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1 |
|
黄河颂:首届当代女书法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 |
本书收录该展的全部参展作品、80余幅当代著名女书家的精品力作,展览作品内容以黄河为主题,主要为有关黄河的历代经典诗词歌赋,表现形式涵盖篆、隶、楷、行、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现艺术家风采、彰显艺术家文化担当。本书为激发社会正能量,讴歌新时代黄河文化精神,凸显黄河文化的新时代、新风貌凝聚精神力量。 |
杨杰,米闹主编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J292.28 |
260 |
0 |
荐购
|
| 362 |
|
王清州书法集 |
本书精选了王清州近年来的书法作品,有篆隶楷行草各体,自成风格,独树一帜。书写内容以古代诗词、格言和对联为主,每幅字都配有释文。 |
王清州著 |
文物出版社 |
J292.28 |
310 |
0 |
荐购
|
| 363 |
|
萧萧落木:白炼篆书古诗词选 |
本书稿内容为作者杨尚印用篆书书写的古诗词近三百幅,题材主要为魏晋及唐宋时期的经典古诗词,书写形式由中堂、条幅、扇面和斗方等形式组成,形式丰富。书写内容多为唐代诗歌以及宋代词,诗词作者有李白、杜甫、王之涣、骆宾王、李煜、李清照等,作者通过大量临习邓石如、吴让之以及吴昌硕的篆书碑帖之后,经过不断打磨和思考,逐步转化为具有自身风格的篆书风格。 |
杨尚印著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J292.28 |
35 |
0 |
荐购
|
| 364 |
|
二食斋诗词墨迹 |
本书收集了关非蒙先生创作和临摹的主要书法作品,内容以古代诗词作品为主,关非蒙先生一生酷爱书法,平时笔不离手,习字不怠,退休后仍笔耕不辍。曾编辑出版辞书、专著等数十部。同时在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辅导国外留学生书法,对书法艺术的传播有着积极影响。其书法结字从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入手,旁涉“晚明四家”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作者尤善小楷,其小楷作品清秀隽永有晋唐风韵,本书选取了作者创作及临摹书法作品近五十件,具有一定欣赏和参考价值。 |
关非蒙著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J292.28 |
288 |
0 |
荐购
|
| 365 |
|
抄一遍 你就记住了:日语五十音图字帖 |
本书内容包括:五十音图、浊音、半浊音、拗音、常用词汇。 |
日语喵工作室编著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J293 |
15 |
0 |
荐购
|
| 366 |
|
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摄影 |
本书展现了1900年以来各时期中国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从“南郎北张”独具中国特色的画意摄影,到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战地摄影,从全面发展、百花争艳的新时期摄影,到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当代摄影,收录的摄影作品和学者撰写的研究文章展现了中国摄影的特色,呈现了中国摄影史的基本脉络,展现了百年来中国摄影艺术千姿百态之样貌,中国摄影艺术家对摄影艺术理解和创作之徘徊变迁。 |
荣荣主编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J421 |
398 |
0 |
荐购
|
| 367 |
|
梭戛故事:一个村庄的影像史 |
1995年,在大学从事摄影教学的摄影家杨安迪在朋友的推荐下带着学生来到陇戛寨采风,第一次踏进六枝梭戛长角苗村寨。26年中,他不时探访陇戛寨,以上千幅照片,记录下了长角苗社区在20余年时间河流中的沧桑与巨变,也成就了这本梭戛影像史。本书以微小叙事展现时代命题,揭开大山深处长角苗族群的面纱,以过去与现代的对比,呈现在新时代背景下长角苗社区崭新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持续关注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时期长角苗村寨社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变迁与发展。 |
杨元丽等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J421.8 |
148 |
0 |
荐购
|
| 368 |
|
巅峰 |
本书是一部以“极高山”为题材的摄影集,作者以山脉区分章节,以最高峰或最具代表性的山峰为支撑,力图用宏观场景和微观特写的形式表现山脉的特色,其间穿插一些人文景观和名胜遗址,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力图让读者在鉴赏图片和阅读文字的同时,受到感染和启示。 |
王聪民著 |
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J421.8 |
698 |
0 |
荐购
|
| 369 |
|
消失在稀薄的空气中 |
本书是知名摄影师彭杨军的第一本AI摄影作品集。近年来,AI技术发展迅猛,很多艺术家开始通过这一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彭杨军是国内较早使用AI技术来进行影像创作的摄影师,他的首本AI摄影作品集里呈现的作品具有超现实的视觉张力和天马行空的创意,是以往传统影像难以企及的。 |
彭杨军著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J421.8 |
