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订目录:正价25年第40期1712条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101 俄国各阶层史 本书是克柳切夫斯基的大学讲义教材。全书书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自基辅公国至彼得一世时期的历史, 讨论了俄国各阶层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根源、各阶层成员的权力和义务、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各阶层在最终形成前的相互关系。辨析了基辅公国、封建领主、莫斯科国家以及彼得一世即位后不同时期俄国各阶层的历史流变, 以及其与西欧国家相似历史现象的异同。本书聚焦于社会阶层, 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内容, 特别是在利用法律材料方面, 堪称俄国历史研究的典范。 (俄罗斯) 瓦·奥·克柳切夫斯基著 商务印书馆 D751.26 49 0 荐购
102 时刻人文·保卫共和之都:法国大革命后期巴黎治安体系的建设 本书聚焦近代法国城市治理的发展历程, 以法国大革命后期 (1795-1800年) 的巴黎为研究对象, 系统梳理了该时期治安制度的建立与演变。书中通过丰富的史料, 展现了政府如何在社会秩序面临挑战的背景下, 通过整合多种力量, 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治安管理机制。作者不仅关注制度层面的调整, 还探讨了城市空间的划分、应急策略的转变以及公共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多重功能。本书逻辑清晰、论证扎实, 能为理解近代史上城市治理与公共秩序的形成提供有益参考。 李惟一著 东方出版中心 D756.535 78 0 荐购
103 影响中国:《万国公报》对美国形象的传播与塑造 本书是借助于“大美国事”栏目下的美国报道, 再辅以分散在其他栏目的美国报道作为研究的主体, 通过对这些报道进行分类、解析, 了解《万国公报》下“大美国事”栏目塑造的美国形象及其作用。 胡亚冰著 九州出版社 D771.2 49 0 荐购
104 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汉西对照 本书分为“美式民主: 金权游戏的狂欢”“民生福祉: 底层民众的挣扎”“种族主义: 少数族裔的枷锁”“脆弱群体: 妇女儿童的无助”“致命旅途: 无证移民的悲歌”“美式霸权: 他国人权的梦魇”六大部分, 揭露了一向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公然践踏人权的恶劣行径以及以人权为幌子维护自身霸权的真相。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 五洲传播出版社 D771.224 68 0 荐购
105 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汉俄对照 本书内容真实、权威, 逻辑清晰, 条理分明, 详略得当。2024年美国的人权状况继续恶化。本书分为“美式民主: 金权游戏的狂欢”“民生福祉: 底层民众的挣扎”“种族主义: 少数族裔的枷锁”“脆弱群体: 妇女儿童的无助”“致命旅途: 无证移民的悲歌”“美式霸权: 他国人权的梦魇”六大部分, 揭露了一向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公然践踏人权的恶劣行径以及以人权为幌子维护自身霸权的真相。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 五洲传播出版社 D771.224 68 0 荐购
106 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汉阿对照 本书分为“美式民主: 金权游戏的狂欢”“民生福祉: 底层民众的挣扎”“种族主义: 少数族裔的枷锁”“脆弱群体: 妇女儿童的无助”“致命旅途: 无证移民的悲歌”“美式霸权: 他国人权的梦魇”六大部分, 揭露了一向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公然践踏人权的恶劣行径以及以人权为幌子维护自身霸权的真相。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 五洲传播出版社 D771.224 68 0 荐购
107 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汉英对照 本书分为“美式民主: 金权游戏的狂欢”“民生福祉: 底层民众的挣扎”“种族主义: 少数族裔的枷锁”“脆弱群体: 妇女儿童的无助”“致命旅途: 无证移民的悲歌”“美式霸权: 他国人权的梦魇”六大部分, 揭露了一向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公然践踏人权的恶劣行径以及以人权为幌子维护自身霸权的真相。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 五洲传播出版社 D771.224 58 0 荐购
108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本书系统性地追溯了美德两国在国际政治思想上的互动, 揭示现实主义如何成为支撑现代国际秩序的重要理论框架。作者指出, 现实主义并非美国冷战时期对国际关系的反思, 也不是简单源自德国的地缘政治学, 而是一种跨大西洋的知识传统。在本书中, 他重新定义了“现实主义”的历史渊源, 深入分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国际政治思想, 如何在德国与美国之间交汇、碰撞, 并最终影响全球政治秩序的演变。本书以多个关键人物为核心, 包括德国地缘政治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政治思想家卡尔·施米特、现实主义理论奠基人汉斯·摩根索等, 探讨他们如何塑造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 如国家利益、权力平衡、帝国战略、全球秩序等。 (美) 马修·斯佩克特著 东方出版中心 D819 79.8 0 荐购
109 抗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专有名词英汉对照表 本书是浙江大学肖如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前期成果之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将英国外交档案文献中整理出的人名、地名、机构组织名汇编成册, 并制作成英汉对照表格, 以方便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研究者查询利用, 是中英关系史研究的专业辞典, 属工具书性质。本书内容由肖如平教授精心编译, 同时约请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徐雪英副教授进行校订, 力图做到专业、精确, 为学界进一步利用英国外交档案提供助力。 肖如平, 熊慧林, 郎宇轩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D829.561-61 118 0 荐购
110 超越武力纷争:在相互抗衡的制度和战略之间 本书以近年来非洲的纷争问题为切入点, 围绕其特征、应对模式以及与国家建立的关联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同时着眼于“纷争后”的和解策略和实行正义的方式, 重新思考非洲的纷争、纷争解决、和解、共生等现象, 并分析国内政治因素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编 (日) 远藤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D84 80 0 荐购
111 美国外交话语模式研究 本书从批评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 阐释了美国外交话语的语言策略、意识形态、话语逻辑、话语功能和言语行为, 分析了外交话语对外交行为的影响, 建构了“三位一体”的外交话语模式分析框架。其主要贡献在于: 对外交话语模式及其分析框架进行了定义和建构; 归纳了外交话语模式分析的话语功能、语言策略、言语行为等研究路径; 提出了影响和改变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意识形态、模糊化外交立场和合法化外交行为的三大外交话语功能; 阐述了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模式的基本元素、体系和原则。 徐中意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D871.20 78 0 荐购
