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29期175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32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本书以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容为基底, 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为导向, 介绍了有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内容, 让读者对其有一个基础了解; 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规划, 讲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体系建设, 使读者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路径, 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在内容进行了探究, 列举了部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进一步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 纪程著 北京出版社 F320.3 68 0 荐购
322 中国数字乡村:理论、实践与案例 本书融合了战略指导、战术实操和优秀示范, 指明了数字乡村建设中, 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布局, 怎样推进, 避开哪些陷阱, 并附优秀范例, 供参考和学习。全球数字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和新生动能。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居世界第二, 目前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不仅推动了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 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这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 李道亮主编 大有书局 F320.3-39 66 0 荐购
323 共同富裕的收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本书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制度的历史维度、土地增值收益形成机理的理论维度、当前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改革的目标导向与现实基础、改革的影响与风险、保障农民权益的进路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的新方向等的多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改革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构建收益分配有效调节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农村“三块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增值收益分配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二级土地市场机制运行的核心。 张满姣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F321.1 89 0 荐购
324 基于LADM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概念模型研究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的构成要素、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等动力学机理, 应用地理信息科学的系统论研究范式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提出符合“土地管理领域模型”规范要求, 建立适合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需求的概念模型。在系统第一层次, 该模型包括了土地权属、土地用途和土地价值三个系统要素。在系统第二层次, 该模型包括了“人-权-地-事”四个系统子要素。根据法律和技术约束, 这些系统要素形成了稳定的系统结构和动态变化关系。 徐忠国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F321.1 98 0 荐购
325 农业发展和农机研究、试验、推广 本书第一章以农业碳汇、碳汇交易为视角, 着重分析了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农业、农机产业的发展策略, 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 推动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机具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本书第二章至第六章, 分别针对薯类加工机械、收割机、旋耕机、抗旱排涝系统以及其他农机具的研究、试制与试验进行了深入探讨, 旨在为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在农机化推广方面, 本书第七章以娄底市为例, 深入分析了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苏龙田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F323 68 0 荐购
326 新时代乡村绿色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本书以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为背景, 以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为研究对象, 以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为逻辑起点, 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角度出发, 探析当前我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现状, 探讨乡村绿色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理论渊源及重大意义。其中, 第一、二章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素与绿色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并对马克思主义乡村与绿色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化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 旨在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第三、四章强调在绿色发展理论的指导下, 从“三生”角度对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现状展开研究, 探析当前我国乡村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基本现状; 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目标为分析视角, 从组织、人才、技术、文化、制度五个方面探析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的因素。第五章系统梳理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 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道路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提出了乡村振兴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措施。 刘慧扬著 东北大学出版社 F323 48 0 荐购
327 系统耦合与驱动创新:乡村振兴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本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解构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 通过构建“要素-机制-协同”的系统耦合框架, 揭示两者间的动态联动机理, 构建了一个“统分结合、功能引致、双层联动”的创新联动机制, 弥补了传统研究中单要素分析的理论局限。在此基础上, 研究综合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耦合协调模型及收敛模型, 对中国不同区域的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 精准识别其时空分异特征, 为区域差异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在驱动机制分析方面, 本研究突破传统研究的静态视角, 从内生动力( 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 与外生环境( 制度激励和区域实现) 的多向互动出发, 解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四维驱动路径, 尤其关注数字化、绿色化等新兴要素的赋能作用。 王尧尧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F323 63 0 荐购
328 “头雁”发展典型案例分析:2023年度 本书内容讲述自2022年起, 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头雁”项目计划每年为每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 全国培育约2万名, 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支10万人规模的“头雁”队伍,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2023年, 项目面向全国31个省 (市、区) 遴选了第二批一万多名“头雁”, 42所优质高校入选“头雁”培育机构。为选树“头雁”典型、传播“头雁”经验、讲好“头雁”故事,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在各省 (市、区) 推荐基础上, 组织培育机构力量从中精选出100个“头雁”发展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组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3 90 0 荐购
329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剖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驱动城乡融合的内在机制, 探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如何通过产业集聚、技术扩散、就业吸纳等途径, 为城乡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研究城乡融合所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人才流动氛围, 又如何反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持续壮大与升级, 为相关领域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王瑾瑾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F323 58 0 荐购
