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8期808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01 数字化高等教育中的外语课程建设与研究 本书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背景, 结合国家数字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就数字化时代的大学学习、国际国内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及高校外语课程的数字化转型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该书重点探讨了数字化外语课程建设,尤其是线上外语课程及混合式外语课程的建设,以最新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国内数字化建设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各种与数字化课程建设相关的问题,为广大外语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提供了课程数字化转向理论和实践参考。 杨建培著 上海三联书店 H09 78 0 荐购
302 跨文化适应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梳理了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演进与方法论体系, 深入探讨“跨文化适应”在国内外的研究脉络、经典理论、重要学者与著述、前沿研究、当前热点和研究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该书突破了传统综述类著作的罗列模式, 采用“知识考古学”的研究路径, 将跨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置于全球化进程、社会科学范式转换的宏观语境中考察, 学术论证客观、合理。全书理论框架完整, 学术论证客观、合理, 对跨文化适应这一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侯俊霞, 王苏阳, 安然等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09 88.9 0 荐购
303 外语教育探索与实践:2024 本书包括外语课程思政、外语课程改革、外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主编王欣 四川大学出版社 H09-53 88 0 荐购
304 汉英双关语多维视角分析 本书采用汉英对比分析方法, 全面系统地从多维视角深入剖析双关语的形成机制。全书共十七章, 分设三编。第一编为“现象篇”: 从本体论出发, 历时性地系统梳理了英语和汉语双关语的发展阶段、特征及应用实例。第二编为“理论篇”: 从语言学、修辞学等多维理论视角出发, 对双关语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性分析。第三编为“实践篇”: 阐述汉英双关语的演变、翻译、误读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全面梳理了数字时代双关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现状、演变特征、受众分析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师海歌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1 59.8 0 荐购
305 汉字学教程 本书共十三章, 系统涵盖汉字学核心内容: 首论汉字与汉字学的基本概念, 梳理汉字起源、形体演变脉络; 继而阐释传统“六书说”及新构形理论, 深入解析《说文解字》的体例与价值; 聚焦汉字形义关系、字际关系 (如异体字、古今字等), 探讨文献中的通假、讹变等用字现象; 从文化认知视角揭示汉字与社会历史、思维观念的深层关联; 最后阐述汉字的性质特点、部首体系及规范化发展等重要议题。 唐生周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 H12 68 0 荐购
306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十二 本书稿为2023年9月16日-17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的精选集。收录李宇明、沈家煊、周鉴、沈国威、束定芳、董秀芳、徐时仪、邢向东、莫昱鼎、崔山佳等26位作者的论文21篇。内容涉及汉外词汇比较、词汇的历时演变、词义考释、词汇语体特征、语义表达功能、词典收词、兼义词、词典释义及配例、字母词、儿童语言习得以及法律语言等, 聚焦词汇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话题, 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词汇学理论应用与研究的最新成果。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编 商务印书馆 H136-53 80 0 荐购
307 汉语网络调侃中的关系管理:英文版 本书从关系管理的理论视角考察了汉语网络调侃话语, 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 网络交际中的汉语调侃话语有哪些特点? 如何通过汉语调侃话语实现关系管理? 为何在网络交际中会出现这些汉语调侃话语? 本书契合语用学的“关系转向”, 强化调侃与关系工作的联结, 扩展了人际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调侃的理解, 提高元语用意识和文化语用能力。 邱佳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H136.4 88 0 荐购
308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本书前三章内容主要将普通话语音基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紧密结合, 把测试的重点和难点融入对语音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中, 主要针对方言区学生鼻边音不分、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等语音缺陷, 进行辨析和训练。后三章主要内容为教师口语表达, 主要通过教育口语、口语内容设计、口语表达节奏等技巧对教师口语表达进行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训练。 主编田华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H193.2 40 0 荐购
309 国际汉语:第七辑 本书包括汉语二语习得与教学、汉语二语易混淆词研究、国际中文教师发展、教学资源研发、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五部分, 内容包括汉语二语写作发展研究、示范性绘本教学实验研究、汉语二语者在文化课堂口头任务中的叙事特征、易混淆动词搭配精细化研究、易混淆抽象名词辨析模式探究、同素逆序词“达到”“到达”的搭配及语义对比研究、高校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胜任力与职业认同、海外本土中文教师身份认同变化个案分析等。 洪炜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H195-53 56 0 荐购
310 国际中文教育学 本书是学界第一部用教育学的框架、理论、方法系统分析国际中文教育的著作。它主要使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从宏观视角对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 尤其是对中文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总结出中文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 反过来再指导中文教育教学实践。它还全面研究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如何指导学习者有效学习、如何更好地发挥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科教育对培养学习者的作用等方面。换句话说, 它从更宏观的视角研究中文教育教学, 不仅回答“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等问题, 还回答“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为什么学这些内容”“为什么这么教”“为什么这么学”“如何指导学习者学习中文”“如何发挥中文教育对学习者个体全面发展的功能”“如何认识中文教师和学习者等中文教育的主体”“中文与教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基本理论问题。 郭睿著 商务印书馆 H195.3 98 0 荐购
