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1 |
|
聚脲-钢板-氧化锆纤维复合防护结构动态响应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聚脲-钢板-氧化锆复合防护结构基础力学性能试验, 阐述其三种基材的力学性能, 揭示聚脲涂层的性能增强机理; 聚脲-钢板-氧化锆复合防护结构抗爆防护性能试验, 介绍结构试件的抗冲击性能、高应变率下动态力学试验、抗破片侵彻性能; 聚脲-钢板-氧化锆复合防护结构动态响应数值仿真研究, 介绍数值建模方法, 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数值软件的模型计算, 揭示其在多种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和防护性能。 |
刘鹏安 ... [等] 著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TG147 |
59.8 |
0 |
荐购
|
| 2402 |
|
材料热处理工程基础 |
本书分为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和热处理设备三个部分。热处理原理包括金属固态相变基础、钢的加热转变、冷却转变、固溶与时效; 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的加热、钢的退火与正火、钢的淬火与回火、钢的表面淬火、钢的化学热处理; 热处理设备包括加热设备、冷却设备以及热处理参数的测量与控制。同时, 针对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 对一些典型合金的时效相变与工艺进行介绍; 对近年来的材料数字化研发技术、材料热处理数值模拟进行介绍。 |
高志玉, 薛维华, 董世知主编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TG15 |
45 |
0 |
荐购
|
| 2403 |
|
成形制造过程建模与仿真 |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 第一章: 有限元仿真模拟基本理论; 第二章: 铸造过程有限元模拟; 第三章: 锻造过程有限元模拟; 第四章: 轧制过程有限元模拟; 第五章: 焊接过程有限元模拟; 第六章: 冲压过程有限元模拟; 第七章: 蠕变成形过程有限元模拟。 |
喻海良, 湛利华, 徐永谦主编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TG39 |
52 |
0 |
荐购
|
| 2404 |
|
数控车削加工技术一体化教程 |
本书内容编排上贯彻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每个任务内容包含任务描述与分析、知识指南、加工示例、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学后测评、任务拓展7项教学内容,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每次学习根据任务描述与分析, 通过知识指南对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典型零件的示范, 完成任务零件机械加工工序卡填写、程序的编制及加工, 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任务评价, 符合认知规律, 也便于学生自学。 |
王剑, 李晓勇, 黄焰主编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TG519.1 |
59 |
0 |
荐购
|
| 2405 |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本书内容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前沿理论、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首先对机械设计做了简要概述, 阐述了机械设计的相关理论、机械智能设计与绿色设计, 然后介绍了机械制造与机电工程、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最后介绍了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几何量检测技术。 |
解淑英, 曹江萍, 崔可可著 |
燕山大学出版社 |
TH |
85 |
0 |
荐购
|
| 2406 |
|
智能机电技术 |
本书共9个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 智能机电技术绪论、智能机电技术绪论、机电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智能机电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数字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工业互联网基础、智能机电系统设计综合实例等。 |
肖世德 ... [等] 编著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TH-39 |
43.5 |
0 |
荐购
|
| 2407 |
|
机械制图:第2版 |
本书共设七个项目, 分别为认识机械图样、绘制基本体三视图、绘制零件三视图、熟悉零件视图表达、识读和测绘零件图、识读和测绘装配图、生成工程图样。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任务, 每个任务由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拓展三部分内容组成。每个项目配有适量同步练习。本书为项目化教材, 按照项目化教学要求设计体例结构, 以能够识读和测绘圆柱齿轮减速箱的一整套工程图样为目标。 |
瞿芳, 康双琦主编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TH126 |
69 |
0 |
荐购
|
| 2408 |
|
典型机械零件数控铣削加工 |
本书结合企业典型加工实例, 系统地介绍了数控铣削加工过程中的编程、操作及加工工艺编制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控铣床概述、数控铣床操作技能、外轮廓零件编程与加工、内轮廓零件编程与加工、孔类零件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的提高、CAM在数控铣削上的应用、数控铣工技能鉴定实例。 |
郑金杰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H13 |
59 |
0 |
荐购
|
| 2409 |
|
液体静压丝杠进给系统润滑及控制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液体静压丝杠副的发展现状与理论基础、液体静压丝杠副的设计计算、液体动静压丝杠副的校核计算模型及轴扭耦合振动特性、螺距误差作用下液体静压丝杠副油膜特性数学模型、螺母螺距误差影响下液体静压丝杠副静动态特性分析、利用螺母螺距误差提高液体静压丝杠副静动态特性的新方法、液体静压丝杠副的螺距误差均化作用、液体静压丝杠副传动的高速运动特性、基于静压支撑的进给伺服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基于静压支撑的微运动平台动力学特性、基于静压支撑的宏微双驱动进给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等。 |
张永涛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H136 |
128 |
0 |
荐购
|
| 2410 |
|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 |
本书内容包括传统机械制造和数控加工实训, 如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铸造、锻压、焊接, 切削加工, 钳工、磨削加工, 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 突出先进制造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3D打印等) 的实训, 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综合工程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全书以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模块化、综合工艺与创新训练项目化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 并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各个教学板块中, 体现立德树人为宗旨的教学目标。 |
周链, 张应龙, 秦犹主编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TH16 |
68 |
0 |
荐购
|
| 2411 |
|
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 |