112 法律英语阅读教程:1 本书以美国法律案例为基础, 配以注释, 既为法律专业学生提供了众多丰富的真实案例和法律基础知识, 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英语的语言规范, 是一套难得的兼顾法律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的教材。本套“法律英语阅读教程”作为法律英语专业的泛读教材, 主要选取了美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30多个案例, 按照时间顺序编排, 分为四册, 旨在帮助读者通过研读这些经典案例, 了解法官判案推理过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适用, 更有利于学习标准的法律英语, 也更容易掌握美国法的精髓。 张法连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D9 68 0 荐购
113 法律英语阅读教程:2 本书主要选取了美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30多个案例, 按照时间顺序编排, 分为四册, 旨在帮助读者通过研读这些经典案例, 了解法官判案推理过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适用, 更有利于学习标准的法律英语, 也更容易掌握美国法的精髓。 张法连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D9 86 0 荐购
114 法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 本书为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代表作品, 是渡边洋三教授数十年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的一部系统性理论总结的作品。该书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对世界各国法社会学的影响, 回顾了渡边洋三教授本人从事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的历程, 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与核心观点; 第二部分是渡边洋三教授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立场出发, 对资产阶级法律的理论总结; 第三部分是渡边洋三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市民法”与“现代法”理论; 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有关财产法领域的理论分析; 第五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有关阶级斗争与法律发展的理论; 第六部分为两篇“补论”, 一篇介绍了“日本资本主义发达史讲座”(1958-1967) 对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史的影响, 另一篇则运用“现代法”理论, 对日本战后法律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 (日) 渡边洋三著 商务印书馆 D90 68 0 荐购
115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总第四十辑 本书以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为出发点, 囊括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领域内容。本书共收录9篇论文, 在理论探索方面, 包含法律规范性惯例主义基础研究、部分请求正当化研究、法律援助对象范围的生成机制与优化进路的探索等; 在法律实务问题研究方面, 包含媒体报道未决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制、中国式遗产管理人制度等。除众多优秀原创稿件之外, 本期还收录了3篇国外学术界观点的译作。 王杏飞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D90-53 68 0 荐购
116 私法:第26辑 本书设置3个栏目: 专题研究、论文、评论, 每卷约为11篇文章左右。其中, “专题研究”专栏主要聚焦研究国家重大立法问题, 通常为《民法典》的制定、解释及适用等基础理论研究。“论文”专栏主要融百家之长, 精选收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私法等私法领域学者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论文, 旨在为私法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评论专栏”主要关注当下社会急剧变革中出现的社会和法律问题, 包括最新立法的评注、前沿案例的评析等, 尤其注重历史研究和比较法研究。 易继明主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D90-55 78 0 荐购
117 法律文化论丛:第16辑 本书汇集所有研究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成果, 并倡导今古相参、中西互证; 秉承视角多元、话题广泛、观点新颖的宗旨, 力争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凡有关法律方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研究作品皆在刊载范围内, 尤以精神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采稿重点。包括讲演录、刑法文化、法律文化原理、译林等特色栏目。文章涉及清代基层慎刑经验研究、借贷契的风险担保与违约责任研究、“法外意”与中国古代司法实践、售后回租中出租人的权利保护等议题。 沈阳师范大学主办 知识产权出版社 D909-53 68 0 荐购
118 古代法:评注版 本书批判了自然法思想, 尤其拒斥社会契约论。梅因认为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没有历史基础, 人们仅凭对过去或未来的幻想和激情来不切实际地彻底颠覆实在法。而衡平法能够立足现世, 稳步推动实在法改革, 具有更大的价值。尽管如此, 梅因还是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自然法思想进行了区分, 并冷静肯定了它们各自的历史贡献。 (英) 亨利·S. 梅因著 法律出版社 D909.9 68 0 荐购
119 全球卫生法原理 本书立足全球卫生治理前沿, 将著作内容划分为“基础理论阐释”“国际法律制度”“专项领域治理”“实践机制创新”四大核心模块。“基础理论阐释”模块涵盖全球卫生法概述、健康权的混合权属性解析等内容; “国际法律制度”模块聚焦世界卫生组织治理架构、《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等核心内容; “专项领域治理”模块深入探讨烟草控制、艾滋病防治、全球药品法等议题; “实践机制创新”模块关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南南合作及全球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协作。本书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 为我国涉外卫生健康法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翟宏丽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D912.16 56 0 荐购
120 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问题与社会挑战 本书阐释了人形机器人、深度伪造、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内部工作原理, 描绘了它们在教育、健康和娱乐领域的积极用途, 概念化了它们欺诈、欺骗、剥削和身份盗窃的消极用途, 并探讨了它们对后真相社会、公共领域私有化、个人自主权以及社会信任丧失等更深层次的影响。本书评估了如何利用当前的欧洲法律范式应对这些技术, 重点关注了隐私权和数据保护、知识产权、程序法、侵权法、消费者与竞争法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监管, 探讨了填补现有监管漏洞的替代方案, 并阐述了解决相关问题绝非易事。 彭诚信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D912.170.4 85 0 荐购
页码:6/67页  每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