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0期171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1 《道德经》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本书为理论研究专著。《道德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 蕴含生命教育的机理, 包括以生死互渗正视死亡恐惧、生存虚无, 诠释生命意义; 以生命共在扭转生命敌对状态, 厚植生命关怀; 以身国同构消解生命无序状态, 优化生命秩序; 以道生万物克服生存无根状态, 启迪生命智慧。概言之, 以“点”(《道德经》生死观的研究) 带“线”(传统生死观的研究), 以“线”拓展“面”(当今中国生命教育的研究), 既扎实推进“两创”不断迈上新台阶, 又促进“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入发展。 钟思雨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B223.15 99 0 荐购
22 庄子通讲 本书为作者国学大家刘君祖依经解经, 贯通经典, 参详《庄子》奥秘之作品。自古以来解《庄子》的书不少, 刘君祖老师将郭象注与《庄子》相互注解, 这种感应道交的方法, 协助我们突破前人的窠臼, 而用一个崭新的观点, 来解释庄子。本书除了内七篇及《天下》, 还选了外篇的《秋水》《田子方》《知北游》, 一共十一篇, 作译解与诠释发挥, 已占世传本《庄子》三十三篇的三分之一, 应属庄学的精华所在。同时附上这十一篇全部郭注原文, 供读者对照赏析, 总共一千三百四十七条, 成玄英的疏则视需要亦有摘引, 期望对读者有裨益。中国古代顶级思想家之中, 庄子想象力的狂野飞扬与文采赡富确为特色, 处今日世变之极, 企望他的智慧能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 刘君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B223.55 98 0 荐购
23 止学 本书是一部深刻阐述处世智慧的古籍, 由隋末大儒文中子所著, 张建伟先生精心译注。全书以“止”为核心, 从智、用势、利、辩、誉、情、蹇、释怨、心、修身等十个方面, 全面剖析了“止”与“不止”之间的得失与成败。书中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人物故事, 如杨修恃才放旷、范蠡功成身退等, 深刻揭示了“知止”的重要性。作者认为, 人生而有欲, 贵在“知止”, 大智知止, 小智惟谋。学会适时而止, 不仅能避免祸患, 还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隋) 文中子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B241.1 58 0 荐购
24 儒佛之辨与理学的建构 本书以周敦颐、张载、二程、陆九渊、朱熹等几位宋代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为中心, 探讨他们对于儒佛之辨的理解, 以揭示儒佛之辨对理学家自身的哲学建构之间的构成性意义。历史地看, 从北宋到南宋, 随着历史的变迁, 哲学的任务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同的理学家们, 由于其所身处的时代不同, 他们自身所关注和思考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 他们对儒佛之辨侧重点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 作为同属理学阵营的思想家, 尤其面对着佛教这一共同的批判对象, 他们的思考又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与连续性。 江求流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244.05 98 0 荐购
25 渔樵问对 本书原书为北宋理学家邵雍所著, 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寓言式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对话体哲学著作, 更是一部深入探讨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及道德伦理的哲思之作。本书全文通过樵夫问、渔夫答的方式, 用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 以钓鱼为契机, 分别从“渔樵问对”“渔樵观物”等角度进行探讨, 先后论述了利害、体用、物我、名实、治乱、观物、人天、义利、力分、人物、生死、才正不正、择用、善恶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还深入探讨了自然、社会、人生等多个层面的问题。邵雍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和道德伦理观, 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和特色。 (宋) 邵雍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B244.31 56 0 荐购
26 胡宏年谱 本书为第一部完整呈现胡宏学术生涯的年谱。胡宏传承《易传》《春秋》“孔子-董仲舒-王通-宋初三先生”的历史传统, 坚守儒家“乾父坤母”的宇宙图景, 以天为最高存在, 并用“心以成性”的实践活动来重建天人之间的连接, 其“天 (性)-心-物 (事)”的理论不仅是对“天生-地长-人成”传统的维护传承, 也是其深化拓展。年谱的编撰正是以此为主线, 超越理学心性论框架, 力图呈现湖湘学派对儒门《易》与《春秋》的天人之学的传承与发展。《胡宏年谱》在材料收集上也相当完整丰富。胡安国记载的《上蔡语录》及与杨时等学者的通信、胡安国的《资治通鉴补遗序》、胡安国为杨时作墓志铭后与胡宏的问答、散见在《朱子全书》中有关胡氏父子的记录以及胡宏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等, 均收入年谱, 得以清晰地呈现与精准地厘正。 李先义编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B244.99 68 0 荐购
27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原创性学术体系 本书以“构建当代中国哲学原创性学术体系”为主题, 汇集了国内20位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文章, 既有学界泰斗, 亦有学界中流, 更有后起之秀。全书立足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 思考“中国哲学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 发掘中国哲学的原创性, 研究建构当代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 赵剑英主编 人民出版社 B262 72 0 荐购