本书基于增材与减材制造的可容性和渗透性, 系统地介绍了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 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基础、面向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的数字化设计、各种材料的增减材复合制造、增减材复合制造零件的精度测量与控制、增减材复合制造实践。 |
邹斌等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H16 |
69 |
0 |
荐购
|
| 2412 |
|
产教融合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协同路径探索实践 |
本书系统研究产教融合如何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分三篇12章。理论篇解析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趋势, 阐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人才需求矛盾, 梳理国家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实践篇聚焦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通过共建产业学院等案例, 探讨课程优化、实践能力提升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展望篇提出产教融合未来发展方向, 构建长效协同机制。 |
陈玉杰 ... [等] 著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TH166 |
78 |
0 |
荐购
|
| 2413 |
|
机械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 |
本书以机械设备轴承故障诊断为例, 针对基于振动信号测量与分析的故障诊断技术, 研究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旋转机械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基于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等理论, 本书重点介绍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故障分类、基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诊断、异常检测和剩余寿命预测等内容, 涵盖了机械设备基于知识的新一代智能诊断方法和技术。 |
王刚, 赵志凯, 张晓光著 |
应急管理出版社 |
TH17 |
99 |
0 |
荐购
|
| 2414 |
|
高性能液压柱塞泵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 |
本书对斜盘式通轴柱塞泵主要零部件设计、材料选择与工艺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内容主要包括: 斜盘式通轴柱塞泵结构与工作原理、主要特点, 斜盘式通轴柱塞泵中转子、滑靴、柱塞、斜盘、配流盘、回程盘、传动轴等零部件的设计、材料选择与工艺技术以及高性能液压柱塞泵的发展趋势。其中, 对核心零件转子的工艺做了较深入的介绍, 特别对双金属转子制造工艺技术、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工艺技术、转子孔铜衬套冷挤压技术及扩散焊技术等特种工艺技术进行了重点论述。 |
卢岳良, 金肖同, 刘高群编著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TH322 |
98 |
0 |
荐购
|
| 2415 |
|
无坐力武器设计原理 |
本书主要论述了无坐力武器设计的技术要求、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包括无坐力武器的发展简史、作战使命、研制的流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以及无坐力武器的平衡内弹道设计、外弹道与射表、射击学、弹药和测试技术与规范等内容; 特别是前冲、后坐的消除问题, 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的技术途径, 对武器的喷管、药室和点传火的基本内容也进行了阐述; 针对近年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引入了新瞄准技术、火控和测试技术等内容。 |
陶钢, 闻鹏编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J32 |
49 |
0 |
荐购
|
| 2416 |
|
储能电化学工程:基础和应用 |
本书共13章, 主要介绍电化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 从电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出发, 结合工程科学的传道现象和过程分析与设计内容, 构建电化学工程的理论框架体系。 |
陈宏刚主编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TK01 |
68 |
0 |
荐购
|
| 2417 |
|
能源技术前沿 |
本书针对当前全社会对了解能源技术前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需求, 采用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专家研讨法等研究工具, 选定未来能源前沿领域, 分析各领域前沿技术难点、技术路线比较、技术原理及技术战略, 阐述能源技术潜在的突破口和产业爆发点, 以期对未来先进能源领域发展实践提供战略性支持。本书在文献计量等分析方法的运用下, 瞄准先进能源关键技术在国内外的创新发展成果,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智能化、绿色化、健康化等发展趋势出发, 介绍能源关键技术前沿的形成和发展的机理, 加深读者对能源技术前沿和国家能源重大技术战略的关系的深入认识, 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度理解, 引导读者参与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变革发展中, 将自身发展方向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向结合起来, 获得丰富的技术、产业及二者融合的知识收获及思维收获, 培养具备即懂技术又懂产业的交叉学科背景的综合型人才。 |
吴颖, 汪锋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TK01 |
119 |
0 |
荐购
|
| 2418 |
|
绿色低碳技术 |
本书共分10个章节, 主要内容包括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低碳能源技术、低碳工业技术、绿色交通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碳汇林业技术、低碳农业技术、低碳渔业技术、低碳城市技术和低碳生活与实践等相关知识。 |
冯建勤, 马艳丽主编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TK018 |
49.8 |
0 |
荐购
|
| 2419 |
|
工程热力学:第5版 |
本书共14章, 内容包括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气体和水蒸汽的热力性质, 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和计算, 气体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制冷循环, 以及压气机压气过程和气体流动的热力学分析, 系统热能可用性分析, 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等。本书着重强调热力学基本内容的论述及其工程应用, 以及节能基本原则的理论分析。各章末均有思考题和习题, 书末附有必要的热工图表供查阅。 |
华自强 ... [等] 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TK123 |
46 |
0 |
荐购
|
| 2420 |
|
COMSOL工程传热与相变实战 |
本书在介绍传热基本控制方程、传热分析的有限元方法、流体传热及耦合传热等理论的基础上, 给出了有关基础传热、热流耦合传热、相变传热、多物理耦合传热、传热参数与结构优化、深度神经网络代理模型训练等案例分析, 尽可能地涉及COMSOL传热分析的各个方面, 每个案例给出相关的背景与详细的分析过程及注意事项, 为读者具体应用提供参考。 |
江帆, 温锦锋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K124 |
11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