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 |
|
衢州工运简史 |
本书是在《衢州市工运史》的内容和脉络的基础上, 精选标志性和典型性事件和人物, 以准确性与可读性为主要导向撰述的简明读物。本书内容主要分为, 新中国成立前的衢州工运事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衢州工运事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衢州工运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衢州工运事业。每个时期精选了有代表性的衢州工运事业的内容, 去掉了大量专业性的史料细节, 提炼出骨干脉络, 便于读者快速了解衢州工运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
衢州市总工会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K261.3 |
68 |
0 |
荐购
|
| 422 |
|
衢州工运史 |
本书内容分为4篇22章, 时间跨度涵盖清末民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等衢州工运史的各个阶段。本书第一部分主要整理了新中国成立前衢州工运事业的内容, 从早期衢州工人阶级的形成、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衢州工运事业。第二部分主要整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衢州工运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衢州工运事业赋予了新的特点, 结合改革开放前不同的历史阶段, 分别介绍了各阶段衢州工运事业的特点和详细过程。 |
衢州市总工会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K261.3 |
425 |
0 |
荐购
|
| 423 |
|
烽烟记忆:珍稀旧籍里的抗战岁月 |
本书作者潜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抗战旧书故纸堆, 从日本侵华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引发局部抗战、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十四年抗战历史等十个方面, 分类逐一记叙每本抗战旧籍的内容要点及版本特色, 全书通过展示和评述抗战当事人的珍稀抗战旧籍, 以无可辩驳的原始资料, 凸显中华民族奋力抗战的英雄伟业, 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 披露诸多被迷雾掩盖的历史真相。 |
钱念孙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K265.06 |
80 |
0 |
荐购
|
| 424 |
|
南京审判: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与判决 |
本书柱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直接指挥入侵南京中华门一带, 并给南京人民造成血腥灾难的乙级战犯谷寿夫的审判: 第二部分是对屠杀300余人的战犯田中军吉及进行“杀人比赛”的战犯向井敏明、野田毅等丙级战犯的审判。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过公正审判, 对他们判处死刑, 在南京雨花台执行枪决。 |
|
外文出版社 |
K265.606 |
88 |
0 |
荐购
|
| 425 |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31辑 |
本书包含8个栏目共26篇文章。本辑主打: 健康人类学。其他文章基于“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出发点, 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阐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现实案例, 并主要从民族学的相关研究视角展开学术探讨和理论创新, 将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积极的理论支撑。 |
何明主编 |
学苑出版社 |
K280.7-54 |
100 |
0 |
荐购
|
| 426 |
|
北京城史记:明代卷 |
本书就永乐迁都北京以后的城建历史轨迹, 分九章四十七专题叙述:永乐营建北京, 嘉靖增筑外城, 宫城、皇城、坛庙、胡同街区, 以及都城管理系统与宫廷太监等详情。 |
李宝臣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K291 |
138 |
0 |
荐购
|
| 427 |
|
为什么是北京!:成为大国之都的起因与变迁 |
本书共四章, 主要论述了北京成为大国之都的起因与变迁。第一章讲的是商周至隋唐时期政治经济重心的变迁; 第二章讲的是幽州 (北京) 走上历史前台的触发点, 幽州等草原游牧与农耕交界地区成为历史发展的关键地带; 第三章讲的是幽州 (北京) 变身为都城的拐点, 幽州逐步成为辽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域政治、军事中心; 第四章讲的是北京作为首都的起点与蜕变成长, 及其内在的基因、外部的催化和历史的选择。 |
李志刚著 |
学苑出版社 |
K291 |
88 |
0 |
荐购
|
| 428 |
|
顺治六合县志 |
