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 |
本书既是关于黑格尔《世界史哲学讲演录》的导论性著作, 也是作者基于自身的专业视角对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所作的一种新的阐释。作者霍奇森首先介绍《讲演录》的文本编辑和出版情况, 而后抽绎出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的几个核心概念--“精神”“形态”“自由”“历史”“上帝”, 由此展开对黑格尔世界史哲学思想的论述。黑格尔认为, 世界史的进程是精神外化以实现自身的最高阶段。霍奇森则指出, 精神的外化过程, 同时也是自由意识在世界史进程中以不同形态展现自身的过程, 因此, 后者并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而是在精神的指引下迈向自由王国的历程。 |
(美) 彼得·霍奇森著 |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B516.35 |
88 |
0 |
荐购
|
| 22 |
|
沉沦与拯救:克尔凯戈尔精神哲学研究 |
本书将“精神”作为克尔凯戈尔的思想主旨, 力图在其纷繁复杂的作品中重构其哲学体系, 确立其作为“独立”哲学家的地位, 发掘其思想本身的价值。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是西方思想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在哲学、心理学、文学批评、文化批判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与尼采一样, 这位生不逢时的哲学家在有生之年倍受冷遇。但在20世纪, 他的思想却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甚至被奉为“实存主义之父”。作者认为, 通过对传统思想进行广泛批评和有限继承, 克尔凯戈尔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
杨大春著 |
崇文书局 |
B534 |
98 |
0 |
荐购
|
| 23 |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本书不仅为一种葛兰西思想的黑格尔渊源研究做预备工作。对葛兰西的“黑格尔主义图式”的探究, 其理论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绝对历史主义的概念清理上, 也能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坐标上, 重新启发我们思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内在继承关系, 并试图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概念框架下的另一种呈现模式。 |
陆凯华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B546 |
88 |
0 |
荐购
|
| 24 |
|
真理与虚构:福柯文学思想的话语建构 |
本书以福柯的文学思想为始基, 意图从总体上把握福柯文学之思的路径生成, 进而揭示其早期借助文学话语彰显其思想的隐微之意。本书并不预设福柯的身份--即注重差异性或断裂性的思想家, 而是将其放在现代思想史特别是西方现代思想史的整体演进中去考察, 主要论述福柯如何通过研究微观制度来消解历史宏大叙事, 而在这其中, 福柯从未放弃对文学的思考, 且始终以文学话语的风格来铺展其独特的治学理念。 |
彭瑾著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B565.59 |
88 |
0 |
荐购
|
| 25 |
|
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与创业就业指导 |
本书内容包括“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指导”三部分, 以案例为主线贯穿全书, 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直面常见心理困扰, 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融入教材, 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指导体系, 便于学生理解与运用。 |
王鲁刚主编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B804.4 |
58 |
0 |
荐购
|
| 26 |
|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 |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后期最重要的、未完成的著作。梅洛-庞蒂在本书中批评了自笛卡尔以来以反思为特征的近代哲学, 认为近代哲学的基础, 如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区分没有充分的根据。因此, 梅洛-庞蒂在此书中以其提出的交错、交织、肉、可逆性等新的哲学概念, 试图克服近代哲学中主体和客体、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分裂。本书是张尧均老师结合多年梅洛-庞蒂研究成果的全新译本, 不仅是对旧译本的补正, 更是我国梅洛-庞蒂研究及现象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
(法) 梅洛-庞蒂著 |
崇文书局 |
B81-06 |
68 |
0 |
荐购
|
| 27 |
|
概念力 |
本书是一本系统总结概念创建过程的教科书, 旨在教导读者完成整个概念创建过程。书中不仅提供了可“使用”的工具, 还提供了帮助读者“思考”的工具, 即使初学者或缺乏自信的人也能通过本书的步骤创造出有意义的概念。书中详细介绍了与概念密切相关的四个名词--洞察、愿景、使命、目标, 以及它们的制定方法, 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语言与经营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概念创建已成为职场人必备的基础技能, 无论在产品、服务、硬件、软件、民营企业还是政府机构中, 概念的重要性都日益凸显。 |
(日) 细田高广著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B812.21 |
99.9 |
