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1 |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基础 |
本书系统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首先涵盖计算机原理、Windows10操作系统及WPS办公套件 (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与AI应用), 其次深入人工智能开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移动通信/区块链), 同时指导信息检索实践, 并强调数字时代的信息安全与伦理责任。 |
巢喜剑, 郭伟光, 熊小超主编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TP181 |
54.8 |
0 |
荐购
|
| 2522 |
|
机器学习:从线性回归到大模型 |
本书是北京理工大学立项教材, 主要阐述统计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常用的分类和回归方法, 旨在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背景, 突破传统统计回归模型的局限, 建立全新的回归分析框架, 展现回归 (分类) 模型发展的新场景、新技术、新视角、新思维。本书覆盖统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几十个最核心、前沿的分类与回归模型, 主要包括: 线性回归、岭回归、Lasso、Logistic回归等线性模型, 决策树和基于决策树的随机森林、GBDT、XGBoost等集成方法、B-P神经网络以及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 以及基于Transformer的Bert、GPT等大语言模型, 还涉及因果推断算法及模型解释算法。 |
董岩编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TP181 |
52 |
0 |
荐购
|
| 2523 |
|
变分法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
本书主要介绍了变分法在贝叶斯神经网络(BNN)深度学习中的应用。首先对现代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中一般贝叶斯方法进行了综述, 其后介绍了模型、信息测量、贝叶斯方法和统计推断等基础知识, 而后讨论了基于模型的机器学习(MBML)的构建单元、贝叶斯神经网络 (BNN) 的概念与优势, 以及深度生成模型--变分自动编码器(VAE)及其发展。本书成果主要展现了神经网络中贝叶斯推理的变分近似的主要现代算法, 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
(巴西) 卢卡斯·P. 奇内利等著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TP181 |
99 |
0 |
荐购
|
| 2524 |
|
强化学习:基础·理论·前沿 |
本书在强化学习领域的优势显著。首先, 书中的理论介绍深入浅出, 配以详细的公式推导,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定理的来源和应用, 避免了单纯的记忆。其次, 本书涵盖了许多前沿内容, 涉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论文, 确保读者获取到最具前瞻性的知识。在每个章节中, 我们不仅讲解了基本概念和经典算法, 还特别关注新兴方法, 如基于采样的强化学习和元强化学习等, 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研究人员都能从中受益。 |
白文松, 张超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TP181 |
69 |
0 |
荐购
|
| 2525 |
|
不平衡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
本书聚焦于此, 通过实际的算法案例详细解释了不平衡分类领域面临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所提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诸如智能电表的故障分类准确率, 而且可以为诸如情感分类、疾病分类、金融欺诈等具有相似数据分布特点的应用领域问题解决提供可行的思路,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书共11章, 每章独立解析一类典型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策略, 同时通过公开数据集与智能电表故障数据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高欣著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TP183 |
98 |
0 |
荐购
|
| 2526 |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 |
本书在新工科、强化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 以新时期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所必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 将被测物理量作为研究对象, 全面地阐述了各种被测物理量的检测方法、对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按工程实际选用传感器的原则。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基础知识、温度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力与压力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流量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机械量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物位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环境量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新型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 并给出了大量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实例。 |
周征主编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TP212 |
68 |
0 |
荐购
|
| 2527 |
|
微惯性传感器融合技术 |
本书共7章, 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基础理论、微惯性传感器、误差分析与补偿技术、多传感融合算法、航姿系统估计算法、GPS/INS组合导航算法。 |
沈晓卫, 胡豪杰, 李国梁著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TP212 |
61 |
0 |
荐购
|
| 2528 |
|
机器人学基础 |
本书是一本理论、仿真和实例相结合的图书。通过前7章内容, 全面阐述了机器人学的相关知识, 主要包括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及机器人学的研究方向, 机器人机构的类型及其机构简图的画法、机器人分类, 空间描述和变换, 机器人正、逆运动学, 机器人动力学, 机器人轨迹规划, 并且引入了RoboticsToolbox工具箱, 从第2章到第7章的知识点均通过RoboticsToolbox仿真进行分析。第8章通过对协作机器人的分析贯穿了前面的知识点。 |
魏洪兴等编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24 |
59 |
0 |
荐购
|
| 2529 |
|
基于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
本书通过多种模型和算法及具体化的实验, 为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应用, 对相关学者、研究人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可以作为技术应用的参考。自2023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起, 相关扶持政策呈现井喷式爆发, 机器人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 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 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和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目前, 系统阐述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书籍较少, 多传感器融合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
马慧鋆, 金学波著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TP242 |
68 |
0 |
荐购
|
| 2530 |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 |
本书从工业机器人的基础概念出发, 深入探讨了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运动学与动力学等核心内容; 详细介绍了支撑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 包括智能感知、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AR/VR/MR、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知识图谱等。此外, 本书还涵盖了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操作、智能监控、人机共融智能制造、云机器人以及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 并对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刘永奎 ... [等] 编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TP242.2 |
59 |
0 |
荐购
|
| 2531 |
|
智能机器人开发与实践:第2版 |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概念与相关基础知识, 包括机器人的概念、UbuntuLinux操作系统和ROS知识; 第二部分介绍机器人核心功能的实现, 涵盖机器人安装与初步使用、机器人视觉功能、机器人自主导航功能、机器人语音交互功能与机器人机械臂抓取功能; 第三部分介绍机器人的场景应用, 通过几个例子全面演示服务机器人的开发过程。 |