330 资源配置扭曲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本书构建包含四要素 (劳动、土地、机械和化肥) 的“地级市-省级-全国”三层嵌套的数理模型, 引入要素市场扭曲因子, 采用加总和分解农业绿色TFP的数理方法, 解析资源配置扭曲影响农业绿色TFP的作用机理和动态演化机制, 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到增长核算框架并进行量化, 刻画中国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真实绩效, 测度和识别绿色发展目标下的资源配置扭曲程度, 实证检验资源配置扭曲对农业绿色TFP的影响, 测度资源配置扭曲下的农业绿色TFP损失, 检验资源配置扭曲影响农业绿色TFP动态演化的机制, 进而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胡江峰著 西南大学出版社 F323.2 58 0 荐购
331 创建乡村全面振兴引领示范, 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全国103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典型案例汇编 本书收录了103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名录的详细资料供相关部门学习借鉴。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组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3.8 78 0 荐购
332 拎稳“菜篮子”:全国“菜篮子”和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案例 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各地“菜篮子”和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通过开展“菜篮子”和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案例征集, 在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推荐的基础上, 突出示范性、创新性、系统性, 从制度机制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现代科技支撑、数字化赋能、金融支持等方面, 择优选取了16个“菜篮子”和10个都市现代农业工作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6 75 0 荐购
333 大数据下云南普洱茶市场机制构建与创新 本书首先对普洱茶相关理论基础与云南普洱茶产业与发展现状进行论述, 其次对普洱茶气候、普洱茶的市场质量安全、普洱茶的市场投资、仓储后期陈化策略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其次, 基于对大数据下的普洱茶市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进行研究, 并提出云南普洱茶市场预警机制与对策建议, 最后对普洱茶绿色市场机制构建与绿色发展创新进行研究。本书的研究内容对云南普洱茶有序、良好、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在对经济周期理论、供需均衡理论、通货膨胀理论、预测预警理论和方法的分析基础上, 科学选择和确定云南普洱茶市场预警指标体系, 构建云南普洱茶市场预警模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市场机制, 实现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丽萍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6.12 68 0 荐购
334 内蒙古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社会卷 本书由十四章组成, 涵盖了党建引领基层善治的实践路径调研报告、民族互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及耦合机制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机制调查报告、农业现代化视域下的内蒙古农地流转制度调研报告、农牧区居民心理互嵌的机制调研报告、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本书的每篇调研报告均详细分析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社会治理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建议和发展路径。 阿拉坦宝力格, 杨常宝, 赵艳丽编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326.372.6 98 0 荐购
335 内蒙古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经济卷 本书由十四章组成, 涵盖了内蒙古西部牧区奶山羊产业振兴现状调研报告、旱灾对农户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消费文化视角下牧区女性消费行为特征研究调研报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内蒙古牧区牧民收入影响因素调研报告、内蒙古草原补奖政策背景下牧民生计现状调研报告、肉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与效益分析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本书的每篇调研报告均以扎实的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 详细分析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建议和发展路径。该调研报告为内蒙古大学民族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内蒙古农村牧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建言献策,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力量。 阿拉坦宝力格, 杨常宝, 赵艳丽编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F326.372.6 98 0 荐购
3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陆渔业概况与加强内陆渔业统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建设 本书介绍了中国内陆渔业资源及中国省级内陆渔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概况, 对制定适当的渔业管理措施、以促进内陆渔业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相互协调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6.4 79 0 荐购
337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江西省宁都县为例 本书分为6章, 内容包括导论, 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宁都县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览,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禀赋优势和面临挑战, 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实践探索等,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出发, 对宁都县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 熊凯, 徐彩瑶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F327.565 88 0 荐购
338 生物农药推广中的稻农决策依赖行为研究:基于湖北省十县 (市、区) 千户的田野调查 本书基于湖北省十县 (市、区) 千户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以及农技站和农资店的访谈文本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利用动态演化博弈和Matlab仿真模拟实验来构建激励市场、政府和农户多主体利益目标协同的生物农药推广制度; 在科学测度稻农决策依赖基础上, 利用有限理性理论诠释稻农生物农药使用决策依赖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利用内生转换概率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论证稻农决策依赖对生物农药推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本书旨在厘清稻农生物农药使用决策逻辑规律, 辨析稻农决策依赖对生物农药推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这有助于探寻优化生物农药推广制度的有效办法, 为提升我国生物农药推广效率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黄炎忠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F327.63 68 0 荐购
339 桃源街道集体经济运行经验考察 本书通过对珠三角地区街道的田野调查, 系统呈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和转型过程, 深入分析基层政府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的具体实践。经研究发现, 在农村集体经济全面转向以集体土地和物业出租为主要形式的租赁型经济背景下, 基层政府针对集体资产的持有、使用、交易、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规制, 重塑了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秩序, 缓解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压力。本书展示了农村集体经济活跃地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形态, 揭示了行政与自治关系的新模式, 深化了对农村集体经济治理复杂性的认识。 李强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327.653 98 0 荐购
340 有效衔接与产业振兴:漠川·大碧头乡村振兴研讨会论文选编 本书汇集了漠川·大碧头乡村振兴第一届和第二届研讨会中多篇优秀论文, 探讨了乡村振兴这一重要课题, 涵盖了有效衔接、产业振兴、三产融合、文旅赋能以及党建引领等五个关键方面。不仅展现了学术界对乡村振兴的深入思考, 也为相关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本书对于“产业振兴”这一话题进行了研究, 既有宏观层面的价值挖掘, 也有微观层面的路径探索。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和实用的策略。 阳国亮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F327.67-53 70 0 荐购
页码:17/78页  每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