本书十二卷七十九目, 卷一舆地志, 卷二建置志, 卷三赋贡志, 卷四官纪志, 卷五礼乐志, 卷六人物志, 卷七物产志, 卷八灾祥, 卷九至十一文艺志, 卷十二志外纪。该志的修纂虽然在入清不久, 但全书史料翔实, 层次清晰, 类目详核, 各卷之首往往有无题小序。此外该书的体例和内容在旧志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和突破, 如卷首除保留原先的县境、县坊、县治、县学四图以外, 首次绘制了《六合十景图》,不仅使得明代“六合八景”得到了扩充, 且更加全面地记录了该县的景观, 为后世“六合十二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清) 刘庆运修 |
南京出版社 |
K295.34 |
118 |
0 |
荐购
|
| 429 |
|
双桥村志 |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张家港市乐余镇双桥村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重点展现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田园乡村等内容, 叙写了改革开放后, 双桥村农业、工业、服务业多业并举, 将生产率低下的传统农村, 建设成为人民幸福、环境友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集村情于一志, 融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于一体。 |
张家港市乐余镇双桥村志编纂委员会编 |
南京出版社 |
K295.35 |
218 |
0 |
荐购
|
| 430 |
|
五老村史话 |
本书涵盖了五老村著名建筑、老字号商业、历史人物、老街巷、文物古迹等, 描绘了其历史变迁及人文典故、相关故事。全书收录了“四仁四巷五老村、青溪穿境存遗痕、明帝旧宅湘宫寺”等59篇文章, 共计13余万字。 |
南京市秦淮区档案馆,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著 |
南京出版社 |
K295.35 |
46 |
0 |
荐购
|
| 431 |
|
见证云和 |
本书是一部多角度、全方位反映当代云和革命征程、建设成就及人民奋斗精神的“三亲”文史台集,时限基本定义为中国解放战争开始至今,少量延续事件涉及抗战时期。大部内容涉及地方政权建立、经济建设、城乡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人物过往等。重点反映地方大的事件、民间传奇、 历史遗迹、文化遗产等文史资料。本书分为: 黎明曙光、峥嵘岁月、城乡故事、旅游文化、移民记忆、农工经济、教育园地、军旅生涯、城建交通、医疗卫生、特别附录, 共十一章。是一本了解云和历史、人文和经济发展的文史书。 |
云和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K295.54 |
98 |
0 |
荐购
|
| 432 |
|
多维视野下的东亚古代文明研究:庆祝白云翔先生七十华诞学术文集 |
本书为庆贺考古学家白云翔先生七十华诞而作。书中共收录论文27篇、附录3篇。论文均为首次发表, 内容以中、日、韩等东亚地区古代文明及相关问题的考古学研究为主, 涉及都城、墓葬等各类遗迹, 以及陶器、铜器、铁器、服饰、钱币、瓦当、封泥、帛画、医药器具等各类遗物, 还有边疆民族考古、美术考古、中外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及实验考古等研究领域。附录分别为白云翔先生传略、访谈及迄今为止的论著目录。 |
杨勇, 王方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K310.3-53 |
358 |
0 |
荐购
|
| 433 |
|
印度古典文明原论:教化·秩序·礼法 |
本书主要内容: 印度教自称“永恒的法”或“吠陀法”, 是南亚次大陆上大多数人数千年以来的生活方式, 弥久弥新。它渗透到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全面塑造了印度社会, 构成一种无所不包的教化。对于古印度人来说, “法”并非单纯的法律,而是宇宙、社会、人生的正当秩序。具体到日常经验当中,则成为政制性的法度或礼法。为了理解印度教文明的这个浓缩而丰富的内核, 我们需要深入到印度文明的根底处, 从古印度知识传统出发, 在古印度自身的精神、理智、文化语境中去观看“法”的阶段性形态 (孕育、诞生、发展、定型), 并廓清其在变迁过程中的意义和蕴涵。本书将带领我们加入古印度先贤, 去经历探究“法”和“正当秩序”的思想之旅。 |
朱成明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K351.203 |
59 |
0 |
荐购
|
| 434 |
|
大英帝国三部曲:Ⅱ:帝国盛世 |
本册书展现了1897年前后大英帝国盛期的自满和强大、辉煌和败坏, 向世界输出的英式传统、理想和恶行。本书按时间顺序, 记述了维多利亚帝国的崛起、高潮和衰落。作者简·莫里斯是一名旅行作家, 她探访了亚洲、非洲、北美洲很多地方, 寻找维多利亚帝国留下的痕迹, 记录在历史现场的种种感受, 她认为这些记录“在英国人眼里, 帝国的楼宇已是荒草幽径; 在当地人眼中, 这些则是苦难和反抗的记忆”。 |
(英) 简·莫里斯著 |
九州出版社 |
K561.0 |
116 |
0 |
荐购
|
| 435 |
|
十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