0 |
荐购
|
| 28 |
|
应用伦理学教程 |
本书分为十四章, 采用总分形式进行阐释。先从总的方面介绍了应用伦理学的内涵、特性、兴起和原则, 再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特殊领域中的应用伦理, 涉及经济伦理、消费伦理、企业伦理、职业伦理、慈善伦理、新闻伦理、网络信息伦理、政治伦理、行政伦理、法律伦理、科技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13个应用伦理的热门领域。 |
龚群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B82 |
36 |
0 |
荐购
|
| 29 |
|
道德革命的结构 |
本书作者罗伯特·贝克认为道德革命的模式与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分析的科学革命相似。贝克用近代和遥远的过去道德逆转的例子展开了他的论点。贝克反思了道德相对主义, 认为对“绝对”道德真理的接受剥夺了我们道德视角的多样性, 而这种多样性允许我们根据变化的环境来改变我们的道德。本书为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基本生命伦理”系列丛书的一种, 本系列探讨了人类生命的价值、对生命自身的关注, 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命价值理念, 既生理层面, 也涉及心理层面, 话题关注度和讨论度很高。 |
(美) 罗伯特·贝克著 |
商务印书馆 |
B82 |
98 |
0 |
荐购
|
| 30 |
|
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23 |
本书对于广大伦理学尤其是经济伦理学研究者而言, 是把握动态、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展示成果、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2023年《年鉴》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该年度中国经济伦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并对该年度的经济伦理学研究重要文献进行了补充介绍。《年鉴》内容主要包括学者介绍、论文摘要、著作摘要、学术活动、主要课题等。同时, 为了给经济伦理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前沿的理论信息平台, 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 《年鉴》还设置了“特稿”“伦理学研究前沿”栏目, 并介绍在国内翻译出版的国外经济伦理学著作。 |
王小锡主编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82-053 |
115 |
0 |
荐购
|
| 31 |
|
工程伦理学 |
本书旨在培养和引导初入工程行业的工程师和未来工程从业者系统学习工程伦理知识,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提高其伦理意识, 增强其遵循伦理规范的自觉性, 提升其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 让工程能够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本书共10章, 其中前5章为工程伦理学通论内容,着力于工程伦理领域的通识教育, 基于整体的视角审视和研究工程领域下的伦理问题。第6~10章为工程伦理学分论内容, 按照相关工程领域进行阐述。本书所涉及的工程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工程领域、水利工程领域、生命与医药工程领域、土木工程领域和机械工程领域。分论落足在具体工程领域, 目的是使不同工程领域的读者对本领域的伦理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
冯树林, 王丽丽, 姜琳琳主编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B82-057 |
59 |
0 |
荐购
|
| 32 |
|
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 |
本书立足于当代哲学对人、人的存在以及人的价值这一核心议题,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本体论与价值论相结合、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 在“中国特色的理论坐标系”中阐释人生价值理论的内涵、厘清其发展脉络, 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生价值理论的理论架构。本书着重探讨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当代价值, 对比研究中西方人生价值理论的异同, 并以此为出发点审视当代国人价值观混乱等现象的根源, 展现对个体人生价值的关切。 |
许雅清著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B821 |
56 |
0 |
荐购
|
| 33 |
|
宋代家训中的家国情怀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本书立足宋代家训史料, 考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演进及其当代价值转化问题。首先, 考察宋代传统家训的基础与内涵, 描摹其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当代家风家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演进轮廓, 并锁定家训中的特殊样本--宋代家训文化; 接着, 通过探寻宋代经济政治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风俗等, 透析宋代社会历史即宋代家训生发的历史背景, 并通过考察宋代家训的主要特点与内容、社会功能与作用, 聚焦其中的“合理内核”; 之后, 考察宋代家训的研究主旨、当代价值及其转化的现实基础, 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眼点, 阐明如何使其满足时代之需和未来之用。 |