288 |
0 |
荐购
|
| 370 |
|
索尔·雷特:百年回眸 |
六十多年,索尔·雷特几乎每天都在拍照、画画,攒下海量作品,大部分在他有生之年从未面世。他在曼哈顿下城寓所附近的几个街区捕获灵感,成为最平凡之处发现美的一代宗师。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彩色纽约系列照片,当初默默无闻,如今名闻遐迩,令人睹物思情,除此之外,他也为《时尚芭莎》掌镜,大获成功。作为日常惯习,他从未停止在散步时抓拍黑白街景,在家中拍摄裸体与亲密肖像,同时凭借抽象水彩、异想素描、照片彩绘持续探索绘画艺术。这本权威画册乃与索尔·雷特基金会联合出品,汇集了上述种类多样而又相互关联的作品,其中不乏从未发表之作,首次完整地呈现索尔·雷特的艺术人生。 |
(美)玛吉特·厄尔布(MargitErb),(美)迈克尔·帕里洛(MichaelParillo)主编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J431 |
368 |
0 |
荐购
|
| 371 |
|
简明贵州工艺美术辞典 |
本书按时间顺序从古至今进行编撰,三百余个辞条对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种类及相关事项进行图文并茂地精准记录和简要介绍。其包含先后进入国家级、省级(包括州县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贵州苗族刺绣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刺绣,以及蜡染、枫香染、银饰、雕刻、漆器等。内容全面完整、客观真实、专业权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今年中央“两办”又提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国家文旅部陆续出台传统手工艺振兴计划。传统手工艺(工艺美术)是贵州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贵州工艺美术大辞典》的出版可以弥补贵州历史上此类专业工具书的空白。本书按时间顺序从古至今进行编撰,三百余个辞条对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种类及相关事项进行图文并茂地精准记录和简要介绍。其包含先后进入国家级、省级(包括州县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贵州苗族刺绣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刺绣,以及蜡染、枫香染、银饰、雕刻、漆器等。内容全面完整、客观真实、专业权威。 |
杨晓辉编著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J52-61 |
289 |
0 |
荐购
|
| 372 |
|
宁波泥金彩漆传承及服装数字化应用 |
本书详细介绍了宁波泥金彩漆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图案寓意和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以“宁波泥金彩漆”解放后第一代传承人李光昭先生大量的宁波泥金彩漆作品图片,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一非遗技艺的精湛和美丽。本书还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图像提取和数字化技术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将宁波泥金彩漆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的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为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这一非遗技艺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
姚其红,李明霁,李光昭著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J527 |
88 |
0 |
荐购
|
| 373 |
|
形而上器 |
本书以图片形式收录了近三十年来,刘建华创作了一系列以陶瓷为媒材的艺术作品。在作者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他尤其看重陶瓷这一独特材料的物质属性,及其在被转化为另一个经验之物(比如字母、白纸、墨滴、石碑、绳子、树枝、火焰、骨头等)时所释放的感知潜能,表面的视觉欺骗显然不足以涵盖这些作品,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基于其物性、视觉、触感以及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的相互交织而形成某种足以摧毁观者意识的能量;有时候,他也会借助或援引传统瓷器的形状,将其抽离为一个功能阙如且无法定义的抽象之物或审美对象(如《盈》《容器》《无题》等);还有时候,连废弃的陶瓷和碎渣也成了他创作的素材(如《梦想》《飘移的风景》《遗弃》等)……就此,尽管不乏基于东方美学、社会阶层等视野的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陶瓷在他这里,只是一个媒介。 |
刘建华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J537 |
168 |
0 |
荐购
|
| 374 |
|
剧内场外:中国话剧的历史褶皱与成长探微 |
