |
荐购
|
| 226 |
|
权利概念类型化的观念史考察 |
本书梳理了古希腊戏剧与哲学中的权利观念、古罗马法上的权利观念与西塞罗的权利观念, 探讨了权利在奥古斯丁哲学、托马斯·阿奎那哲学中的存在性问题, 认为权利概念在马西利乌斯哲学中成型。 |
朱俊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90 |
88 |
0 |
荐购
|
| 227 |
|
“互联网+”时代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
本书对“互联网+”时代的内涵进行了简要概述, 论述了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价值与思想, 总结了国外法学本科教育的成功经验, 通过对“互联网+”时代下法学本科教育可行性、问题及成因的剖析, 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以期实现“互联网+”与法学本科教育的深度融合。 |
任海波, 张鹏飞, 李正山著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D90 |
48 |
0 |
荐购
|
| 228 |
|
从政治契约到帝国基本法:神圣罗马帝国的公法阐释 |
本书主要从“契约”的观念和视角阐释神圣罗马帝国的诸多帝国基本法, 主要涉及1356年《金玺诏书》、1495年《永久和平条例》、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1519年至1792年基于帝国皇帝选举而产生的《选举让步协议》及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等。这些基本法律是为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在各方利益妥协的基础上而达成的, 可以看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统治的政治契约, 同时也成为帝国皇帝与地方领地选侯 (诸侯) 之间权力的契约化表达。这些政治契约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帝国基本法的意义, 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基本制度架构,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神圣罗马帝国公法和政治发展的制度化及其近代化。 |
王银宏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D90 |
49 |
0 |
荐购
|
| 229 |
|
法哲学纲要 |
本书是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下, 基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哲理化, 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术上作出贡献的著作性教材。全书从建构社会主义法哲学新体系的当前障碍入手, 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和共同自由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以融合中西马的四元论哲学为基础, 基于现实的人性, 通过三主体政治学模型区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封建主义国家, 围绕马克思命题“政治高于经济”还是“经济决定政治”建构通观经济学原理, 然后就几个基本法哲学问题 (权利与权力、民主与政党、宪法制度、中华法系的新陈代谢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展开系统论述, 最后明确提出“中国法学界应该守正创新”。 |
柯华庆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D90 |
188 |
0 |
荐购
|
| 230 |
|
语言与法律研究:2025年第1辑 |
本书主要选取有关语言学与法律、中西法律语言文化对比、法律外语、法律翻译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对法律语言文化、法律外语教学与测试、法律翻译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 |
张法连主编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0-055 |
32 |
0 |
荐购
|
| 231 |
|
南雍法律评论:第二卷 |
本书栏目分为论文、评论、译文、金陵杯赛题解析, 涵盖多个学科。本书聚焦治理前沿、突出问题意识、立足基础理论, 选录来自各校教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的佳作十余篇。 |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D90-53 |
118 |
0 |
荐购
|
| 232 |
|
东南法学:第十辑:学术前沿与专题研究 |
本书是东南大学法学院根据本院的专业规划发展方向, 组织选编的法学研究理论前沿问题探讨及专题研究论文集, 旨在追踪法学研究动态并引领法学研究潮流, 加强法学学术交流。本书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数据法学与海外研究信息””等几个板块, 共收录15篇论文。文章均是该学科在法学研究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有相当深度, 对法学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 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
欧阳本祺主编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D90-53 |
75 |
0 |
荐购
|
| 233 |
|
立法起草指引 |
本书首先阐述了立法起草的逻辑规则, 强调逻辑在立法中的重要性, 指出立法起草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如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 并科学运用逻辑联结词, 确保法律条文的严谨性与一致性。随后, 作者探讨了立法起草的语法规则与修辞规则, 强调避免歧义、提高明确性以及使用性别中立语的重要性。 |
姚树举著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D901 |
86 |
0 |
荐购
|
| 234 |
|
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 |
本书分为三编: “传说与天理”“礼制与经典”“世情与王法”。上编探讨古人对法律终极意义的关切, 叙述了古来圣贤对良法、秩序的追求。中编主要是对法律类文本以及传统礼法秩序的阐释。下编则是对实体法的制定与实施环节的分析, 指出法律如何在各种因素的推动、各种力量的角逐、各种思想的碰撞中进行调试并在特定情境下做出最佳选择。 |
景风华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D909.2 |
79 |
0 |
荐购
|
| 235 |
|
梁柏台法律思想研究 |
本书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成果。梁柏台, 1899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新林乡, 他是中华苏维埃第一部红色宪法的起草者, 中国劳动改造教育感化制度的创始人, 被誉为人民法制和人民司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是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先驱。本书以梁柏台法律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为切入点, 系统研究了梁柏台的法律思想, 并详细阐述其在立法、审判、检察、刑罚执行、廉政建设及法制教育等领域的卓越贡献。 |
田野著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D909.252 |
89 |
0 |
荐购
|
| 236 |
|
西方法律思想史:第6版 |
本书共分五篇,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古希腊罗马、中世纪、近现代和当代西方法律思想, 揭示了西方法律思想发展规律, 重点评述了著名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及其著作。对当代西方法学思潮发展趋势, 特别是对新自然法学、新分析法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分析法学和批判法学派进行了深入阐述。 |
谷春德, 史彤彪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909.5 |
62 |
0 |
荐购
|
| 237 |
|
刑事诉讼的构造 |
本书为田口守一教授近三年独著的重要学术专著, 分六章、14小节, 立足于大陆法系刑事诉讼法的研究趋势, 围绕刑事诉讼法的构造, 系统分析了当下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如“新时代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的转变”“企业犯罪与刑事司法的国际趋势”等, 进行了系统、完备的阐述、分析与论证。 |
(日) 田口守一著 |
法律出版社 |
D915.304 |
116 |
0 |
荐购
|
| 238 |
|
罪犯教育:第2版 |
本书共有五个学习模块, 12个学习单元, 8个学习任务和48个学习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模块一罪犯教育概述, 包括罪犯教育基础知识和罪犯教育警察; 模块二分阶段教育, 包括入监教育、中期教育和出监教育; 模块三分类别教育, 包括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心理危机干预、分类教育; 模块四辅助性教育, 包括监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帮教; 模块五为教育工作管理, 包括教育台账管理、撰写教育工作计划和总结、教育工作督查考核、文书制作和档案管理等。 |
刘斌主编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D916.8 |
69 |
0 |
荐购
|
| 239 |
|
书法笔迹鉴定研究:基于检察实践的笔迹学、书法学交叉阐释 |
本书在分析中国书法的现状及文化特性、结构、章法等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传统笔迹鉴定方式与司法笔迹鉴定方式, 详细阐述了中国书法鉴定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和关键技巧, 全面介绍了中国书法笔迹鉴定的方式、现状、司法实践意义, 并举例分析。本书的主要包括: 书法鉴定检察实践现状、笔迹司法鉴定概述、书法及其传统鉴定概述、书法构成要素、笔迹鉴定术语的书法阐释、书法笔迹鉴定的特点、书法笔迹特征分类、检验操作及注意要点、书法传统鉴定与笔迹鉴定案例。 |
神合广, 马金剑著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D918.92 |
59 |
0 |
荐购
|
| 24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
本书包含宪法、法治宣传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国防教育法的全文, 方便广大读者学习了解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法律规定, 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
中国法治出版社编 |
中国法治出版社 |
D92 |
12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