本书收录了熊彼特评述十多位著名经济学家的生平和理论贡献的文章。“十位著名经济学家” 指马克思、瓦尔拉斯、门格尔、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费雪、米切尔和凯恩斯;再加上附录所论及的三位经济学家, 本书实际上介绍了十三位经济学家的学说。作为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的集大成者, 能彼特对这两个学派各位大师的生平的追忆和思想的评介, 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思想史线索。他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思想的评述, 也极为深邃。这是一本“伟人写伟人”的书, 是一本非常难得的经济学思想史名著。 |
(美) 约瑟夫·熊彼特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K815.31 |
69 |
0 |
荐购
|
| 436 |
|
中国文化书院:那些穿越历史风云的大先生们 |
本书内容讲述为展示20世纪学人在时代变迁中追求真理、潜心为学的学术人生, 以激励后人, 中国文化书院于2023年发起设立以“时代””学术” "人生"为关键词、立意于“洞察时代、传承学术、理解人生”的“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系列。讲座自2023年4月9日开办首讲至2024年底, 已举办六讲, 生动再现了冯友兰、杨振宁、梁漱溟、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六位学术大家在20世纪时代变迁中淬炼出的大智、大勇、大学问, 本书是“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一至六讲的文字汇集, 以期把一个个思想激荡的讲座现场以文字的形式再次呈现给大家。 |
陈越光, 衣海曼主编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K825.46 |
60 |
0 |
荐购
|
| 437 |
|
江立中屈原研究文集 |
本书是江立中屈原研究著述自选集, 共50多篇文章, 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是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文章;-是相关著 作如《屈骚铸诗魂》《离骚探郦》《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等选文; 再就是业界方家对其研究成果的评论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就《离骚》的创作背景及其与屈原身世之关系, 《离骚》的结构、意蕴等展开多角度论述,成一家之言; 第二部分以岳阳迁谪文学研究为核心,以一座楼、一座城为空间区域,以“史”的线索串联起自屈原而下的迁谪文学, 讲述其如何代际相承、发展演绎和生生不息, 并结合民俗、文化等对其当下价值进行分析, 揭示了屈原及其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 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一定社会意义。 |
江立中著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K825.6-53 |
76 |
0 |
荐购
|
| 438 |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 |
本书立足学术考察, 兼顾专业与通俗, 以唐寅真迹与经典为线索, 串联其跌宕人生, 深入其艺术理念与内心世界。读者可借此探寻唐寅真实轨迹, 了 解明代画坛, 并习得书画鉴赏基础。 全书附唐寅书画年谱与代表作图目, 首度完整呈现全球33家顶尖机构所藏86件唐寅书画真迹及97件历代名作图片, 带您沉浸体验唐寅艺术的真实卓绝。 |
车旭东著 |
凤凰出版社 |
K825.72 |
168 |
0 |
荐购
|
| 439 |
|
王瑞元的圆梦人生 |
本书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 更是一部浓缩的新中国粮油工业发展史, 对理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激励后辈, 整理编写了王瑞元的圆梦一生, 讲述他献身粮油圆梦人生的动人故事。本书由我国油脂学界权威专家何东平、王兴国、刘玉兰三位教授领衔, 通过系统性整理王瑞元同志工作笔记、会议纪要、技术文件等珍贵史料, 结合对多名行业从业者的深度访谈编纂而成。全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全景式叙事手法, 完整呈现了我国粮油工业领军人物王瑞元同志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业泰斗的奋斗历程。 |
何东平, 王兴国, 刘玉兰主编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K826.3 |
128 |
0 |
荐购
|
| 440 |
|
“险”中起舞:迈向更高舞台的冒险人生 |
本书中首度曝光伯恩的灵感“黑匣”, 包括“角色情景即兴”排练法、好莱坞歌舞片与英伦劳工阶级语汇的熔铸实验等, 完整解码这位舞蹈革命家的创作“炼金术”。1987年寒冬, 一个成立于伦敦南岸工业区的微型舞团, 以叛逆基因撕开传统舞蹈的华美帷幕。当艺术总监马修·伯恩携《天鹅湖》登陆百老汇, 雄性天鹅野性迸发的编舞风暴横扫三项托尼奖, 将现代舞推向大众审美巅峰。从早期《喷火》的叙事暴力美学, 到重构《胡桃夹子! 》《灰姑娘》时植入“二战”孤儿院、同性禁忌等颠覆性时空, 伯恩始终以手术刀般的创作剖解社会肌理。 |
(英) 阿拉斯泰尔·麦考利, 马修·伯恩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K835.615.76 |
158 |
0 |
荐购
|