28 《理想国》与古典正义论 本书是一部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全面研究柏拉图《理想国》的著作。历代关于柏拉图的注疏和研究堪称汗牛充栋, 却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已经充分掌握了他的思想。比如说, 《理想国》究竟是政治学著作还是伦理学著作? 本书认为, 《理想国》本来的副标题“论正义”就是古典政治哲学最基本的范畴。本书研究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问题: 正义。古希腊的“正义”(主要) 不是“论”, 而是“法”和“行”。其余诸如德性、法律 (如惩罚)、政治 (如权利、敌友)、技艺、利他、幸福等范畴, 都可以在正义的框架下讨论。 程志敏著 华夏出版社 B502.232 85 0 荐购
29 胡塞尔想象现象学研究 本书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 努力澄清了想象的复杂性及其特殊能力。本选题第一部分通过搜集胡塞尔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阐明了想象的结构和本质; 第二部分展示了现象学研究与想象之间的动态关系, 并努力绘制了一幅意识的地图。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取得的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胡塞尔想象现象学对于美学、文学、主体间性、回忆、同感等问题的启示。 王建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516.52 118 0 荐购
30 维特根斯坦论逻辑与哲学方法 本书中所做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他尝试勾勒出早期和后期维特根斯坦有关逻辑的哲学观点。就逻辑对哲学所具有的方法论维度的重要性而言, 维特根斯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而该书力图对维特根斯坦的理解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就逻辑主题而言, 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有关思想可以理解为, 他对弗雷格和罗素的逻辑思想进一步的发展。相比而言,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可以理解为, 他对他早期逻辑哲学所存在着的具体问题所作出的回应, 包括哲学家对逻辑所存在的理想化(idealization)和抽象化 (abstraction) 理解; 另一方面, 库塞拉教授还尝试勾勒出后期维特根斯坦新颖的逻辑方法, 尝试描绘出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哲学生涯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逻辑自然主义 (logicalnaturalism), 譬如语言游戏的方法。 (芬) 奥斯卡瑞·库塞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561.59 68 0 荐购
31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本书作者立足于学术前沿, 通过严谨的概念表述以及大量的古今中外案例, 以简明而有条理的表达, 为读者讲述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特质: 反思、求真、质疑、理性、逻辑等”, “批判性思维的内容、意义, 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等。什么是“逻辑”?并用六个章节对“逻辑概述, 词项逻辑, 命题逻辑, 归纳逻辑、逻辑规律, 逻辑谬误”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用十篇学科的论文来展示“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关系”,“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吴格明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B81 78 0 荐购
32 现代社会的风险伦理问题研究 本书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和工具来审视当前的伦理价值观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代风险社会中的价值观演变及其特征, 从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层面揭示了现代风险生成的内外部机制, 概括了现代风险社会情境下伦理困境和价值观危机的成因、特征及其规避路径。 石春梅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 B82-057 45 0 荐购
33 生活哲学研究 本书为生活哲学研究的论文集。在工业革命轰鸣的蒸汽机声中, 生活哲学在哲学家的沉思中悄然萌芽。生活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本书分三个板块, 涵盖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并特别收录“2022年生活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青年学者的优秀论文。本文集特邀国内及国外领域专家, 针对生活哲学的当代研究现状做一完整的研究综述, 以期为读者提供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的可靠途径。本论文集还特别收录该领域青年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以体现生活哲学领域承先启后、学脉不辍的学界现况, 进一步推动生活哲学研究的发展。 许斗斗, 廖伟凯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B821-53 98 0 荐购
