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38期808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401 竹笛演奏技巧与理论艺术研究 本书是探讨竹笛演奏技巧和理论方法的学术著作, 以科学的视角, 系统地构建了竹笛基本功训练体系。从竹笛的历史文化出发, 阐明基本功的重要性, 进而深入到演奏的生理机能基础, 从呼吸、手指、口腔等方面解析演奏的生理机制, 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在气息训练方面, 不仅涵盖了长音、稳定性、力度、灵活性等常规训练, 还深入探讨了循环呼吸、气震音等特殊技巧, 并详细阐述了训练方法和步骤。在指法训练方面, 从单指按孔的规范化到复杂节奏型的配合, 循序渐进, 系统地提升演奏者的指法技巧。在吐音训练方面、从单吐、双吐、三吐的基础训练到节奏、速度的提升, 再到音乐表达中的运用、形成完整的训练链条。 周宁波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J632.11 78 0 荐购
402 我们共同的家: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曲选 本书围绕推动各族学生坚定“五个认同”, 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课程思政目标, 从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生的众多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体现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经典歌曲中精选50多首作品, 对歌曲产生背景、思想内涵、历史价值、演唱方法等进行介绍。 韩昌梅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J642 88 0 荐购
403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澳门卷 本书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的一个地方卷, 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澳门基金会共同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澳门卷》目标是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澳门民间歌曲, 为澳门民间文化研究提供一卷比较完备、翔实、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资料。经文化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协商, 从2013年起, 由澳门基金会负责“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澳门卷”的编纂组织工作。书稿约42万字, 彩色图片19幅 (作为彩插), 主要为曲谱, 内容包括粤语民间歌曲 (含咸水歌、农事歌、儿歌、地水南音、粤讴、龙舟、小曲、配唱八音锣鼓、生活音调)、闽语民间歌曲等, 收录曲目近200首, 附录艺人小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 学苑出版社 J642.2 280 0 荐购
404 酷猫:钢琴好物 本书收录34首原创钢琴独奏小品, 巧妙融合古典音乐的深邃语汇与流行风格的灵动节奏--从爵士的随性、摇滚的张力到拉格泰姆的诙谐, 每一首都是跨越时代与风格的听觉冒险。 这些曲目既保留了古典音乐的艺术性, 又融入了当代音乐的元素, 不仅能有效提升演奏技巧, 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本质热爱, 享受演奏的乐趣。 (德) 乌尔里希·卡尔迈耶著 现代出版社 J657 45 0 荐购
405 长笛重奏作品集 本书针对长笛重奏的教学与演奏需求, 设计了多层次的教学内容。教材按照学习者的不同水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和渐进性。每个层次的内容设计循序渐进,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重奏技巧并提升音乐表现力。教材的内容针对不同的演奏技巧与乐曲提供详细说明。通过文字、图示和乐谱示例, 全面介绍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方式, 确保学习者能够准确掌握每一个环节。 侯亚宁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J657.11 58 0 荐购
406 基于新媒体演艺的体验式舞台美术创意研究 本书第一章着重研究“新媒体演艺的发展历程、特点及优点”, 创新性的总结并提出新媒体演艺发展演变历程的四个阶段; 第二章重点研究“新媒体演艺在体验经济时代的‘虚实结合’核心特征”; 第三章主要研究在“新媒体”与“体验经济”双重时代下的新媒体演艺舞台美术革新; 第四章从实践探索层面去解决问题, 探索和研究“未完成空间”实现新媒体演艺的“体验式舞台美术创意”; 第五章从理论研究层面, 分析和探讨“新媒体演艺体验式舞台美术创意之美学特征”; 第六章主要探讨“以体验式舞台美术践行和拓展新媒体演艺”; 第七章主要对“新媒体演艺及其体验式舞台美术发展趋势”进行拓展思考、分析和展望。 王千桂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J813 108 0 荐购
407 京剧在欧洲的传播研究:1949-2024 本书致力于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剧艺术在欧洲的传播历程及其成效, 选取具有典型性及显著影响力的文化外交事件作为研究样本, 融合戏曲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及全球史学等多学科视角, 从国内外多渠道广泛搜集、深入挖掘第一手文献资料, 辅以实地调研, 对关键亲历者进行抢救性集中访谈, 并结合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 归纳出京剧在欧洲不同领域及发展阶段所采用的传播策略, 探究策略演变背后的动因及立场, 分析京剧在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传播效果随时间的变化。 吴雨航著 学苑出版社 J821 88 0 荐购
408 处州乱弹 本书通过对处州乱弹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艺术价值与传承保护等九个方面的全面概论, 填补了我国戏曲乱弹声腔处州乱弹艺术文化的空白。处州乱弹是我国声腔剧种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对研究我国戏曲史学、人文学、艺术学及社会学、区域地理等都具重要的学术意义。 夏伟涛, 刘建超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J825.55 66 0 荐购
409 赣剧《临川四梦》腔与词的关系研究 本书稿共分为六章, 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文献综述、声腔与词的巧妙结合、唱腔设计与词的融台、伴奏形式与词的呼应、唱腔表演与词的表达、赣剧《临川四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李红青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J825.56 68 0 荐购
410 四川江油青林口高抬戏研究 本书分四个部分梳理了青林口高抬戏的渊源、发展及演变, 并将青林口高抬戏与广州的台阁艺术比较, 揭示出青林口高抬戏的独特性。详解了青林口高抬戏的脚本, 既有对形式上的表演道具、表演流程、表演妆造的记录, 亦有对表演文本、表演内容的记录和阐释, 为其传承提供了详细的文献材料。此外, 本书附录部分还加入了编者团队对民俗专家的访谈和对青林口高抬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和介绍, 使读者能够更加切身地体会到高抬戏这一非遗文化的制作过程和历史渊源。 王红霞, 卢莉, 朱秀娟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J825.71 68 0 荐购