311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研究 本书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实践路径。全书内容涵盖概述、传播路径、传播困境、传播策略、课程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 孟宪丛, 张小林著 中国商务出版社 H195.3 79 0 荐购
312 Methodology in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Chinese-speaking contexts 本书采用叙事探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聚焦于四位成长于中国、目前分别在中国和新西兰工作的国际中文教师。通过对这些教师教学方法的特定内容信念和自我效能信念进行深度探讨, 本书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教师当前的教学实践。 鲍春荣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H195.3 68 0 荐购
313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总第16辑 本书系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稿并编辑的学术集刊, 每年一到两期, 主要刊发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方法、汉语国际传播史、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课堂教学、国别汉语教学研究、孔子学院研究、汉语教师培养与培训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论文。第16辑预计收入文章15篇, 如《经典文学与世界美国创价大学》《巧用软实力: 汉语国际传播战略的反思》《奥地利中文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三部商务汉语教材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二语者汉语语篇中空主语使用频率的归因分析框架: 理论构建及应用》等。 刘玉屏主编 商务印书馆 H195.3-53 78 0 荐购
314 生活汉语:第五册 本书共十课, 每课都有一个核心话题, 这些话题均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有关。我们为这些话题设置了合适的情境, 编写了相应对话、课文、练习等, 将常用词汇、语法等融入其中, 希望能为师生提供一本易学好教的教材。学完本册教材后可达到国际汉语能力五级至六级水平。 鲁洲, 王海娟, 张艳王银编著 东华大学出版社 H195.4 80 0 荐购
315 国家图书馆藏回鹘文文献研究 本书稿的研究对象为国家图书馆藏来自敦煌、吐鲁番等地的古代回鹘文文献50余件, 包括《阿含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 亦有中土所撰《八阳经》《佛顶心大陀罗尼经》等中国人自己创造的经典。书稿对文献进行了逐一考证, 包括回鹘文的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回鹘文的语言学考证, 以及对于经典文献的勘校和研究。是对古代回鹘文文献的重要新研究成果。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H211.4 168 0 荐购
316 国际视域下新形态外语教材研究 本书包括基础篇和国别篇, 基础篇探讨新形态外语教材的内涵、特征、设计理据与方法等, 国别篇呈现中国、韩国、日本等10个国家的新形态外语教材建设与应用情况。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内容丰富, 视角多元, 旨在推动新形态外语教材建设与研究。 唐锦兰, 张帅, 王琦等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3 82.9 0 荐购
317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 本书共分为九章, 分别为翻译与翻译教学, 翻译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视域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翻译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课程思政在翻译人才培养中的融入, 国际传播视域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翻译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翻译人才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本书关注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的培养, 针对新时代对翻译人才的要求, 探索其培养的新途径, 旨在通过教育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以适应全球化趋势。 刘彪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 H315.9 68 0 荐购
318 中国文学英译:理论与实践 本书的设计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总结一应用练习”的模式, 立足于社会需求与国家战略号召, 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 将翻译理论、文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具体的翻译实践相结合。 马特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H315.9 56 0 荐购
319 英语交流对中国海外访学英语教师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 本书旨在考察英语语言环境中的实际交际对我国英语教师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第二章回顾有关二语语用学的文献, 阐释语际语用学、言语行为和请求等概念与假设, 回顾语用能力在英语母语环境和英语非母语环境的发展研究。第三章讨论研究设计以及用于衡量参与者语用能力、二语环境中的社交互动以及语用教学能力的主要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抽样方法、测量工具的开发、数据收集程序、数据分析方法等。第四章汇报参与者对英语交流意愿问卷、适当性判断任务、话语补全测试、日志、语用教学自信心自评结果以及访谈的回应, 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第五章解答研究问题, 指出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邓军著 中南大学出版社 H319.3 68 0 荐购
320 高校英语教学方法及应用研究 本书深入探讨了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方法及其应用,旨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能力。书中首先分析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随后介绍了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每种方法都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此外, 本书还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学生评估和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以实现教学的全面优化。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本书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启示, 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孙睿, 刘羽, 郭景晓主编 湘潭大学出版社 H319.3 68 0 荐购
页码:16/34页  每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