全书力争铺展中国话剧发展史的褶皱处,钩沉以往被遮蔽、被隐藏、被误读的戏剧史实和细节,并给予客观、冷静的解析;同时观照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发展的内向驱动,进一步明确中国话剧的新生现象和转型中的种种细节,继续深入聚焦现实问题;不断从世界经典戏剧作品和戏剧美学理论中汲取智性思考方式,提升中国话剧研究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在新时代语境下解析中国话剧复杂多样的题材内容和丰富的美学表现手段,更好地处理文艺与时代、与政治、与生活的关系。 |
周珉佳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J809.2 |
88 |
0 |
荐购
|
| 375 |
|
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教学研究 |
本书共分五章,重点介绍了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理论、共通性和差异性,详细论述了戏剧影视表演的创作、训练指导和教学,进而促进了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戏剧与影视;戏剧影视的表演艺术特征;表演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与心理等。 |
张静著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J812.2 |
68 |
0 |
荐购
|
| 376 |
|
中国纪录片的思辨与探索:跨文化叙事与话语体系重塑 |
本书聚焦中国纪录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与话语体系创新,系统探讨叙事策略、文化语境差异及话语体系重构路径。通过分析跨文化合作案例,揭示多模态话语叙事策略在主题呈现、文化认同构建中的作用,提出“他我融合”视角下文本、影像、声音的协同表达机制。结合历史题材作品,探讨如何通过特效动画与真人扮演打破时空壁垒,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译。同时,针对国际传播中“传而不通”的困境,提出从“自我讲述”到“他者视域”融合的话语创新路径,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全球影响力。 |
王雷著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J952 |
79 |
0 |
荐购
|
| 377 |
|
漫画人类简史 |
《漫画人类简史1:从神话到古文明》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早期的关键时刻。《漫画人类简史2:人类的融合与进步》深刻剖析了人类历史中融合与统一的重要历程。《漫画人类简史3:地球村和我们的未来》以中国的四大发明为起点,深入剖析了这些创新如何在传入西方后,推动了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的发展。 |
王阳著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K02-49 |
168 |
0 |
荐购
|
| 378 |
|
中国史学史长编 |
本书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民国的首尾完整的中国史学发展通史。它采用编章体,以专题化的方式分期论述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涵盖史家、史书、史官制度、修史活动等方方面面,并且采取了概要加文选的模式行文,特点独具。全书70万字,涉及史著449部,论及史家约600人,其规模远超此前史学史著作,成为新中国第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史学史著作,也是整个20世纪最全面系统的史学史著作。此外,此书完成于1975年,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史学史代表作,填补了1964-1976年中国史学史编纂的空白。本书为首次整理出版。 |
董朴垞著 |
崇文书局 |
K092 |
198 |
0 |
荐购
|
| 379 |
|
穿越时间线 |
本书系统介绍了人类的历史、科技、文化及整体发展脉络,帮助孩子构建人文知识体系,亲历人类文明的进程,撷取人类的智慧果实。本书借由60幅精彩图表与700余幅基于史实创作的插图,描绘精彩纷呈的人类文明。60个知识主题由黄、橙、蓝彩色标签加以区分,每一页都可以成为阅读与发现的全新起点。搭配彩色书签带和建议阅读页面,此书既可以从头读到尾,也可以随意翻开一页阅读,开启跳跃式阅读新体验,将传统分类与知识重组完美联结,让错综复杂的联系变得一目了然,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
(意)托马索·玛伊奥莱利,(意)卡拉·玛著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K109 |
128 |
0 |
荐购
|
| 380 |
|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第2辑 |
本书收入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撰写的论文13篇,如《郑玄祭地说析义》《南北朝正史中的邻国传记》《中古碑志的地域社会史研究》等,涉及礼制史、政治思想史、史学史、佛教史、地域社会史等诸多主题。本书所收论文由该研究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撰写,既体现了学术界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供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有利于魏晋南北朝史乃至中国史的深入研究。 |
戴卫红主编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K235.07-53 |
19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