段峰, 李文宇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242.6 |
69 |
0 |
荐购
|
| 2532 |
|
过程控制:第5版 |
本教材介绍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仪表、过程系统集成三篇内容。第一篇过程控制系统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包括过程系统分析、简单和复杂控制系统原理与设计方法、先进控制系统概述、以及典型过程单元控制系统; 第二篇介绍过程工业常用的仪器仪表, 包括传感器技术、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成分等过程工业五大参数的测量仪表及变送器、数字式调节仪表、执行器、变频器; 第三篇介绍过程控制系统的集成技术, 包括计算机控制概述、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安全仪表系统、工业控制网络等。 |
李丽娟, 张利编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TP273 |
80 |
0 |
荐购
|
| 2533 |
|
走进自动控制:从基础到应用 |
本书围绕自动控制相关技术展开,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自动控制技术综述。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等几个方面介绍自动控制技术的前世今生, 阐述控制论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关系, 说明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用价值。②自动控制系统的认识初步, 内容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目的及基本概念、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基本认识。③简介控制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 包括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意义和技术内涵, 分析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法等。④自动控制前沿案例剖析。以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网络游戏、机器人、生产生活等实际工程案例为分析对象, 简述自动控制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吴皓主编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TP273 |
56 |
0 |
荐购
|
| 2534 |
|
现代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应用案例 |
本书依据HMS公司对现场总线的调研结果, 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 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类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作为本书的重点进行介绍, 包括FF和Profibus总线 (PA和DP), Modbus (RTU和TCP) 以及EtherNet/IP、ProfiNet和EtherCAT。本书对工业控制协议相关的网络模型、报文结构、通信机制、网络组态等均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 并对最新的EtherNet-APL和TSN通信技术进行了介绍。本书深入阐述了三个面向不同行业的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应用案例, 对相关的控制网络与系统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知识。本书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准确性、新颖性与实用性, 书中的程序都通过仿真或实物调试, 可以指导读者进行类似的工程开发。 |
王华忠, 姜庆超主编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273 |
69 |
0 |
荐购
|
| 2535 |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第3版 |
本书由基础篇、应用篇、综合篇组成。基础篇主要介绍通信系统仿真的思想、方法, MATLAB\Simulink基础, 以及数值计算与可视化; 应用篇是运用仿真方法分析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的具体问题; 综合篇以课程设计项目的形式将基础篇、应用篇介绍的仿真方法加以实践, 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意在探索通过计算机仿真使学生得到初步训练并获得更多领悟, 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修订版使用最新的2023b版本, 添加部分素材以二维码形式呈现, 也更新了部分实例, 以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
周原, 赵静主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TP273-39 |
46 |
0 |
荐购
|
| 2536 |
|
大数据与智能系统 |
本书针对基于群体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和优化博弈技术展开介绍, 旨在让读者了解大数据协同分析处理技术和协同优化博弈技术的核心思想及经典算法。其中, 前八章主要介绍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处理相关内容, 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生成模型、预测、因果推断、系统辨识、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和强化学习; 后四章主要介绍协同优化博弈相关理论方法, 具体包括协同优化、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多目标优化及多智能体博弈。 |
虞文武等编著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TP274 |
65.8 |
0 |
荐购
|
| 2537 |
|
数据资产交易:解锁数字财富的密码 |
本书为理解数据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和价值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强调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进一步深化对数据资产交易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旨在厘清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传递过程, 以便更清晰地捕捉和展现数据的经济价值, 从而促进数据资产流通交易, 充分释放数据的潜在影响力和经济社会价值。本书重点探讨数据资产化、数据交易市场、数据交易平台、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交易、数据产权与交易机制、数据资产交易等方面, 为读者讲述如何通过数据资产交易来解锁数字财富的密码。 |
陈晓华, 刘显武主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TP274 |
66.5 |
0 |
荐购
|
| 2538 |
|
智能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第2版 |
本书共13章, 分为传感器检测的基本理论基础 (包括第1章和第2章)、按物理原理分类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包括第3-9章)、智能检测传感系统 (包括第10-13章) 三大部分内容。 |
罗志增, 席旭刚, 高云园编著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TP274 |
36 |
0 |
荐购
|
| 2539 |
|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模式与合规管理 |
本书在界定公共数据概念、性质特征和介绍公共数据历史演变的基础上, 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四种模式, 即公共数据共享、公共数据开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及公共数据融合的实践探索、制度目标和规制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并重点对各种模式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 以帮助相关方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中做到合法合规。 |
李爱君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TP274 |
78 |
0 |
荐购
|
| 2540 |
|
时态知识图谱表示学习与推理技术研究 |
本书共分为7章, 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的现有研究综述、基于超平面机制的时态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模型、基于张量分解技术的时态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模型、利用隐式类型信息增强现有静态模型的普适性方法、类型增强的时态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模型、总结与展望。知识图谱是一种新型数据管理模式, 对原本分散的多专业、多来源、多结构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分类、集成和高效利用, 在大数据时代, 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智慧水利工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内的各个领域, 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知识驱动型应用。 |
何鹏, 刘秋菊, 黄继海著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TP274 |
4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