34 吴越一王驷马归:《钱氏家训》释读 本书以吴越钱氏家族千年不衰的家训为核心, 通过翔实的史料梳理和生动的文学笔触, 系统阐释了这一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密码”的传世智慧。从个人修身、家庭治家、社会处世、家国天下等维度, 逐条解析《钱氏家训》中“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等箴言的深刻内涵, 并结合钱学森、钱穆、钱钟书等钱氏名人的真实故事, 展现家训精神如何滋养出代代英才。书中既探讨了传统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也揭示了中华文化中“忠厚传家久”的伦理智慧。 王旭烽著 杭州出版社 B823.1 78 0 荐购
35 张力美学研究 本书从美学、艺术视野出发, 对张力概念进行历史溯源和逻辑结构分析, 指出张力现象的美学根源在于审美主体对机体自否定运动形式的反思, 分辨张力与其它美学范畴之间的关系, 确立其特殊的美学意义。根据存在之为存在的形而上学法则, 深入分析张力美的存在之因, 即审美主体自身的生命运动及其对世界的机体性建构作为先验性法则, 指引创造主体和审美主体的建构; 阐明张力美的普遍性形式, 即以人的矛盾性存在为先验性模型, 以二元建构为先验性法则, 与宇宙图式异质同构; 展示张力美在各类艺术形式中的不同表现和一般特征, 是对艺术张力论的开拓性与系统性探索。 张龙云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B83 89 0 荐购
36 邓以蛰“心本”美学思想研究 本书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以《邓以蛰: 一个被忽视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一文开篇, 对邓以蛰的学术地位与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第一章对邓以蛰“心本”美学现代建构的理路进行分析, 第二章对邓以蛰美学思想“心本”特征及其形成进行分析, 第三章对邓以蛰“心本”美学思想予以探源, 第四章将邓以蛰“心本”美学思想与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进行比较, 第五章将邓以蛰“多元辩证论”与滕固“风格进化论”美术史观进行比较, 余论部分从邓以蛰“心本”美学看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内蕴的多元性, 附录部分收录了邓以蛰生平及学术简谱、《“心本”: 邓以蛰美学命名的一种尝试》和《“辩证心本论”--邓以蛰美术史观及其文化探源》这两篇作者曾获奖的论文。 唐善林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83-092 128 0 荐购
37 心理学写作指南 本书是专为本科阶段的心理学系学生撰写的论文写作指南。从规划论文、收集数据到论述技巧、引文格式,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文献综述、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等本科生经常需要撰写的文章如何组织、写作和优化, 从零开始教导对科学写作还比较陌生的心理学系本科生写好学术文章。本书含有真实文章的原稿和编辑记录, 方便读者跟随学习如何一步步修订自己的文章。同时, 本书中还有作者给出的诸多建议、可用资源列表、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方便学生自查自学; 本书还给出了论文评分标准建议, 帮助教师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学术水平。 (美) R. 艾瑞克·兰德勒姆著 研究出版社 B84-62 68 0 荐购
38 好的决策 本书是一部介绍认知偏误的思维科学著作, 全书由十个章节组成, 每一章都介绍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认知偏误类型,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纠错方案。介绍了确认偏误、认知失调、幸存者偏误、聚焦错觉、基本归因错误、自利性偏误、邓宁-克鲁格效应、禀赋效应、从众效应、框架效应等认识偏误的原理及应用。作者从进化和哲学的层面介绍了人们落入认知偏误的底层原理, 提出要重塑大脑, 也即“把自己作为变量”, 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而在生活中做出好的决策。 夏栋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 B842.1 49.8 0 荐购
39 慢慢变成大人 本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食粮, 帮助这些人了解儿童所需的资源, 并引导他们的冲动, 发展他们的信心, 理解他们的感受, 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心理学、儿童精神分析和家庭系统学的视角, 读者将获得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理解, 并学会如何与他们建立更有意义和有益的关系。这本书通过具体的例子, 解释了每种关系中微妙的方面, 告诉我们如何认识和陪伴儿童的独特性, 以便完全接纳他们。它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和情感, 并与他们建立更加深入和有意义的连接。 (法) 芭芭拉-安·于贝尔, 桑德拉·博西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B844.1 69 0 荐购
40 婴幼儿心理发展前沿 本书聚焦婴幼儿心理发展关键期, 从五个核心维度系统梳理其发展进程与影响因素, 尤其凸显领域内的研究新视角与前沿见解。第一章立足神经发育视角, 解析从胎儿期、新生儿期到婴幼儿期的大脑发育规律与成长特征; 第二章围绕感知与认知发展, 清晰呈现婴幼儿视听嗅味触觉、面孔知觉、注意、记忆、言语及学习能力的发展脉络与关键里程碑; 第三章聚焦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深入分析婴幼儿情绪表达、气质类型、依恋关系及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四章直面负性与风险因素, 揭示可能影响或损害婴幼儿发展的不良刺激及其作用; 第五章着眼积极教养实践, 明确婴幼儿成长关键期与标志性事件, 提供科学可行的教养方法与干预措施, 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吴燕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B844.12 88 0 荐购
页码:2/67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