411 戏剧剧目排演 本书共涵盖13个学习任务、13个知识点和4套练习题 (包括基础训练与实操训练), 并附录了4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教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操作性。 陈俊编著 中南大学出版社 J892.4 49.8 0 荐购
412 新中国红色电影的美学研究与症候阅读 本书从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中选取了较为重要的电影, 通过“主题”分类, 整理出内容和章节, 并通过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式进行研究, 试图展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和社会变革, 为读者带来知识的普及和审美的感受, 同时也结合“症候阅读”的方式, 透过电影本身去关注电影作者, 挖掘电影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核。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 它兼顾传统的纵向式和横向式的研究方式, 既关注历史沿革, 也探讨美学现象。 杨剑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J905.2 70 0 荐购
413 西影·崛起年代:1980-1992 本书讲述了西部电影集团银幕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记录了西影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中国电影新时期的崛起而奋斗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具体内容包括: 序篇、奋战热土、他们与电影、奋斗篇、张艺谋 巩俐、银幕芳华、走向国际、继续前行、尾声。 柏雨果编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J941 268 0 荐购
414 新时代高校历史教学创新研究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学术专著, 旨在通过创新思维培养、自主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等新型教学模式, 引领高校历史教学的深刻变革。书中核心聚焦于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性转变, 提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课堂,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 培养其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历史教学评价机制的革新, 倡导多元化、过程性评价, 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杨海文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K-42 88 0 荐购
415 科学与现代世界 本书主要内容源自1925年2月怀特海发表的“自然哲学的三个世纪”系列洛厄尔演讲 (共八讲), 系统考察了17至19世纪现代科学的演进历程及其对西方文明的深层影响。通过对科学世界观的历史性批判, 怀特海创造性提出了以“有机体”(organism)、“过程”(process) 和“事件”(event) 为核心概念的新型宇宙论框架。 在理论建构上, 怀特海首先进行知识考古: 既追溯现代科学在古希腊罗马与中世纪的思想源流, 又着重剖析数学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方法论意义。 (英) 阿尔弗雷德·诺思, 怀特海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K103 90 0 荐购
416 东方智慧 本书挖掘大量的身边人和事, 做出深刻的剖析, 秉持批判继承的态度, 既尊重传统, 又立足现代, 力求提取那些真正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精华, 并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案例对东方智慧加以诠释。 常宇主编 东方出版社 K103 68 0 荐购
417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三十一辑 本书收入以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七篇, 涉及古文字学、《说文》学、经学文献、史部文献、考古学、版本目录学、晚清名人日记 等各个领域。各文章篇幅不一, 但均能有新说新义, 其观点能够给学界相关领域研究以启发。本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 致力于传播海内外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 探讨学界普遍关心的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问题, 引导全社会全面认识中国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郝平著 凤凰出版社 K203-53 96 0 荐购
418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世界中国学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的综合性学术成果。全书按地理区域划分, 依次介绍了北美、西欧、东欧、俄罗斯与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大洋洲与拉美等地中国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研究机构、代表性人物及研究重点。如, 指出海外中国学研究体系涵盖传统汉学、当代中国研究及智库政策研究三个层面, 并分析各代表性学术流派的理论特征与现实影响。又如, 回顾西方国家中国学研究传统与演变, 指出它们如何从古典汉学逐步转向关注当代中国政治、社会与经济发展。此外, 本稿也特别关注中国学在“全球南方”的传播与本土化, 如拉美、非洲、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的中国研究如何在全球视野下展开, 并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知识立场与研究关注点。 沈桂龙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K207.8 128 0 荐购
419 古代公文文体特征及审美意蕴 本书收集并整理了古代公文批评理论的部分专著和篇章, 并把它们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归纳, 主要以文体分体理论的形式, 分节阐述, 提炼主要观点, 形成主题式论文形式, 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编辑成章。本书旨在帮助公文写作者和在校大学生熟悉古代公文文体, 了解古代公文批评理论的基本知识。 吴茜,李金泽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K220.63 52 0 荐购
420 东坡志林 本书是苏轼在屡遭贬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 随手作文而成的一部笔记体杂著, 其文则长短不拘, 或千言或数语, 而以短小为多。前四卷为杂记, 大多是其随手所记亲身耳闻目睹之事, 篇幅短小, 然而内容博杂, 真实有趣, 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史料价值。第五卷为论古, 借古喻今, 针砭时政, 是苏轼“有为而作”的史论文章, 其中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在艰辛备尝之余谐谑纵浪, 涉笔成趣, 全然不失对人生的乐观豁达, 可见苏轼之襟怀磊落与洒脱可爱。 (宋) 苏轼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K244.066 58 0 荐购
页码:21/34页  每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