高昕著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B823.1 |
88 |
0 |
荐购
|
| 34 |
|
围炉夜话 |
本书共收录221则随笔, 内容涵盖广泛, 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 从读书、修身、教子、养德、交友、处事、治家等各个方面, 阐释古人“立德、立功、立言”的智慧, 每则短小精悍, 寓意深远。书中语言平实而不失雅致, 道理朴素却富含哲理, 许多名句至今仍广为传颂。此外, 《围炉夜话》不仅是一部蕴含丰富生活智慧, 广受欢迎的劝世之作, 也是一面反映清代社会文化及道德观念的镜子, 对于研究清代历史、文化和文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
(清) 王永彬著 |
朝华出版社 |
B825 |
48 |
0 |
荐购
|
| 35 |
|
情感的力量:道德规范性的元情感解释 |
本书以道德情感与道德规范性为主要研究对象, 试图分析和归纳前人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 并尝试提出和回应一个特定的理论难题, 即情感与道德规范力量的关系问题。通过比较及综合各种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特征, 以及吸收和借鉴各种元伦理学理论的思想资源, 作者试图提出一套相对整全的元情感解释 (meta-sentimentaccount), 以试图建构和论证道德规范力量的元情感主义 (meta-sentimentalism) 方案。依据本书所论述的元情感主义, 作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理性主义的“先天”与“实践”并存的方案, 从“元情感”的角度, 为“人之为人”提供一种具有决定性的构成性因素。 |
卢俊豪著 |
商务印书馆 |
B829 |
80 |
0 |
荐购
|
| 36 |
|
中国古典美学探索:修订本 |
本书收录了皮朝纲老师自1978年以来所撰写的中国古典美学论文20余篇,集中反映了皮朝纲老师多年以来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分析与研究成果, 内容丰富详实, 理论见解独到, 硕果丰富, 鞭辟入里地对中国传统审美范畴中的“味”“悟”“意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尤其是对“味”的审美范畴的探讨尤为深入, 对中国古代美学遗产和既有作家的历史作品也进行了细致地发掘与探究。较为系统地对我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作了辩证客观的解读和评价。 |
皮朝纲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B83-092 |
58 |
0 |
荐购
|
| 37 |
|
我们终将穿越风暴:应对不确定性的5种心理力量 |
本书内容讲述21世纪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而且这种不确定性变得愈加剧烈, 就像风暴掀起的巨大旋涡一样, 带来了很多的风险、未知和恐惧, 那么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激流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呢?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联合他的团队针对来自全球各行各业数十万名员工的数据和研究, 总结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5种心理力量: ①韧性--在变化中实现蓬勃发展的基石, 与认知灵活性密切相关; ②意义和要紧感--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 ③快速建立融洽的关系以获得社会支持--我们蓬勃发展所需要的联结; ④展望能力--使我们领先于变化的元技能; ⑤创造力和创新--我们人类独特的天赋。这5种心理力量让我们能够预测变化, 恰当地计划, 应对挫折, 并充分发挥我们的潜力, 在不确定性中获得蓬勃的发展。 |
(美) 加布里埃拉·罗森·凯勒曼, 马丁·塞利格曼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B84 |
99 |
0 |
荐购
|
| 38 |
|
精灵墨丘利 |
本书中, 荣格论述了炼金术的象征作用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炼金术文本及神话原型意象的解读, 揭秘了炼金术的神秘语言体系, 及其象征元素在心理学层面的投射, 引出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存在。炼金术象征物的转换, 代表着分析心理学自性与自性化过程的目标。本书代表了荣格独辟蹊径的炼金术心理学研究方向, 开启了我们理解荣格无意识心理学之门。荣格的心理路径并非现代人本主义, 而是深层次的无意识层面。他的表述触摸着这层边缘, 间以对西方启蒙理性主义的反思。 |
(瑞士) C.G. 荣格著 |
译林出版社 |
B84 |
63 |
0 |
荐购
|
| 39 |
|
嫉羡与感恩 |
本书收录了克莱因1946年至1963年间的关键论文, 核心主题围绕“嫉羡”与“感恩”这两种情感, 探讨它们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克莱因认为, 嫉羡源于婴儿期的早期经验, 影响人格的形成;而感恩则与爱的能力密切相关, 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书中还涉及对焦虑、防御机制和精神分析技术的深入分析。 |
(奥) 梅兰妮·克莱因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B84-065 |
68 |
0 |
荐购
|
| 40 |
|
爱、罪疚与修复 |
本书收录了克莱因1921年至1945年间的重要论文, 探讨了爱、罪疚感和修复冲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克莱因认为, 婴儿早期的情感体验, 尤其是对母亲的爱与恨, 会引发罪疚感, 并激发修复的欲望, 这些情感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书中还深入分析了焦虑、防御机制和早期心理冲突。 |
(奥) 梅兰妮·克莱因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B84-065 |
6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